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 第666章 西域大楚,大周医道

第666章 西域大楚,大周医道(1 / 1)

“你我二人不都是因着皇后娘娘的福德,后来到了府里,也有着夫人的恩宠,这才能够和老爷欢好,走到今时今日的吗?

其他姐妹便罢了,但你我二人之间得明白。

绿竹似是有意无意地敲打着,云容听了之后心头安定。

哪怕这不过只是绿竹说的一番表面话,起码能让人看得出对方并非过河拆桥之人。

“知道了,绿竹姐姐。”

云容微微点了下头。

“你也多多歇息,近些时日放你假。

咱们府在这国都外最近建了一处庄子,用老爷的话来说,可当作旅游观光之处,也可让我等静心休养。

附近有着足足数百亩的水田,将外人全都隔了开来,不会影响到你。”

绿竹开口,似是给面前云容的福利,却同样彰显着她这个当家大夫人的权柄。

云容听了之后没有拒绝的可能,只能乖乖答应:“知道了,大夫人。”

说罢,云容退了下去。

而从头到尾、自始至终一直看着面前这一幕的胡娇娘,闭口不言。

她对后宅之内的权位不感兴趣,继续扎着马步,凭借着后宅之内唯一一个会些功夫的夫人身份,便足以让她安之若素,不牵扯进太多争端。

她也不是贪钱的性子,相夫教子,照顾好家里的爹娘兄长,把孩儿培养成人,最好再给他们攒下一份家业,便是让她胡娇娘心满意足的事了。

谁让她是贫寒出身的庄稼把式,可万万比不上绿竹、云容这两个从宫里面出来的人。

“娇娘,你可觉得我这做姐姐的太过无情了?”

绿竹喝着茶,轻飘飘的话语再度传出。

胡娇娘听后摇了摇头,也不说“有”,也不说“没有”,只是淡淡一笑:“娇娘不知道这些,也从不关心。”

“娇娘只知道大夫人对娇娘还有对孩儿有所帮助,日后若出了什么事,在这后宅之内,娇娘定是会护着大夫人您的。”

“那便先谢过了。”

绿竹笑了笑。

她最喜欢的便是胡娇娘这直爽的性子,最让人安心。

陆羽的后宫之处还算大体稳妥。

而此刻万里之外乃至更远之处,美洲中部修建的各处大城,在随着秦国来来回回的海船航行到西域之处后,数十个国度之内,秦国的足迹也开始流传。

来到西域,自是要将燕王朱棣留下来的家底一一带走,还有那剩余的资源也全不放过,这才让美洲中部得以继续发展,不致被其他藩王重新追赶上。

到了如今,秦国的海军实力有目共睹。

燕王朱棣、代王朱桂、晋王朱棡,连同其他在海外定居就藩的藩王子孙,个个也都在努力打造水师。

而若是想从自家二哥朱樉手里拿到先进的海船技术,也并非不可能,不过却需要付上一大批金银或者价值足够的资源,以至于大多数人都未曾购买,都选择自己研发,无非也就是效率慢些罢了。

毕竟在如今一众藩王的心里。

他们这些人的封地强大排名早有明悟:除了太子大哥所在的大明,其次便是老二秦王朱樉,再三则是代王朱桂的印加神国,之后便是朱棣的大燕国,如今也算是成型,剩余的个个半斤八两。

若是购买了秦王朱樉的航海技术,哪怕只是次一批的。

他们的资源也至少要去了一小半,接下来还如何征兵,还如何在欧洲、非洲之处跑马圈地?

