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陈儒的神识毫无保留地涌入那枚记载着“无法纳入正史的碎片与呓语”的灰色玉简时,预想中需要费力破解的混乱信息流并未出现。
相反,玉简内部仿佛是一个被触发的精密机关,骤然爆发出一片 强烈到极致的幽蓝色光芒!
这光芒并非攻击,却带着一种玄奥莫测的时空波动!
它瞬间将陈儒的整个意识包裹、拉扯!一股庞大无比的吸力传来,并非作用于他的肉身,而是直接作用于他的神魂本源和感知!
“时空回溯?强制性的历史影象投射?”
陈儒心中闪过一丝明悟,并未抵抗这股力量。他放松心神,任由自己的意识跟随着那 蓝色光芒的引导,逆着 时间长河,向着 三百年前的某个 坐标点,急速 坠落而去!
眼前的景象 开始 剧烈地扭曲、模糊,然后 又 迅速地重新 凝聚、清淅!
当 视线 再次 稳定下来时——
陈儒发现,自己的“视角”悬浮在了高空之中,如同 一个 无形的 幽灵,俯瞰着下方的大地。
下方,正是 三百年前的上阴学宫!
与他 离开时 几乎 一模一样!
道德林 郁郁葱葱,浩然之气 直冲云宵。学宫 殿宇 连绵,弟子 如织,往来 穿梭,或 捧卷 苦读,或 切磋 论道,一派 欣欣向荣、鼎盛繁华的景象。甚至,他能 清淅地 感觉到,那座 由他 亲手 布置的道德林大阵,正 完好无损地运转着,散发着 稳固 而 磅礴的守护之力。
显然,在他 “离开” 之后的一段 不短的时间里,上阴学宫 并未 立即 陷入 危机,反而 凭借 着他 留下的雄厚底蕴和张扶摇的坐镇,继续 维持着 超然的地位和繁荣。
时间 在 陈儒的“眼前” 开始 加速 流逝。
日月 如梭,春秋 更替。
一年……两年……十年……五十年……
学宫 依旧 平静。张扶摇 偶尔 现身,讲经 布道,气息 愈发 深邃。
各地 分院 运转 良好。离阳 皇室 似乎 也 默认了 学宫的超然,相安无事。
整个 天下,都 显得 异常的…… 平静。平静得……甚至 有些 诡异。
陈儒 静静地“看”着。他 知道,风暴 来临前的海面,往往 是最 平静的。
果然——
就在 陈儒 “离开” 约莫 一甲子后的某一天!
异变 陡生!
那一日,原本 晴朗的天空,毫无征兆地…… 暗了下来!
并非 乌云 蔽日,而是 整个 天穹,仿佛 被 一只 无形的巨手 狠狠 撕开了一道 巨大的、横贯 东西的…… 裂口!
“咔嚓——!!!”
一声 仿佛 来自 宇宙 深处、足以 震碎 灵魂的巨响,响彻了整个 世界!
通过 那道 巨大的天穹裂口,可以 看到 其后 并非 星空,而是 一片 混沌、扭曲、色彩 斑烂得令人 心悸的…… 虚无!一股 难以形容的恐怖 吸力和混乱 法则 波动,从 裂口中疯狂 涌出!
紧接着——
更 令人 骇然的事情 发生了!
整个 大地……不!是整个 世界!开始 剧烈地…… 倾斜!
仿佛 一个 被 顽童 踢了一脚的蹴鞠!天空 不再 是 水平的,大地 也 发生了 可怕的偏转!山河 移位,江海 倒灌!无数 山峰 崩塌,平原 裂开 深不见底的沟壑!
世界……在 倾复!
“不好!是天倾!!”
一声 充满 惊怒和决然的长啸,从 上阴学宫 深处 冲天而起!
一道 璀灿 如 大日的浩然气,化作 一道 顶天立地的身影,正是 张扶摇!
他 面色 凝重 到了极点,毫不尤豫地燃烧起自身的本源 浩然气,双手 托天,试图 以 自身 为 支柱,稳住 这 一方 倾颓的天地!他的身影,如同 一根 定海神针,暂时 延缓了世界 倾斜的速度!
“所有弟子听令!激活‘守正’大阵!护佑苍生!” 张扶摇的声音传遍学宫,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整个 上阴学宫 瞬间 动员了起来!
道德林大阵 光芒 暴涨,试图 稳固 学宫 周围的山河。
无数 弟子 在 长老的带领下,奔赴 各地,救援 灾民,试图 平息 因为 天地 倾斜而引发的各种 灾难。
陈儒的“目光”,死死地 盯着 那道 天穹的裂口!
