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从带朱元璋逛紫禁城开始 > 第679章 真不知道您是太上皇

第679章 真不知道您是太上皇(1 / 1)

“你一个小小的金吾前卫百户,怎么敢妈了个巴叉的。差点摔死咱。”

差点摔倒的朱元璋怒火中烧、恼羞成怒,转身看着那金吾前卫的百户赵梁,一个眼神狠狠瞪过去。

可赵梁却压根没搭理他,反而弯着身、弓着腰,一副卑躬屈膝的模样,径直朝李景隆走来:“这位公子爷放心,下官一定会教训好这几个目中无人的老家伙。虽说我大明尊老爱幼,可也不能任由他们这些老人肆意妄为,不是?”

“下官一定会好好处理、教训他们。”

看了看眼前这将死之人,李景隆一丁点反应都没有,把他当空气似的直接无视。

随后。

当着众人的面、大庭广众之下,他走到朱元璋跟前,躬身弯腰、作揖行礼,恭敬地说:“大爷,您说怎么做,小侄就怎么做。”

没错。

李景隆正是朱元璋的外甥孙,此时此刻这么称呼,完全没毛病。

只是这么一来,可把周围的人一个个全都吓傻了。

黄老爷、捕快赵海,还有方才已然动了脚的金吾前卫百户赵梁,顿时愣在原地。

尤其是那百户赵梁,更是面如死灰。

就在方才。

他好像做了一件天大的错事,不知道现在补救还能不能来得及。

城门口处,伴随着李景隆深深一拜,捕快赵海、方才正奉承讨好的金吾前卫百户赵梁通通傻了眼、慌了神,心头一疙瘩。

他们好像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踢到铁板了。

众人心下各自一沉。

朱元璋还未自报身份,白玉公子李景隆踏着四方步,板板正正走了出来。

见捕快、衙役、金吾前卫一干人等围在这儿。

他轻轻招了招手,曹国公府的一众亲卫迅速登场,在他李景隆的吩咐下,轻易就将这些衙役等人全都包围。

“不才区区在下,曹国公府的世子爷李景隆是也。”

李景隆嘴角微扬,轻声一笑。

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竟能拿他大爷当靠山狐假虎威,实在是舒服。

“这位,就是当今我大明朝的太上皇;这位,是开国国公、信国公;这位,是开国国公、魏国公。

放在平时,那可是连本世子爷都得小心伺候的主,你们这些人,好大的胆子。”

李景隆轻蔑的目光扫过众人,脸上的冷笑意味更浓。

他往后一坐,早有人递上长板凳,正准备张口再继续“虎虎生威”一回。

下一刻,朱元璋拧着他的耳朵根,就把他轻易拎了起来。

“长辈面前,你这混小子是想造反?”

朱元璋没好气地一问。

李景隆方才意气风发的面庞瞬间垮了下来,微微躬身,面露讨好的笑:“大爷,您说的这是什么话?

我可是您的好外甥孙,大爷您说是什么,那就是什么。”

片刻间的功夫。

他李景隆倒成了陪衬,但在场之人,却没人敢小瞧他半分。

朱元璋坐在李景隆方才的长板凳上,旁边分别坐着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

他们便是大明的三大“镇天支柱”。

朱元璋一个眼神看向金吾前卫的百户赵梁,冷笑了声:“你可真是好大的胆子,知不知道,有多少年没人敢这样对咱动手了。”

朱元璋开口发问。

“扑通”一声,百户赵梁吓得心都快从嗓子眼里跳出来,双腿如推金山倒玉柱一般跪了下去,面如金纸,怕得要命。

他对着朱元璋二话不说,一边磕头一边祷告:“太上皇饶命。小的方才实在是有眼无珠,识不出您这真龙天子,求求太上皇,小的委实不该,小的犯了大错。

求太上皇饶小的一命。”

百户赵梁哪里还敢继续威风,边说话边掌嘴。

“呵呵。”

朱元璋无声地笑了笑。

跟这种人多说哪怕一句话,都是碍他的眼、费他的口舌。

这时,用不着李景隆还有他身旁曹国公府的亲卫出手。

宫里面的禁卫,还有魏国公府、信国公府的亲卫,见自家主子身份已然暴露,一个个健步如飞,出现在这城门口处,左右上前,轻易就将这些人全都压了下去。

百户赵梁被解决,朱元璋又看向捕快赵海。

念在这人还不算是无药可救,朱元璋也没太过分,只是扒了他的官服,没把他流放充军。

“多谢太上皇。”

赵海深吸了口气。

无论如何。

他这条命最起码是保住了。

而如果说捕快赵海、方才的金吾前卫百户赵梁,朱元璋还能各给他们一条生路,那么对于方才做得最过分的那黄老爷,朱元璋可就要亲自出手了。

黄老爷被朱元璋背着手上前一问,身子还站着,魂却不知飞哪儿去了,被朱元璋这么一问,才好似“叫魂”一般回了神。

看着眼前近在咫尺的太上皇,他怕得更是胆战心惊。

“太、太上皇”

黄老爷结结巴巴地开口。

此刻的他,哪里还有方才那般挥斥方遒、好似洛阳新都内大人物的模样。

当初他欺负的,可就是“朱重八”这个“老百姓”。

“太、太上皇,草民有错,有大错。”

说着话,黄老爷便要给朱元璋跪下去,朱元璋见了却皱着眉,一把扶住他:“你能有什么错?

咱怎么就看不出来?

在眼里,你不仅没错,而且还立了大功。

让咱好端端知道了,咱这大明朝,也并非是宫里面奏折上写的那般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地方官府、一众衙役官员,还有更进一步‘精进’的可能。”

“你这次,可是立了大功。”

朱元璋笑呵呵地说,把面前的黄老爷忽悠得一愣一愣的。

黄老爷倒也是个妙人。

朱元璋这般开口。

他一时间居然真的相信了,瞪大着眼珠子:“太上皇,这、这是真的吗?”

“是真的。”

见对方居然还敢应声,朱元璋目光落在他脸上,笑意如同菊花一般灿烂,拍了拍面前黄老爷的肥脸,擦了擦手上的油腻,接着说道:“好好收拾收拾,先回家里去,等过上几天,咱对你有大用。”

“谢太上皇,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草民就先走一步了。”

黄老爷满脸开心地说。

朱元璋抿着嘴唇,带着微微的笑意轻轻点头。

黄老爷走得欢快,却完全没察觉到四周的不对劲。

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还有那李景隆,一个个看他的目光,跟看一个死人没差。

不用李景隆还有旁边两个老兄弟发话,朱元璋直接给闻讯而来的锦衣卫递了个眼色。

锦衣卫微微点头,循着黄老爷的踪迹立刻跟了过去。

他朱元璋有仇必报。

报仇这事儿,可不会学那些文人。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那是能报则报,重在一个兵贵神速。

“你们这是做什么?告诉你,方才本老爷可是得了太上皇的恩宠,小心本老爷告你们一状。”

黄老爷在他家大门前,挥舞着双臂大声嚷嚷道。

本就奉了太上皇朱元璋命令的锦衣卫对此置之不理,冷笑一声,身后一群锦衣卫乌泱泱地冲到黄府之内。

“你说什么?本总旗没太听清,能不能再说一遍?”

