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狱友(1 / 1)

“其二,言‘罪官’。林墨系狱,乃待勘之身,非已定之罪。陛下亦未革其功名官职。其人工学渊源,曾预修《永乐大典》,才学早有公论。危急关头,取其才而用之,解君父之忧,稳社稷之基,此正合古人‘使功不如使过’之智,岂可简单以‘罔顾国法’论之?”

高翼脸色一沉,立刻反驳:“纵然事急从权,亦当谨守界限!罪臣之言,岂可轻信?若人人效仿,以‘急务’为名,擅纵囚徒,朝廷法度威严何在?更何况,其所用之‘石灰烈火’,闻所未闻,安知非是邪术,伤我大明地气?”

杨士奇微微摇头:“高御史,老夫只问结果。十日之内,积水尽退,地基稳固,龙脉安泰,此乃满朝文武有目共睹之事实。太子殿下举荐得人,化解危局,于国有功。若因其身系囚徒,便弃良策不用,坐视危机蔓延,岂非因噎废食,徒逞书生之见,而误国家大事?”

说罢,转向御座,深深一揖:“陛下,臣以为,太子殿下于危急关头,敢于任事,用人以才,其心可鉴,其功当彰。至于林墨之功过及其所用之法是否合宜,陛下天纵圣明,自有宸断,非臣等可妄加揣测。”

杨士奇这番话,有理有据,既肯定了太子的功劳,又将最终裁决权巧妙地交还给了朱棣,既维护了东宫,又不至于过度刺激皇帝

殿内一时安静下来,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御座之上。

朱棣高踞龙椅,面无表情地听着下方的攻讦与辩解,目光却一直落在御案上那本《劾诏狱罪臣林墨滥用邪物、毁伤龙脉疏》之上。

直到群臣争论稍歇,朱棣才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瞬间压下了所有嘈杂:

“朕自有分寸!”

仅仅五个字,再无他言。

没有惩处林墨,也没有斥责太子,更没有驳回弹劾。

杨士奇退回班列,偷眼觑了一下皇帝那如寒铁般冷硬的神色,心中暗叹一声:陛下不怒,正是极怒啊。

东宫。

朱高炽得知林墨被父皇继续押在诏狱的消息时,肥胖的脸上先是错愕,随即化为一声长长的叹息。

“父皇……还是不信我啊。”

他明白,父皇此举,一是不完全信任林墨,需要更长时间的观察,看看此法是否真有长效,是否会留下隐患。

二来,也是在敲打他朱高炽。

父皇是在告诉他:你推荐的人,我用了他的法子,但人,我还扣着。你的任何举动,我都看在眼里。储君之位,并非稳如泰山。

“殿下,那林主事……”王景慎小心翼翼地问。

“暂且如此吧。”朱高炽无奈地摆摆手,“吩咐下去,狱中一应供给,暗中予以照顾,莫要让他受了委屈。此人,是国之干才,更是……唉,且看父皇下一步如何走吧。”

他不能再去探视,不能再有任何明显的举动。

他只能等,等父皇的下一步棋。

诏狱。

得益于太子朱高炽的暗中关照,林墨的待遇已非昔日可比。

冰冷的石板已经换成木板床,底下是蒿草褥子,甚至还有一床不算太薄的棉被。

更显眼的是,每日三餐,狱卒都会准时送来食盒,虽谈不上精致,却也是实实在在的鸡鸭鱼肉,白米饭管够,与周围牢房里那馊臭的饭食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日,林墨坐在大木桶里洗浴完毕,正躺在床上慢条斯理地享用着眼前的烧鸡。

无意间抬头,忽然瞥见对面两间相邻的牢房里,两道目光正直勾勾地盯着他手中的鸡腿。

那是两个衣衫褴缕、面容憔瘁的囚犯,虽然落魄,但能关在这诏狱里的,都是惹了皇帝的人,绝非寻常囚徒。

这两人眼巴巴看着林墨手中的鸡腿,不自觉地吞咽着口水。

林墨动作一顿。

他穿越而来,虽历经磨难,但骨子里并非冷酷之人。

那两人都是一天一餐,顿顿稀汤寡水,能有个肉丁都能傻笑半个晚上。

林墨几乎是想都没想,便朝牢房外喊了一声:“劳驾。”

守在附近的一名狱卒立刻小跑过来:“林先生,有何吩咐?”

林墨指了指自己手上的鸡腿还有剩菜,“把这些,分给对面那两位狱友吧,我今日胃口不佳。”

狱卒愣了一下,有些为难,但想到上面的吩咐,还是依言照办,将大半只烧鸡和一碟肉菜,分给了对面牢房的两人。

那两人先是惊愕,随即几乎是扑过来,抓起食物便狼吞虎咽,显然已是饥肠辘辘多日。

待稍稍填饱肚子,其中一位年纪稍长的囚犯,用袖子擦了擦嘴,朝着林墨这边拱了拱手,“在下黄淮,多谢先生赠食之恩!”

他看了看林墨桶中的热水和残留的饭菜香气,苦笑道,“林先生在此间,竟有如此待遇,想必非常人。”

另一位则显得更为沉郁,他只是默默吃着,吃完后,朝着林墨的方向,极其郑重地躬身行了一礼,点了点头,算是表达了谢意。

黄淮见状,代为介绍道:“这位是杨溥,杨弘济。他性子沉闷,不喜多言,先生勿怪。”

杨溥?黄淮?

林墨心中一动,搜索着原主的记忆。

这二位可是大名鼎鼎的大儒,都是太子党的内核人物,因几年前太子迎驾迟缓被汉王构陷,与东宫属官一同下了诏狱,没想到竟关在自己对面。

林墨在脑海中快速梳理着明初政局:杨溥作为“三杨”中最年轻的一位,虽因太子案牵连入狱,实则暗藏锦绣。

此人不仅将在正统年间执掌内阁,历经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五朝。

更关键的是他深谙韬光养晦之道,在诏狱十年间竟暗中编篡《三朝圣谕集》,这等隐忍功夫堪称绝顶。

而黄淮亦非等闲,他不仅是洪熙朝内阁首辅,更重要的是其门生故旧遍布六部。

记得史料记载,他谪居期间仍能与杨士奇保持密信往来,这种政治轫性着实可怕。

眼下二人虽困居斗室,却是投资的最佳时机。

待洪熙帝继位,他们必将重返权力内核。

到那时再想攀附,只怕连门房都挤不进去了。

林墨暗自盘算:如今施以援手,既符合雪中送炭的官场铁律,又能赶在潜龙出水前结下香火情。

这笔买卖,比修一座紫禁城都划算。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就一杂修,成修仙界祸害了? 诸天旅行从签到开始 三国之:绝不谈恋爱 这个仙尊真离谱 影视世界:开局降维打击 末世毒妃:冷宫嫡女的逆袭之路 程序员穿越长安求生记 稷下的一天 婆媳间的矛盾 三国:争霸江山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