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圣旨(1 / 1)

庭院内,邱珍的哭声渐渐转为低低的抽噎,但那双紧紧抱住许长生的手,却丝毫没有松开的意思。

她抬起头,泪眼婆娑地仰视着许长生,伸出手,颤抖着、小心翼翼地抚上他的脸颊,眼神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愧疚与失而复得的巨大悲伤。

“儿啊…我的儿…”她哽咽着,声音沙哑破碎,“是娘对不起你…是娘没有看好你…让你…让你在外面吃苦受罪了…整整十七年…娘这心里…像刀绞一样啊…”

她的泪水再次汹涌而出,仿佛要将这十七年的思念与悔恨尽数流淌出来。

许长生静静地看着她,心中并非毫无波澜。

两世为人的经历,让他对“亲情”的概念早已不同于常人,更趋向于一种理性的认知而非炽热的情感依赖。

他习惯了孤独,习惯了凡事靠自己。

此刻面对这位生母汹涌澎湃的、近乎绝望的母爱,他更多是一种复杂的感慨,而非血脉贲张的激动。

他轻轻叹了口气,语气平静,甚至带着一丝超然的淡然,安慰道:“您…不必过于自责。真要说起来,或许也怪不得谁。

要怪…只能怪我命中有此一劫,才有了这番遭遇。”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神色各异的楚家人,继续用一种冷静的口吻说道:“身在权贵之家,是福是祸,有时难说。有福享,未必是幸事;有祸至,也未必全是灾厄。能活着,便已是万幸。”

这番话,冷静得近乎冷酷,完全不像一个刚刚与失散多年亲人相认的年轻人该有的反应。

但正是这种超乎常理的平静与通透,反而让楚家众人心中更是触动不已。

此子心性…竟已锤炼至此…

眼看邱珍的情绪又有失控的迹象,楚瀚海上前一步,轻轻扶住妻子的肩膀,温声劝慰道:“好了,珍娘。

孩子说得对,过去的事,追究无益。

重要的是,他现在平安回来了,这就够了。

莫要再哭了,伤了身子。”

邱珍在丈夫的安抚下,情绪稍稍平复,但依旧紧紧抓着许长生的手,仿佛一松手他就会消失。

楚瀚海的目光随即转向许长生,眼神变得无比郑重,沉声问道:“长生…无论过往如何,你身上流着的是楚家的血,这是不变的事实。

你当年失踪,是楚家树大招风,招致仇敌,是楚家对不起你。”

他深吸一口气,问出了那个最关键的问题:“如今…你可愿意认祖归宗?可愿意…唤我们一声…父亲、母亲?”

这句话问出,整个庭院瞬间鸦雀无声。

所有楚家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许长生身上。

楚瀚山心中更是忐忑。

若是寻常寒门子弟,得此一步登天之机,怕是早已欣喜若狂。

可这位侄儿…观其心性,沉稳得可怕,又有才名在外,近日更是在长安掀起偌大风波…他…真的会在意这楚家嫡长子的身份吗?

许长生沉默了片刻。

说实话,他内心也有些纷乱。

亲情于他,更像是一种陌生的责任,而非渴望。他沉吟着,缓缓开口,声音清晰而冷静:

“若有一个家,能遮风避雨,给予温暖,我自然…是愿意回来的。”

听到这前半句,邱珍眼中顿时爆发出惊喜的光芒,楚家众人也稍稍松了口气。

然而,许长生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扫视众人:“但是——”

这个“但是”,让所有人的心又提了起来。

“各位需知,我自幼流落在外,孤身一人,早已习惯独来独往。

对于家族规矩、亲人相处之道,可谓一窍不通。”

“在我的认知里,若有人告诉我,我有父母,可以回归家庭,享受天伦…我能接受这份善意,但…请恕我直言,我并非渴望。”

他顿了顿,强调道:“我不渴望亲情,但我能接受亲情。

这是两回事。”

“我不确定,以我这般性子,回到楚家后,是否能真正融入其中?

更不确定,楚家嫡长子这个身份,是否会带来诸多我不愿承担的责任?譬如…振兴家族、光耀门楣之类的俗务。”

他的目光坦然地看着楚瀚海:“若回归意味着失去自由,被家族规矩束缚,要去做许多违背本心之事…那么,恕我难以从命。

我宁愿不要这身份,继续过我逍遥自在的日子。”

这番话,说得极其直白,甚至有些“不识抬举”,但却清晰地表明了他的立场和担忧。

楚家众人都愣住了。他们没想到,许长生思考的竟是如此深远和…现实。

这完全超出了寻常认亲的范畴,更像是一场冷静的利益与自由权衡。

楚瀚海闻言,非但没有生气,眼中反而掠过一丝激赏。

他长长吁出一口气,脸上露出温和乃至欣慰的笑容:

“好!说得好!”

他目光扫过面露讶色的家人,最终定格在许长生脸上,语气带着一种理解与尊重:“长生,你能如此直抒胸臆,足见你心性坦诚,思虑周全。这很好。”

“你流落在外十七载,无拘无束,自成格局。

为父…不,我曾想过无数次,你若活着,会变成何等模样。

或许会成为目不识丁的村野汉子,或许会沦落江湖,或许会被寻常人家收养,成为秀才书生…但我万没想到,你会成长得如此…独立,如此通透。”

“关于你的担忧,我在此,可以代表楚家,给你一个承诺。”

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带着一家之主的决断:“楚家,绝不会因你嫡长子的身份,便强迫你做任何不愿做之事。

你这十七年来,未曾花过楚家一分银钱,未受过楚家一日栽培,是楚家亏欠于你,而非你亏欠楚家。”

“所以,你若归来,一切照旧。你依旧是许长生,可以继续做你想做之事。

楚家不会对你多加管束,更不会要求你承担什么‘振兴家族’的重担。

你若想入朝为官,我可为你铺路;你若想闲云野鹤,游历天下,我亦支持。

楚家,永远是你的后盾,而非枷锁。”

“你觉得,如此可好?”