锦衣卫总旗看着黄老爷,脸上冷笑连连,一巴掌扇在对方脑袋上,直直把他扇飞出去,没有半点手下留情。

“实在是从没见过这世上还有你这么蠢的人。

太上皇他老人家当然要好好答应你。放心,保准会重用你的,把你黄家的家产全都充公这岂不是我大明朝对你最大的看重?”

锦衣卫总旗开口道。

黄老爷脸色一僵。

直到此刻他这才意识到朱家的赏赐对他到底有多么恩重如山。

涨红着脸庞,肥颤颤的身子依旧在这三进三出的院子里、二进门前死死拦着,大声嚷嚷着:“这赏赐我不要了。本老爷不要了还不行吗?”

可听到这话的锦衣卫,面色骤然一冷,一把抓着黄老爷的身子骨,就将他重重丢落在地,随后毫不留情一脚踩上去,踩到他那圆滚滚的大肚上,继续冷笑道:“太上皇有旨!他的赏赐岂是你这人说不要就不要得起的?

你觉得你配吗?”

“来人,继续抄。”

“把这黄家给本总旗抄出个好歹来,一丁点儿都绝对不能落下,知道了没?万万不能辜负了太上皇爷的盛威。”

锦衣卫总旗发话,一群下属立即开口:“放心,总旗大人。兄弟们保证把这黄家查抄得连根毛都剩不下,鸡蛋都给它摇散了,蚯蚓都直接斩成两半。””

“哈哈哈哈。”

锦衣卫总旗听后一声狂笑,一众锦衣卫也同样大笑着出声,只有黄老爷一脸失魂落魄,仿佛整个家都没了一般。

黄家就此抄家,要怪就怪他得罪谁不好,非要得罪朱元璋。

隔日,黄家一大家子便从他们那富丽堂皇的府宅,转到了洛阳新都的大牢。

府衙之内。

咚咚咚!!!

衙役们手执水火棍敲着地面,一声声将府衙的威严烘托而出。

洛阳新都新上任的府尹方斌,以狠辣手段著称,明正典刑、杀鸡儆猴却是一把好手。

他之前本该在刑部担当侍郎,也是由于这股狠劲,才被临时调令来洛阳,为的便是肃清新都的法纪秩序。

坐在“明镜高悬”的公案后,方斌面上露出一丝喜色。

还真是人在家中坐,福从天上来。

谁说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刚一上任就办了太上皇交办的案子,而且跟他毫无牵扯,简直是送上门来的政绩。

有此案做保。

他这洛阳新都府尹的位置定然能坐得安稳。

心里这般想着,方斌目光一凝,神色冷峻,手中执着惊堂木往下重重一拍,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声音极大:“堂下何人?犯的何事。在我洛阳新都、天子脚下,竟敢如此轻蔑圣言,该当何罪?”

此话一说,四周的衙役们呜呜呜地喊着威,手中水火棍敲地的声音也愈发响亮。

黄老爷早已镣铐加身,经了一夜打击,此刻身无分文、一身囚衣,除了还有口气,几乎跟个废人没什么区别。

见黄老爷这惨状,洛阳新都府尹方斌可没有丝毫同情心,只一声冷笑:“居然敢无视本府尹。来人,罪加一等。”

手中的签牌掷落,左右衙役迅速上前,将黄老爷翻过身来。

啪啪啪。

很快一道道闷响声再次响起,还夹杂着黄老爷哭天喊地的叫喊声:“大人!草民知错,草民真的知错了。”

“草民愿意认罪。”

这衙役的刑罚不过是刚开场,什么老虎凳、辣椒水,还有理刑官的手段都没使出来,黄老爷和他一家老小就已齐刷刷认了罪,也省了方斌一番功夫。

见众人在罪状上按了红手印、亲自誊写完毕,方斌面上露出心满意足的笑。

如此一来,人证有了,物证也有了。

这案子才算水到渠成,才算铁证如山。

他的政绩稳稳落进了兜里。

哪怕来日朝堂上的衮衮诸臣,也绝没人敢对这案子说什么质疑的话;至于他方斌,即便有人质疑,那也是质疑黄家,而非他。

这可就没什么大碍了。

“哈哈哈哈。”

来到后堂,方斌心头畅快大笑,满是得意。

而黄老爷这边,签完罪状后,便是流放充军的下场。

几日之后。

他们离开了洛阳新都,在荒郊野岭的官道上赶路,身边有衙役押送着,前往岭南之处。

大多数囚犯垂头丧气、满脸落寞,黄老爷则一步一步踉跄走着,心里满是复杂思绪,委屈巴巴的:“我真不知道他是太上皇。”

“要是知道,给本老爷两三个胆子,本老爷也断然不敢做这事的。”

“老爷我冤枉。天大的冤枉。”

可惜!

他的这些冤枉,在惹了朱元璋之后,便全然没人在意了。

哪怕是海瑞在世,审这案子也审不出别的道理,也得说一句“罪有应得”。

画面一转,到了宫里。

朱元璋这太上皇同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两人辞别后,宫闱之间,好似没人对他这太上皇的事多关心。

即便是马皇后这自家妹子,也一心放在皇太孙朱雄英这些小辈的教育上。

“谢太上皇,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草民就先走一步了。”

黄老爷满脸开心地说。

朱元璋抿着嘴唇,带着微微的笑意轻轻点头。

黄老爷走得欢快,却完全没察觉到四周的不对劲。

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还有那李景隆,一个个看他的目光,跟看一个死人没差。

不用李景隆还有旁边两个老兄弟发话,朱元璋直接给闻讯而来的锦衣卫递了个眼色。

锦衣卫微微点头,循着黄老爷的踪迹立刻跟了过去。

他朱元璋有仇必报。

报仇这事儿,可不会学那些文人。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那是能报则报,重在一个兵贵神速。

“你们这是做什么?告诉你,方才本老爷可是得了太上皇的恩宠,小心本老爷告你们一状。”

黄老爷在他家大门前,挥舞着双臂大声嚷嚷道。

本就奉了太上皇朱元璋命令的锦衣卫对此置之不理,冷笑一声,身后一群锦衣卫乌泱泱地冲到黄府之内。

“你说什么?本总旗没太听清,能不能再说一遍?”

锦衣卫总旗看着黄老爷,脸上冷笑连连,一巴掌扇在对方脑袋上,直直把他扇飞出去,没有半点手下留情。

“实在是从没见过这世上还有你这么蠢的人。

太上皇他老人家当然要好好答应你。放心,保准会重用你的,把你黄家的家产全都充公这岂不是我大明朝对你最大的看重?”

锦衣卫总旗开口道。

黄老爷脸色一僵。

直到此刻他这才意识到朱家的赏赐对他到底有多么恩重如山。

涨红着脸庞,肥颤颤的身子依旧在这三进三出的院子里、二进门前死死拦着,大声嚷嚷着:“这赏赐我不要了。本老爷不要了还不行吗?”

