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方案敲定(1 / 1)

一个星期后的清晨,海峰电子的厂区里比往常更加忙碌。

几辆卡车正在往院子里卸货,工人们搬运着用木箱包装的精密机床。

这些都是从国外进口的二手设备,虽然有些年头了,但精度依然很高。

林涛站在办公楼的窗前,看着楼下的卸货场面。

那台最大的机床是一台铣床,绿色的外壳在晨光下泛着金属的光泽。

搬运工人用撬棍小心的撬开木箱,露出里面复杂的机械结构。

“红星,分析新设备对生产能力的提升效果。”

“分析完成。新增设备将使精密加工能力提升百分之三百二十,可满足多带仓录像机的加工精度要求。预计设备调试周期十天,人员培训周期十五天。”

秦思源从实验室匆匆赶来,手里拿着一卷厚厚的图纸。

她的脸上带着熬夜后的疲惫,但眼神却异常兴奋。

“涛哥,多带仓的设计方案出来了。”

她将图纸摊开在办公桌上。

图纸上画着一个复杂的机械结构,十个录像带仓呈圆形排列,中间是一个可以旋转的拾取机构。

“这个旋转机构是关键。”

秦思源用铅笔指着图纸上的内核部件。

“它需要在三秒内完成带仓的切换,而且精度误差不能超过零点一毫米。”

林涛仔细研究着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

机械结构的复杂程度远超普通录像机,需要用到大量的精密齿轮和传动设备。

“成本呢?”

“单台成本大约增加九百块钱。”

秦思源翻到图纸的最后一页,上面是详细的成本核算。

“主要是精密机械件的加工费用比较高。”

王红林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人员招聘的报告。

“涛哥,机械工程师的招聘情况出来了。”

他将报告放在桌上。

“一共来了十二个人,其中有三个是从上海机床厂出来的,技术水平不错。”

林涛点了点头。

上海机床厂是国内顶尖的机械制造企业,从那里出来的工程师技术实力都很过硬。

“工资待遇谈好了吗?”

“月薪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还有技术津贴。”

王红林翻开报告的第二页。

“他们的要求是希望能提供宿舍,最好是单间。”

厂区后面的一片空地上,建筑工人正在浇筑新宿舍楼的地基。

这是专门为技术人员准备的宿舍,每间房都有独立的卫生间和书桌。

混凝土搅拌机发出低沉的轰鸣声,灰色的泥浆从出料口倾泻而出。

下午两点,省电视台的刘处长再次来到工厂。

这次他没有带助手,只是一个人开着一辆上海牌轿车过来的。

“林董事长,听说你们的设计方案已经出来了?”

刘处长在会议室里坐下,脸上带着期待的表情。

林涛将秦思源的设计图纸推到他面前。

“这就是我们的方案,十带仓自动切换,可以连续录制二十四小时以上。”

刘处长戴上老花镜,仔细观察着图纸上的结构设计。

他虽然不是机械专业出身,但多年的设备采购经验让他能够看出这个设计的先进性。

“这个旋转机构很巧妙。”

刘处长用手指在图纸上画着圆圈。

“比我们之前见过的日本设备还要精密。”

秦思源在一旁补充着技术细节。

“我们采用了步进电机控制,切换精度可以达到零点零五毫米,而且还有故障自检功能,一旦发现异常会自动停机报警。”

刘处长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些技术指标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预期。

“价格方面呢?”

“单台售价八千八百元。”

林涛报出了一个经过仔细计算的数字。

刘处长愣了一下。

这个价格比他预想的要便宜不少。

按照进口同类设备的价格,至少要一万两千元以上。

“你们确定这个价格?”

“确定。”

林涛的声音很平静。

“我们希望能够支持本省的广播电视事业发展。”

会议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个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工人探进头来。

“林董事长,那台铣床调试好了,师傅让您过去看看。”

林涛起身向刘处长道歉。

“刘处长,我去车间看一下设备情况,一会儿就回来。”

新建的精密加工车间里,那台德国铣床正在进行试运行。

机床的主轴高速旋转着,发出均匀的喻喻声。

一个戴着安全帽的老师傅正在操作控制台,他的动作熟练而精确。

“林董事长,这台机器的精度很高,加工出来的零件误差能控制在极低的误差以内。”

老师傅指着正在加工的一个齿轮坏料。

金属切削液从喷头喷出,在刀具和工件之间形成一层薄薄的润滑膜。

切削下来的金属屑象银色的丝带一样卷曲着飞出。

林涛走到机床旁边,仔细观察着加工过程。

刀具在工件表面划过,留下光滑如镜的切削痕迹。

“这批齿轮什么时候能加工完?”

“按照这个速度,三天就能完成第一批样件。”

老师傅停下机床,取出刚刚加工好的齿轮。

“您看看这个表面质量。”

齿轮的表面光洁度很高,齿形精确,完全达到了设计要求。

林涛接过齿轮,放在手掌里仔细端详。

金属的重量和质感让他感到满意。

回到会议室时,刘处长正在和秦思源讨论技术细节。

桌上摊开着更多的图纸,包括电路原理图和装配工艺图。

“林董事长回来了。”

刘处长站起身。

“我刚才和秦工程师聊了很多,对你们的技术实力很有信心。”

“那合同方面。”

“我们台里已经同意了你们的报价。”

刘处长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份正式合同。

“先订购五台样机,如果试用效果好,后续还会有更大的订单。”

林涛接过合同,快速浏览着条款内容。

付款方式是五五分,签约时支付百分之五十的预付款,交货时支付馀款。

“交货期是两个月,我们台里下个月有个重要的戏曲晚会要录制,希望能够用上你们的设备。”

“没问题。”

林涛在合同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傍晚时分,林涛独自一人走在车间里,检查着各条生产线的运转情况。

一号生产线正在生产水月八型录像机,工人们在夜班的灯光下有序的工作着。

二号生产线生产的是水月1型,主要供应国内市场。

在精密加工车间里,几台新设备还在调试当中。

技术人员正在测试各种加工参数,确保能够达到多带仓录像机的精度要求。

“红星,评估当前生产能力能否满足所有订单须求。”

“评估完成。按照当前产能和订单情况,常规产品生产无压力。多带仓录像机需要额外的生产周期,建议成立专门的项目组,配置专用生产线。”

办公楼里只有几间办公室还亮着灯。

秦思源还在实验室里工作,她正在测试多带仓录像机的控制电路。

示波器的屏幕上显示着各种波形,绿色的光线在黑暗中跳动着。

王红林的办公室里,桌上堆满了各种报表和文档。

连锁店的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每个城市的选址、装修、人员招聘都需要他亲自把关。

一份来自bj的报告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bj的第一家连锁店已经找到了合适的位置,在东城区的一条主要街道上,面积五十平米,月租金二百元。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春夜难缠 全民藏宝图,只有我能看到提示 魔女环绕:我在异界做制卡师 八零随军大东北,霍团长夜夜爬炕 快穿之人渣洗白手册 我到底爱的是谁啊 暗恋十年,庄先生他藏不住了 玄学娇妻人美心狠,王爷一宠到底 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 穿越修仙界后,我窥悟天道飞升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