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门口的小饭馆里,热气蒸腾。
三碗炸酱面摆在桌上,黄瓜丝、心里美、豆芽等七八个菜码摆了满满一圈,酱香浓郁,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来来来,小徐,别客气,赶紧吃,尝尝这家的面,和家里做的一个味道,好吃!”
吴老师热情的招呼着,将一碗面推到徐载知面前。
“谢谢吴老师,谢谢王老师。”徐载知笑着道谢,拿起筷子。
一顿饭,吃得简单却温馨。
两位老师像对待自家孩子一样,不住的让徐载知多吃点,询问他在台里的工作生活,言语间满是关切。
在听说徐载知是靠着一次意外的机会,完成了一个三分钟的剪辑视频,从而得到了这个临时负责人的机会时,他们不住的夸奖着徐载知。
“小徐啊,你那三分钟的片子,有机会能不能让老师们也看看?”
王老师对徐载知的作品充满了好奇。
“额,这个可能不太行,”徐载知无奈道,“内部资料不能带出央视的,抱歉王老师。”
“啊,没事没事。”
吴老师喝了口面汤,把话题拉了回来:“载知,说说正事吧,实习生的事,你还有什么具体要求没有?你放心,只要你提出来,我们尽量把最合适的学弟学妹交给你。”
徐载知放下筷子,认真的思索了一下。
原本的计划他是打算自己去挑人的,有点人前显圣的想法,但是仔细想了想不现实,也没时间。
所以,他打算把这件事拜托给吴老师,毕竟对于这些学弟学妹的了解,他绝对比不上眼前这位吴老师。
说起来,对于2025年的人也许无法想象,在1992年制作一部20分钟的电视专题片需要多少人。
2025年,三个人三天搞不定你们就别干了。
但是1992年不行,复杂机器限制下的客观条件,这注定是个非常废人的过程。
徐载知曾经也摸不清,不过这两周的在老张组的学习,让他心里大概有了数。
在两周内想把这事做完,加班加点,自己带上七八个人就够了。
富裕一些的话,大概自己带队,假如邀请秦语成功,那么再带上10-12个实习生,是最为稳妥的方法。
于是,他将自己的需要一五一十的讲出来。
“我大概需要10-12个人,分为几组。”
“第一,常规摄制a组,4个人,这一组我希望是基本功扎实,能吃苦耐劳的,主要负责拍摄工厂全景、生产线这些比较考验稳定性的宏观镜头。”
“第二,细节摄制b组,也是4个人,这一组主要由我亲自带队,负责抓拍人物特写、生活细节这些画面,我希望这组的学弟学妹脑子活,有灵气,反应快。”
“这个配置比我们台里很多小组的摄象都多,但是我觉得,咱们经验少,多拍素材回来挑,尽量少补拍。”
“除了这必须要的8个人,还需要后期组和文案组,这个人数不固定,合适就行。”
“后期组,主要是扒带子和粗剪辑要能上手,裁剪总结合格的镜头,把不需要的丢掉,虽然这个我们小组会一起干,但是最好还是有专门负责的人手,专门记录。”
“文案您可以帮我挑细心扎实,文本功底比较强的人,这个一两个就够了,到时候有别的老师带队负责。”
他的思路清淅,分工明确。
两位老师听得连连点头,这要求提得越细,说明徐载知对项目越上心,他们也越放心。
“没问题!”吴老师一拍胸脯,“这事包在我们身上,广院别的没有,就是不缺有才华和有热情的年轻人。”
徐载知看着两位老师,笑道:“对了,还有一件事,之前我说我们组里不管饭,这个我们领导回去批评了我。”
“虽然项目经费紧张,但实习生的餐补,我们台里还是给解决的。”
“会按照台里的正常标准,给来实习的学弟学妹们发一份餐费补助。”
“你这小子!”吴老师哭笑不得的指着徐载知,“早上说的那么绝对,我还以为真不管饭了,我申请报告都打上去了,校领导都批准了。”
“那不更好吗?”徐载知一脸真诚,“学弟学妹正是长身体能吃的时候,有了双份补助,起码能保证他们一日三餐吃的好,晚上加个餐也有着落,总不能让学弟学妹饿着肚子为理想奋斗吧?”
这番话说得漂亮,也说得实在,一时间饭桌上的氛围又好了几分。
饭后,众人一起返回徐载知的宿舍,徐载知认真的写了一张须求的细节纸条,连带着那份盖着红章的介绍信交给了两位老师。
“王老师,吴老师,那找人的事,就全权拜托二位了,我这边时间紧,策划案还得抓紧再细化一下思路,后天早上,我带队和学弟学妹们出发去央视。”
告别了两位老师,徐载知拿出傍晚那会完成的策划案初稿,反过一张信纸,在空白的背面,认真的写下了标题。
《饭碗》
一个最质朴,也最能触动人心的词。
是红星厂工人们辛勤劳动后,盛满饭菜、充满烟火气的饭盒,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工作本身代指。
从创作思路上讲,要想观众看着新鲜好看,策划案依旧需要遵循着后世的验证过标准叙事方式。
也就是讲好一个故事。
首先要查找确立一位合格的讲述者,最好是个普通的食堂职工,在他的第一视角来带入观众的情绪。
通过的讲述和旧资料画面,展现改革前票证时代的大锅饭,菜色单一,吃饱是唯一目标。
随着讲述技术革新后,工厂效益变好,工人们收入增加,对食堂的要求也从吃饱变为吃好。
食堂为此进行的种种改革,增加菜色、讲究营养、改善环境等。
这部分开始穿插新旧生产线的对比,把故事的视角传递到吃饭的人群,由众人的同期声来讲述改革的变化、拿下的技术还有国际的订单。
但落点始终是工人口袋里的钱和餐桌上的菜。
最后邀请领导谈谈工厂为解决双职工子女吃饭问题而设立的小饭桌,以及为上夜班的工人提供的夜宵。
设置这一点,主要是成熟的打工人应该为领导设计好出场的时间,不可能不让领导出境的,不设计好,到时候出现更多的麻烦怎么办。
最终画面定格在一群孩子在食堂里狼吞虎咽,和工人们在深夜吃着热腾腾的饭菜的场景。
视听语言上,大量运用手持跟拍、特写镜头,捕捉食堂的烟火气和工人们吃饭时的真实状态,配乐上,除了激昂的《自新大陆》用于展现工厂巨变,还要大量采用温馨舒缓的生活化配乐。
简而言之,这份策划案的内核就是。
少谈奉献,多谈回报。
把改革落在每个人的口袋里。
接下来就是具体人手到位,在老张组之前的资料基础上,去红星厂搜集更多细节资料和人物,撰写细节内容。
徐载知搞定这些松了一口,目前三关已经过了两关。
还有一关就是秦语,需要她参加进来把控具体文案之中的敏感内容。
退一步讲,如果邀请秦语不成功,徐载知死皮赖脸也要找陈怀安帮他解决协调一位把关的老同志。
这是央视又不是后世的互联网,没有成熟的组员,带着一帮大学生干活,真的容易出问题。
毕竟有些词有些话,尺度分寸,可不能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