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月桥与展夫人相谈甚欢。
周月桥那批团扇卖完之后展夫人又命人连夜赶制了一批,等那些个绣坊跟着做出来,她早已抢占了先机基本拢断了江宁的贵妇圈子。
而团扇为锦绣楼带来的不仅有银子还有名气,再加之周月桥给她的新花样也非常受世家夫人们欢迎,现在再去跟织布坊购买最新的料子也有了底气。
所以对于周月桥的再次到来她是非常欢迎,也对她带来的新品手袋很感兴趣。
两人都是大方敢拼的,在这个男人主外的时代,女子做生意本就不容易,倒是很投缘,很快就达成了交易。
这回也不拿去什么郡城了,一股脑全给锦绣楼,虽说自己售卖能赚更多银子,但也花时间。
况且江宁市场大,手袋有好几种样式,不象团扇花样少,上辈子的富婆哪个没有一个装包包的大衣柜?
展夫人也是大方,瞧着一个个做工精致的手袋心里已经有了定价。
只要物件好,大户人家的夫人们那是不差钱的,哪怕差钱那脸面也不能掉,总得买一个撑面子。
周月桥一共收了六百三十五两银,十分大方的抹了零头,算一算成本大约在三百六十两的样子,净赚三百七十五两银。
也不知日后有没有这样轻松赚银子的机会了。
揣着银子出了锦绣楼,周庆早就架着骡子在等着了。
“二姐你让我打听的我打听到了,就在隔着两条巷子之后,不过你找牙行做什么?”
“自然是买铺子了。”
“买铺子?!”周庆大吃一惊,虽然他也想着等攒够了银子就去买个铺子,但他想的是镇上的,没想到二姐一出手就想买江宁的,果然他的眼界还是太短了。
下午的时候周月桥去了一趟牙行,想找找江宁有什么合适的铺子,问了之后倒是有几处。
一处在甜水大街的老巷子里,来往的人倒是挺多,但铺子环境很差,又小又挤的老破旧,要价还不便宜得一百二十两银子,周月桥摇了摇头。
又去了永宁巷子,就是孙嬷嬷侄儿家附近,附近都是小门户的人家,大小适中位置也不错,瞧着租铺子的人做的是杂货的买卖,收拾的挺干净,人来人往的也多,就是要价得一百九十两银子,贵了些。
“这铺子位置好,风水也好,已经有好几个人来瞧过了,姑娘觉着如何?”
月桥不动声色,“倒是还可以,接着去下一个瞧瞧吧。”
“下一个在隔壁巷子,姑娘这边走。”
隔壁巷子那家做的是面食生意,食客并不多稀稀拉拉的几人,铺子倒是挺大的,前后四处都装着大大的窗户,这种天气就还……挺凉快的。
至于价格就更贵了,一张口就是二百四十两,周月桥一听在心里就给否了。
接着又瞧了一家在西出坊的,这条巷子位置非常偏僻,都能算是贫民窟了,那自然是不行的。
最适合的还是永宁巷子那处,牙人察言观色的本事一绝,周月桥稍一透露出意思,他立刻就明白了。
“那铺子据主顾说每年能租个二十多两银,哪怕自己家用来做小买卖也是极好的,姑娘若是诚心想要我就去跟主事的说说,保管把价格给压下来。”
周月桥点了点头,“那你就去先谈着,谈好了明儿来寻我,等到后日我就回家去了。”
那牙人忙不迭的点头,铺子卖出去他能拿好几两银子的抽成呢,自然愿意多跑个几趟。
既然都到了永宁巷子附近,那自然要去看孙嬷嬷的。
孙嬷嬷已经上了年纪,上个月感染了一场风寒,现下还有些咳嗽,看脸色倒是尚好。
“嬷嬷还是得保重身子才成。”
“没事,不过是老毛病,看了大夫抓了药已经没有大碍了咳咳。”
周月桥有些无奈,老人家都执拗着,“我有一味秋梨膏的做法,等会写下来让下人煮了,现在秋日里的梨子正好,每日泡一勺喝了,能治咳嗽,也不苦。”
“好好好。”孙嬷嬷笑眯眯的,并不象从前在方府那样严肃,看得出来自从回家休养后整个人心境都好了。
“你回乡已经半年有馀了,怎么还没找个人定下来吗?”
“这成婚是大事,哪有那么容易的。”
“乡野汉子粗鄙确实不配你,你虽是婢女但到底是王府里出来的,比起寒门小户家的小姐也不差。”
周月桥喝了口茶,“嬷嬷,我就是个普通的农家女,只是在后宅子里见了太多阴私,总归有些……”
“真是难为你了。”孙嬷嬷拍了拍她的手,“人这一辈子那么长,是该找个合心意的,
周月桥有些尤豫:“其实也有合心意的。”
周月桥一贯把孙嬷嬷当亲奶奶来看,也没什么好隐瞒了,就把谢容的事给说了。
“百草堂谢家?”孙嬷嬷沉吟了一声,“百草堂在江宁的口碑不错,谢家也是世代行医,似乎隐约听人提起过谢家的长子……可要我帮着打听打听?”
“那就请嬷嬷打听着,我对谢家不大了解,他也未曾多说。”
“你放心,这事交给我,我那侄媳妇一向是个有分寸的,也不会随便说出去。”
“那就麻烦婶婶了。”
周月桥又道买铺子的事,孙嬷嬷想了想说道:“这是好事,女人家还是得有田产铺子傍身,日后才不会被人给看轻了去,当年我离开方府时也有体己银子,否则这日子可不会这样快活。”
“孙叔对您不好吗?”
“怎么会不好,你孙叔孙婶都是孝顺的孩子,这些年对我也是仔细照顾着,否则我这把老骨头又没个儿女的怎么活的下来。”
“这我就放心了,不象我家糟心事多,那些个亲戚知道我带着体己银子回家,处处算计,又是拿着长辈的做派又是想着我的婚事,好在爹娘兄弟是个好的,为我撑着。”
在外面周月桥也得为自己爹遮掩三分,所以也就带上了他,总不能让孙嬷嬷担心。
“那就好,一家子齐心,关上门来不要理会那些个亲戚,买了铺子日后搬来江宁做些小买卖也是好的。”
“我拿来了自家做的腐乳,好吃着呢,包您等会能多喝半碗粥。”
她这回带了一大罐子来,都是给孙嬷嬷的,想着老人家牙口不好,腐乳又是个不费牙的,正好,就是不知道孙嬷嬷会不会爱吃。
孙嬷嬷也对周月桥家做的吃食买卖很感兴趣,想着让自家侄儿帮扶帮扶,自家的生意毕竟做的久了,总好过不清不楚的被人给算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