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让你修宫殿,掀起工业革命 > 第58章:没有人,再好的技术也是扯蛋!

第58章:没有人,再好的技术也是扯蛋!(1 / 1)

李时面露难色,搓着手道:“林大人,不是小人不尽心,实在是……人手跟不上了。”

他指着指着桌上摆着的三个试块:“就这几个,是小人带着三个徒弟,从配料、搅拌到入模养护,一步不离地盯着才做出来的。光是教他们看懂大人写的配比表,就花了整整两天。”

林墨没有打断他,只是静静地听着。

李时叹了口气,“现在工地上识字的工匠,十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大部分工匠都是祖传的手艺,靠的是口传心授。您这金刚胶泥的制作方法写得再明白,他们不认字,就得靠我一句一句地解释。”

“有的老匠人听了直摇头,说祖祖辈辈砌墙抹灰,从来没听说过还要算这个。昨天还有个老师傅跟我吵起来,说我瞎折腾,非要在灰浆里加什么‘矿物掺合料’,说这是坏了祖宗传下来的规矩。”

黄淮听得直皱眉:“岂有此理!墨守成规,如何进步?”

李时苦笑着摇头:“黄学士说得是。可这些老师傅在工地上都是有头有脸的,他们不配合,下面的小工就更不敢尝试了。昨天我让一个老匠人按新配方拌料,他当面答应得好好的,转头就按老法子拌了一桶。等我发现时,已经全都用上了。”

杨溥轻轻放下手中的试块:“看来,光有好的技术还不够。”

“正是这个理。”李时继续说道,“现在的情况是,我要是亲自监督,一天最多能做出二十块合格的试块。可要是想大批量生产,就得靠那些不识字的工匠。他们不是不想学好,是实在学得慢。光是记住各种材料的投放顺序,就得反复教上十来遍。”

他举了个例子:“前天我教一个工匠观察瓷片釉色确定温度,告诉他要如何养护。结果您猜怎么着?他直接把试块放在太阳底下晒,说这样温度就够了。等我发现时,试块全都开裂了。”

“李时,你现在能完全理解这份制作规范了吗?”林墨问道。

李时挠了挠头:“说实话,林大人,您写的那些&039;水化反应&039;、&039;配合比&039;之类的词,我到现在还半懂不懂。我就是照着您给的数字和步骤,一点不敢差地做下来。”

黄淮插话道:“这倒让我想起当年在翰林院修书时的情况。那些刚入院的庶吉士,即便满腹经纶,也要跟着老翰林学上三五年,才能慢慢上手修纂之事。”

杨溥也点头:“技艺传承,向来都是口传心授。就象我们读书,也是要跟着先生一字一句地研读,才能领会经义。”

林墨道:“所以现在的困境是,既缺能读懂技术规范的工匠,又要面对老师傅们对新技术的抵触?”

李时重重地点头:“大人说得一点不错。当年推广新的织布机时,也有织工把机器砸了。现在工地上都在传,说这金刚胶泥是妖法,用多了会遭天谴。昨天还有几个工匠偷偷在试块上洒鸡血,说是要驱邪。”

黄淮气得胡子翘起:“愚昧!实在是愚昧!”

李时越说越沮丧:“照现在这个情形,别说大批量生产,就是维持小批量都难。我一个人分身乏术,又要监督生产,又要教徒弟,还要应付那些说闲话的。有时候真想撂挑子不干了……”

林墨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难为你了。”

说着,将一千两银票塞到李时手中。

李时大惊,噗通跪倒在地,连忙道:“林大人这是为何?小人有工钱,在工地又不是白下力,大人这钱,折煞小人了!”

林墨将李时扶起道:“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工匠们不愿意学,还是没有直接的奖赏。你想想,多干少干一个样,老办法不用动脑子,早已经轻车熟路,谁会愿意去学新法?这个钱,不是让你见人就给,当然是给那些积极学习新法的。钱拿着,不够还有。我这不差钱。”

黄淮道:“李工头,你就拿着吧,林大人赏赐,你敢不收?林大人说的不错,这天底下的事,说复杂也复杂,说简单也简单,无非就是名利二字。工匠们也一样,无利不起早嘛林贤弟,你借我五百两,算我一个心意,也交给李时去推进新法。”

杨溥闻言亦道:“林贤弟,也算我五百两。待日后加倍奉还。”

林墨笑道:“好一个借花献佛!你们二位大儒可要说话算话啊!”

黄淮哈哈大笑,“我们二位欠你的还少吗?且一并记下,日后必还。”

林墨也不尤豫,又取出一千两银票交给李时,“这是二位大儒的,拿着吧。”

李时感动的热泪盈眶,颤斗着双手接过,又给三人跪下叩首:“李时会记下一笔帐,钱花在哪里,随时备三位大人查验。多谢三位大人赏赐!”

林墨道:“新法推行,困难重重,这些都是小钱,你若办成此事,是帮了我大忙啊!”

林墨此话绝非客套,现在钱财对他来说,等同于废纸。

他有皇帝的支持和太子的倚重,将来自然不会缺钱。

他现在缺的,正是像李时这样既忠实可靠,又能独当一面的人才。

至于蒯祥,虽然能力也很强,但此人对自己颇多防范,终究不是一条心,还是各走各路,互不干扰为妙。

林墨站起身,在囚室里踱了几步。

墙角的《永乐大典》堆得整整齐齐,就象这些典籍,再精深,也需要有人能读懂、能运用。

他停下脚步,突然问道:“李时,若是我现在让你去教其他工匠,你能教会几人?”

李时面露难色:“最多最多同时教两三人。而且得手柄手地教,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示范。若是人多了,我顾不过来,他们做得不对我也发现不了。”

“两三人”林墨重复着这个数字,心里开始盘算。

他想起在现代社会,一个技工学校能同时培养上千名学员。

统一的教材、标准化的教程、系统化的实训

可现在,连最基本的识字问题都解决不了。

没有人,再好的技术也是扯蛋!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不良之谁与争锋【二】 我的天呐,命运竟然让我遇见了他 咸鱼千金只想跑路,却成了团宠! 末世鬼气,我靠防御成神 四合院:这个大院没有我,就得散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快穿之九叔你别追 装F级好累,终焉律者不演了! 无上丹尊萧长风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