可听到这话的锦衣卫,面色骤然一冷,一把抓着黄老爷的身子骨,就将他重重丢落在地,随后毫不留情一脚踩上去,踩到他那圆滚滚的大肚上,继续冷笑道:“太上皇有旨!他的赏赐岂是你这人说不要就不要得起的?

你觉得你配吗?”

“来人,继续抄。”

“把这黄家给本总旗抄出个好歹来,一丁点儿都绝对不能落下,知道了没?万万不能辜负了太上皇爷的盛威。”

锦衣卫总旗发话,一群下属立即开口:“放心,总旗大人。兄弟们保证把这黄家查抄得连根毛都剩不下,鸡蛋都给它摇散了,蚯蚓都直接斩成两半。””

“哈哈哈哈。”

锦衣卫总旗听后一声狂笑,一众锦衣卫也同样大笑着出声,只有黄老爷一脸失魂落魄,仿佛整个家都没了一般。

黄家就此抄家,要怪就怪他得罪谁不好,非要得罪朱元璋。

隔日,黄家一大家子便从他们那富丽堂皇的府宅,转到了洛阳新都的大牢。

府衙之内。

咚咚咚!!!

衙役们手执水火棍敲着地面,一声声将府衙的威严烘托而出。

洛阳新都新上任的府尹方斌,以狠辣手段著称,明正典刑、杀鸡儆猴却是一把好手。

他之前本该在刑部担当侍郎,也是由于这股狠劲,才被临时调令来洛阳,为的便是肃清新都的法纪秩序。

坐在“明镜高悬”的公案后,方斌面上露出一丝喜色。

还真是人在家中坐,福从天上来。

谁说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刚一上任就办了太上皇交办的案子,而且跟他毫无牵扯,简直是送上门来的政绩。

有此案做保。

他这洛阳新都府尹的位置定然能坐得安稳。

心里这般想着,方斌目光一凝,神色冷峻,手中执着惊堂木往下重重一拍,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声音极大:“堂下何人?犯的何事。在我洛阳新都、天子脚下,竟敢如此轻蔑圣言,该当何罪?”

此话一说,四周的衙役们呜呜呜地喊着威,手中水火棍敲地的声音也愈发响亮。

黄老爷早已镣铐加身,经了一夜打击,此刻身无分文、一身囚衣,除了还有口气,几乎跟个废人没什么区别。

见黄老爷这惨状,洛阳新都府尹方斌可没有丝毫同情心,只一声冷笑:“居然敢无视本府尹。来人,罪加一等。”

手中的签牌掷落,左右衙役迅速上前,将黄老爷翻过身来。

啪啪啪。

很快一道道闷响声再次响起,还夹杂着黄老爷哭天喊地的叫喊声:“大人!草民知错,草民真的知错了。”

“草民愿意认罪。”

这衙役的刑罚不过是刚开场,什么老虎凳、辣椒水,还有理刑官的手段都没使出来,黄老爷和他一家老小就已齐刷刷认了罪,也省了方斌一番功夫。

见众人在罪状上按了红手印、亲自誊写完毕,方斌面上露出心满意足的笑。

如此一来,人证有了,物证也有了。

这案子才算水到渠成,才算铁证如山。

他的政绩稳稳落进了兜里。

哪怕来日朝堂上的衮衮诸臣,也绝没人敢对这案子说什么质疑的话;至于他方斌,即便有人质疑,那也是质疑黄家,而非他。

这可就没什么大碍了。

“哈哈哈哈。”

来到后堂,方斌心头畅快大笑,满是得意。

而黄老爷这边,签完罪状后,便是流放充军的下场。

几日之后。

他们离开了洛阳新都,在荒郊野岭的官道上赶路,身边有衙役押送着,前往岭南之处。

大多数囚犯垂头丧气、满脸落寞,黄老爷则一步一步踉跄走着,心里满是复杂思绪,委屈巴巴的:“我真不知道他是太上皇。”

“要是知道,给本老爷两三个胆子,本老爷也断然不敢做这事的。”

“老爷我冤枉。天大的冤枉。”

可惜!

他的这些冤枉,在惹了朱元璋之后,便全然没人在意了。

哪怕是海瑞在世,审这案子也审不出别的道理,也得说一句“罪有应得”。

画面一转,到了宫里。

朱元璋这太上皇同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两人辞别后,宫闱之间,好似没人对他这太上皇的事多关心。

即便是马皇后这自家妹子,也一心放在皇太孙朱雄英这些小辈的教育上。

“谢太上皇,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草民就先走一步了。”

黄老爷满脸开心地说。

朱元璋抿着嘴唇,带着微微的笑意轻轻点头。

黄老爷走得欢快,却完全没察觉到四周的不对劲。

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还有那李景隆,一个个看他的目光,跟看一个死人没差。

不用李景隆还有旁边两个老兄弟发话,朱元璋直接给闻讯而来的锦衣卫递了个眼色。

锦衣卫微微点头,循着黄老爷的踪迹立刻跟了过去。

他朱元璋有仇必报。

报仇这事儿,可不会学那些文人。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那是能报则报,重在一个兵贵神速。

“你们这是做什么?告诉你,方才本老爷可是得了太上皇的恩宠,小心本老爷告你们一状。”

黄老爷在他家大门前,挥舞着双臂大声嚷嚷道。

本就奉了太上皇朱元璋命令的锦衣卫对此置之不理,冷笑一声,身后一群锦衣卫乌泱泱地冲到黄府之内。

“你说什么?本总旗没太听清,能不能再说一遍?”

锦衣卫总旗看着黄老爷,脸上冷笑连连,一巴掌扇在对方脑袋上,直直把他扇飞出去,没有半点手下留情。

“实在是从没见过这世上还有你这么蠢的人。

太上皇他老人家当然要好好答应你。放心,保准会重用你的,把你黄家的家产全都充公这岂不是我大明朝对你最大的看重?”

锦衣卫总旗开口道。

黄老爷脸色一僵。

直到此刻他这才意识到朱家的赏赐对他到底有多么恩重如山。

涨红着脸庞,肥颤颤的身子依旧在这三进三出的院子里、二进门前死死拦着,大声嚷嚷着:“这赏赐我不要了。本老爷不要了还不行吗?”

可听到这话的锦衣卫,面色骤然一冷,一把抓着黄老爷的身子骨,就将他重重丢落在地,随后毫不留情一脚踩上去,踩到他那圆滚滚的大肚上,继续冷笑道:“太上皇有旨!他的赏赐岂是你这人说不要就不要得起的?

你觉得你配吗?”

