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岁的案首怎么了?
这可不是寻常的案首,而是苏州的案首。
众人皆知,南北的士子才学,压根就不在一个水平在线,何况邢崧身处文风阜盛的苏州。
此地的案首,就是少年英才的代名词。
就连心如枯槁的李纨也忍不住开口,为凤姐儿解惑道:
“苏州素来是才子之乡,此地的学子,较别的地方才学出众些。”
她没说的是,当年贾珠念书,享受的是什么资源?顶级勋贵世家出身,名师大儒为其启蒙,她父亲国子监祭酒亲自教导,若是这样还不能进学,那真是烂泥扶不上墙了。
可邢家的情况他们都知道的。
邢夫人的父亲本是农家子,凭借科举晋身,累官至一府知府。
若说这样清贵人家姑娘,也不会嫁到他们这样的勋贵人家来,邢有才死后,他闺女因守孝三年未定亲,成了老姑娘,才嫁给了贾赦当继室。
可邢夫人能通过婚嫁翻身,她弟弟邢忠显然没这般能耐,不说科举晋身,便是连父辈留下的家业都无法保全。
大家族里没秘密,邢夫人每年给南边送的银子,他们可是心知肚明的。
如此境遇下,邢崧还能以十三岁稚龄成为嘉禾县案首,足见其天资卓绝。
李纨便是再昧着良心,也不能说贾珠比邢崧优秀。
这般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十三岁的案首,自然值得他们侧目。
“真真是好孩子,县试在二月,如今府试应该都快过了,咱们再打发人过去,那孩子估计都进学了。”
贾母歪在上首,由鸳鸯用小锤子敲着腿,笑道:
“既然如此,咱们备双份的礼,就当提前祝贺亲家公子进学。”
“老太太说的是,我这就预备下去。”
凤姐儿上前应道。
众人说笑几回,见老太太神情蔫蔫,各自告退。
贾政这边出了门,想着邢家那中了案首的哥儿,心里越发不得劲,问左右道:
“宝玉呢?今日怎么没见他?”
今日乃是他的生辰,一早儿孙子侄们便给他拜了寿,可后来大家都忙着大姑娘封妃的事儿,倒是一日没见着宝玉了。
贾政身边的小厮们互相交换了一个眼神,最后道:
“今日是上学的日子,宝二爷应该念书去了。”
至于宝玉到底有没有去念书,他们今日也忙得很,并不清楚。
不知贾政是不是一腔父爱发作,却是没骂宝玉,站在檐下瞧了瞧天色,道:
“我换身衣裳,去学里瞧瞧去。”
族学有太爷贾代儒管着,他素来是不插手的,更别说亲自去瞧了。便是有什么事儿,也只派个小厮去传话,别说是宝玉、贾环几人在族学念书,便是贾珠在时,他也只是偶尔过问一番。
今日听说比宝玉小半岁的邢崧中了案首,难得想去族学瞧瞧。
贾政抬脚往正院去换下身上的官服,身后跟着的小厮们各自去寻人、准备马车,忙做一团。
二老爷突发奇想要去族学瞧瞧,还没给他们准备的时间,不论能不能来得及,他们都得将这消息通知下去。
不然二老爷若是在族学里没瞧见人,或者瞧见什么不该看的,岂不是罪过?
一小厮更是在贾政离开之后,拔腿就往贾母的院子里跑。
要他说,宝玉十有八九没去学里!
二老爷若是没在学里见着宝玉,岂不是要糟?
可后院也不是他们这些小厮能够闯的,只得央了二门的婆子叫了宝玉身边的袭人过来,三请四催的,好容易等到袭人过来了,那小厮早急得跳脚,忙道:
“袭人姐姐,宝玉哪儿去了?老爷去学里了,叫宝玉快些过去罢!”
容长脸的袭人原本被个前院的小厮叫过来还有些不高兴,听了这话,心下一跳。
宝玉今日还真没去上学!
林姑娘不在,宝玉最近都怏怏不乐的,她好容易劝了人去薛姑娘处走走,散散心,怎么老爷突然去学里了?
“我这就让宝玉过去,多谢你。”
袭人忙塞了一个银角子给那小厮,步履匆匆地往梨香院走。
走了没两步,又停下,折身回了屋。
这么晚了,现在去叫宝玉肯定赶不及,她过去反而会吃挂落。
不如让晴雯去梨香院通知宝玉,她先让人备好马,宝玉换了衣裳就能走。
却说这边贾政换了常服,带着几个小厮准备出门,在门口遇见了笑容满面的东府贾蓉。
贾蓉笑着迎上贾政,作揖道:“请二老爷安。”
贾政点了点头,随口道:“蓉哥儿怎么过来了?”
“我家老爷说,大姑姑封妃,乃是咱们全族的荣耀。西府肯定忙得很,特派我过来,瞧瞧有什么事儿能用得上我的。”
贾蓉站在垂花门口与贾政闲聊了几句,方才不经意问道:
“二老爷这时候出门,是有什么事儿吗?若是有什么能用得上我的,尽管吩咐就是。”
贾政也不在意,贾蓉本就是被贾珍派来帮忙的,问他也是正常。
“想着宝玉他们在族学念书,我今儿个得空,正好瞧瞧去。”
再一瞧天色,天都快黑了,再不走,族学都下课了:“我先走了,蓉哥儿你去找你二婶娘吧,听她的吩咐就是了。”
家里的事儿之前是王夫人管,现在是琏哥儿媳妇凤姐儿管,他哪里知道有什么能用得上贾蓉的?
随口打发了就上了马车。
“大爷,二老爷走了,咱们?”
目送贾政离去,贾蓉身边的小厮低声问道。
琏二奶奶让他家大爷来拦一拦二老爷,现在二老爷走了,他们还要去琏二奶奶那儿吗?
“二婶那忙着呢,咱们就不去添乱了,先回去吧。”
贾蓉转身就走,他难道没拦着贾政吗?
帮着拖延一会儿就够了。
若是西府的那些叔叔弟弟们还是挨了打,可就怪不到他头上来了。
“听说锦香院来了个容貌倾城的清倌人,咱们瞧瞧去!”
老婆死了也有半年多了,老爷还没打算给他娶一房新媳妇,他自个儿找乐子去!
而贾政这边,也乘马车来了位于荣宁两府后街的族学。
正巧,今日贾代儒不在学里,贾代儒唯一的孙子贾瑞也死了半年多,族学压根没人管着,学生们在学里做什么,念不念书,或者念什么书,全靠自己自觉。
贾政到族学时,大部分学生早早就走了,只有三两个小孩子坐在桌前。
而这几人甚至也没在念书,聚在一处嬉笑打闹,没有半分读书人的样子。
贾政见了这松散无人管理的族学,气得浑身发抖:
“太爷呢?学生呢?都去哪儿了?族里花银子就是让你们来这儿玩闹的?”
贾政站在门口,环顾左右,只在角落里看到了捧着本书的贾兰,心中怒气稍散,却没见着宝玉、贾环兄弟,那股无名火气又冒了起来,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拿宝玉来!上学的日子不念书,跑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