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三国:岭南王的种田日常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前往徐州

第一百一十六章 前往徐州(1 / 1)

合浦港的夜晚,海风吹拂着港口连绵的灯火。

士燮一行下榻于翻修一新的合浦官署,虽旅途劳顿,但白日驰道见闻带来的振奋,让众人毫无睡意。

官署书房内,烛火通明。

士燮、士壹、桓邻、赵云、凌操等内核几人,正对着摊开的交州舆图,商议下一步布局。

“驰道贯通,物流提速,各地物产周转效率大增。”

桓邻手指在舆图上划过。

“当借此机会,进一步优化各郡物产调配。合浦的盐、珍珠,交趾的葛布、

纸张,郁林的木材、药材,皆可依此网络快速流通。”

“可令市舶司牵头,设立平准仓”,于交趾、合浦、郁林三地,丰年收储,歉年平粜,既可稳定物价,亦可为官府增利。”

“准。”

士燮点头。

“此事由你与苏怀会同办理。细则需考虑周全,莫要扰民,反成盘剥。”

凌操更关心军事,指着郁林郡与苍梧交界处。

“主公,这条路修好了,俺的骑兵调动起来就快多了。是不是可以在边境几个关键节点,依托驰道,再增设几处军屯和哨卡?”

“一旦荆州那边有异动,咱们反应能更快。”

赵云补充道。

“凌将军所言极是。不仅如此,新设驿站亦可与边防哨卡结合,传递军情更为迅捷。”

“还可考虑在驿站储备少量箭矢、干粮,以备不时之需。”

士燮沉吟道。

“可。文弼,此事你与子龙商议着办,拿出具体方案。”

“但切记,莫要过度征用民夫,影响地方民生。如今我交州根基初稳,与民休息亦是重中之重。”

士壹则汇报了合浦船厂的最新进展。

“岭南肆号”龙骨已架设完毕,伍号”木料也已备齐,如今驰道畅通,来自郁林深山的巨木运送速度加快,预计年底前,两艘新船皆可下水。”

“只是————精通远洋航行的老陀手、导航人才,还是短缺。”

“船政学堂那边,陈源、赵栩他们带出来的第一批学子,可能顶上?”士燮问。

“还需历练。”

士壹摇头,“远洋航行,非比内河,风浪、星象、海情,经验至关重要。只能以老带新,慢慢培养。”

人才,尤其是高端技术和管理人才,始终是制约交州发展的瓶颈。

“还是需要时间。”

众人一时沉默。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阿石低沉的声音。

“主公,糜家商行有密信至,来自河北。”

“快呈上来!”士燮精神一振。

信是糜芳亲笔,他在信中详细禀报了苏怀在河北的活动。

通过许攸的门路,已初步与袁绍方面搭上线。

袁绍对交州的珍珠、香料颇感兴趣,尤其对工巧坊打造的百炼刀剑样品赞不绝口。

作为初步交换,同意提供战马一百匹,生铁五千斤,已由苏怀押运,正设法绕道兖州边缘,秘密南返。

信中亦提及,曹操与吕布战事已近尾声。

曹操大获全胜在即,其势愈雄,恐对徐州乃至整个中原格局产生更大影响。

“一百匹战马,五千斤生铁————好好好,果然财大气粗,此路算开了个好头。”凌操喜道。

桓邻则更关注曹操的动向。

“曹孟德若尽得兖州,下一个目标,非徐即豫。刘备————恐怕更难了。”

士燮放下密信,走到窗前,望着窗外合浦港的万家灯火。

“北地局势,瞬息万变。我等鞭长莫及,唯有固本培元,静观其变。”

“苏怀此行有功,待其归来,另行封赏。至于曹操————他若真能迅速统一中原,对我交州而言,是福是祸,犹未可知。”

“当前首要,仍是办好我们自己的事。驰道贯通,物流信息流加快,此乃大势。”

“我等需顺势而为,将这股力量,用到极致。”