这番承诺,掷地有声,充满了开明与包容,完全超出了许长生的预期。

他看着楚瀚海那双深邃而真诚的眼睛,心中不由一动。

这位父亲,倒是个明白人…

他沉默片刻,终于缓缓点了点头,轻声道:“若如此…我愿意回来。”

听到这句话,邱珍喜极而泣,楚瀚山等人也长长舒了口气,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楚云轩更是用力握了握拳,心中激动。

邱珍紧紧抓着许长生的手,眼中充满期盼,声音颤抖着问道:“长生…我…我儿…你可否…唤我一声…娘?”

许长生看着眼前这位泪眼朦胧、情绪激动的妇人,心中那份冰封的角落,似乎被这炽热的母爱融化了一丝。他迟疑了一下,终究还是顺应本心,轻声唤道:“…娘。”

这一声“娘”,虽然轻微,却如同天籁,让邱珍瞬间泪崩,连连应道:“哎!哎!我的儿!我的好孩子!”

许长生又转向楚瀚海,依旧有些生疏,但依旧叫道:“…父亲。”

楚瀚海威严的脸上露出了罕见的、极其温和的笑容,重重点头:“好!回来就好!”

楚瀚山见状,连忙对一旁还有些发愣的楚云龙、楚云虎说道:“云龙、云虎!还不见过你们大哥!”

楚云龙、楚云虎这对双胞胎少年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起身,抱拳躬身,声音洪亮:“小弟云龙、云虎,见过大哥!”

那对性情温婉的双胞胎姐妹楚倾月、楚倾心也盈盈一礼,柔声道:“倾月、倾心,见过大哥。”

楚云轩和楚莺莺也笑着重新见礼。楚瀚山连说几个“好”字,激动道:“今日是我楚家天大的喜事!快,吩咐下去,设宴!”

气氛顿时变得热烈起来。

众人移步宴厅,一场丰盛的家宴早已备好。

席间,邱珍不断给许长生夹菜,看着他吃,眼泪又止不住地流,絮絮叨叨地说着“瘦了”、“在外面肯定吃了很多苦”之类的话,心疼之情溢于言表。

酒过三巡,楚瀚山看着许长生,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道:“长生啊,既然已经认祖归宗,这姓氏…是否该改回楚了?还有,你流落在外,为何会姓许?这名字是…”

楚瀚海的筷子顿了一下。

目光看向许长生。

许长生放下筷子,无奈地耸耸肩:“我也不知。

从我记事起,收养我的武夫师父就告诉我姓许,名长生。

至于缘由…或许是他随口取的,或许另有隐情,已不可考。”

楚瀚山还想说什么,楚瀚海却摆了摆手,温和地说道:“二弟,长生刚回来,不必急于一时。长生这个名字,许这个姓,他用了十几年,已然习惯。改姓之事,日后再议不迟。”

家主发话,楚瀚山自然不再多言。

许长生端起酒杯,向身旁一直安静吃饭、眼神却透着复杂思绪的女侠敬了一杯:“梵律,喝一杯。今日,你也算是我回归家庭的见证者了。”

女侠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感慨地低声道:“真是…没想到。

你竟有这样的身世。楚家嫡长子…”

她顿了顿,用更低的声音揶揄道:“就你这家伙,这么喜欢流连风月场的性子,还好你从小失踪了,不然,怕是长安城所有青楼的花魁,早都知晓你楚大公子的名号了。”

许长生闻言,非但不恼,反而挑眉一笑,压低声音回道:“现在长安城的青楼,不也都知道我许长生的名号了?”

女侠没好气地飞给他一个白眼:“你还挺自豪?”

许长生哈哈一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自然。”

宴席过半,楚瀚海似不经意地问道:“听云轩说,你与梁王府的绮罗郡主…交情匪浅,如今也住在梁王府?”

许长生点了点头:“是。暂居梁王府。”

邱珍立刻接过话头,殷切地说道:“长生,你的院子,家里一直给你留着,日日打扫。不如…不如就搬回来住吧?也好和家里的弟弟妹妹们多相处,培养培养感情。”

许长生沉吟片刻,婉拒道:“娘,您的心意我明白。

只是…最近长安城风波未平,我与郡主所为之事,尚未彻底了结。

此时搬回楚家,恐引人注目,横生枝节。

不如暂且仍在梁王府住下,待此事风波平息,再从长计议。”

楚瀚海知道他说的是枫林城案引发的朝堂震动,点了点头表示理解:“长生考虑得周到。

眼下确实不宜节外生枝。”

楚瀚山也感叹道:“说起来,你和绮罗郡主此番作为,胆识确实惊人。朝廷这几日,因此事牵连落马的官员,可不在少数。”

许长生神色平静,语气却带着一丝冷意:“他们既做了不该做的事,贪墨修河款项,酿成数十万百姓惨死的人间惨剧,便该有今日之下场。”

这场认亲后的家宴,在一片复杂而又微妙的温馨气氛中持续到夜色深沉。

邱珍见天色已晚,便极力挽留许长生和女侠在府中住下。

盛情难却,二人便答应下来。

女侠被安排去了客房休息。

许长生则被邱珍亲自带到了那个一直为他保留的院落。

院子打扫得一尘不染,陈设雅致,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安神的檀香气,可见这位母亲十七年来从未有一日懈怠,始终保持着儿子可能归来的期盼。

他的两位堂妹楚倾月、楚倾心还抱来了崭新的被褥,细心地为他铺好床。邱珍拉着他的手,事无巨细地叮嘱:“长生,缺什么,少什么,直接和管家说,或者和你两个妹妹说也行,千万别客气…”

许长生心中微暖,点头应下。

又陪着母亲说了好一会儿话,直到邱珍虽不舍,但见儿子面露倦色,才一步三回头地离去。

终于独自一人留在房中,许长生躺在柔软的大床上,望着雕花的床顶,心中百感交集,种种思绪纷至沓来。

飘浮在半空的玄天真人嘿嘿一笑,打趣道:“小子,感觉如何?突然多了这么一大家子人,是不是有点…措手不及?”

