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水月(1 / 1)

办公楼三楼的实验室里,安静的只有机器发出的微微蜂鸣声。

秦思源已经脱下了白大褂,上身穿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正在工作台前,调试着已经成型的电源模块。

她的神情十分专注,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林涛走了进来,手上还拿着三个用细绳捆起来的硬纸筒。

“思源,你来看看这些东西。”

秦思源这才抬起头,看着林涛手里的东西。

林涛走到实验室中间那张最大的绘图台,将三个纸筒一一打开。

把里面的图纸分别平整的铺在台上。

这是红星给出的三种录像机的设计方案。

方案一,代号“巅峰”,采用双磁鼓、双录像带仓设计,集成自动翻转及倍速录制功能,预计成本1213元。

方案二,代号“磐石”,采用单磁鼓标准设计,性能对标主流日系产品,优化内部走线与散热,预计成本1108元。

方案三,代号“基石”,采用开放式带仓,精简非内核功能模块,外壳使用成本更低的工程塑料,预计成本997元。

呈现在秦思源面前的,正是这三个方案的最终成品。

秦思源的目光被图纸吸引了过去。

她的手指轻轻拂过图纸的表面,眼神从最初的平静,逐渐变得震惊。

作为一名顶尖的技术人员,她一眼就看出了这些设计的非凡之处。

第一份图纸的设计最大胆,也最复杂。

机身正面是两个并排的录像带仓,象一对深邃的眼睛。

图纸的剖面图上,清淅的画着一个可以自动翻转一百八十度的磁头组件,旁边用小字标注着“不间断录制”的功能说明。

这种设计,她只在国外的顶尖科技杂志上见过概念图,从未想过能在这里看到如此成熟的工程图纸。

第二份图纸则显得稳重许多,整体布局和市面上能见到的那些进口录像机很相似。

但秦思源仔细看去,却发现机芯的结构被重新设计过,零件数量更少,传动结构也更直接。

这意味着更低的故障率和更简单的装配流程。

这是一种内敛的、藏在骨子里的高明。

第三份图纸的设计最为简洁。

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它甚至取消了录像带仓的弹出机构,改成了开放式的设计,可以直接看到里面转动的录像带。

机身上的装饰性线条被全部取消,外形方正得象一块砖头。

虽然简陋,但内核的机芯部分却和第二份图纸几乎一样,保证了最基础的性能。

“这三款产品,将构成我们公司的第一代产品线。”

林涛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他伸出手指,在三份图纸上依次点过。

“它们都叫同一个名字。”

秦思源抬起头,看向他。

“水月。”

林涛看着窗外,院子里,一个工人正用水管冲洗着地面,一道小小的彩虹在水雾中时隐时现。

秦思源在心里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

水中月,镜中花,清淅而又遥远,带着一种独特的东方美感。

用这样一个诗意的名字,去命名一个由钢铁和齿轮构成的工业品,这种反差让她觉得有些奇妙。

“成本呢?”

秦思源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

她很清楚,再好的设计,如果成本无法控制,也只是一张废纸。

林涛的目光从窗外收回,落回到图纸上。

“高端型号,一千二。”

“中端主力,一千一。”

“低端入门,一千块。”

秦思源的呼吸停滞了一瞬。

她以为自己听错了。

她亲身参与了录像机部分组件的研发,太清楚里面的门道了。

光是一个进口的磁鼓组件,成本就要好几百块。

要把整台机器的成本压到一千块左右,这在她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她看着图纸上那些巧妙的结构优化,那些对国产替代零件的精准运用,还有那个由他们自已制造的、成本极低却性能稳定的伺服芯片。

她忽然明白,林涛报出的不是一个目标,而是一个已经可以实现的结果。

林涛看着她震惊的眼神,没有过多解释。

他只是将那份中端型号的图纸,轻轻推到了秦思源的面前。

“先从它开始。我需要你在一个月内,拿出第一台可以量产的样机。”

一个月后,海峰电子商贸有限公司的一号车间里,第一台水月录像机的样机静静的躺在测试台上。

银灰色的金属外壳在日光灯下泛着冷峻的光泽,正面的录像带仓口紧闭着,象一张沉默的嘴。

秦思源站在样机前,手里拿着一盘《少林寺》的录像带。

这还是她托人从外地买来的。

录像带的封面上,狄龙年轻的脸庞英气逼人。

她将录像带轻轻推入带仓,机器发出轻微的“咔哒”声,带仓自动合上。

紧接着,她深吸一口气,按下了播放键。

车间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连接着样机的那台十四寸的彩色电视机上。

电视屏幕先是闪铄了一下,然后出现了清晰的画面。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觉远大师的声音从电视机的扬声器里传出,音质清淅没有任何杂音。

画面稳定色彩饱满,完全不逊色于那些进口的松下、索尼录像机。

李明华激动得握紧了拳头。

王红林更是忍不住拍起了手掌。

就连那些围观的工人们,脸上也都露出了自豪的笑容。

他们亲手制造的机器,真的成功了。

林涛没有表现出任何激动,他只是走到样机前,仔细听着机器运转的声音。

磁鼓的转动声平稳而持续,传动齿轮的啮合声规律而轻微。

他满意的点了点头。

“红星,记录样机运行数据。”

“指令确认。磁鼓转速1800转每分钟,波动范围百分之零点三。带速稳定性优良。图象信号信噪比48分贝。音频信号失真度小于百分之零点五。综合评价:达到量产标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电视屏幕上,狄龙正在练习少林拳法,动作行云流水。

样机的运转声始终平稳,没有任何异常。

下午三点,一辆黑色的轿车缓缓驶进了厂区。

车门打开,陈先生穿着一身深蓝色的西装走了下来。

他的身后还跟着两个穿着白衬衫的年轻人,手里拎着黑色的公文包。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重生后,我娶了未来的县委书记 回到现代世界的始祖巫师 知青入赘寡妇家 Z世代艺术家 娱乐:我的系统专克天命 死后才知,我是京圈女王的未婚夫 权财巅峰,从第三次离婚开始高升 穿书之炮灰原配摆烂记 狩猎82:从做弹弓开始养姐妹俩 出发,新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