“来人,继续抄。”

“把这黄家给本总旗抄出个好歹来,一丁点儿都绝对不能落下,知道了没?万万不能辜负了太上皇爷的盛威。”

锦衣卫总旗发话,一群下属立即开口:“放心,总旗大人。兄弟们保证把这黄家查抄得连根毛都剩不下,鸡蛋都给它摇散了,蚯蚓都直接斩成两半。””

“哈哈哈哈。”

锦衣卫总旗听后一声狂笑,一众锦衣卫也同样大笑着出声,只有黄老爷一脸失魂落魄,仿佛整个家都没了一般。

黄家就此抄家,要怪就怪他得罪谁不好,非要得罪朱元璋。

隔日,黄家一大家子便从他们那富丽堂皇的府宅,转到了洛阳新都的大牢。

府衙之内。

咚咚咚!!!

衙役们手执水火棍敲着地面,一声声将府衙的威严烘托而出。

洛阳新都新上任的府尹方斌,以狠辣手段著称,明正典刑、杀鸡儆猴却是一把好手。

他之前本该在刑部担当侍郎,也是由于这股狠劲,才被临时调令来洛阳,为的便是肃清新都的法纪秩序。

坐在“明镜高悬”的公案后,方斌面上露出一丝喜色。

还真是人在家中坐,福从天上来。

谁说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刚一上任就办了太上皇交办的案子,而且跟他毫无牵扯,简直是送上门来的政绩。

有此案做保。

他这洛阳新都府尹的位置定然能坐得安稳。

心里这般想着,方斌目光一凝,神色冷峻,手中执着惊堂木往下重重一拍,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声音极大:“堂下何人?犯的何事。在我洛阳新都、天子脚下,竟敢如此轻蔑圣言,该当何罪?”

此话一说,四周的衙役们呜呜呜地喊着威,手中水火棍敲地的声音也愈发响亮。

黄老爷早已镣铐加身,经了一夜打击,此刻身无分文、一身囚衣,除了还有口气,几乎跟个废人没什么区别。

见黄老爷这惨状,洛阳新都府尹方斌可没有丝毫同情心,只一声冷笑:“居然敢无视本府尹。来人,罪加一等。”

手中的签牌掷落,左右衙役迅速上前,将黄老爷翻过身来。

啪啪啪。

很快一道道闷响声再次响起,还夹杂着黄老爷哭天喊地的叫喊声:“大人!草民知错,草民真的知错了。”

“草民愿意认罪。”

这衙役的刑罚不过是刚开场,什么老虎凳、辣椒水,还有理刑官的手段都没使出来,黄老爷和他一家老小就已齐刷刷认了罪,也省了方斌一番功夫。

见众人在罪状上按了红手印、亲自誊写完毕,方斌面上露出心满意足的笑。

如此一来,人证有了,物证也有了。

这案子才算水到渠成,才算铁证如山。

他的政绩稳稳落进了兜里。

哪怕来日朝堂上的衮衮诸臣,也绝没人敢对这案子说什么质疑的话;至于他方斌,即便有人质疑,那也是质疑黄家,而非他。

这可就没什么大碍了。

“哈哈哈哈。”

来到后堂,方斌心头畅快大笑,满是得意。

而黄老爷这边,签完罪状后,便是流放充军的下场。

几日之后。

他们离开了洛阳新都,在荒郊野岭的官道上赶路,身边有衙役押送着,前往岭南之处。

大多数囚犯垂头丧气、满脸落寞,黄老爷则一步一步踉跄走着,心里满是复杂思绪,委屈巴巴的:“我真不知道他是太上皇。”

“要是知道,给本老爷两三个胆子,本老爷也断然不敢做这事的。”

“老爷我冤枉。天大的冤枉。”

可惜!

他的这些冤枉,在惹了朱元璋之后,便全然没人在意了。

哪怕是海瑞在世,审这案子也审不出别的道理,也得说一句“罪有应得”。

画面一转,到了宫里。

朱元璋这太上皇同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两人辞别后,宫闱之间,好似没人对他这太上皇的事多关心。

即便是马皇后这自家妹子,也一心放在皇太孙朱雄英这些小辈的教育上。

“谢太上皇,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草民就先走一步了。”

黄老爷满脸开心地说。

朱元璋抿着嘴唇,带着微微的笑意轻轻点头。

黄老爷走得欢快,却完全没察觉到四周的不对劲。

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还有那李景隆,一个个看他的目光,跟看一个死人没差。

不用李景隆还有旁边两个老兄弟发话,朱元璋直接给闻讯而来的锦衣卫递了个眼色。

锦衣卫微微点头,循着黄老爷的踪迹立刻跟了过去。

他朱元璋有仇必报。

报仇这事儿,可不会学那些文人。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那是能报则报,重在一个兵贵神速。

“你们这是做什么?告诉你,方才本老爷可是得了太上皇的恩宠,小心本老爷告你们一状。”

黄老爷在他家大门前,挥舞着双臂大声嚷嚷道。

本就奉了太上皇朱元璋命令的锦衣卫对此置之不理,冷笑一声,身后一群锦衣卫乌泱泱地冲到黄府之内。

“你说什么?本总旗没太听清,能不能再说一遍?”

锦衣卫总旗看着黄老爷,脸上冷笑连连,一巴掌扇在对方脑袋上,直直把他扇飞出去,没有半点手下留情。

“实在是从没见过这世上还有你这么蠢的人。

太上皇他老人家当然要好好答应你。放心,保准会重用你的,把你黄家的家产全都充公这岂不是我大明朝对你最大的看重?”

锦衣卫总旗开口道。

黄老爷脸色一僵。

直到此刻他这才意识到朱家的赏赐对他到底有多么恩重如山。

涨红着脸庞,肥颤颤的身子依旧在这三进三出的院子里、二进门前死死拦着,大声嚷嚷着:“这赏赐我不要了。本老爷不要了还不行吗?”

可听到这话的锦衣卫,面色骤然一冷,一把抓着黄老爷的身子骨,就将他重重丢落在地,随后毫不留情一脚踩上去,踩到他那圆滚滚的大肚上,继续冷笑道:“太上皇有旨!他的赏赐岂是你这人说不要就不要得起的?

你觉得你配吗?”

“来人,继续抄。”

“把这黄家给本总旗抄出个好歹来,一丁点儿都绝对不能落下,知道了没?万万不能辜负了太上皇爷的盛威。”

锦衣卫总旗发话,一群下属立即开口:“放心,总旗大人。兄弟们保证把这黄家查抄得连根毛都剩不下,鸡蛋都给它摇散了,蚯蚓都直接斩成两半。””

“哈哈哈哈。”

锦衣卫总旗听后一声狂笑,一众锦衣卫也同样大笑着出声,只有黄老爷一脸失魂落魄,仿佛整个家都没了一般。

黄家就此抄家,要怪就怪他得罪谁不好,非要得罪朱元璋。

隔日,黄家一大家子便从他们那富丽堂皇的府宅,转到了洛阳新都的大牢。

府衙之内。

咚咚咚!!!