许长生瞥了他一眼,翻了个身,懒洋洋地应道:“就这样吧…福祸难料。”

玄天真人飘到他面前,双手环胸,语气变得正经起来:“别躺着了。既然暂时得了清静,正好办正事。你近日风头出得太大,许长生这三个字在长安城已是无人不晓。树大招风,你需要另一重身份了。

之前与你商议的那道符,正好趁此机会绘制出来。”

许长生呼出一口气,坐起身来,点了点头。

“希望能成功…”他心中默念。

第二日清晨,许长生和女侠与楚家众人一同用了早膳。

膳后,二人便提出要返回梁王府。

邱珍虽万分不舍,但也知儿子自有主张。

楚家众人将二人送至府门。

临别时,邱珍悄悄拉过侄儿楚云轩,低声问道:“云轩,你与长生相处多些…他…他与那位绮罗郡主,究竟…关系如何?”

楚云轩想到醉梦楼所见所闻,以及许长生与郡主之间的种种互动,忍不住嘴角微抽,含糊道:“这个…婶婶,他们二人的关系…嗯…非同一般。”

邱珍顿时来了精神,追问道:“何出此言?”

楚云轩想了想,委婉地暗示道:“这个…两人或许…已有了些超乎寻常的情愫。”

邱珍一听,眼睛一亮,立刻盘算起来:“若真如此,倒也是桩好事!长生也到了该成家的年纪了,是该娶一房媳妇了。若是能尚了郡主,那可是天大的喜事!”

楚云轩闻言,顿时汗颜,连忙提醒道:“婶婶!您忘了?绮罗郡主之前是嫁过人的!是有过驸马的!”

邱珍这才恍然想起,讶然道:“哦!对!你这么一说我才想起来…郡主是嫁过人的。那…那她既然有驸马,为何还与长生走得这般近?这…于礼不合啊!”

楚云轩压低声音道:“婶婶,郡主的那个驸马…据说早就死了。”

邱珍愣住了,沉默片刻,叹息一声,又开始琢磨:“原来如此…是个寡妇…唉,就是不知道长生自己是怎么想的?他到底想不想娶郡主?这终身大事,可马虎不得…”

楚云轩看着婶婶这操心儿子婚事的模样,一阵无奈。

这大概就是为人父母吧…孩子刚认回来,就开始操心娶妻生子了…

许长生与女侠回到梁王府,刚踏入府门不久,正准备歇息片刻,忽听前院传来一阵急促而尖细的呼喊声:

“许长生何在?许长生接旨——!”

听到这声呼喊,正在院内与女侠说话的许长生愣了一下。

女侠皇甫梵律反应极快,瞬间明白过来,低喝一声:“是宫里的太监!快跪下接旨!”

说着,下意识踢了许长生小腿一下。

许长生这才回过神来,这是皇权至上的古代。

他连忙整理了一下衣袍,快步走到前院,依言跪下。

只见一名面白无须、手持明黄卷轴的太监,在一名王府管家的引领下,站在院中。那太监展开圣旨,尖着嗓子,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沧州清河县人士许长生,前番于枫林城通天河堤贪墨一案中,不畏强权,勇于揭发,献策有力,功不可没。朕心甚慰。

着许长生,于明日卯时正刻,至皇城宣政殿外候旨听宣,不得有误!钦此——!”

宣读完毕,太监合上圣旨,脸上堆起职业化的笑容,对仍跪着的许长生道:“许先生,接旨吧。恭喜先生了,陛下明日早朝要亲自召见您呢。

这可是天大的恩宠,先生切记莫要迟到,以免在文武百官面前失了礼数。”

许长生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圣旨,心中一阵茫然,面上却保持镇定,拱手道:“许长生接旨,谢陛下隆恩。有劳公公了。”

周管家取了一些银钱打赏了传旨太监,客气地将对方送走。待太监离去,许长生拿着那卷明黄的圣旨,翻来覆去看了两眼,抬头看向走过来的女侠,脸上带着几分疑惑和不确定:

“梵律啊…你说,陛下这突然下旨召见我…是什么意思?”

女侠皇甫梵律看着他那还有些懵懂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笑,分析道:“看圣旨上的措辞,是嘉奖你在枫林城案中的功劳。

陛下亲自召见,多半是要论功行赏了。

看来…首辅赵大人那边,事情应该是有了决断,而且…结果似乎不坏。”

许长生握着冰凉的圣旨,望向皇城的方向,轻轻呼出一口气。

“希望…如此吧。”

楚瀚海的筷子顿了一下。

目光看向许长生。

许长生放下筷子,无奈地耸耸肩:“我也不知。

从我记事起,收养我的武夫师父就告诉我姓许,名长生。

至于缘由…或许是他随口取的,或许另有隐情,已不可考。”

楚瀚山还想说什么,楚瀚海却摆了摆手,温和地说道:“二弟,长生刚回来,不必急于一时。长生这个名字,许这个姓,他用了十几年,已然习惯。改姓之事,日后再议不迟。”

家主发话,楚瀚山自然不再多言。

许长生端起酒杯,向身旁一直安静吃饭、眼神却透着复杂思绪的女侠敬了一杯:“梵律,喝一杯。今日,你也算是我回归家庭的见证者了。”

女侠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感慨地低声道:“真是…没想到。

你竟有这样的身世。楚家嫡长子…”

她顿了顿,用更低的声音揶揄道:“就你这家伙,这么喜欢流连风月场的性子,还好你从小失踪了,不然,怕是长安城所有青楼的花魁,早都知晓你楚大公子的名号了。”

许长生闻言,非但不恼,反而挑眉一笑,压低声音回道:“现在长安城的青楼,不也都知道我许长生的名号了?”

女侠没好气地飞给他一个白眼:“你还挺自豪?”

许长生哈哈一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自然。”

宴席过半,楚瀚海似不经意地问道:“听云轩说,你与梁王府的绮罗郡主…交情匪浅,如今也住在梁王府?”

