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老和尚的话,陆昭不以为然,暗道这老禅师也忒谦逊。
不说别的,单瞧这排场,便知非俗。
谁家山野僧侣能有灵兽仙禽护驾?
还有背后一条条的霞光瑞彩,耀得他眼都花了,就算座下略显寒酸,也是尊落魄菩萨。
又转念一想,自己白天还在想着该去何方拜师学艺,苦思一整天毫无头绪,不成想晚上做个梦,机会就来了!
名师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陆昭心思电转,知道机不可失,当下毫不尤豫以头触地,恳求道:“我弟子志心朝礼!万望菩萨垂怜,收我为徒!”
老和尚见这少年道士不问青红皂白,见面就磕头拜师,不由一怔。
随即莞尔,伸手摸了摸自家光溜溜的脑袋,失笑道:“你这小道童,倒是个急性子!连贫僧是谁都没问清,便要急着拜师!好比那饥汉见炊饼,未辨生熟便要下口,岂不冒失?”
陆昭依然伏地不起。
“弟子一片赤诚,求菩萨成全!”
老和尚见他说得恳切,便收起玩笑之色,垂眸看着他,缓缓问道:“拜师学艺乃人生大事,须得你情我愿,志同道合。贫僧问你,你因何要拜我为师?”
“为了报仇!”
陆昭直言无讳。
“哦?”
老和尚来了兴趣,问道:“为谁报仇?”
“为我师父!”
陆昭主打一个心诚,叩首道:“先师为诛妖邪,力竭仙去,弟子修为浅薄,深恨不能继承师志,扫荡群魔!”
“今日幸入宝山,得见菩萨金面,应是老天垂怜,望菩萨不嫌弟子资卑质鄙,收我入门,传授无上神通,使弟子得以报师仇,雪民恨!”
说着便将自家根底、事情来龙去脉,以及所求为何,一股脑儿倒了出来,全然不顾“逢人且说三分话”的道理。
盖因他心底认准此乃梦境,行事少了许多顾忌,多了几分率真与大胆。
简而言之,梦到哪句说哪句。
老和尚听罢,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化为浓浓的欣赏之色。
微微颔首,赞道:“好一个‘报师仇,雪民恨’!小小年纪,能有如此志气担当,不忘师恩,心系苍生,确是难得!”
陆昭以为对方同意了,脸上一喜,就要叩头谢恩,一口一个:“多谢老师成全!”
“慢来!”
老和尚却抬手虚扶,一股柔和却不容抗拒的力量将陆昭托住,令他无法拜下,笑道:“莫急,莫急。”
“收徒之事,关乎因果传承,非同小可。贫僧这有三个问题,你若答得合我心意,传你些手段倒也无妨。若不合意,你我就此别过,只当萍水相逢,如何?”
陆昭此刻只求能得授艺业,别说三个问题,便是刀山火海也愿去闯,当即连连点头:“菩萨请问!莫说三个,便是三十个、三百个,弟子也照答不误!”
老禅师呵呵一笑:“无须那么多,三个足矣。”
略一沉吟,伸出第一根手指,问道:“这第一问,你若学成神通,有翻江倒海、摘星拿月之能,最想用这身本事,去做何事?”
陆昭不假思索,朗声答道:“自然是踏平狮驼岭,诛尽妖魔,报仇雪恨!”
“报仇之后呢?”
“当效仿先师,游历四方,路遇不平,拔刀相助,惩奸除恶,护佑一方安宁!”
老和尚闻言点了点头,又伸出第二根手指:“第二问,若你将来修为高深,却发现仇敌势大,远超于你,或者复仇之路艰险万分,九死一生,你可会退缩?可会因此改弦更张,甚至与妖魔妥协?”
“弟子宁死不屈!”
陆昭眉头一拧,斩钉截铁道:“我虽年少,亦知‘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师仇民恨,如山压顶,岂能知难而退?纵使粉身碎骨,魂飞魄散,此志不移!若与妖魔妥协,与禽兽何异?”
“恩,有志气。”
老和尚眼中赞赏之色更浓,伸出第三根手指:“这第三问,亦是最后一问。”
“若你此生未能如愿,大业未竟,便已身死道消,你可会为今日选择而后悔?可会怨恨天道不公,造化弄人?”
这个问题直至本心。
陆昭沉默片刻,抬起头,目光清澈而坚定,笃声答道:“弟子修行日浅,却也明白,世事岂能尽如人意?但求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行事全凭本心。”
“只要竭尽全力,纵使功败垂成,身死道消,亦是无怨无悔!”
三问答毕,陆昭摒息凝神,一脸紧张地盯着老和尚。
后者沉默片刻,忽而抚掌大笑,声若洪钟,震得周遭松涛阵阵:“善哉!善哉!心志纯一,恩怨分明,不畏艰险,不怨天命!黄花道友啊黄花道友,你倒是给这红尘浮世留下了一株好苗子啊!”
笑罢,老禅师看向陆昭,目光温和。
“你回答得甚合吾意,贫僧便应了你,传你些防身克敌的手段,助你早日达成心愿。”
“弟子陆昭,拜见老师!”
陆昭喜出望外,当下便要行三跪九叩之礼。
谁知老和尚又是虚手一托,摇头笑道:“说了让你别急。贫僧早已言明,此番只传艺,不收徒。你我能在此相遇,确有一段缘法,我传你技艺便是,不必拘泥于师徒名分。”
“此山名为浮屠,贫僧法号‘乌巢’,你若有心,唤我一声‘乌巢禅师’即可。”
陆昭是个执拗性子,认定的事便不肯改,一再坚持。
“菩萨肯传艺,便是授业之恩。授业者,师也。名分虽虚,恩情却实,弟子愚钝,亦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理,岂敢失分?”
“这声‘老师’,弟子叫定了!”
他这番话掷地有声,道理分明。
“真是个固执的小子…”
乌巢禅师瞧着少年倔强的眼神,知他心意已决,无奈地摇了摇头,叹道:“罢了罢了,随你叫吧,左右不过是个称呼而已。”
这便是默许了。
陆昭这才心满意足,虽未行全礼,却也躬敬地深深一揖,一字一句道:
“弟子谢过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