衙役们手执水火棍敲着地面,一声声将府衙的威严烘托而出。

洛阳新都新上任的府尹方斌,以狠辣手段著称,明正典刑、杀鸡儆猴却是一把好手。

他之前本该在刑部担当侍郎,也是由于这股狠劲,才被临时调令来洛阳,为的便是肃清新都的法纪秩序。

坐在“明镜高悬”的公案后,方斌面上露出一丝喜色。

还真是人在家中坐,福从天上来。

谁说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刚一上任就办了太上皇交办的案子,而且跟他毫无牵扯,简直是送上门来的政绩。

有此案做保。

他这洛阳新都府尹的位置定然能坐得安稳。

心里这般想着,方斌目光一凝,神色冷峻,手中执着惊堂木往下重重一拍,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声音极大:“堂下何人?犯的何事。在我洛阳新都、天子脚下,竟敢如此轻蔑圣言,该当何罪?”

此话一说,四周的衙役们呜呜呜地喊着威,手中水火棍敲地的声音也愈发响亮。

黄老爷早已镣铐加身,经了一夜打击,此刻身无分文、一身囚衣,除了还有口气,几乎跟个废人没什么区别。

见黄老爷这惨状,洛阳新都府尹方斌可没有丝毫同情心,只一声冷笑:“居然敢无视本府尹。来人,罪加一等。”

手中的签牌掷落,左右衙役迅速上前,将黄老爷翻过身来。

啪啪啪。

很快一道道闷响声再次响起,还夹杂着黄老爷哭天喊地的叫喊声:“大人!草民知错,草民真的知错了。”

“草民愿意认罪。”

这衙役的刑罚不过是刚开场,什么老虎凳、辣椒水,还有理刑官的手段都没使出来,黄老爷和他一家老小就已齐刷刷认了罪,也省了方斌一番功夫。

见众人在罪状上按了红手印、亲自誊写完毕,方斌面上露出心满意足的笑。

如此一来,人证有了,物证也有了。

这案子才算水到渠成,才算铁证如山。

他的政绩稳稳落进了兜里。

哪怕来日朝堂上的衮衮诸臣,也绝没人敢对这案子说什么质疑的话;至于他方斌,即便有人质疑,那也是质疑黄家,而非他。

这可就没什么大碍了。

“哈哈哈哈。”

来到后堂,方斌心头畅快大笑,满是得意。

而黄老爷这边,签完罪状后,便是流放充军的下场。

几日之后。

他们离开了洛阳新都,在荒郊野岭的官道上赶路,身边有衙役押送着,前往岭南之处。

大多数囚犯垂头丧气、满脸落寞,黄老爷则一步一步踉跄走着,心里满是复杂思绪,委屈巴巴的:“我真不知道他是太上皇。”

“要是知道,给本老爷两三个胆子,本老爷也断然不敢做这事的。”

“老爷我冤枉。天大的冤枉。”

可惜!

他的这些冤枉,在惹了朱元璋之后,便全然没人在意了。

哪怕是海瑞在世,审这案子也审不出别的道理,也得说一句“罪有应得”。

画面一转,到了宫里。

朱元璋这太上皇同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两人辞别后,宫闱之间,好似没人对他这太上皇的事多关心。

即便是马皇后这自家妹子,也一心放在皇太孙朱雄英这些小辈的教育上。

“谢太上皇,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草民就先走一步了。”

黄老爷满脸开心地说。

朱元璋抿着嘴唇,带着微微的笑意轻轻点头。

黄老爷走得欢快,却完全没察觉到四周的不对劲。

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还有那李景隆,一个个看他的目光,跟看一个死人没差。

不用李景隆还有旁边两个老兄弟发话,朱元璋直接给闻讯而来的锦衣卫递了个眼色。

锦衣卫微微点头,循着黄老爷的踪迹立刻跟了过去。

他朱元璋有仇必报。

报仇这事儿,可不会学那些文人。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那是能报则报,重在一个兵贵神速。

“你们这是做什么?告诉你,方才本老爷可是得了太上皇的恩宠,小心本老爷告你们一状。”

黄老爷在他家大门前,挥舞着双臂大声嚷嚷道。

本就奉了太上皇朱元璋命令的锦衣卫对此置之不理,冷笑一声,身后一群锦衣卫乌泱泱地冲到黄府之内。

“你说什么?本总旗没太听清,能不能再说一遍?”

锦衣卫总旗看着黄老爷,脸上冷笑连连,一巴掌扇在对方脑袋上,直直把他扇飞出去,没有半点手下留情。

“实在是从没见过这世上还有你这么蠢的人。

太上皇他老人家当然要好好答应你。放心,保准会重用你的,把你黄家的家产全都充公这岂不是我大明朝对你最大的看重?”

锦衣卫总旗开口道。

黄老爷脸色一僵。

直到此刻他这才意识到朱家的赏赐对他到底有多么恩重如山。

涨红着脸庞,肥颤颤的身子依旧在这三进三出的院子里、二进门前死死拦着,大声嚷嚷着:“这赏赐我不要了。本老爷不要了还不行吗?”

可听到这话的锦衣卫,面色骤然一冷,一把抓着黄老爷的身子骨,就将他重重丢落在地,随后毫不留情一脚踩上去,踩到他那圆滚滚的大肚上,继续冷笑道:“太上皇有旨!他的赏赐岂是你这人说不要就不要得起的?

你觉得你配吗?”

“来人,继续抄。”

“把这黄家给本总旗抄出个好歹来,一丁点儿都绝对不能落下,知道了没?万万不能辜负了太上皇爷的盛威。”

锦衣卫总旗发话,一群下属立即开口:“放心,总旗大人。兄弟们保证把这黄家查抄得连根毛都剩不下,鸡蛋都给它摇散了,蚯蚓都直接斩成两半。””

“哈哈哈哈。”

锦衣卫总旗听后一声狂笑,一众锦衣卫也同样大笑着出声,只有黄老爷一脸失魂落魄,仿佛整个家都没了一般。

黄家就此抄家,要怪就怪他得罪谁不好,非要得罪朱元璋。

隔日,黄家一大家子便从他们那富丽堂皇的府宅,转到了洛阳新都的大牢。

府衙之内。

咚咚咚!!!

衙役们手执水火棍敲着地面,一声声将府衙的威严烘托而出。

洛阳新都新上任的府尹方斌,以狠辣手段著称,明正典刑、杀鸡儆猴却是一把好手。

他之前本该在刑部担当侍郎,也是由于这股狠劲,才被临时调令来洛阳,为的便是肃清新都的法纪秩序。

坐在“明镜高悬”的公案后,方斌面上露出一丝喜色。

还真是人在家中坐,福从天上来。

谁说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刚一上任就办了太上皇交办的案子,而且跟他毫无牵扯,简直是送上门来的政绩。

有此案做保。

他这洛阳新都府尹的位置定然能坐得安稳。

心里这般想着,方斌目光一凝,神色冷峻,手中执着惊堂木往下重重一拍,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声音极大:“堂下何人?犯的何事。在我洛阳新都、天子脚下,竟敢如此轻蔑圣言,该当何罪?”

