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先把一件事做好(1 / 1)

4000字

——

“简直一派胡言!”

刘宏再也无法忍受,简直是对汉家天子的侮辱。

难道后世的人就没有一点敬畏的心么!

何青叹息道:“陛下,我说这个是告诉您一个道理,品德决定不了什么,真正看的是功绩,那些个能称得上千古一帝的帝王,身上或多或少都背着一些污点和黑历史。

只要足够强大,哪怕史书上把你写成暴君,那么后世的人也能把你说成开天辟地的圣明英主。”

“人言可畏。”贾诩顿时心惊。

当言论左右一个的人生,世道就将由舆论主宰。

除非手里面有兵,不然一切都白搭。

“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刘宏觉得这话有些不对劲,何青似乎再点他。

何青平静道:“将来清洗世家和豪强的时候,您会被史书称为无道之军,毕竟笔掌握在士人的手里。”

刘宏不屑一笑道:“我如果在意名声的话,就不会发动党锢了。”

“这样是最好的,有的时候越凶狠,那些士人越怕您,甚至不敢去反。”何青目光凌厉,表情玩味。

刘宏心里一突,何青这话是什么意思,仿佛在暗示什么。

最开始何青不提倡直接对豪强动手,把豪强逼急了他们会反。

后来何青建议利用太平道,把矛盾转移到豪强上面,借助太平道的恨来对付豪强。

如今却又说越凶狠,士人越恐惧。

刘宏直勾勾的看着何青,想着想着突然笑了出来,他明白了何青的意思。

这小子!

“想不到你的心这么黑。”刘宏忍不住笑了笑。

何青不好意思道:“还好吧,跟历史上的一些人物比起来,我这算不了什么,顶多小打小闹。”

贾诩突然感觉到有人在注视他,抬头正好对上皇帝的目光。

“臣愿为陛下分忧。”贾诩倒吸一口凉气。

刘宏满意的点了点头,贾诩就是他的陈平。

凉州的武人和士人,远比关东人用的舒服。

关东的人拥有了一切,有心思和皇权拉扯。

关西人就不一样了,要地位没地位,除了精通经学的大儒之外,大部分士人和武人难以出头。

借助关西人渴望出人头地、加官进爵的野望,好好的利用一番。

等到了一定程度,刘宏再出来调和矛盾。

痛快!

刘宏想到将来的画面,脸上露出舒服的笑容,看着何青道:“上次我问你曹操怎么样,你并没有回答我,现在你该说说你的看法了吧?”

关于曹操是否任用,一直想不出好的办法。

因为何青对曹操的评价,皇帝很想重用曹操,但又怕曹操不断增长野心。

留在身边感觉有些屈才,放出去的话又不太安心。

何青想了想道:“曹操的话这样吧,陛下不是要让董卓去扬州么,那就把曹操派到凉州,我知道陛下对这两人不放心,我有个办法可以应对一下,如果陛下的身子出现了一些问题,那就立刻将董卓和曹操召入京师,待陛下身子好转再让他们回去。”

这个方法来自于南朝宋的刘义隆与檀道济,檀道济功高震主,刘义隆能压得住,但他死了以后,恐怕后面继位的人压不住。

刘义隆索性想到了如此方法,每当身体病重之时,直接把檀道济召到京师。

但凡他病死,临走前也要带走檀道济。

最终檀道济因为此事而死,属实太冤枉了。

不过你功高震主,想善终极为困难。

历史上功高震主且最后善终的就那么几个人,诸葛亮、郭子仪、王翦、萧何等。

刘宏沉思许久,摸着下巴道:“这倒是个方法,不过我怎么感觉这话怪怪的。”

当着他的面说他病重,换成别人早就成了一个死人。

不过何青的胆大,经过这么多次的交流和接触,慢慢的也就习惯与接受了。

指望一个来自后世的人,快速适应、融入到古代的生活,明显不太现实。

况且人家何青不吵不闹,没有伸手要东西,这点皇帝挺欣赏的。

比起那些个阳奉阴违,明里暗里捞东西的人强太多。

刘宏起身负手道:“我明白你的意思了,的确是个好的办法,让曹操脱离关东,永远镇守凉州。”

何青点头道:“对,后面看一下他是否有野心,不过在此之前呢,陛下需要亲自抓兵权,把最精锐的士兵集中一处。”

“你认为我大汉最精锐的士兵是哪一部分?”刘宏得意的望着何青。

何青笑道:“凉州军最精,其次是并州与幽州二军。”

刘宏有些不服气道:“那我北军、羽林和虎贲呢?”

