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墨在诏狱庭院大规模进行地面硬化,绝非为了哗众取宠,而是要实地验证,批量制作的水泥,在大面积铺筑后能否保持稳定。
是否存在广泛开裂、表面鼓胀或局部下陷等情况,都需要通过实际应用来检验。
毕竟以当前条件制成的水泥,品质自然不及现代工艺的硅酸盐水泥。
但确保其达到最基本的坚固耐用,仍是不可或缺的要求。
实验结果令林墨非常满意,当然不是完美无缺,而是已经能到达“经济实用”的最低要求,这样就有了大规模推广的基础。
相较于前几次技术革新遭遇的重重阻力,此番金刚胶泥的铺筑试验,并未招致多少非议。
或许是金刚胶泥所展现的特性,确实较传统夯土与石材更具优势,令存心挑剔者也难寻纰漏。
又或是朱棣那场杀鸡儆猴,震慑百官的廷杖馀威尚存。
但可以确信的是,工程推进至今的所有难题,皆已被林墨逐一化解,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恰印证了那句古训:唯有真才实学,方能立稳根基。
水泥的难关攻克之后,林墨将重心放在混凝土上面。
制作混凝土本身并不复杂,最关键的还是其中最重要成分水泥。
接下来就是按精准比例混合水泥、骨料、外加剂,按照工艺流程调制即可。
由于没有现代化检测设备,林墨只能凭借经验,反复测试混凝土试块,直到各项数据达标,这才写好技术规范。
这份技术规范必须经精心调整,既要契合大明现有的工艺条件,又需确保措辞简明易懂,让普通工匠能够理解。
正因如此,拟定这份技术规程颇费了一番功夫。
这天,林墨正忙着调一种速凝混凝土。
这种材料能在水里迅速变硬,专门用来堵漏、抢修,应对各种紧急情况。
这时便听到牢房外传来吵吵杂杂的声音,一听便是诏狱来新人了,
林墨和黄淮、杨溥都有些好奇,诏狱久未见有新人露面,便等着那人出现。
不过片刻,果然见一个人在锦衣卫的押解下出现在了牢房门口。
三人一看,皆是一怔。
“江道才?”
“你怎么来了?”黄淮第一个没忍住,站起身问道。
江道才倒象是没有受过刑,虽然有些憔瘁,但满脸笑意,象是得了什么恩典似得。
“林大人,我可以进去吗?”江道才给林墨做了揖道。
林墨只觉得莫明其妙,问道:“你本来该在哪间狱室?”
江道才道:“陛下明旨,到这里,让卑职一切听林大人的安排。”
黄淮更奇怪了:“卑职?你被贬官了?”
江道才笑道:“黄学士说的不错,在下如今是工部营缮所丞,九品官。”
黄淮见他还在笑,与林墨、杨溥对视一眼,问道:“怎么你被贬官下诏狱还这般欢喜?”
江道才道:“一言难尽啊,卑职能进去说话吗?这里”
江道才四下看看,意思在这里说话不方便。
这里是林墨说了算,黄淮和杨溥没法做主,便看向林墨。
林墨点头道:“你先进来。”
江道才忙不迭开门走了进去,像根木桩子一样,规规矩矩立在门口。
林墨道:“江大人先坐,有话好说。”
江道才点头哈腰,没敢坐,而是蹲在林墨面前三尺开外的地方。
林墨也没再劝,开口问道:“又奉旨听讲来了?”
江道才摇头,然后回望了牢门一眼,轻声道:“三位大人,实不相瞒,卑职是来这里逃命来了。”
“逃命?”
三人面面相觑,皆不知这江道才演的是哪一出?
江道才压低声音道:“卑职闯了大祸!那日奉天殿大梁坠落酿成事故,因卑职在朝堂上为林大人仗义执言,惹得汉王不快,他竟派人来杀我。卑职侥幸逃过一劫,可是家里也被一把火烧成白地,亏得妻儿老小远在凉州老家探亲,才幸免于难。卑职迫于无奈,只得向陛下上书,自陈才德不足,难当户部侍郎之职,恳请调往诏狱效力。幸得陛下恩准所请。”
林墨倒是听王景慎说过,江道才的确是为自己说过话,当时便招致朝野非议。
但他也不会轻易相信这个人,只是道,“汉王势力庞大,暗线很多,你在这里,我可不敢保证你的安全,你还需要自己留心。”
江道才忙道:“只要能让卑职时刻跟着林大人,卑职死而无憾。”
林墨没有立即答应他,这种人还需要进一步考察。
江道才先前在诏狱里单独学习了十二天,看起来规矩老实,也算是才思敏捷的人。
这时候正是用人之际,不妨可以先让他打打下手,干些边角料的差事。
当然,他也考虑过这江道才会不会是汉王设下的苦肉计,让他打入诏狱,窥探自己的研究成果。
对此林墨并不担心,他写的金刚胶泥和混凝土的技术规范只是一个基本框架,内核的技术只存在于他的脑海和天工心印里。
就比如仅仅金刚胶泥一类,若按内核按用途及性能可以分为通用水泥、专用水泥、特性水泥三大类。
而这三大类,每一类又细分好几个小类。
比如应用最广泛的通用水泥,就细分为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
每个小类技术参数和应用范围都有很大的不同。
学过建筑的都知道,建筑规范是教你如何做,但后面的规范说明则是告诉你为何要这么做。
如果只看规范条文,不看后面的说明,那就是照猫画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学个皮毛,实在没啥大用,关键地方还会用错坏事。
不管江道才是不是真心归附,可以先让他跟着杨溥。
杨溥为人谨慎,若是江道才有什么歹意,杨溥应该很快会察觉出来。
若真是如此,或可以将计就计,反杀一波。
心念及此,林墨对江道才说道,“你先跟着杨学士,按照他的吩咐帮帮忙吧。”
江道才大喜,一揖到底,“谢林大人,谢杨学士,谢黄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