此话一说,四周的衙役们呜呜呜地喊着威,手中水火棍敲地的声音也愈发响亮。

黄老爷早已镣铐加身,经了一夜打击,此刻身无分文、一身囚衣,除了还有口气,几乎跟个废人没什么区别。

见黄老爷这惨状,洛阳新都府尹方斌可没有丝毫同情心,只一声冷笑:“居然敢无视本府尹。来人,罪加一等。”

手中的签牌掷落,左右衙役迅速上前,将黄老爷翻过身来。

啪啪啪。

很快一道道闷响声再次响起,还夹杂着黄老爷哭天喊地的叫喊声:“大人!草民知错,草民真的知错了。”

“草民愿意认罪。”

这衙役的刑罚不过是刚开场,什么老虎凳、辣椒水,还有理刑官的手段都没使出来,黄老爷和他一家老小就已齐刷刷认了罪,也省了方斌一番功夫。

见众人在罪状上按了红手印、亲自誊写完毕,方斌面上露出心满意足的笑。

如此一来,人证有了,物证也有了。

这案子才算水到渠成,才算铁证如山。

他的政绩稳稳落进了兜里。

哪怕来日朝堂上的衮衮诸臣,也绝没人敢对这案子说什么质疑的话;至于他方斌,即便有人质疑,那也是质疑黄家,而非他。

这可就没什么大碍了。

“哈哈哈哈。”

来到后堂,方斌心头畅快大笑,满是得意。

而黄老爷这边,签完罪状后,便是流放充军的下场。

几日之后。

他们离开了洛阳新都,在荒郊野岭的官道上赶路,身边有衙役押送着,前往岭南之处。

大多数囚犯垂头丧气、满脸落寞,黄老爷则一步一步踉跄走着,心里满是复杂思绪,委屈巴巴的:“我真不知道他是太上皇。”

“要是知道,给本老爷两三个胆子,本老爷也断然不敢做这事的。”

“老爷我冤枉。天大的冤枉。”

可惜!

他的这些冤枉,在惹了朱元璋之后,便全然没人在意了。

哪怕是海瑞在世,审这案子也审不出别的道理,也得说一句“罪有应得”。

画面一转,到了宫里。

朱元璋这太上皇同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两人辞别后,宫闱之间,好似没人对他这太上皇的事多关心。

即便是马皇后这自家妹子,也一心放在皇太孙朱雄英这些小辈的教育上。

“谢太上皇,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草民就先走一步了。”

黄老爷满脸开心地说。

朱元璋抿着嘴唇,带着微微的笑意轻轻点头。

黄老爷走得欢快,却完全没察觉到四周的不对劲。

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还有那李景隆,一个个看他的目光,跟看一个死人没差。

不用李景隆还有旁边两个老兄弟发话,朱元璋直接给闻讯而来的锦衣卫递了个眼色。

锦衣卫微微点头,循着黄老爷的踪迹立刻跟了过去。

他朱元璋有仇必报。

报仇这事儿,可不会学那些文人。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那是能报则报,重在一个兵贵神速。

“你们这是做什么?告诉你,方才本老爷可是得了太上皇的恩宠,小心本老爷告你们一状。”

黄老爷在他家大门前,挥舞着双臂大声嚷嚷道。

本就奉了太上皇朱元璋命令的锦衣卫对此置之不理,冷笑一声,身后一群锦衣卫乌泱泱地冲到黄府之内。

“你说什么?本总旗没太听清,能不能再说一遍?”

锦衣卫总旗看着黄老爷,脸上冷笑连连,一巴掌扇在对方脑袋上,直直把他扇飞出去,没有半点手下留情。

“实在是从没见过这世上还有你这么蠢的人。

太上皇他老人家当然要好好答应你。放心,保准会重用你的,把你黄家的家产全都充公这岂不是我大明朝对你最大的看重?”

锦衣卫总旗开口道。

黄老爷脸色一僵。

直到此刻他这才意识到朱家的赏赐对他到底有多么恩重如山。

涨红着脸庞,肥颤颤的身子依旧在这三进三出的院子里、二进门前死死拦着,大声嚷嚷着:“这赏赐我不要了。本老爷不要了还不行吗?”

可听到这话的锦衣卫,面色骤然一冷,一把抓着黄老爷的身子骨,就将他重重丢落在地,随后毫不留情一脚踩上去,踩到他那圆滚滚的大肚上,继续冷笑道:“太上皇有旨!他的赏赐岂是你这人说不要就不要得起的?

你觉得你配吗?”

“来人,继续抄。”

“把这黄家给本总旗抄出个好歹来,一丁点儿都绝对不能落下,知道了没?万万不能辜负了太上皇爷的盛威。”

锦衣卫总旗发话,一群下属立即开口:“放心,总旗大人。兄弟们保证把这黄家查抄得连根毛都剩不下,鸡蛋都给它摇散了,蚯蚓都直接斩成两半。””

“哈哈哈哈。”

锦衣卫总旗听后一声狂笑,一众锦衣卫也同样大笑着出声,只有黄老爷一脸失魂落魄,仿佛整个家都没了一般。

黄家就此抄家,要怪就怪他得罪谁不好,非要得罪朱元璋。

隔日,黄家一大家子便从他们那富丽堂皇的府宅,转到了洛阳新都的大牢。

府衙之内。

咚咚咚!!!

衙役们手执水火棍敲着地面,一声声将府衙的威严烘托而出。

洛阳新都新上任的府尹方斌,以狠辣手段著称,明正典刑、杀鸡儆猴却是一把好手。

他之前本该在刑部担当侍郎,也是由于这股狠劲,才被临时调令来洛阳,为的便是肃清新都的法纪秩序。

坐在“明镜高悬”的公案后,方斌面上露出一丝喜色。

还真是人在家中坐,福从天上来。

谁说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刚一上任就办了太上皇交办的案子,而且跟他毫无牵扯,简直是送上门来的政绩。

有此案做保。

他这洛阳新都府尹的位置定然能坐得安稳。

心里这般想着,方斌目光一凝,神色冷峻,手中执着惊堂木往下重重一拍,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声音极大:“堂下何人?犯的何事。在我洛阳新都、天子脚下,竟敢如此轻蔑圣言,该当何罪?”

此话一说,四周的衙役们呜呜呜地喊着威,手中水火棍敲地的声音也愈发响亮。

黄老爷早已镣铐加身,经了一夜打击,此刻身无分文、一身囚衣,除了还有口气,几乎跟个废人没什么区别。

见黄老爷这惨状,洛阳新都府尹方斌可没有丝毫同情心,只一声冷笑:“居然敢无视本府尹。来人,罪加一等。”

手中的签牌掷落,左右衙役迅速上前,将黄老爷翻过身来。

啪啪啪。

很快一道道闷响声再次响起,还夹杂着黄老爷哭天喊地的叫喊声:“大人!草民知错,草民真的知错了。”

“草民愿意认罪。”

这衙役的刑罚不过是刚开场,什么老虎凳、辣椒水,还有理刑官的手段都没使出来,黄老爷和他一家老小就已齐刷刷认了罪,也省了方斌一番功夫。

见众人在罪状上按了红手印、亲自誊写完毕,方斌面上露出心满意足的笑。

如此一来,人证有了,物证也有了。

这案子才算水到渠成,才算铁证如山。

他的政绩稳稳落进了兜里。

哪怕来日朝堂上的衮衮诸臣,也绝没人敢对这案子说什么质疑的话;至于他方斌,即便有人质疑,那也是质疑黄家,而非他。

这可就没什么大碍了。

“哈哈哈哈。”

来到后堂,方斌心头畅快大笑,满是得意。

而黄老爷这边,签完罪状后,便是流放充军的下场。

几日之后。

他们离开了洛阳新都,在荒郊野岭的官道上赶路,身边有衙役押送着,前往岭南之处。

大多数囚犯垂头丧气、满脸落寞,黄老爷则一步一步踉跄走着,心里满是复杂思绪,委屈巴巴的:“我真不知道他是太上皇。”

“要是知道,给本老爷两三个胆子,本老爷也断然不敢做这事的。”

“老爷我冤枉。天大的冤枉。”

可惜!