接下来的几日,士燮一行留在合浦,详细视察了船厂、市舶司仓库、以及港口新建的炮台。

工巧坊在溪娘主持下,不仅改进了弩机,更开始尝试利用水力驱动锻锤,打造兵甲部件,效率与质量皆有提升。

与此同时,交趾城内亦不平静。

岭南学宫首届“六科大考”如期举行,盛况空前。

来自交州六郡的数百名学子,不分寒庶,齐聚学宫考场,为前程奋力一搏。

许靖亲自督考,纪律森严。

考试内容紧密结合交州实际,尤其是“农政”、“水利”、“商贸”、“外语”等科,考题皆是现实中可能遇到的难题,绝非死记硬背所能应对。

放榜之日,学宫外人头攒动。

中选者自然欢天喜地,即将步入仕途。

落榜者虽沮丧失落,但此次公开、公平的选拔,依旧给了无数寒门子弟莫大的希望。

士燮虽在合浦,仍下令对中选者妥善安置,量才录用,并对落榜者予以勉励,允其来年再考。

而更引人注目的,是悄无声息挂牌成立的“岭南女学”。

校址选在交趾城西一处清幽雅致的旧园,由钱夫人亲自题写匾额。

首批招收的女学生不过三十馀人,多是交州文武官员及本地有声望士绅之家年纪在十至十五岁之间的女儿。

所授课程,除了基础的识字、算术、女红、礼仪,竟还有浅显的医理护理、

农桑常识。

甚至请了船政学堂的老匠人来讲解一些日常器物的原理。

这在当时可谓惊世骇俗,引来不少守旧之士的私下非议。

但钱夫人以州牧夫人之尊亲自督办,许靖等学宫大儒亦公开表示支持,非议之声才被压了下去。

士燮对女学之事,态度明确。

“女子有识,则家宅宁,子女贤。此乃风化之始,潜移默化之功,非急功近利者可解。”

这一日,女学休沐,钱夫人将在府中设小宴,邀请几位交好的官员夫人,也让刚刚入学不久的女儿士氏和几位表现优异的女学生作陪,算是鼓励。

宴席设在太守府后花园的水榭中,初夏时节,荷风送爽。

钱夫人举止雍容,谈吐温雅,与诸位夫人闲话家常,亦不忘考较一下女学生们的功课。

一位姓邓的夫人看着眼前落落大方的士氏,忍不住对钱夫人夸赞道。

“夫人将小姐教养得真好,知书达理,眉眼间又有几分使君的英气,将来不知哪家儿郎有福气聘得。”

士氏年方十二,闻言脸颊微红,低头不语,仪态却依旧端庄。

钱夫人微微一笑,眼中既有慈爱,也有一丝考量。

她看了一眼身旁另一位安静娴雅的少女,那是陈瑷的侄女陈姝,在女学中算术一科尤为出色。

钱夫人温和地问道。

“阿姝,近日女学所授的田亩测算之法,可都明白了?”

陈姝起身,躬敬答道。

“回夫人,大致明白了。只是有些繁复之处,还需演算练习。”

钱夫人点头。

“知其然,亦须知其所以然。将来持家理事,田庄商铺,都离不开这算计之功。你既于此道有天赋,当好生钻研。”

她又问及另一位父亲是边军校尉的女孩,关于边境风物、俚人习俗,那女孩也能答上几分,显是家中耳濡目染。

宴后,钱夫人独留士氏说话。

“我儿,”

钱夫人拉着女儿的手,轻声道。

“你父亲励精图治,欲开交州万世太平之基。这并非只是男儿们在外奔波的事。”

“内宅安宁,子弟教养,乃至这新立的女学,皆是根基所在。你身为士家女儿,更当明事理,知进退,将来无论身处何地,皆不可坠了门风,亦要有自己的主见和担当。”

士氏认真聆听,虽年纪尚小,但母亲今日宴请的用意,以及这番语重心长的话,已在她心中埋下了种子。

就在交趾城内,女学初兴之际,一骑快马沿着新修的驰道,风驰电掣般驶入合浦,带来了来自交趾的急报。

是关于北面曹操与吕布战事的最终消息。

曹操已彻底击败吕布,收复充州全境。

吕布仓皇逃往徐州投奔刘备,曹操挟大胜之威,陈兵充徐边境,虎视眈眈。

与此同时,袁术在淮南得知曹操势大,似乎也加快了攻打刘备的步伐,徐州局势,已危如累卵。

“曹孟德已尽收兖州,吕布这只丧家之犬逃往徐州————刘备,怕是独木难支了。”士燮微微一叹。

桓邻、士壹、赵云、凌操皆神色肃然。

桓邻沉吟道。

“主公所虑极是。曹操势大,若再得徐州,尽占中原膏腴之地,其势将不可遏制。”

“届时,无论他挥师南下还是西进,天下格局必将剧变。我交州虽远在岭南,亦难保不被其锋芒所波及。”

“那就不能让曹操这么轻易拿下徐州。”

凌操虎目一瞪,声若洪钟。

“刘备那大耳贼虽说跟咱没啥交情,但让他和吕布在徐州拖着曹操,对咱们只有好处。”

“主公,咱们再支持他一批粮草军械?”