许长生点了点头:“是。暂居梁王府。”

邱珍立刻接过话头,殷切地说道:“长生,你的院子,家里一直给你留着,日日打扫。不如…不如就搬回来住吧?也好和家里的弟弟妹妹们多相处,培养培养感情。”

许长生沉吟片刻,婉拒道:“娘,您的心意我明白。

只是…最近长安城风波未平,我与郡主所为之事,尚未彻底了结。

此时搬回楚家,恐引人注目,横生枝节。

不如暂且仍在梁王府住下,待此事风波平息,再从长计议。”

楚瀚海知道他说的是枫林城案引发的朝堂震动,点了点头表示理解:“长生考虑得周到。

眼下确实不宜节外生枝。”

楚瀚山也感叹道:“说起来,你和绮罗郡主此番作为,胆识确实惊人。朝廷这几日,因此事牵连落马的官员,可不在少数。”

许长生神色平静,语气却带着一丝冷意:“他们既做了不该做的事,贪墨修河款项,酿成数十万百姓惨死的人间惨剧,便该有今日之下场。”

这场认亲后的家宴,在一片复杂而又微妙的温馨气氛中持续到夜色深沉。

邱珍见天色已晚,便极力挽留许长生和女侠在府中住下。

盛情难却,二人便答应下来。

女侠被安排去了客房休息。

许长生则被邱珍亲自带到了那个一直为他保留的院落。

院子打扫得一尘不染,陈设雅致,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安神的檀香气,可见这位母亲十七年来从未有一日懈怠,始终保持着儿子可能归来的期盼。

他的两位堂妹楚倾月、楚倾心还抱来了崭新的被褥,细心地为他铺好床。邱珍拉着他的手,事无巨细地叮嘱:“长生,缺什么,少什么,直接和管家说,或者和你两个妹妹说也行,千万别客气…”

许长生心中微暖,点头应下。

又陪着母亲说了好一会儿话,直到邱珍虽不舍,但见儿子面露倦色,才一步三回头地离去。

终于独自一人留在房中,许长生躺在柔软的大床上,望着雕花的床顶,心中百感交集,种种思绪纷至沓来。

飘浮在半空的玄天真人嘿嘿一笑,打趣道:“小子,感觉如何?突然多了这么一大家子人,是不是有点…措手不及?”

许长生瞥了他一眼,翻了个身,懒洋洋地应道:“就这样吧…福祸难料。”

玄天真人飘到他面前,双手环胸,语气变得正经起来:“别躺着了。既然暂时得了清静,正好办正事。你近日风头出得太大,许长生这三个字在长安城已是无人不晓。树大招风,你需要另一重身份了。

之前与你商议的那道符,正好趁此机会绘制出来。”

许长生呼出一口气,坐起身来,点了点头。

“希望能成功…”他心中默念。

第二日清晨,许长生和女侠与楚家众人一同用了早膳。

膳后,二人便提出要返回梁王府。

邱珍虽万分不舍,但也知儿子自有主张。

楚家众人将二人送至府门。

临别时,邱珍悄悄拉过侄儿楚云轩,低声问道:“云轩,你与长生相处多些…他…他与那位绮罗郡主,究竟…关系如何?”

楚云轩想到醉梦楼所见所闻,以及许长生与郡主之间的种种互动,忍不住嘴角微抽,含糊道:“这个…婶婶,他们二人的关系…嗯…非同一般。”

邱珍顿时来了精神,追问道:“何出此言?”

楚云轩想了想,委婉地暗示道:“这个…两人或许…已有了些超乎寻常的情愫。”

邱珍一听,眼睛一亮,立刻盘算起来:“若真如此,倒也是桩好事!长生也到了该成家的年纪了,是该娶一房媳妇了。若是能尚了郡主,那可是天大的喜事!”

楚云轩闻言,顿时汗颜,连忙提醒道:“婶婶!您忘了?绮罗郡主之前是嫁过人的!是有过驸马的!”

邱珍这才恍然想起,讶然道:“哦!对!你这么一说我才想起来…郡主是嫁过人的。那…那她既然有驸马,为何还与长生走得这般近?这…于礼不合啊!”

楚云轩压低声音道:“婶婶,郡主的那个驸马…据说早就死了。”

邱珍愣住了,沉默片刻,叹息一声,又开始琢磨:“原来如此…是个寡妇…唉,就是不知道长生自己是怎么想的?他到底想不想娶郡主?这终身大事,可马虎不得…”

楚云轩看着婶婶这操心儿子婚事的模样,一阵无奈。

这大概就是为人父母吧…孩子刚认回来,就开始操心娶妻生子了…

许长生与女侠回到梁王府,刚踏入府门不久,正准备歇息片刻,忽听前院传来一阵急促而尖细的呼喊声:

“许长生何在?许长生接旨——!”

听到这声呼喊,正在院内与女侠说话的许长生愣了一下。

女侠皇甫梵律反应极快,瞬间明白过来,低喝一声:“是宫里的太监!快跪下接旨!”

说着,下意识踢了许长生小腿一下。

许长生这才回过神来,这是皇权至上的古代。

他连忙整理了一下衣袍,快步走到前院,依言跪下。

只见一名面白无须、手持明黄卷轴的太监,在一名王府管家的引领下,站在院中。那太监展开圣旨,尖着嗓子,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沧州清河县人士许长生,前番于枫林城通天河堤贪墨一案中,不畏强权,勇于揭发,献策有力,功不可没。朕心甚慰。

着许长生,于明日卯时正刻,至皇城宣政殿外候旨听宣,不得有误!钦此——!”

