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胜急匆匆地冲去平川,结果接连受到震撼。
先是刚进门时那整齐划一的口号,就令他回不过神。
这,这种手段人家是怎么想出来的?
不行他给烩云楼也搞一个。
不过平川的口号实在太通俗易懂了,没有格调,和他烩云楼的名声不搭。
他要去找个读书人,秀才不行,最好是个举人,来帮他写上一段。
他就不信,举人相公写出来的词,还能比不过小孩儿过家家一般的“吃得饱吃得好”
这也太粗糙了,难听!
杜胜在心中挑了一番刺,冷面就已经上桌了。
面条入口的瞬间,他就知道为什么自家槐叶冷淘没生意了。
首先是温度,平川家的冷面,上面一层冰,汤也是冰冰凉凉的,比槐叶冷淘吃着更解暑。
这么清爽冰凉的一碗冷面吃完,浑身的热意都散干净了。
摆盘没什么好说的,烩云楼的槐叶冷水上桌前摆的也很漂亮。
但是论味道,他还真没信心赢得过平川。
因为平川实在太舍得下料了,谁不喜欢吃甜的,但是糖太贵了,一般人家只有逢年过节才会少买一点点,给家里孩子甜甜嘴。
平川倒好,糖像不要钱一样往汤里倒。
想将糖调到这么甜,得倒多少糖啊!
反正他舍不得。
吃完冷面,杜胜将嘴一抹,对小二说:“你家掌柜的在不在,给我叫过来,我是烩云楼的掌柜,有事与他商量。”
不多时,做事干脆利落的李红霞就走了过来,“我是这家店的掌柜,你找我所为何事?”
杜胜吃惊,什么?平川的掌柜,居然是个女人!
他对自己的计划,顿时又多了几分把握,
“你一个妇道人家,抛头露面的做生意多辛苦。
你要是点头,愿意将冷面的方子献给我家少爷,少爷说不定愿意给你一笔银子,还能纳了你。”
他这话说得实在恶心,李红霞却也没见动怒,只笑笑说:
“杜掌柜说笑了,你有东家,我自然也有。
我只是个管事,店里要如何,还得是东家说了算,你请回吧。”
杜胜碰了个软钉子,有点不高兴,他眉头一皱,挥袖而去。
掌柜的不愿意卖,那就不找她了。
平川这家店里干活的人可不少呢,他就不信,花钱还撬不开一张嘴。
只要有人愿意帮忙,他绝对能将平川的方子套出来!
店里,李红霞却对他的出现丝毫不放在心上。
这两天看见平川生意好,想来挖墙角的可不止杜掌柜一个人。
要是真这么容易就能被他挖走,夏姑娘也就不会放心地将店直接交给他了。
不过等到夏云淑来店里时,李红霞还是对她说了此事。
夏云淑当即笑开了,“随他去吧,不用管他。”
夏云淑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但是店铺的内核秘密掌握在她自己手上,就算他将平川三家店里所有的人同时全部挖走,也对她一点影响都没有。
毕竟店里所有的原材料,都是她从现代批发来的。
就算有人抵挡不住诱惑想卖方子,那也得有的卖才行。
不然杜胜掏了钱,问“店里有什么秘方?”
结果回答人家一句“秘方就是原料兑水”,这不是纯纯找死嘛。
听夏云淑说不用管,李红霞也就没再继续说,让赵有来取来帐簿,方便夏云淑查帐。
虽然古代的帐簿没有现代电子收银系统来得方便,但阿拉伯数字记的帐,看着也算一目了然。
昨天,卖出冷面391碗,收入3,128文;
过桥米线346份,收入4,152文;
米线的加菜,一共加了116份,收入348文;
酸梅汤109壶,收入1,635文;
橙汁92壶,共卖出75壶,收入1,840文;
炸货卖了1两2分银子,昨天共收入12两3分银子。
今天,又在昨天的基础上增加了早餐。
早餐的定价虽然不高,但是平川走的是便宜接地气的路线,售量比夏云淑想象的还要高。
4文钱一碗的豆腐脑,卖了240碗,收入960文。
卤鸡蛋只准备了50个,收入150文。
豆浆2文钱一碗,卖了足足500碗,收入1000文。
油条3文钱一个,卖了300根,收入900文。
肉包子3文钱一个,卖了228个,收入684文。
这个没有做好爆单准备的早餐,也为她带来了3,694文,即3两7分银子的收入。
夏云淑看得非常满意,“今天的收入不错嘛。”
赵有来抬手擦擦额头的汗,笑着说:
“夏姑娘,您带来的东西都太好吃了,生意好才是应该的。”
夏云淑笑笑,“这和你们的勤劳也密不可分。正好今天是开业第三天,为了庆祝咱们营业成功,今晚给你们发点奖品。”
众人一听,忙不迭地道谢,“谢谢夏姑娘!”
“夏姑娘对我们也太好了!”
“夏姑娘真好。”
“……”
李红霞也忍不住悄悄咽了下口水。
这实在太令人期待了,每次夏姑娘发的奖品,都令人垂涎三尺。
上次赵义村长那锅佛跳墙就不说了,据说村里路过的狗,都追着闻了二里地。
之前的烤鸭、饼干,哪个拿出来,都是能令人抢破脑袋的好东西。
真不知道这次夏姑娘会送什么东西给她们。
不过奖励到来之前,夏云淑先回现代卖了趟货。
今天,安宁城的市场里,所有的土鸡蛋和丝瓜又都被她包圆了。
丝瓜的出货量,也终于艰难地突破了一百斤,达到了109。
夏云淑在群里发消息时都有点心虚:
哎,顾客太热情,也是一种负担。
尤其她想挣钱,却拿不出足够的货。
希望明天何家堡能给她一个惊喜,不然这群老客户们真的要不满了。
老胡接到消息就飞速冲去店里,好不容易抢到两根丝瓜,却又得到一个噩耗——
今天的河鲜数量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