士燮缓缓摇头。

“仅凭钱粮,难以扭转根本。刘备仁德,却失之宽厚;吕布骁勇,却反复无常。”

“此二人若互相猜忌,必为曹操所乘。前去,为他们系上一条————

不得不合作的纽带。”

他顿了顿,语出惊人。

“我意已决,亲自去一趟徐州。”

“什么?!”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就连一向沉稳的赵云也微微变色。

“大哥,万万不可!”

士壹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语气急切。

“徐州如今是龙潭虎穴,曹操、袁术、刘备、吕布几方势力纠缠,危险重重”

“您乃一州之主,岂可轻涉险地?若有闪失,交州基业何存?”

桓邻也急忙劝谏。

“主公三思!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连络刘备、吕布之事,可派一能言善辩、胆大心细之重臣前往,如苏怀、

或赵将军,何必主公亲冒矢石?”

凌操更是直接,蒲扇般的大手一挥。

“主公,让俺老凌带一支精兵护送子龙去,定能把事办妥,您坐镇交趾,运筹惟幄才是正理。”

面对众人的激烈反对,士燮面色平静,他抬手虚按,止住了大家的劝阻。

“诸位的心意,燮明白。”

他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舆图前,手指从交州缓缓划向徐州。

“然此行事关重大,非我亲往,不足以取信于刘备,更不足以说动那心高气傲的吕布。唯有以州牧之身,方能显出我交州结盟共抗曹操的诚意与分量。”

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众人。

“我走之后,交州诸事,由桓邻总揽,士壹、陈瑷辅之。凌操镇守北境,严防荆州异动。子龙,”

他看向赵云,“你精选五百藤甲锐卒,随我同行。”

赵云深知此行艰险,但见士燮心意已决,且将护卫重任交托给自己,当即抱拳,斩钉截铁道。

“云,必护府君周全,万死不辞。”

知道再劝无用,桓邻等人相视一眼,只得躬身领命。

“臣等————遵命,必竭尽全力,稳定后方,等侯主公平安归来。”

士燮点点头,走到书案前,铺开宣纸,亲自研墨。

他提笔醮墨,略一思索,便落笔如飞。

这封信是写给刘备的,语气恳切,先是对刘备的处境表示关切,随后点明曹操势大、徐州危殆之势,直言“奉先勇冠三军,虽性情不羁,然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

暗示刘备若能以诚相待,或可引吕布为奥援。

最后提及自己将不日北上,当面详谈“共抗国贼,以安汉室”之大计。

写罢,用火漆封好,交给桓邻。

“即刻以最快渠道,送往徐州,务必亲手交到玄德公手中。”

“诺!”

处理完徐州之事,士燮的思绪又拉回了交州本土。

他再次走到舆图前,手指沿着刚刚贯通的那条南北向驰道划过,沉声道。

“合浦至交趾驰道贯通,其利已现。然此仅为一纵。我交州欲成真正基业,路网需如人体血脉,四通八达。”

他目光灼灼,手指在舆图上比划开来。

“我意,规划三横三纵”之主驰道路网。

1

“请主公示下。”桓邻立刻拿出纸笔记录。

“这第一纵,便是已通的合浦—郁林—交趾线,贯通我交州腹心。

士燮手指自上而下。

“第二纵,当西起日南郡,经九真郡,北上郁林,与第一纵交汇,使我西部边郡与中枢紧密相连。”

“第三纵,则东起南海郡,经苍梧郡,西接郁林,彻底打通东部走廊,若与江东、荆州贸易,此路至关重要。”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重生后第一剑,安陵容先斩好姐姐 少年安王 算鼎三国:玄镜红颜录 带着小公主走江湖 北朝争雄 盛唐第一反贼 三国:好感度变强?先让二爷心动 抓捕无双国士?东风快递问候汉东 白玉兰的救赎之约 四合院:易中海求医,先抽一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