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到,陆昭师徒李家诛妖,离了宋官屯一路向东,村落渐稀,田畴广袤。
一行晓行夜宿,这日正行间,忽见前方一山挡路,好不巍峨!但见:
碧峰插云,摩天碍日。千崖竞秀,万壑争流。藤萝倒挂,古木参天。麋鹿衔花过涧,猿猴攀枝献果。
端的是处远离尘嚣的清净之所!
陆昭连日所见,无非是人烟村落,市井喧嚣,此刻忽见这般险峻清幽之山,面露欣然,不由驻足,指着那山笑道:“行了这许多时日,尽是人家户舍,看得烦腻。今日方见一座好山。云雾缭绕,灵气蕴借,正合我等驻足,静修些时日!”
也好将师父留下法门参悟一番。
小金却略显忧色,数十只金睛望向那幽深林莽,禀道:“师父,此山幽邃,林密草长,恐有虎狼盘踞,非是善地。”
陆昭笑道:“出家人莫说在家话,《多心经》有云‘心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更有偈道‘扫除心上垢,洗净耳边尘。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纵观古今,历朝历代,哪个圣贤之士不是于险恶中磨砺而出?所谓‘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纵然天塌下来,也有为师顶着,尔等何惧之有?”
他这一番话,说得豪气干云,不仅小金心下稍安,连筐中七蛛亦觉胆壮。
实则陆昭心有盘算。
自出了千泉山,先在朝奉县耽搁许久,前后一路奔波,未曾抽得空闲。
师父黄花老道临终前曾传下玉简,其中记述着师祖自二仙山麻姑洞黄龙真人处得来的玄门正法,非摩云观嫡传不可启,嘱咐他需待打通奇经八脉,诞出神念之后,方可修习。
此事陆昭一直铭记于心,未曾或忘。
如今境界已至,正是潜心参悟的上好时机。
再者,蛇首山黄老太太的存在,一直如芒在背,让他片刻不宁,亦不敢有丝毫懈迨。
当日在李家喜宴上,师徒合力诛灭的只不过是一缕神念,那老妖修行八百载,道行深不可测,且睚眦必报,此仇已然结下,绝不会善罢甘休。
同样的,陆昭也很惦记对方。
若说之前他只是尊师令,漫无目的地一路向东,那么黄老太太的出现,无疑给他树立了一个必须要完成的目标——
前往蛇首山诛妖!
陆昭每每思及,便觉胸中激荡,恨不得立马插上翅膀飞过去,将那草菅人命的妖巢连根拔起,为民除去此害。
但他亦知此事莽撞不得。
孔圣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凭自己眼下手段,若贸然前往,无异以卵击石。
故而当务之急,便是寻一僻静所在,闭关潜修,将师祖所传玄法炼成,待有把握之后,再往除妖。
眼前这山,高耸巍峨,人迹罕至,正是理想的闭关之所。
心意既定,陆昭更不迟疑,遂领着众徒踏上崎岖山径,往深山行去。
……
……
书要简言。
且说陆昭师徒钻进山林,初时尚见小径,愈往深处,则藤蔓遮道,荆棘遍生。
山中古木参天,蔽日遮光,寒气逼人。
怪石嶙峋如鬼魅,枯枝败叶积地厚,偶有山风过隙,呜咽怆然。
若是寻常旅人,至此定然胆战心惊,寸步难行。
但陆昭身为玄门修士,八个徒弟都是山野精灵,久居山林,对此等景象早已司空见惯,见状非但不惧,反觉如鱼得水,怡然自得。
不说别的,单凭陆昭一身清正之气,也不会有哪个不长眼的山精野鬼前来招惹。
师徒一行穿林越涧,攀岩过壑,不知不觉,已是日头西沉。
适时,星月微明,不分丛莽。
四下里唯闻虫鸣唧唧,更添几分阴森。
正行间,忽见前方林木略疏,透出些许微光,紧走几步,眼前壑然开朗。
只见不远外,月光倾泻如银,照出一片轮廓。
近前观瞧,竟是一间庙宇,墙垣斑驳,藤萝密布,很是破败。
山门之上,悬着一块匾额,上书“兰若”二字。
“原来是座野庵。”
陆昭有些诧异,信步上前,但见寺门虚掩,院内野草没膝,断碑残碣横陈,久无香火,显然荒废已久。
他绕着庙墙转了一圈,见寺里虽处处都是风吹雨淋的痕迹,梁柱间亦结满蛛网,结构却尚算完好。
尤其那主殿,屋顶竟未坍塌,比起寻常山洞、草棚,不知强了多少倍,喜道:“此地甚好,稍加收拾,便可安居,正是个闭关修行的绝佳所在。”
走进供奉堂,内中虽灰尘积聚,佛象蒙尘,却比他预想的还要齐整些,并无漏雨之虞,倒省却了修补之苦。
殿前院落甚广,角落有一口古井,井口石栏已损,向下望去,黑洞洞的深不见底,底下不闻水声,大抵是个枯的。
山门两侧的立柱上,依稀刻有字迹,似是一副楹联。
陆昭心生好奇,走近细观,见那字迹虽饱经风霜,笔画间仍透着一股苍劲之力,不由轻声念了出来:
“一方净水由有相处知虚妄,几则乱谈自无羁间见真情…”
念罢,陆昭微微颔首,复又摇头。
“师父为何摇头?这对联写得不好么?”小红在旁见了,有些不解。
陆昭指着道:“上联‘一方净水,由有相处知虚妄’,以净水喻心,从‘有相’之水中悟得‘虚妄’之理,颇具禅意,深得‘色即是空’三昧。”
“然下联‘几则乱谈,自无羁间见真情’,虽言‘真情’,却以‘乱谈’、‘无羁’出之,意境顿落,与上联超然之气不称,颇有狗尾续貂之嫌,破坏了整体的空灵韵味。”
“原来如此…”小红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看来此地旧主,亦非俗辈,只是这下联…可惜了。”
陆昭暗自品评,却也不甚在意,眼下最要紧的,是寻得了这处安身之所。
抬头看了眼,转身对众徒道:“今日天色已晚,便先歇了,明日早起再做打扫。此处僻静,正好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