他的这些冤枉,在惹了朱元璋之后,便全然没人在意了。

哪怕是海瑞在世,审这案子也审不出别的道理,也得说一句“罪有应得”。

画面一转,到了宫里。

朱元璋这太上皇同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两人辞别后,宫闱之间,好似没人对他这太上皇的事多关心。

即便是马皇后这自家妹子,也一心放在皇太孙朱雄英这些小辈的教育上。

“谢太上皇,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草民就先走一步了。”

黄老爷满脸开心地说。

朱元璋抿着嘴唇,带着微微的笑意轻轻点头。

黄老爷走得欢快,却完全没察觉到四周的不对劲。

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还有那李景隆,一个个看他的目光,跟看一个死人没差。

不用李景隆还有旁边两个老兄弟发话,朱元璋直接给闻讯而来的锦衣卫递了个眼色。

锦衣卫微微点头,循着黄老爷的踪迹立刻跟了过去。

他朱元璋有仇必报。

报仇这事儿,可不会学那些文人。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那是能报则报,重在一个兵贵神速。

“你们这是做什么?告诉你,方才本老爷可是得了太上皇的恩宠,小心本老爷告你们一状。”

黄老爷在他家大门前,挥舞着双臂大声嚷嚷道。

本就奉了太上皇朱元璋命令的锦衣卫对此置之不理,冷笑一声,身后一群锦衣卫乌泱泱地冲到黄府之内。

“你说什么?本总旗没太听清,能不能再说一遍?”

锦衣卫总旗看着黄老爷,脸上冷笑连连,一巴掌扇在对方脑袋上,直直把他扇飞出去,没有半点手下留情。

“实在是从没见过这世上还有你这么蠢的人。

太上皇他老人家当然要好好答应你。放心,保准会重用你的,把你黄家的家产全都充公这岂不是我大明朝对你最大的看重?”

锦衣卫总旗开口道。

黄老爷脸色一僵。

直到此刻他这才意识到朱家的赏赐对他到底有多么恩重如山。

涨红着脸庞,肥颤颤的身子依旧在这三进三出的院子里、二进门前死死拦着,大声嚷嚷着:“这赏赐我不要了。本老爷不要了还不行吗?”

可听到这话的锦衣卫,面色骤然一冷,一把抓着黄老爷的身子骨,就将他重重丢落在地,随后毫不留情一脚踩上去,踩到他那圆滚滚的大肚上,继续冷笑道:“太上皇有旨!他的赏赐岂是你这人说不要就不要得起的?

你觉得你配吗?”

“来人,继续抄。”

“把这黄家给本总旗抄出个好歹来,一丁点儿都绝对不能落下,知道了没?万万不能辜负了太上皇爷的盛威。”

锦衣卫总旗发话,一群下属立即开口:“放心,总旗大人。兄弟们保证把这黄家查抄得连根毛都剩不下,鸡蛋都给它摇散了,蚯蚓都直接斩成两半。””

“哈哈哈哈。”

锦衣卫总旗听后一声狂笑,一众锦衣卫也同样大笑着出声,只有黄老爷一脸失魂落魄,仿佛整个家都没了一般。

黄家就此抄家,要怪就怪他得罪谁不好,非要得罪朱元璋。

隔日,黄家一大家子便从他们那富丽堂皇的府宅,转到了洛阳新都的大牢。

府衙之内。

咚咚咚!!!

衙役们手执水火棍敲着地面,一声声将府衙的威严烘托而出。

洛阳新都新上任的府尹方斌,以狠辣手段著称,明正典刑、杀鸡儆猴却是一把好手。

他之前本该在刑部担当侍郎,也是由于这股狠劲,才被临时调令来洛阳,为的便是肃清新都的法纪秩序。

坐在“明镜高悬”的公案后,方斌面上露出一丝喜色。

还真是人在家中坐,福从天上来。

谁说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刚一上任就办了太上皇交办的案子,而且跟他毫无牵扯,简直是送上门来的政绩。

有此案做保。

他这洛阳新都府尹的位置定然能坐得安稳。

心里这般想着,方斌目光一凝,神色冷峻,手中执着惊堂木往下重重一拍,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声音极大:“堂下何人?犯的何事。在我洛阳新都、天子脚下,竟敢如此轻蔑圣言,该当何罪?”

此话一说,四周的衙役们呜呜呜地喊着威,手中水火棍敲地的声音也愈发响亮。

黄老爷早已镣铐加身,经了一夜打击,此刻身无分文、一身囚衣,除了还有口气,几乎跟个废人没什么区别。

见黄老爷这惨状,洛阳新都府尹方斌可没有丝毫同情心,只一声冷笑:“居然敢无视本府尹。来人,罪加一等。”

手中的签牌掷落,左右衙役迅速上前,将黄老爷翻过身来。

啪啪啪。

很快一道道闷响声再次响起,还夹杂着黄老爷哭天喊地的叫喊声:“大人!草民知错,草民真的知错了。”

“草民愿意认罪。”

这衙役的刑罚不过是刚开场,什么老虎凳、辣椒水,还有理刑官的手段都没使出来,黄老爷和他一家老小就已齐刷刷认了罪,也省了方斌一番功夫。

见众人在罪状上按了红手印、亲自誊写完毕,方斌面上露出心满意足的笑。

如此一来,人证有了,物证也有了。

这案子才算水到渠成,才算铁证如山。

他的政绩稳稳落进了兜里。

哪怕来日朝堂上的衮衮诸臣,也绝没人敢对这案子说什么质疑的话;至于他方斌,即便有人质疑,那也是质疑黄家,而非他。

这可就没什么大碍了。

“哈哈哈哈。”

来到后堂,方斌心头畅快大笑,满是得意。

而黄老爷这边,签完罪状后,便是流放充军的下场。

几日之后。

他们离开了洛阳新都,在荒郊野岭的官道上赶路,身边有衙役押送着,前往岭南之处。

大多数囚犯垂头丧气、满脸落寞,黄老爷则一步一步踉跄走着,心里满是复杂思绪,委屈巴巴的:“我真不知道他是太上皇。”

“要是知道,给本老爷两三个胆子,本老爷也断然不敢做这事的。”

“老爷我冤枉。天大的冤枉。”

可惜!