宣读完毕,太监合上圣旨,脸上堆起职业化的笑容,对仍跪着的许长生道:“许先生,接旨吧。恭喜先生了,陛下明日早朝要亲自召见您呢。

这可是天大的恩宠,先生切记莫要迟到,以免在文武百官面前失了礼数。”

许长生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圣旨,心中一阵茫然,面上却保持镇定,拱手道:“许长生接旨,谢陛下隆恩。有劳公公了。”

周管家取了一些银钱打赏了传旨太监,客气地将对方送走。

待太监离去,许长生拿着那卷明黄的圣旨,翻来覆去看了两眼,抬头看向走过来的女侠,脸上带着几分疑惑和不确定:

“梵律啊…你说,陛下这突然下旨召见我…是什么意思?”

女侠皇甫梵律看着他那还有些懵懂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笑,分析道:“看圣旨上的措辞,是嘉奖你在枫林城案中的功劳。

陛下亲自召见,多半是要论功行赏了。

看来…首辅赵大人那边,事情应该是有了决断,而且…结果似乎不坏。”

许长生握着冰凉的圣旨,望向皇城的方向,轻轻呼出一口气。

“希望…如此吧。”

楚瀚海的筷子顿了一下。

目光看向许长生。

许长生放下筷子,无奈地耸耸肩:“我也不知。

从我记事起,收养我的武夫师父就告诉我姓许,名长生。

至于缘由…或许是他随口取的,或许另有隐情,已不可考。”

楚瀚山还想说什么,楚瀚海却摆了摆手,温和地说道:“二弟,长生刚回来,不必急于一时。长生这个名字,许这个姓,他用了十几年,已然习惯。改姓之事,日后再议不迟。”

家主发话,楚瀚山自然不再多言。

许长生端起酒杯,向身旁一直安静吃饭、眼神却透着复杂思绪的女侠敬了一杯:“梵律,喝一杯。今日,你也算是我回归家庭的见证者了。”

女侠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感慨地低声道:“真是…没想到。

你竟有这样的身世。楚家嫡长子…”

她顿了顿,用更低的声音揶揄道:“就你这家伙,这么喜欢流连风月场的性子,还好你从小失踪了,不然,怕是长安城所有青楼的花魁,早都知晓你楚大公子的名号了。”

许长生闻言,非但不恼,反而挑眉一笑,压低声音回道:“现在长安城的青楼,不也都知道我许长生的名号了?”

女侠没好气地飞给他一个白眼:“你还挺自豪?”

许长生哈哈一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自然。”

宴席过半,楚瀚海似不经意地问道:“听云轩说,你与梁王府的绮罗郡主…交情匪浅,如今也住在梁王府?”

许长生点了点头:“是。暂居梁王府。”

邱珍立刻接过话头,殷切地说道:“长生,你的院子,家里一直给你留着,日日打扫。不如…不如就搬回来住吧?也好和家里的弟弟妹妹们多相处,培养培养感情。”

许长生沉吟片刻,婉拒道:“娘,您的心意我明白。

只是…最近长安城风波未平,我与郡主所为之事,尚未彻底了结。

此时搬回楚家,恐引人注目,横生枝节。

不如暂且仍在梁王府住下,待此事风波平息,再从长计议。”

楚瀚海知道他说的是枫林城案引发的朝堂震动,点了点头表示理解:“长生考虑得周到。

眼下确实不宜节外生枝。”

楚瀚山也感叹道:“说起来,你和绮罗郡主此番作为,胆识确实惊人。朝廷这几日,因此事牵连落马的官员,可不在少数。”

许长生神色平静,语气却带着一丝冷意:“他们既做了不该做的事,贪墨修河款项,酿成数十万百姓惨死的人间惨剧,便该有今日之下场。”

这场认亲后的家宴,在一片复杂而又微妙的温馨气氛中持续到夜色深沉。

邱珍见天色已晚,便极力挽留许长生和女侠在府中住下。

盛情难却,二人便答应下来。

女侠被安排去了客房休息。

许长生则被邱珍亲自带到了那个一直为他保留的院落。

院子打扫得一尘不染,陈设雅致,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安神的檀香气,可见这位母亲十七年来从未有一日懈怠,始终保持着儿子可能归来的期盼。

他的两位堂妹楚倾月、楚倾心还抱来了崭新的被褥,细心地为他铺好床。邱珍拉着他的手,事无巨细地叮嘱:“长生,缺什么,少什么,直接和管家说,或者和你两个妹妹说也行,千万别客气…”

许长生心中微暖,点头应下。

又陪着母亲说了好一会儿话,直到邱珍虽不舍,但见儿子面露倦色,才一步三回头地离去。

终于独自一人留在房中,许长生躺在柔软的大床上,望着雕花的床顶,心中百感交集,种种思绪纷至沓来。

飘浮在半空的玄天真人嘿嘿一笑,打趣道:“小子,感觉如何?突然多了这么一大家子人,是不是有点…措手不及?”

许长生瞥了他一眼,翻了个身,懒洋洋地应道:“就这样吧…福祸难料。”

玄天真人飘到他面前,双手环胸,语气变得正经起来:“别躺着了。既然暂时得了清静,正好办正事。你近日风头出得太大,许长生这三个字在长安城已是无人不晓。树大招风,你需要另一重身份了。

之前与你商议的那道符,正好趁此机会绘制出来。”

许长生呼出一口气,坐起身来,点了点头。

“希望能成功…”他心中默念。

第二日清晨,许长生和女侠与楚家众人一同用了早膳。

膳后,二人便提出要返回梁王府。

邱珍虽万分不舍,但也知儿子自有主张。

楚家众人将二人送至府门。

临别时,邱珍悄悄拉过侄儿楚云轩,低声问道:“云轩,你与长生相处多些…他…他与那位绮罗郡主,究竟…关系如何?”

楚云轩想到醉梦楼所见所闻,以及许长生与郡主之间的种种互动,忍不住嘴角微抽,含糊道:“这个…婶婶,他们二人的关系…嗯…非同一般。

邱珍顿时来了精神,追问道:“何出此言?”

楚云轩想了想,委婉地暗示道:“这个…两人或许…已有了些超乎寻常的情愫。”

邱珍一听,眼睛一亮,立刻盘算起来:“若真如此,倒也是桩好事!长生也到了该成家的年纪了,是该娶一房媳妇了。若是能尚了郡主,那可是天大的喜事!”