他 想要 看清楚,到底 是 什么 东西,或者 是 什么 存在,能够 造成 如此 恐怖的“天灾”!是 域外 魔神?是 宇宙 法则的自然 崩坏?还是……有其他 原因?
然而——
任凭 他 如何 催动 神念,如何 提升 感知,那 天穹裂口 之后的那片 混沌 虚无,始终 笼罩在一层 无法 穿透的迷雾之中!
他 只能 看到 混乱的能量 乱流,感受到 那股 毁灭性的气息,却 完全 无法 窥见 其 源头的真容!
仿佛……有 一种 更 高 层次的力量,屏蔽了他的探知!
“哼!” 陈儒心中冷哼一声,却 也 不再 强求。他 继续 “看”下去。
张扶摇 很强。他 燃烧 本源,几乎 以一己之力,支撑了整整 三年!
但……人力 有时 而穷。
面对 整个 世界的倾复之力,即便 是 他 这样的儒家圣人,也 终究 有力 未逮。
三年后的某一天。
张扶摇 周身的浩然气,已经 黯淡得如同 风中 残烛。他 抬头,望着那 依旧 没有 丝毫 愈合 迹象的天穹裂口,眼中 闪过一丝 疲惫、无奈,最终 化为 一声 悠长的叹息。
“天意……如此么……”
“……尽力了……”
话音 落下。
“噗——!”
张扶摇 喷出 一口 金色的 心血,那 顶天立地的浩然气 身影,轰然 溃散!
化作 点点 流光,大部分 融入了脚下的大地,试图 做 最后的稳固,小部分……则 消散于天地之间。
儒家圣人 张扶摇……力竭 而逝!
随着 张扶摇的倒下,失去了最大的支撑,世界 倾斜的速度 骤然 加快!
山河 彻底 崩碎!江海 泛滥!火山 喷发!大地 上 一片 末日 景象!
离阳王朝的国都 太安城,在 一场 席卷 整个 中土的超级 地震中,连同 那 绵延了数百年的皇城,一起 沉入了无尽的深渊!赵氏 皇族,几乎 悉数 葬身!离阳……亡了!
东海 武帝城,那 座 由 王仙芝 坐镇一甲子、像征着武道 巅峰的雄城,被 滔天的海啸和从 海底 隆起的新 山脉 彻底 淹没、摧毁!城中 高手,十不存一!武帝城……没了!
北莽 草原,同样 未能 幸免。大地 裂开,吞噬了无数 部落。
天空中落下的不是 雨水,而是 燃烧的陨石和腐蚀性的酸液!北莽 王庭 崩溃,强者 凋零!北莽……也没了!
整个 世界的格局,在 这场 突如其来的 “天倾” 之灾中,被 彻底 重塑!
无数 国家、宗门、势力,都 在 这场 浩劫中灰飞烟灭!
然而——
就在 这 片 末日 景象中,陈儒 却 看到了一个 令他 微微 动容的景象。
上阴学宫……竟然 …… 奇迹般地 …… 保存了下来!
虽然 也 受损 严重,道德林 被 毁了近半,殿宇 倒塌了许多,弟子 死伤 惨重。
但 学宫的内核 局域,尤其是 藏经阁、后山 禁地等关键 所在,竟然 在 一层 微弱却坚韧的清光 保护下,勉强 屹立 未倒!
那 层 清光的源头……赫然 是 他 当年 留下的那底蕴——道德林大阵 最后的本源。
正是 这个 “避风港”,庇护了学宫 最后的一批 火种,让 上阴学宫的道统,未曾 彻底 断绝!
“天倾” 之灾,持续了将近 十年,才 渐渐 平息。
天空的裂口 慢慢 弥合,但 世界 已然 面目全非。大地 的 倾斜 虽然 停止,但 整个 世界的地貌、气候、甚至……天地 灵气的 浓度和法则,都 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
旧的秩序 彻底 崩溃。新的时代,在 废墟上开始 重建。
幸存下来的上阴学宫,在 经历了 最初的混乱和休养生息后,凭借 保存下来的典籍和传承,逐渐 恢复了元气。但 由于 世界 剧变,许多 旧的修炼体系已经 不再 完全 适用。
于是,经过 数代 先贤的探索和总结,一套 更 加 细化、更 适应 新世界 环境的全新 修炼体系,被 创立了出来——
武学十七境!
