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快穿:从败类到功德加身 > 第176章 害死继母的败类45

第176章 害死继母的败类45(1 / 1)

萧煜目光微动,这年轻人承认得干脆,却又将惊天诗才轻描淡写地带过,这份心性确实不凡。

江锦辞为布了肉菜,再添上添茶,这才从容应道:"诗文不过是消遣之作,比起这个,晚辈近来倒是对农事更感兴趣。

江锦辞语气平和却带着笃定:“黄这京郊土地肥沃,灌溉便利,若是能改良作物品种、优化耕种之法,大幅提高粮食收成。

让百姓仓廪充实,或许比作几首风花雪月的诗,更有济世安民的意义。”

萧煜握着茶杯的手微微一顿,抬眼与身旁的礼部周尚书交换了一个眼神。

两人眼中皆闪过一丝讶异 —— 这江锦辞,果然不按常理出牌。

本以为是个专攻诗文的才子,可今日几番交谈,他却总在有意无意地将话题从诗词才华,引向这些实打实的实务之上。

周尚书捋了捋胡须,顺着萧煜的意思率先开口试探:“江解元此言差矣。诗文可传千古、教化民心,岂是农耕之事能比?

再者,粮食收成自有农官打理,改良作物谈何容易?”

江锦辞淡淡一笑,不卑不亢地回应:“周先生所言极是,诗文教化固然重要,但民以食为天。

若百姓连温饱都难以维系,再好的诗文也难安民心。

至于改良作物,晚生倒有几分浅见,只需选种、育种得当,配合新式农具,收成翻倍并非难事。”

萧煜放下茶杯,神色渐渐认真起来。

他此次化名 “黄老”,便是想暗中考察江锦辞的真才实学,以及试探其心性和野心。

索性开门见山问道:“江解元既有高见,那老夫倒有一要事请教。

如今漕运阻塞,南粮北运损耗极大,沿途官员盘剥不断,此事困扰多年,公子可有解法?”

江锦辞闻言,起身走到院中的石桌旁,以指蘸水,快速画出一幅简易漕运航道图。

“漕运之弊看似在贪腐,实则是整个运粮体系需要革新。漕运新制。

萧煜手中的茶盏轻轻一颤。

这哪是改良,分明是要重建整个漕运体系!更惊人的是,这套方案将漕运从单纯的输粮信道,变成了贯通南北的经济命脉。

萧煜的眼中满是难以置信,“物流系统?”、“标准化?” 这些困扰他多年的漕运积弊,竟被江锦辞分析得条理分明。

更令他意外的是,自己本意是试探对方如何整治贪腐,可这江锦辞却另辟蹊径。

直接从优化物流体系的角度切入,提出的每一条建议都直指漕运效率低下的症结所在,绝非纸上谈兵。

他下意识地琢磨起来:标准化漕船确实能解决不同船型通行效率不一的问题,专职审计团队更是能从根上遏制贪腐。

这些办法逻辑严密、可操作性极强,若真能推行,困扰朝堂多年的漕运难题或将迎刃而解!

周尚书更是惊得张大了嘴,他掌管礼部,虽不精通漕运,但也深知此事的棘手。

江锦辞寥寥数语,竟给出了如此具体的解决方案,且数字精准、条理清淅,这绝非一个普通文人能具备的见识,心中对江锦辞的轻视早已烟消云散,只剩震撼。

萧煜摆手打断,目光中带着几分深意:"老夫在兵部兼任参议之职,与岳老将军更是多年知交。今日所言只当是茶馀闲谈,但说无妨。

江锦辞这才皱眉沉思,片刻后捡起几块石子,在石桌上排列成阵:“回黄老,军事部署当遵循最优配置原理。

现有轮戍制年限过短,将士刚熟悉边关环境便要换防,自然影响战力。

学生建议,将三年轮戍制改为五年,前两年熟悉环境、训练磨合,后三年实战戍边;