他的这些冤枉,在惹了朱元璋之后,便全然没人在意了。

哪怕是海瑞在世,审这案子也审不出别的道理,也得说一句“罪有应得”。

画面一转,到了宫里。

朱元璋这太上皇同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两人辞别后,宫闱之间,好似没人对他这太上皇的事多关心。

即便是马皇后这自家妹子,也一心放在皇太孙朱雄英这些小辈的教育上。

“谢太上皇,太上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那草民就先走一步了。”

黄老爷满脸开心地说。

朱元璋抿着嘴唇,带着微微的笑意轻轻点头。

黄老爷走得欢快,却完全没察觉到四周的不对劲。

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还有那李景隆,一个个看他的目光,跟看一个死人没差。

不用李景隆还有旁边两个老兄弟发话,朱元璋直接给闻讯而来的锦衣卫递了个眼色。

锦衣卫微微点头,循着黄老爷的踪迹立刻跟了过去。

他朱元璋有仇必报。

报仇这事儿,可不会学那些文人。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那是能报则报,重在一个兵贵神速。

“你们这是做什么?告诉你,方才本老爷可是得了太上皇的恩宠,小心本老爷告你们一状。”

黄老爷在他家大门前,挥舞着双臂大声嚷嚷道。

本就奉了太上皇朱元璋命令的锦衣卫对此置之不理,冷笑一声,身后一群锦衣卫乌泱泱地冲到黄府之内。

“你说什么?本总旗没太听清,能不能再说一遍?”

锦衣卫总旗看着黄老爷,脸上冷笑连连,一巴掌扇在对方脑袋上,直直把他扇飞出去,没有半点手下留情。

“实在是从没见过这世上还有你这么蠢的人。

太上皇他老人家当然要好好答应你。放心,保准会重用你的,把你黄家的家产全都充公这岂不是我大明朝对你最大的看重?”

锦衣卫总旗开口道。

黄老爷脸色一僵。

直到此刻他这才意识到朱家的赏赐对他到底有多么恩重如山。

涨红着脸庞,肥颤颤的身子依旧在这三进三出的院子里、二进门前死死拦着,大声嚷嚷着:“这赏赐我不要了。本老爷不要了还不行吗?”

可听到这话的锦衣卫,面色骤然一冷,一把抓着黄老爷的身子骨,就将他重重丢落在地,随后毫不留情一脚踩上去,踩到他那圆滚滚的大肚上,继续冷笑道:“太上皇有旨!他的赏赐岂是你这人说不要就不要得起的?

你觉得你配吗?”

“来人,继续抄。”

“把这黄家给本总旗抄出个好歹来,一丁点儿都绝对不能落下,知道了没?万万不能辜负了太上皇爷的盛威。”

锦衣卫总旗发话,一群下属立即开口:“放心,总旗大人。兄弟们保证把这黄家查抄得连根毛都剩不下,鸡蛋都给它摇散了,蚯蚓都直接斩成两半。””

“哈哈哈哈。”

锦衣卫总旗听后一声狂笑,一众锦衣卫也同样大笑着出声,只有黄老爷一脸失魂落魄,仿佛整个家都没了一般。

黄家就此抄家,要怪就怪他得罪谁不好,非要得罪朱元璋。

隔日,黄家一大家子便从他们那富丽堂皇的府宅,转到了洛阳新都的大牢。

府衙之内。

咚咚咚!!!

衙役们手执水火棍敲着地面,一声声将府衙的威严烘托而出。

洛阳新都新上任的府尹方斌,以狠辣手段著称,明正典刑、杀鸡儆猴却是一把好手。

他之前本该在刑部担当侍郎,也是由于这股狠劲,才被临时调令来洛阳,为的便是肃清新都的法纪秩序。

坐在“明镜高悬”的公案后,方斌面上露出一丝喜色。

还真是人在家中坐,福从天上来。

谁说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刚一上任就办了太上皇交办的案子,而且跟他毫无牵扯,简直是送上门来的政绩。

有此案做保。

他这洛阳新都府尹的位置定然能坐得安稳。

心里这般想着,方斌目光一凝,神色冷峻,手中执着惊堂木往下重重一拍,发出咚的一声闷响,声音极大:“堂下何人?犯的何事。在我洛阳新都、天子脚下,竟敢如此轻蔑圣言,该当何罪?”

此话一说,四周的衙役们呜呜呜地喊着威,手中水火棍敲地的声音也愈发响亮。

黄老爷早已镣铐加身,经了一夜打击,此刻身无分文、一身囚衣,除了还有口气,几乎跟个废人没什么区别。

见黄老爷这惨状,洛阳新都府尹方斌可没有丝毫同情心,只一声冷笑:“居然敢无视本府尹。来人,罪加一等。”

手中的签牌掷落,左右衙役迅速上前,将黄老爷翻过身来。

啪啪啪。

很快一道道闷响声再次响起,还夹杂着黄老爷哭天喊地的叫喊声:“大人!草民知错,草民真的知错了。”

“草民愿意认罪。”

这衙役的刑罚不过是刚开场,什么老虎凳、辣椒水,还有理刑官的手段都没使出来,黄老爷和他一家老小就已齐刷刷认了罪,也省了方斌一番功夫。

见众人在罪状上按了红手印、亲自誊写完毕,方斌面上露出心满意足的笑。

如此一来,人证有了,物证也有了。

这案子才算水到渠成,才算铁证如山。

他的政绩稳稳落进了兜里。

哪怕来日朝堂上的衮衮诸臣,也绝没人敢对这案子说什么质疑的话;至于他方斌,即便有人质疑,那也是质疑黄家,而非他。

这可就没什么大碍了。

“哈哈哈哈。”

来到后堂,方斌心头畅快大笑,满是得意。

而黄老爷这边,签完罪状后,便是流放充军的下场。

几日之后。

他们离开了洛阳新都,在荒郊野岭的官道上赶路,身边有衙役押送着,前往岭南之处。

大多数囚犯垂头丧气、满脸落寞,黄老爷则一步一步踉跄走着,心里满是复杂思绪,委屈巴巴的:“我真不知道他是太上皇。”

“要是知道,给本老爷两三个胆子,本老爷也断然不敢做这事的。”

“老爷我冤枉。天大的冤枉。”

可惜!

他的这些冤枉,在惹了朱元璋之后,便全然没人在意了。

哪怕是海瑞在世,审这案子也审不出别的道理,也得说一句“罪有应得”。

画面一转,到了宫里。

朱元璋这太上皇同魏国公徐达、信国公汤和两人辞别后,宫闱之间,好似没人对他这太上皇的事多关心。

即便是马皇后这自家妹子,也一心放在皇太孙朱雄英这些小辈的教育上。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离石游记 大荒:神途 开局凡品灵根,我的修仙开挂啦 一亩仙田百倍速,我从杂役苟成仙 误嫁豪门:总裁的复仇工具 快穿之我只想超脱啊 快穿:万人迷又被病娇强取豪夺 四合院:我的媳妇酷似刘天仙 逆断星河 穿进ABO后,我成了大佬心尖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