下九境,上四境,天道三境,还有最后一境
而 上阴学宫,也 在 约 一百年前,由 当时的祭酒 提议,为了告别 那段 充满 伤痛的过去,也 为了更好地融入 新生的世界,正式 更名为——“钱塘学宫”。
至此。
三百年的 历史 画卷,在 陈儒 “眼前”,缓缓 合拢。
蓝色的光芒 渐渐 消散。
陈儒的意识,重新 回归到了钱塘学宫 秘阁第九层的本体之中。
他缓缓地睁开了双眼,眼神 深邃得如同 万古 星空。
原来……如此。
上阴学宫,非 亡于 内乱,非 亡于 人祸。
而是 亡于……一场 突如其来、毁天灭地的…… 天灾!
一场,连他都无法看透 根源的…… “天倾”!
陈儒的意识从那场跨越三百年的“天倾”浩劫回溯中缓缓抽离,重新聚焦于眼前的现实——钱塘学宫秘阁第九层,以及那位神色敬畏、等待着他反应的当代儒圣东方小月。
历史的真相已然揭开。
上阴学宫的复灭,非关内斗,非关人祸,而是一场源自天外、连张扶摇那般人物都无力回天的恐怖灾变。
这真相,让陈儒心中那份因疑似背叛而升起的冷厉杀意悄然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深沉、更为复杂的情绪——一种对天地之威的重新审视,以及对这劫后重生之世界的探究欲望。
既然是天灾而非人祸,那么追索具体“凶手”已无意义。
但眼下这方历经剧变、山河重塑的世界,其势力格局如何?
那些能在“天倾”之劫中存活下来,并在新纪元中占据一席之地的势力,必然有其过人之处。
他需要了解这些,才能判断这个“未来”世界的深浅,也才能决定自己下一步该如何行走。
他目光平静地看向东方小月,开口问道,声音依旧听不出波澜:“原来如此,是天倾之祸。往事已矣,不必再提。眼下这方天地,历经大劫,山河重塑,势力想必也早已更迭。东方祭酒,你且说说,如今这天下,都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势力格局?”
东方小月见陈儒并未深究三百年前的细节,反而问起当下,心中暗暗松了口气,同时也更加确信眼前之人格局宏大,绝非寻常。
他连忙收敛心神,躬敬地回答道:
“回禀前辈。正如您所言,天倾之后,旧土崩坏,地貌大变,生灵十不存一。
历经近三百年的休养生息与势力重组,如今这天下,大致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格局。
其中,最为人称道、也是维系如今这脆弱平衡的基石,乃是四方镇守家族。”
他稍作停顿,组织语言,详细解释道:
“因那场天倾之祸,世界根基受损,至今仍时有地脉动荡、灵气潮汐紊乱之险。
为稳固四方,避免天地再次倾复,遂有四大古老家族应运而出,各自镇守一方,以其深厚的底蕴和独特的传承,如同四根天柱,支撑着这方天地。”
“其一,南境吕家。”东方小月抬手虚指南方,“吕家镇守南疆十万大山之后的新生沃土。”
“其二,北境苏家。”他转向北方,“苏家坐镇北原雪域,北境苦寒,历经天倾后更是冰封万里,环境极其恶劣,只有苏家坐镇。”
“其三,西境叶家。”手势指向西方,“叶家雄踞西荒戈壁深处的一片巨大绿洲。
西境原本就荒凉,天倾后更是沙暴肆虐,魔物丛生,叶家坐镇。”
“其四,东境莫家。”最后指向东方,“莫家屹立于东海之滨的悬空群岛之上。天倾之后,东海暴涨,淹没旧土,却也新生了无数岛屿,莫家坐镇。”
“除了这四家镇世家族,”东方小月继续道,“中央局域,也就是旧中土内核地带,虽历经浩劫,面积缩小不少,但仍是人口最密集、江湖最纷扰之地。
这里势力错综复杂,但其中有几家,实力和影响力最为突出。”
“首先是上林天宫。”东方小月眼中闪过一丝忌惮,“宫内高手如云,尤以雷法、剑道和推演天机着称,上林天宫超然物外,很少直接插手世俗事务,但其偶尔现世的弟子,都足以震动江湖,无人敢小觑。”
“其次是青城山。”他语气中带着一丝敬意,“青城山乃是道门祖庭之一,天倾时虽也受损,但其护山大阵和福地洞天根基未失,保存了相对完整的道统。
如今是天下道门执牛耳者,擅长符录、丹鼎、养生之术,与各方关系都较为融洽,地位超然。”
“最后……”东方小月微微躬身,“便是我钱塘学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