同时设立阶梯式晋升机制,军功与晋升直接挂钩,不看出身只看战绩,激励将士奋勇杀敌;

再者,推行标准化训练体系,无论边军、京营,统一训练科目、考核标准,确保全军战力均衡。

如此一来,既能保持军队战斗力,又可避免驻地将领势力固化,一举两得。”

“五年轮戍…… 阶梯式晋升……”

萧煜低声重复着,手指轻轻敲击桌面,眼中光芒越来越亮。

他深知边军将领势力固化的隐患,却一直找不到稳妥的解决办法。

江锦辞的建议,既考虑到了战力保持,又兼顾了制衡之术,可谓深谋远虑,完全契合朝堂的潜在诉求。

周尚书此刻已站起身,看向江锦辞的目光满是震撼与敬佩。

这江锦辞不仅诗才出众,竟还精通军政、漕运,这般经世致用的学问,便是朝中那些浸淫多年的老臣也未必能及!

江锦辞闻言,难以置信地望向萧煜,眼中分明写着"你要不要听听看你在问些什么?

若是江解元能提出可行之策,老夫定当上奏,为你求个官身。

“现行实物税制存在三重损耗:运输途中约一成半的自然损耗,各级仓储的鼠患霉变,更有地方官吏借机加征&039;损耗税&039;,实际损耗往往高达三成。

江锦辞一边说着,一边随手折下院中桃枝,在地上画起图标:"若改行货币税制,可分三步推行。

其二,由户部设立标准税票,创建跨地域兑付体系,解决银钱运输难题。

他以树枝轻点地面,画出精巧的流转图:"最关键的是创建&039;税银流转&039;机制。

各地税银存入官办银号,通过放贷给商贾获取利息,再将收益反哺地方建设。

如此不仅税赋损耗归零,更能形成钱生钱的良性循环。

萧煜手中的茶盏微微发颤,盏中茶水漾起涟漪。

这套以树枝在地上勾勒的财税体系,竟将赋税、金融、商贸完美衔接,其精妙程度远超历代能臣的设想。

这些闻所未闻的理念和精准的数字分析,让他仿佛在听一位博通古今、深谙世事的大儒讲授经世之学,而非一个年仅二十出头的书生。

萧煜心中掀起惊涛骇浪:江锦辞绝非池中之物!

诗才只是他的冰山一角,其真正的本事,在于这治国安邦的实务之学。

这江锦辞春闱缺席,怕是真的另有想法。

‘这样经天纬地之才,若能入朝辅政,实乃社稷之福!

可为什么呢?为什么缺席春闱?为什么刚刚自己提出为他求一官身也要拒绝?

为何这般人才,却宁愿隐于乡野?也不愿入我朝堂?

自己这十年来励精图治,减免赋税使百姓安居乐业,整顿军备令边关固若金汤,开设新科举广纳贤才。

大晟朝在他的治理下,国库充盈,路不拾遗,分明是百年未有的盛世气象。

人人皆称朕是千古明君,这十年来朕宵衣旰食,开创大晟盛世,哪一点配不上贤才辅佐?

可你江锦辞凭什么不愿入朝?莫非朕励精图治十年,在你眼中仍不值一提?

还是说朕在哪些政事上处置失当,令你这等大才寒了心?’

以往一桩桩朝政决策在脑海中闪过,竟让他生平第一次对自己的‘圣明’产生了动摇。

若真是朕的过失…那朕该如何去挽回呢?如何让这天纵之才心甘情愿的为我效力,为大晟王朝效力?

素来自负的大晟皇帝,此刻竟在乡野之间,对一个布衣书生产生了近乎徨恐的自省,全然忘了自己今天来的目的是什么。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契约爱情悄然绽放 重生刘辩,掌汉末英豪 HP:这家伙一直在笑 何以问西风 每个世界死遁后,男主都疯了 房玄龄房俊 圣道洪荒之鲲鹏 恶女整顿家门,带全家吃大肉 异界打仗太菜我教他们玩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