北军五校的兵源可都是精兵,大部分来自河东郡、河内郡以及河南尹。

作为朝廷的直辖军队,皇甫嵩就是统领北军,平定的冀州黄巾。

怎么到了何青这里,北军居然不如凉州军,甚至并州军和幽州军都在北军之上。

不提羽林和虎贲也就罢了,怎的连北军也不提。

何青想了想道:“北军虽然为了精锐军,却并非年年外出征战,而且五校之中鱼龙混杂,人员参差不齐。

凉州军、并州军和幽州军,常年与异族作战,再加之民风彪悍,百姓尚武,是真正的精锐。

丹阳兵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常年和越人打交道,战斗力和意志比其它地方的兵源要强大许多。”

网络上载的飞熊军、西凉铁骑、并州狼骑、幽州突骑等,皆为边地精兵。

在汉末三国的初期,这些兵种军团非常的强大。

刘宏冷哼道:“我承认你说的很对,不过我北军不比他们差,要比的应当是统帅,纵使精兵强将,没有帅才来指挥,那也是一盘散沙。”

最典型例子就是韩信,就地招募新兵,依然能打出震撼的战绩。

士卒的单体战斗力固然是衡量一支军队是否强大的标准,但主帅与将领更为重要。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何青认同的点头道:“对,确实是这样,但统领凉州军、并州军和幽州军的将领可不是普通人,董卓、丁原和吕布,还有公孙瓒,人都是从底层一路拼杀上来的。

况且在陛下驾崩以后的最初两三年时间里,皇甫嵩与董卓是最能打的两个,下面是孙坚、公孙瓒等人。”

记得皇甫郦曾说,有机会终结匡扶汉室的,唯有皇甫嵩与董卓。

作为皇甫嵩的侄子,早在公元188年,就曾向皇甫嵩谏言杀死抗命的董卓,可惜皇甫嵩没听。

但凡皇甫嵩听了,再由他率兵入京,不管将来遵奉刘辩还是刘协,他都将成为大汉的郭子仪。

可惜没有如果。

何青一脸的惋惜,不自禁的发出哀叹。

他的一声叹息,顿时让皇帝、蹇硕和贾诩产生了好奇,基本很难看到何青这样的反应与表现。

“你想到了什么?”刘宏笑吟吟的询问。

何青回过神道:“说到皇甫嵩,我又想到了汉末三杰,卢植文武双全,有治世之才,大将之能,皇甫嵩军威强盛,沙场悍将,朱俊比之二人稍显逊色,却也强于其他人。

有这三个人在,好好的重用和培养,大汉不至于亡国,起码能苟延残喘下去。”

说起这汉末三杰,不得不提汉灵帝。

别看灵帝贪图享乐,识人用人方面没得挑剔。

刘宏感慨道:“是啊,皇甫家世代为将,镇守凉州,早就打出了名声。”

何青点头道:“他侄子皇甫郦也不错,看得清局势,是皇甫家下一代最有希望挑起大梁的人。”

汉末三国毕竟几十年的乱世,出人才是正常的现象,不出才是见了鬼。

真把几十年跨度的人才集合起来,不一定比历朝历代的开国集团差。

不说超越李世民集团,比一比还是可以的。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状态,若是大汉平稳下去,并未出现乱世,兴许这群人达不到历史上的高度。

就拿诸葛亮来说,他或许能走上仕途,但绝对达不到历史的那个高度。

任何人都需要舞台,再比如那些名将们,没有战争的话,永远出不了头。

除非碰上汉武帝那样雄才大略的皇帝,用全国充当后勤,提供源源不断的大舞台。

刘宏看了眼蹇硕道:“皇甫郦就跟在皇甫嵩的身边,到时候出兵塞北,我会让他一起去的。”

蹇硕会意,立马记下皇甫郦这个人。

刘宏询问道:“对了,我打算更改年号,你有没有合适的年号?”

