南阳郡作为世家、豪强比较集中的地区,人才仅次于颖川,与魏郡不相上下。
作为刘备集团重要的谋土,徐庶效力的时间虽然短暂,却也让刘备看到了希望。
何青笑了笑道:“在投奔刘备众多的人里面,有一个人名为徐庶,徐庶本名徐福,字符直,豫州颖川郡人,早些年为人报仇,后来改名徐庶,逃到了荆州避难。
这个人很出色,可惜在南下的时候母亲被曹操抓获,在忠与孝之间选择了孝,不得不添加曹操集团,不过在临走之前,徐庶为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刘备一生之中有许多意难平,比如张飞丢徐州,也比如关羽失荆州,还有错过了田豫、牵招、
陈群、陈登、太史慈等人,与徐庶分开也是一个意难平。”
历史上的徐庶并非“一言不发”,人家在曹魏做到了御史中丞、右中郎将等职位,怎可能一言不发?
所谓身在曹营心在汉,其实是艺术作品加工后的产物。
刘宏缓缓点头,记下了这个名叫徐庶的颖川人,同时警了眼赛硕。
既然徐庶是逃亡到了荆州,说明在颖川当地热了不小的麻烦,这个简单,朝廷一纸诏书即可。
何青察觉到皇帝意图,摆了摆手道:“陛下,徐庶犯事是几年以后,人家现在可不是逃犯。”
刘宏:
最怕空气突然安静。
“何祭酒,你是说曹操抓了徐庶的母亲,逼迫徐庶投效?”曹操立马接上话题,打破尴尬的氛围。
如此卑劣的手段都用上了,可见徐庶的才能确实很出众,不然何至于用这般下三滥的手段。
曹操始终观察皇帝的反应,好在皇帝并未吐槽什么。
何青点头道:“对,看着刘备身边有了重要的谋土,你肯定很气,那个时期你对刘备的恨恐怕比袁绍还多。”
曹操抿嘴道:“好吧。”
因为志向不同使得两人分道扬,甚至到了反目成仇的地步。
袁绍、刘备皆是如此,或许这就是命。
何青接着讲道:“在新野附近还有有一位颖川名士司马徽,此人号水镜先生,精通奇门、经学、纬等学术,一直隐居山林之间。”
“司马徽?我怎么从未听过?”刘宏迷茫的看向赛硕。
赛硕摇了摇头道:“从未听过此人。”
曹操皱起眉头道:“我知道他,这个人博学多才,但一直对出仕没什么兴趣,反而喜欢游山玩水,在颖川、南阳等地名声很大。”
“既然如此,能否征召入朝?”刘宏又缓缓看向何青。
何青摇了摇头道:“恐怕不行,司马徽有才,却没有想法,就算陛下征辟他的话,他应该也不会出仕。”
刘宏也没有失落,无所谓道:“我大汉能人众多,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继续说。”
单单就何青提名的那些人足矣,人才多是好事,可人才太多有时候也不是好事。
好比士人之间的斗争,你瞧不上我,我看不顺眼你。
何青点点头道:“刘备拜访司马徽请教天下局势,司马徽告诉刘备,普通的士人和没有眼光的人是认不清天下局势的,只有能够看清天下局势走向的人才是真正的俊杰。
就如同当初与曹操煮酒论英雄时一样,刘备询问司马徽谁称得上俊杰,司马徽则说出了两个名字,诸葛孔明与庞士元,在三国演义之中,将诸葛亮与庞统描述为‘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
说句心里话,庞统究竟是怎么与诸葛亮齐名的?
或许因为死的太早的缘故,以至于庞统无法发挥出全部的能力。
但就庞统的那个性格,恐怕很难做到诸葛亮在蜀汉的地步。
庞统死得也确实可惜,没能将后续的才能施展出来。
既然与诸葛亮其名,总要有匹配的能力。
刘宏眼晴一亮道:“诸葛亮出来了?这个庞统又是何许人也?”
何青挑了挑眉道:“庞统是荆州人,出自荆州世家庞氏家族,诸葛亮是逃到荆州的,之前我说过,曹操屠徐州,诸葛家的人为了躲避战祸,先跑到了袁术那里去了豫章郡,后来又来到了南阳郡隐居。
诸葛亮与荆州本地的蔡、、庞、黄四大世家进行了联姻,从一个徐州人摇身一变,挤入了荆州的士人圈子里面。”
如果不是诸葛亮主动融入荆州的士林,就他那个自比“管仲、乐毅”的性格,大概率被荆州人排挤。
曹操忍不住发问道:“何祭酒,我想知道诸葛亮在历史上的评价真的很高吗?”
何青不假思索的点头道:“当然,曹老板,你在历史上也是大汉的丞相,并且正规的大汉最后一任丞相,如果让后世的历代帝王、君主选择一个人为丞相,七成以上的皇帝应该都会选择诸葛亮。
诸葛亮的各项能力不是历史之最,但他强在所有能力均是一流,并且非常的忠诚,任劳任怨,光有能力,没有忠诚,这样的人谁敢用?你曹操不就是这样的人么。”
话不能说得太死,诸葛亮不算完美,身上的遐疵不少,最出名的就是用错了人。
但人无完人,世间怎可能存在真正的圣人
诸葛亮鞠躬尽、死而后已的态度,就已经是臣子的模范。
这样一个忠诚的人,能力又非常的出色,应当为后世大部分帝王的首选丞相。
何青也不敢保证所有的皇帝都会选,但起码七成是有的。
主要是放心啊!
“我”曹操哑然,心里多少有点不服气。
何青冷笑道:“你还别不服气,你的军事能力强于诸葛亮,但其它方面,尤其是道德方面真的不如,给诸葛亮拿扇子都不配,人家祖孙三代人为国而死,你们祖孙三代人篡汉自立,你将自己比作周文王,其心昭然若揭。”
人们常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曹操的心思何尝不是如此?
什么大汉的丞相,什么大汉的征西将军,其实就是说辞而已。
后期的曹操公开将自己比作周文王,野心已经非常的明显了。
只是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可能是心底对大汉留有一丝的愧疚,也可能不想被人唾骂,反正没让汉献帝禅让就是了,把这件事交给了儿子曹不。
曹操被说的无地自容,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嘴巴真的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