相比较航海技术,先占据更多的土地才是他们的第一要务。

土地一旦占领,除了当地的土著这个敌人之外,其余的兄弟自然不可能再轻易染指,所以航海技术虽然有着极大的诱惑力,但也还可以暂时舍弃,这几乎是所有藩王身边的心腹幕僚给他们提出的最大建议。

只是这般一来,西域之处原本还有着朱棣的一些势力,如今却是将其打包全都送给了楚王朱桢。

当然,为了换取这个名目。

朱桢也是忍痛拿了西域不少的资源当做交易。

这般一来,燕王朱棣可谓是明目张胆将他的锋芒从西域之处转到了那一整个美洲中部。

虽说西域之处乃是黄金之路,商路发达,可那恶劣的天气环境,想要将其治理整改,即便有厚实的科研技术,其中所费的资源依旧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美洲中部虽然远在万里之外,但那里的土地富饶,并无天灾,虽有人祸,凭借大明的医疗技术早就可以解决。

或者说双方的优缺点也极其明显:西域之处虽靠近大明,但注定不可能有大的作为,哪怕将这西域数国全都统一,随后成立的大楚国,无非也就是一个蛮夷小国,毕竟总共就大明一省之地,能有什么作为?

可在美洲那边就很不一样了,数省之地牵连在一起,已然能够称得上是泱泱大国,比不得大明,但海外之处从无到有的便利,对于任何一个藩王、任何一个朱家子孙而言,同样是无法抵挡的诱惑力。

“这老四魄力还真不小。”

大楚行宫之内,朱桢早已换了服饰,多套龙袍加身。

他目中澄澈明亮,蓄着的胡须跟关公似的,足足将近三尺长,一脸的文人像之中,只剩下眼角之处还藏着武将的锋芒。

这西域之处再无行军打仗可言,久而久之。

他这一向勇武的楚王殿下,如今成了这大楚的天子,面目上自是和善得多,文人之气愈浓,文武相合的姿态明显。

如此才更有天子圣言的气度,而非那好勇善战的武将模样。

“恭喜陛下,如今我大楚威震西域,想来不消数年便能将西域诸国统一,届时我大楚之威尽在大明之下。”

大殿之内百官齐齐跪拜,其中一多半都是大明人,剩余的一小半是西域各处数国的人。

有的国家强盛,所以入朝为官的数目多了些;有的国家弱小,所以仅仅有一人;还有的国家更加弱小,在这朝堂之上虽有一席之地,却不过只是象征意义而已,仅是微末小官,虽有品阶,手中却无实权。

这也不过是为了给西域数个国家一份平定的表象,同样能看得出这地方的稳定何其变化多端。

数个国家融合在一起,除了强大的武力、强劲的社会生产力之外,政治方面各方的博弈权衡,也是需要他堂堂大楚天子朱桢前去考虑的。

否则国内一旦陷入内耗,国家发展停滞转而走起下坡路。

相比较附近仍旧在强大道路上驰骋前行的大明而言。

他的大楚可就真成笑话了。

看着群臣各异的身份,朱桢心里又是恶狠狠骂了几句:“秦王朱樉这老二,你个王八犊子,可真是把前路堵得死死的。

我们这些后来人想要再次迁徙,难度增加了太多。”

也是由于这个缘由,此刻大楚大殿之内,大明人和西域数国的人才会是当下这般分布,否则若有可能。

他朱桢自然也希望群臣之中大明人多多的,西域人少少的,唯有如此才能给他这个帝王带来天然的安全感。

毕竟只有大明人才知晓大楚的根基。

即便大楚内部有人夺权,附近的大明也绝对会出兵,以此让这些乱臣贼子好好看看什么叫做朱家皇室的含金量。

这同样也是中原之处大明版图附近的好处之一,对于传承而言妙处无穷。

等到群臣下殿,朝会结束,楚王朱桢目光细细扫过,随后走到外面的高台,手中抓着栏杆眺望而去,似是在西域的中心之处看透了整个西域的版图,却也同样望着那版图之外的地界风光。

“朕这一生,恐怕便要被这西域所困了大楚,大楚”

说着说着。

他楚王朱桢目光微亮,面庞上陡然渗透出一丝笑意,却是说起了史书上的戏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将这话语悠悠道来,朱桢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最后忍不住彻底放开,酣畅畅快地大笑出声。