楚云轩闻言,顿时汗颜,连忙提醒道:“婶婶!您忘了?绮罗郡主之前是嫁过人的!是有过驸马的!”

邱珍这才恍然想起,讶然道:“哦!对!你这么一说我才想起来…郡主是嫁过人的。那…那她既然有驸马,为何还与长生走得这般近?这…于礼不合啊!”

楚云轩压低声音道:“婶婶,郡主的那个驸马…据说早就死了。”

邱珍愣住了,沉默片刻,叹息一声,又开始琢磨:“原来如此…是个寡妇…唉,就是不知道长生自己是怎么想的?他到底想不想娶郡主?这终身大事,可马虎不得…”

楚云轩看着婶婶这操心儿子婚事的模样,一阵无奈。

这大概就是为人父母吧…孩子刚认回来,就开始操心娶妻生子了…

许长生与女侠回到梁王府,刚踏入府门不久,正准备歇息片刻,忽听前院传来一阵急促而尖细的呼喊声:

“许长生何在?许长生接旨——!”

听到这声呼喊,正在院内与女侠说话的许长生愣了一下。

女侠皇甫梵律反应极快,瞬间明白过来,低喝一声:“是宫里的太监!快跪下接旨!”

说着,下意识踢了许长生小腿一下。

许长生这才回过神来,这是皇权至上的古代。

他连忙整理了一下衣袍,快步走到前院,依言跪下。

只见一名面白无须、手持明黄卷轴的太监,在一名王府管家的引领下,站在院中。那太监展开圣旨,尖着嗓子,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沧州清河县人士许长生,前番于枫林城通天河堤贪墨一案中,不畏强权,勇于揭发,献策有力,功不可没。朕心甚慰。

着许长生,于明日卯时正刻,至皇城宣政殿外候旨听宣,不得有误!钦此——!”

宣读完毕,太监合上圣旨,脸上堆起职业化的笑容,对仍跪着的许长生道:“许先生,接旨吧。恭喜先生了,陛下明日早朝要亲自召见您呢。

这可是天大的恩宠,先生切记莫要迟到,以免在文武百官面前失了礼数。”

许长生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圣旨,心中一阵茫然,面上却保持镇定,拱手道:“许长生接旨,谢陛下隆恩。有劳公公了。”

周管家取了一些银钱打赏了传旨太监,客气地将对方送走。

待太监离去,许长生拿着那卷明黄的圣旨,翻来覆去看了两眼,抬头看向走过来的女侠,脸上带着几分疑惑和不确定:

“梵律啊…你说,陛下这突然下旨召见我…是什么意思?”

女侠皇甫梵律看着他那还有些懵懂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笑,分析道:“看圣旨上的措辞,是嘉奖你在枫林城案中的功劳。

陛下亲自召见,多半是要论功行赏了。

看来…首辅赵大人那边,事情应该是有了决断,而且…结果似乎不坏。”

许长生握着冰凉的圣旨,望向皇城的方向,轻轻呼出一口气。

“希望…如此吧。”

楚瀚海的筷子顿了一下。

目光看向许长生。

许长生放下筷子,无奈地耸耸肩:“我也不知。

从我记事起,收养我的武夫师父就告诉我姓许,名长生。

至于缘由…或许是他随口取的,或许另有隐情,已不可考。”

楚瀚山还想说什么,楚瀚海却摆了摆手,温和地说道:“二弟,长生刚回来,不必急于一时。长生这个名字,许这个姓,他用了十几年,已然习惯。改姓之事,日后再议不迟。”

家主发话,楚瀚山自然不再多言。

许长生端起酒杯,向身旁一直安静吃饭、眼神却透着复杂思绪的女侠敬了一杯:“梵律,喝一杯。今日,你也算是我回归家庭的见证者了。”

女侠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感慨地低声道:“真是…没想到。

你竟有这样的身世。楚家嫡长子…”

她顿了顿,用更低的声音揶揄道:“就你这家伙,这么喜欢流连风月场的性子,还好你从小失踪了,不然,怕是长安城所有青楼的花魁,早都知晓你楚大公子的名号了。”

许长生闻言,非但不恼,反而挑眉一笑,压低声音回道:“现在长安城的青楼,不也都知道我许长生的名号了?”

女侠没好气地飞给他一个白眼:“你还挺自豪?”

许长生哈哈一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自然。”

宴席过半,楚瀚海似不经意地问道:“听云轩说,你与梁王府的绮罗郡主…交情匪浅,如今也住在梁王府?”

许长生点了点头:“是。暂居梁王府。”

邱珍立刻接过话头,殷切地说道:“长生,你的院子,家里一直给你留着,日日打扫。不如…不如就搬回来住吧?也好和家里的弟弟妹妹们多相处,培养培养感情。”

许长生沉吟片刻,婉拒道:“娘,您的心意我明白。

只是…最近长安城风波未平,我与郡主所为之事,尚未彻底了结。

此时搬回楚家,恐引人注目,横生枝节。

不如暂且仍在梁王府住下,待此事风波平息,再从长计议。”

楚瀚海知道他说的是枫林城案引发的朝堂震动,点了点头表示理解:“长生考虑得周到。

眼下确实不宜节外生枝。”

楚瀚山也感叹道:“说起来,你和绮罗郡主此番作为,胆识确实惊人。朝廷这几日,因此事牵连落马的官员,可不在少数。”

许长生神色平静,语气却带着一丝冷意:“他们既做了不该做的事,贪墨修河款项,酿成数十万百姓惨死的人间惨剧,便该有今日之下场。”

这场认亲后的家宴,在一片复杂而又微妙的温馨气氛中持续到夜色深沉。

邱珍见天色已晚,便极力挽留许长生和女侠在府中住下。

盛情难却,二人便答应下来。

女侠被安排去了客房休息。

许长生则被邱珍亲自带到了那个一直为他保留的院落。

院子打扫得一尘不染,陈设雅致,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安神的檀香气,可见这位母亲十七年来从未有一日懈怠,始终保持着儿子可能归来的期盼。

他的两位堂妹楚倾月、楚倾心还抱来了崭新的被褥,细心地为他铺好床。邱珍拉着他的手,事无巨细地叮嘱:“长生,缺什么,少什么,直接和管家说,或者和你两个妹妹说也行,千万别客气…”

许长生心中微暖,点头应下。

又陪着母亲说了好一会儿话,直到邱珍虽不舍,但见儿子面露倦色,才一步三回头地离去。

终于独自一人留在房中,许长生躺在柔软的大床上,望着雕花的床顶,心中百感交集,种种思绪纷至沓来。

飘浮在半空的玄天真人嘿嘿一笑,打趣道:“小子,感觉如何?突然多了这么一大家子人,是不是有点…措手不及?”

