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舅!”叶青萝喊了一声。
“你们回来啦!都能掌勺烧大席了啊!”刘有成看过来,笑眯眯地调侃。
叶青彦也走进院子朝刘有成抱拳行礼,笑道:“今天辛苦大舅了!”
刘有成不在意地摆了摆手,笑道:“不辛苦,几网的事儿。”
刘有成也问了几句府城的情况,叶青彦都一一回答了,自然也问起刘学回来后读书情况。
得知刘学回沈家私塾读书后比原来要更认真了,叶青彦理解地笑道:
“没考之前都想着试试运气,真考上了难免会想要走更远,刘学表弟已经在为下一科院试做准备了。”
说到考秀才的事儿,刘有成也有些期待,笑道:“我们老刘家也要出一个秀才了,真是不错。”
就这会儿闲话家常时,叶青萝已经提着自己的小茶壶泡了茶出来了,这次每人都有一杯。
叶青彦本来过畈时酒气散出来觉得脸颊发烫,这时候再喝一杯茶顿时舒坦了不少。
他便知道,堂妹这茶不只提神解乏,还能解酒。
叶青彦放下茶杯说还有几分酒意要回去睡一觉才行,就告辞了。
刘招自己拿了椅子坐在屋檐下喝着茶,喝出味儿就是之前叶正风讨到茶叶和他一起喝的那种。
确实很好喝,一杯下去仿佛一上午的忙碌都不觉得累了。
叶青萝拿了小马扎在旁坐着陪大舅又说了不少镇上酒楼情况。
又说她之后要在仙桂村建书轩再买一批科举书,供读书郎和想考科举的村里读书人借阅……
“大舅,刘家畈要不要也建一座书轩?我还是一样能送一批科举书的,将来咱们刘家畈的少年也能多几个考科举的。”
刘有成想了想却摇头拒绝了。
“如今都知道你赚钱,但这事儿不是你愿意出钱就好办的……那句话咋说来着?”
刘有成想了想,再道:“不患寡而患不均。”
“你是仙桂村叶家人,在你堂哥中秀才后你出钱为村里读书人买书支持科举,这是福泽全村子弟的好事。”
“刘家畈是你母族,你同样想要帮助刘家畈的读书人,说出去也能理解,但……”
“附近其他村子怕就不这么想了,他们会觉得,你这么有钱能帮两个村子买书建书轩了,就不能帮他们村也建一座书轩?”
“尤其是几个村子都建了成衣作坊,都觉得是在帮叶家赚钱以后,你做区别对待就会让人心生不满。”
“人家不会记得你一直以来的好,只会觉得你偏心、不公、有好处分配不均,就会生怨,不是人变坏了,而是关乎自家利益都想要。”
“可是凭什么这钱都要你来出呢,就因为你赚钱了吗?”
“本来你是出于情义才做的事,是情分,最后却要变成你必须担起的责任,变成了你的本分。”
“你要不尽本分或是做得不得别人满意,就会说你闲话、指责你、怪罪你,大舅不希望你变成这样,给别人机会拖着你要好处。”
刘有成一番分析,叶青萝也听沉默了。
她只是希望尽自己的能力多提供一些读书资源给年纪还小且容易树立奋斗目标的村里小子们。
在科举这条路上,不只是比拼读书天赋,也不只是勤奋努力就一定成功,成功路上还有资源和运气。
但大舅说的很对,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目前成衣作坊已经在五座村子建了,仙桂村是叶家所在的村子,刘家畈是外婆家,方家村是祖外婆家,这都是很亲的了。
一碗水没端平就容易被人说,自家亲戚不会说什么,但村里人那么多,七嘴八舌各怀心思的人肯定是有的。
如果她给三座村子都建了书轩,剩下两座村子本来没什么的这时候也会觉得,凭什么就他们没有?
到时候可就不会只拿亲戚说事儿了。
就算她财大气粗给五座有关联的村子都建上,剩下的方山村还有王家村知道了,怕不也要来闹一闹,你凭啥孤立咱们村?
本来与她无关的事情,最后却变成脱不了关系了。
大舅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看来,想要多扶持几个科举人出来,也不是容易的事儿,至少不是出钱就能解决的问题。
“我本来想着刘冬他们过年时还放话要努力读书也考科举,但是村塾里能有什么读书条件,若能多攒一些书……”
叶青萝有些无奈。
刘有成也知道读书最大的难题是缺书,塾里夫子实力摆在那儿,想要好好读书闯科举还得向外寻求机会。
有钱人可以请名师,可以入私塾甚至去书院,不同阶层的学童根本没有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最后却要坐在同一座考场。
“光有书也不行,还得看天赋和勤奋,有天赋还努力的孩子才值得花大价钱去培养。”刘有成说道。
“那些上学不好好听夫子讲书,下学只想着玩耍的孩子,能多识几个字就是好的了,不然书山摆在面前积灰,又有什么用。”
“萝儿是想咱们几个村里也多些读书人,将来科举路上自己人也多一点,现在广撒网也可以,万一真有哪个娃就发现有天赋呢。”
“但这钱不能让你出,回去我和村里商量一下,像你们这样也建个书轩。”
“正好我们村塾旁边就有块地,建起来供娃们下了学每天多读一个时辰的书也好,若回家必然缺少督促。”
“但规矩再好,前提是他们自己也能自律,若不能做到,那书轩便形同摆设,当然,若有一个孩子愿意每天自律读书,也是好的。”
自从刘学考中童生之后,刘家畈的不少人对读书和科举也确实改变了想法,对自家孩子的要求不再是只识字明理这么简单。
但大家也清楚,刘学虽是刘家畈的人,但刘学实际是在镇上长大的,也是在镇上私塾读书的,与刘家畈的读书娃不一样。
所以这种热闹过后,日子该咋过还咋过,读书郎咋想的、咋做的,就不太清楚了。
外甥女说的建书轩肯定有建的价值,不然仙桂村不会一听就积极响应了。
但刘家畈不能接受她的钱买书,会给她带来无穷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