作为开国天子,这便是好处。

中央集权,帝王之威处于巅峰,所以他朱桢想如何便如何,不像后世的传承天子,手中权力被瓜分。

那些聒噪的文人、一个个尚书御史、这一句言官那一句谏言,实在是让人头疼不已。

原本的高丽,如今的大周国。

周王朱橚可不在那高高在上的庙堂之内。

庙堂之内有左相、右相,还有一位副相,三者平衡,互相牵制,处理着平日里的朝堂政事。

大周国的发展同大秦国颇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妙:大秦国穷兵黩武,偏科发展海军势力;而大周国同样是一意孤行。

在大周天子朱橚的意志之下,几乎全国上下皆以医道为主。

可以说,在大明之初的“士农工商”,到了如今的大周国,医者的地位齐齐拔高,直接换为了“医工农商”。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使得粮食的产量大幅度增长,同样也就使得农民的地位有所下降,而这里的“农”并非指普通百姓。

指的乃是各处的地方豪强、世家大族,但还没有触碰到士的这一层次,算是各个地方的武装、大粮商。

这些人才是真正的阶级。

跟普通百姓,尤其是那些地里刨食的泥腿子,没有半点关系可言。

还有那工艺娴熟之辈,皆都如此,乃是威震一方的地方势力,并非区区的个人。

只有成就势力才可跨入这一阶级,否则区区个体别想太多,好好活着、安安稳稳长久便已足够幸运。

国朝大事同他们没有半点瓜葛。

高丽之处,群山峻岭之下。

四处虽未修建行宫,却已修建了一处类似栖霞新镇的天下太医汇聚之处,名曰“神农镇”,寓意取自圣贤之名,同大明原本的应天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再兼之大多数时候,周天子朱橚一直在此处。

而帝王身边自然是获取权力的最佳途径,所以也使得朝堂之上的大部分重臣,闲暇时会前来此处,小部分重臣更是直接驻扎在这里。

在朱橚身旁处理着同样的政事。

“先生去了大秦”

朱橚掂量着手上的《大明日报》,一脸不解。

他嘴角微抽,面目惋惜,“若当真如同那周天子时期,孔夫子周游列国,先生第一应当前来我大周之处才是,这海外之处难道真的有那么大的诱惑力吗?”

朱橚忍不住言语道,可把旁边的一众朝堂重臣吓得不轻。

他们这些人实在太了解自家陛下对于医道的痴迷。

而医道源自药材,若论及药材,海外的药材同中原版图上的药材自然有所区别,种类、药效还有其他方面,包括药材与药材之间的配比,那些从海外运来、如今渐渐流传在大周之处的药材,所焕发的效果可是不小。

所以久而久之,使得大周如今的医道已然超越了大明,虽然不多,但却是极其明显的信号。

当然代价也不是没有,便是大周朝的国力,也就只是在原本高丽的基础上强大了一两轮而已,同大秦还有西域之处的大楚差别太大。

“陛下,海外之处药材虽多,但其危险丛生。而且燕王殿下不也已到海外之处吗?”

“我大周之内的医道也可将其专利售卖,不要银钱,只要这些药材,想来对于大燕还有大秦好处众多。”

“没错,陛下。”

“陛下万不可轻身涉险,陛下乃是我大周擎天支柱,若无陛下,我大周怕是要战火淋漓,百姓不得安生了。请陛下三思而后行。”

“医道为的便是世间长治久安,这世间还有何物比百姓更为重要?若无百姓,还要这医道有何作为。”

这一刻,周王朱橚不过只是刚刚表明有这么一二想法,刹那间周围的群臣便齐哄哄跪倒了一片。

朱橚见了哭笑不得,好好安抚了一阵子,才让这些人有所放心,但也给他们提了点要求:“但无论如何,这药材之事也该再上新台阶了。”

“可明白?”

朱橚目光肃然,周围的群臣立即点头应声。

凭借他们在医道上的进展,还有推广而出的技术。

如今早已名震附近数国。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名义:从汉大到常务副 星穹:万界求援,我反手摇来星神 漫展签到:我成了丝柯克本尊 买了个镯子,说我死了二十多年? 过情关:影后的顶级情债 十尾很强?我反手威装固拉多! 幽溟纪 血启金纹:钟表师的记忆迷局 调香锦鲤,逆天修真路 谍战风云:从暗杀开始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