许长生瞥了他一眼,翻了个身,懒洋洋地应道:“就这样吧…福祸难料。”

玄天真人飘到他面前,双手环胸,语气变得正经起来:“别躺着了。既然暂时得了清静,正好办正事。你近日风头出得太大,许长生这三个字在长安城已是无人不晓。树大招风,你需要另一重身份了。

之前与你商议的那道符,正好趁此机会绘制出来。”

许长生呼出一口气,坐起身来,点了点头。

“希望能成功…”他心中默念。

第二日清晨,许长生和女侠与楚家众人一同用了早膳。

膳后,二人便提出要返回梁王府。

邱珍虽万分不舍,但也知儿子自有主张。

楚家众人将二人送至府门。

临别时,邱珍悄悄拉过侄儿楚云轩,低声问道:“云轩,你与长生相处多些…他…他与那位绮罗郡主,究竟…关系如何?”

楚云轩想到醉梦楼所见所闻,以及许长生与郡主之间的种种互动,忍不住嘴角微抽,含糊道:“这个…婶婶,他们二人的关系…嗯…非同一般。”

邱珍顿时来了精神,追问道:“何出此言?”

楚云轩想了想,委婉地暗示道:“这个…两人或许…已有了些超乎寻常的情愫。”

邱珍一听,眼睛一亮,立刻盘算起来:“若真如此,倒也是桩好事!长生也到了该成家的年纪了,是该娶一房媳妇了。若是能尚了郡主,那可是天大的喜事!”

楚云轩闻言,顿时汗颜,连忙提醒道:“婶婶!您忘了?绮罗郡主之前是嫁过人的!是有过驸马的!”

邱珍这才恍然想起,讶然道:“哦!对!你这么一说我才想起来…郡主是嫁过人的。那…那她既然有驸马,为何还与长生走得这般近?这…于礼不合啊!”

楚云轩压低声音道:“婶婶,郡主的那个驸马…据说早就死了。”

邱珍愣住了,沉默片刻,叹息一声,又开始琢磨:“原来如此…是个寡妇…唉,就是不知道长生自己是怎么想的?他到底想不想娶郡主?这终身大事,可马虎不得…”

楚云轩看着婶婶这操心儿子婚事的模样,一阵无奈。

这大概就是为人父母吧…孩子刚认回来,就开始操心娶妻生子了…

许长生与女侠回到梁王府,刚踏入府门不久,正准备歇息片刻,忽听前院传来一阵急促而尖细的呼喊声:

“许长生何在?许长生接旨——!”

听到这声呼喊,正在院内与女侠说话的许长生愣了一下。

女侠皇甫梵律反应极快,瞬间明白过来,低喝一声:“是宫里的太监!快跪下接旨!”

说着,下意识踢了许长生小腿一下。

许长生这才回过神来,这是皇权至上的古代。

他连忙整理了一下衣袍,快步走到前院,依言跪下。

只见一名面白无须、手持明黄卷轴的太监,在一名王府管家的引领下,站在院中。那太监展开圣旨,尖着嗓子,朗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沧州清河县人士许长生,前番于枫林城通天河堤贪墨一案中,不畏强权,勇于揭发,献策有力,功不可没。朕心甚慰。

着许长生,于明日卯时正刻,至皇城宣政殿外候旨听宣,不得有误!钦此——!”

宣读完毕,太监合上圣旨,脸上堆起职业化的笑容,对仍跪着的许长生道:“许先生,接旨吧。恭喜先生了,陛下明日早朝要亲自召见您呢。

这可是天大的恩宠,先生切记莫要迟到,以免在文武百官面前失了礼数。”

许长生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圣旨,心中一阵茫然,面上却保持镇定,拱手道:“许长生接旨,谢陛下隆恩。有劳公公了。”

周管家取了一些银钱打赏了传旨太监,客气地将对方送走。

待太监离去,许长生拿着那卷明黄的圣旨,翻来覆去看了两眼,抬头看向走过来的女侠,脸上带着几分疑惑和不确定:

“梵律啊…你说,陛下这突然下旨召见我…是什么意思?”

女侠皇甫梵律看着他那还有些懵懂的样子,忍不住笑了笑,分析道:“看圣旨上的措辞,是嘉奖你在枫林城案中的功劳。

陛下亲自召见,多半是要论功行赏了。

看来…首辅赵大人那边,事情应该是有了决断,而且…结果似乎不坏。”

许长生握着冰凉的圣旨,望向皇城的方向,轻轻呼出一口气。

“希望…如此吧。”

楚瀚海的筷子顿了一下。

目光看向许长生。

许长生放下筷子,无奈地耸耸肩:“我也不知。

从我记事起,收养我的武夫师父就告诉我姓许,名长生。

至于缘由…或许是他随口取的,或许另有隐情,已不可考。”

楚瀚山还想说什么,楚瀚海却摆了摆手,温和地说道:“二弟,长生刚回来,不必急于一时。长生这个名字,许这个姓,他用了十几年,已然习惯。改姓之事,日后再议不迟。”

家主发话,楚瀚山自然不再多言。

许长生端起酒杯,向身旁一直安静吃饭、眼神却透着复杂思绪的女侠敬了一杯:“梵律,喝一杯。今日,你也算是我回归家庭的见证者了。”

女侠端起酒杯,抿了一口,感慨地低声道:“真是…没想到。

你竟有这样的身世。楚家嫡长子…”

她顿了顿,用更低的声音揶揄道:“就你这家伙,这么喜欢流连风月场的性子,还好你从小失踪了,不然,怕是长安城所有青楼的花魁,早都知晓你楚大公子的名号了。”

许长生闻言,非但不恼,反而挑眉一笑,压低声音回道:“现在长安城的青楼,不也都知道我许长生的名号了?”

