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徐载知的请求,陈怀安笑了笑,有种徐载知看不懂味道。
“我做不到,这姑娘,她要是自己不乐意,我可帮不了你。”
“所以,小徐,想想办法,能不能用你那张嘴,忽悠到她。”
徐载知听的满头问号,这剧情,这走向?
再联合一下,自己一直以来对于秦语信息渠道的猜测。
一个经典且狗血的剧情设置冒出来了。
《和我一起新入职的女同事是单位大领导的孩子》
他不由得问道。
“秦语是台领导的女儿?”
除了这个理由,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能让陈怀安这位强势的副主任,在用人问题上表现得如此投鼠忌器。
可陈怀安一听,有些哭笑不得。
“你小子,脑子里一天到晚都在想什么乱七八糟的?”陈怀安没好气的说,“她要真是台领导的孩子,我反而二话不说,直接一道命令调给你了,管她愿不愿意,那都叫合理利用资源,懂不懂?”
徐载知细一琢磨也是,以今天看陈怀安的作风。
尤其是会上,那种我话讲完,谁赞成谁反对的的姿态和刚才管理学大师的功力,秦语要是台领导的孩子,他不用才不可能。
“小徐,秦语的长辈是谁,轮不到你琢磨,也不会跟你有关系。”陈怀安解释道,“我的意思是,你想让人家诚心实意的帮你,就要主动的让人家看到你的能力和水平,让她认可你。”
陈怀安想了想干脆说白了:“秦语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你要知道,人才,是要主动去抢的。”
说到这,陈怀安话锋一转,象是发表总结陈词。
“小徐,话说到这里,基本上我该说的不该说的,都告诉你了,那我就最后多和你说两句。”
“你知道一个组长,哪怕是临时的,有多珍贵吗?你以为那些组长反对你负责项目,仅仅是因为他们觉得你太出格了吗?”
“不是的,”陈怀安摇了摇头,“小徐,我们是正经单位,不是私人公司,规矩在头上。”
“你连转正定级都没过,就开始负责一个项目,哪怕是临时的,也央视的头一次。”
“你今天开会见到的组长们,你真的想走到他们那一步,等过了转正定级,三年一个台阶,一步不耽搁,也要十年后才能熬到,更不用说你有没有那个当组长的机会。”
陈怀安的眼神中带着几丝戏谑的笑意。
“当然,那是他们那是连带职级的,有工资待遇福利分配,你这个临时小组长,除了名头啥也没有。”
“可小徐,自古一直以来,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名义在手,你能做的已经很多了。”陈怀安最后总结道,“所以,拿出你的本事,做点东西出来,别让我丢人。”
陈怀安眼看也差不多了,笑道。
“行了,今天我先给你一天假,你昨天熬了一夜,回去休息吧。”
“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休息好了,把工作的事再认真琢磨琢磨,尽快给我把策划初稿交上来。”
“组队上也是一样,不论是学校还是秦语,你都要仔细去想怎么操作,临时组长的红头文档后续就发,回学校招实习生的介绍信明天来拿。”
……
徐载知骑着二八大杠,回到广院宿舍楼的时候,已经是下午。
今天在陈怀安那边上的课,徐载知可以说是受益匪浅。
人非全能,虽然他是个穿越者,可穿越前就是个学生还没毕业,有些事还真的要慢慢的才能学会领悟。
关上门,徐载知躺在床上,硬板床和粗糙的纺织品其实睡着也挺舒服的,吊扇在天花板上摇晃,风轻轻的。
按理说,昨天熬了一夜,应该沾枕头就睡着,可徐载知左右横竖睡不着。
“人才,是要主动去抢的。”
“自古一直以来,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拿出你的本事,别让我丢人。”
这些陈怀安告诉他的话语,混合着今天审片室里那些组长们最后的眼神,在他脑中反复回放。
这一切发生的都很快,还不到24个小时,可自己在央视的处境已经截然不同。
昨天的这个时候,自己还是一个跟在孙鹏身后,默默打杂学习的进台两周的新人,还在等一个机会。
就象是之前金手指说的,潜龙在渊,以待风雷。
但当自己完成这一点的时候,陈怀安的资源倾斜立刻就来了。
甚至自己马上就被陈怀安直接推到了潮头之上。
机遇、压力、挑战和期望。
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未来,要如何继续呢。
团队怎么组织,人手需要多少。
还有,秦语。
是否要邀请她的添加?我能不能以绝的技术制作这是节目。
“叮。”一声脆响。
“变革是发展中唯一不变的乐章,陈怀安大胆的临时任命,已经引起轩然大波,他的压力并非你能想象,改革派的人在等他的先锋表率试验航向,保守派的人在等待你们犯错。”
“评论部主任即将退休,陈怀安被以李台的改革派力挺,他可能会接任,但是同时来自保守派的人选也在冲击这个位置。”
“你手中的机会,不仅是个人的努力的结果,更是改革派的一次尝试,在历史进程中你这样被时事选中的幸运儿只有两个结果。”
“你的表现决定陈怀安能否顺利接任评论部主任的职务,这是你最好的机会,陈怀安一旦晋升成功,你将会获得他的全力支持和资源倾斜。”
“切记,关乎人文,以情动人。”
徐载知静静的消化着金手指的又一次提示。
好家伙。
原来不知不觉间,自己已经和整个改革派绑定的这么深了吗?
徐载知忽然发现,自己好象有点输不起了,虽然按照历史走,改革终会落地。
可是落地的时候,评论部里谁做主,又何尝不决定了自己是乘风而起,还是沉入深渊。
如果陈怀安上位,以他今天表现出来的资源倾斜力度,那甚至让自己一个新人当项目负责人的放权行为。
等他彻底掌握评论部的时候,自己都不知道能拿到多大的创作自由权力。
但是,如果自己失败,连带陈怀安失势,保守派上位。
不仅评论部在改革浪潮中的先锋地位会随之陨灭。
自己这个被陈怀安破格提拔的新人,只怕要被扔去看资料守机房了。
虽然自己可以换个赛道,可现在做这些不就是自己的梦想吗,如果没有这些,回到这个黄金时代的意义何在?
“关乎人文,以情动人。”
徐载知默念着金手指最后给出的那句话。
今天会上组长们固然在反对他。
但是他们说的没错,三分钟片尾和二十分钟的专题片,不是一回事。
看来,这次重置绝不能仅仅是一场技术的炫技。
他必须在思想的深度和情感的温度上,做出能让所有人都信服的东西。
显然要做到这一点。
导向正确,几乎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可这个短板不是一两天能补上的,总是要懂行的人把关的。
毕竟在这个时代,导向永远是第一位的,纯粹的技术炫技,即便再惊艳,也可能因为立意不高而被一票否决。
他不能冒这个险,必须拿出一个足以打动所有人的作品。
他要的是双赢。
不是自己赢两次。
而是领导高兴,观众爱看,自己赢麻了。
他还想到了一个现实的问题。
央视的宿舍,甚至分房。
只要这次项目成功,帮助陈怀安坐稳了位置,一切都唾手可得。
先安身,后立命,这是最朴素的道理。
想通了这一切,困意开始漫卷他的大脑和身体。
最后一个念头。
怎么邀请秦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