平定了太平道的谋反,理应换一个年号。

光和年号用了七个年头,该换个别的来彰显大汉天威。

何青沉思道:“换年号我想想。”

年号这东西是汉武帝发明的,对于后世的帝王以及二十一世纪的人而言很有意义,最起码有了一个明确的时间范围。

两汉期间皇帝的年号时常更换,往往重大事件之后,年号就要换新的。

直到南北朝时期,不少皇帝逐渐使用单一的年号,这也与南北朝皇帝更替速度过快有关。

来不及更换,下一任皇帝就上位了。

到了唐朝天下稳定了下来,年号的更换再次变得频繁。

李治和武则天夫妻俩,在位的时候用了几十个年号。

年号真正做到一个皇帝一个年号,那已经是明朝的事情了。

平定了黄巾之乱,换年号是正常的。

后世许多年号都很不错,比如李世民的贞观,李隆基的开元和天宝,朱棣的永乐等等。

其实永嘉听起来也很好,然而永嘉之乱,所以直接忽视掉。

何青大概选了几个,开口道:“改元的话,我觉得贞观、开元、天宝、永乐洪武都可以。”

“永乐很不错,我喜欢。”刘宏一下子相中了永乐。

改元这个事,皇帝可以与朝臣商量着来的。

蹇硕目光一动道:“陛下,臣以为洪武最合适。”

洪武听起来极为霸气,且武风浓厚。

皇帝平定黄巾之乱,又打算北击鲜卑,符合洪武的寓意。

“你呢?”刘宏又看向贾诩。

贾诩皱了皱眉道:“贞观。”

刘宏满意的笑了笑道:“贞观确实不错,何青可是说这个年号是李世民的,也是华夏历史的顶峰时代。”

何青看了眼皇帝道:“年号怎么选,选哪个,这个可以不用着急,我甚至可以再给陛下说一堆年号,我有个提议。”

“什么提议?”刘宏古怪的看着何青。

何青沉吟道:“陛下有没有考虑过只用一个年号?”

一个皇帝映射一个年号,其实更方便史官记事。

这点明清两朝的皇帝用的很好,民间对于当今天子是哪位也有个数。

对于底层的百姓而言,皇帝的谥号、庙号等,很少有人可以接触到。

年号就不一样了,每当朝廷大赦天下或者告示天下,年号容易被人熟知。

何青继续道:“这改元是因为发生了重大的事情,许多人认为改元可以代表一个新的气象,或者带来好运,实际上并不是,像明清两朝的皇帝就只用一个年号,比如明太祖朱元璋,他也被人称为洪武帝,洪武就是他的年号。”

“一个年号?”刘宏眉头紧锁。

年号是从武帝一朝开始,改元更是家常便饭。

刘宏继位至今,已经用了建宁、熹平、光和三个年号。

何青点了点头道:“对,一个年号对于很多事情都很方便,比如百姓可以用年号来称呼您,将来您驾崩以后,百姓就可以用您的年号来称呼您,史官记录一些事情也很方便。

况且频繁的更换年号,也得不到上苍的庇佑,该有天灾还是有天灾。”

“这件事我会考虑的,等这两天你多想一些年号给我。”刘宏觉得有些道理。

何青笑道:“我能记得住的有几十个左右,再多的话就记不住了,我说的都是参考,您可以与朝臣们自行商量,当然,我建议只用一个年号只是建议,具体怎么样您自己觉得就行。”

“好,这个意见很好,不过我这里恐怕不行了,等我之后的继承人吧,今天先到这里,我会立即下达诏令,任命曹操为凉州牧。”刘宏乐呵呵的走到门边。

“这一年刚刚平定太平道的谋反,不宜做太多的事,先从一件事做起,把这件事做好。”何青缓缓起身。

“我明白。”刘宏回头冲何青点了点头。

蹇硕立马上前将玉堂殿的大门打开。

何青尤豫了一下道:“陛下,我打算再与张角谈一谈,看看能不能说服他。”

刘宏闻声停住脚步,回头道:“我会安排你们见面的,希望你能说服他。”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重启的假期,重启的爱 火影圆梦大师! 如果是庞统指挥蜀汉北伐 错把师祖当炉鼎,她竟然沉沦了! 随跛子爸进城吃软饭,我真香了 黄河诡渡 火影:人在木叶,我叫旋涡面麻 谍海孤雁 江湖奇闻记 三国:曹操说我天下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