女侠没好气地飞给他一个白眼:“你还挺自豪?”

许长生哈哈一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自然。”

宴席过半,楚瀚海似不经意地问道:“听云轩说,你与梁王府的绮罗郡主…交情匪浅,如今也住在梁王府?”

许长生点了点头:“是。暂居梁王府。”

邱珍立刻接过话头,殷切地说道:“长生,你的院子,家里一直给你留着,日日打扫。不如…不如就搬回来住吧?也好和家里的弟弟妹妹们多相处,培养培养感情。”

许长生沉吟片刻,婉拒道:“娘,您的心意我明白。

只是…最近长安城风波未平,我与郡主所为之事,尚未彻底了结。

此时搬回楚家,恐引人注目,横生枝节。

不如暂且仍在梁王府住下,待此事风波平息,再从长计议。”

楚瀚海知道他说的是枫林城案引发的朝堂震动,点了点头表示理解:“长生考虑得周到。

眼下确实不宜节外生枝。”

楚瀚山也感叹道:“说起来,你和绮罗郡主此番作为,胆识确实惊人。朝廷这几日,因此事牵连落马的官员,可不在少数。”

许长生神色平静,语气却带着一丝冷意:“他们既做了不该做的事,贪墨修河款项,酿成数十万百姓惨死的人间惨剧,便该有今日之下场。”

这场认亲后的家宴,在一片复杂而又微妙的温馨气氛中持续到夜色深沉。

邱珍见天色已晚,便极力挽留许长生和女侠在府中住下。

盛情难却,二人便答应下来。

女侠被安排去了客房休息。

许长生则被邱珍亲自带到了那个一直为他保留的院落。

院子打扫得一尘不染,陈设雅致,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安神的檀香气,可见这位母亲十七年来从未有一日懈怠,始终保持着儿子可能归来的期盼。

他的两位堂妹楚倾月、楚倾心还抱来了崭新的被褥,细心地为他铺好床。邱珍拉着他的手,事无巨细地叮嘱:“长生,缺什么,少什么,直接和管家说,或者和你两个妹妹说也行,千万别客气…”

许长生心中微暖,点头应下。

又陪着母亲说了好一会儿话,直到邱珍虽不舍,但见儿子面露倦色,才一步三回头地离去。

终于独自一人留在房中,许长生躺在柔软的大床上,望着雕花的床顶,心中百感交集,种种思绪纷至沓来。

飘浮在半空的玄天真人嘿嘿一笑,打趣道:“小子,感觉如何?突然多了这么一大家子人,是不是有点…措手不及?”

许长生瞥了他一眼,翻了个身,懒洋洋地应道:“就这样吧…福祸难料。”

玄天真人飘到他面前,双手环胸,语气变得正经起来:“别躺着了。既然暂时得了清静,正好办正事。你近日风头出得太大,许长生这三个字在长安城已是无人不晓。树大招风,你需要另一重身份了。

之前与你商议的那道符,正好趁此机会绘制出来。”

许长生呼出一口气,坐起身来,点了点头。

“希望能成功…”他心中默念。

第二日清晨,许长生和女侠与楚家众人一同用了早膳。

膳后,二人便提出要返回梁王府。

邱珍虽万分不舍,但也知儿子自有主张。

楚家众人将二人送至府门。

临别时,邱珍悄悄拉过侄儿楚云轩,低声问道:“云轩,你与长生相处多些…他…他与那位绮罗郡主,究竟…关系如何?”

楚云轩想到醉梦楼所见所闻,以及许长生与郡主之间的种种互动,忍不住嘴角微抽,含糊道:“这个…婶婶,他们二人的关系…嗯…非同一般。”

邱珍顿时来了精神,追问道:“何出此言?”

楚云轩想了想,委婉地暗示道:“这个…两人或许…已有了些超乎寻常的情愫。”

邱珍一听,眼睛一亮,立刻盘算起来:“若真如此,倒也是桩好事!长生也到了该成家的年纪了,是该娶一房媳妇了。若是能尚了郡主,那可是天大的喜事!”

楚云轩闻言,顿时汗颜,连忙提醒道:“婶婶!您忘了?绮罗郡主之前是嫁过人的!是有过驸马的!”

邱珍这才恍然想起,讶然道:“哦!对!你这么一说我才想起来…郡主是嫁过人的。那…那她既然有驸马,为何还与长生走得这般近?这…于礼不合啊!”

楚云轩压低声音道:“婶婶,郡主的那个驸马…据说早就死了。”

邱珍愣住了,沉默片刻,叹息一声,又开始琢磨:“原来如此…是个寡妇…唉,就是不知道长生自己是怎么想的?他到底想不想娶郡主?这终身大事,可马虎不得…”

楚云轩看着婶婶这操心儿子婚事的模样,一阵无奈。

这大概就是为人父母吧…孩子刚认回来,就开始操心娶妻生子了…

许长生与女侠回到梁王府,刚踏入府门不久,正准备歇息片刻,忽听前院传来一阵急促而尖细的呼喊声:

“许长生何在?许长生接旨——!”

听到这声呼喊,正在院内与女侠说话的许长生愣了一下。

女侠皇甫梵律反应极快,瞬间明白过来,低喝一声:“是宫里的太监!快跪下接旨!”

说着,下意识踢了许长生小腿一下。

许长生这才回过神来,这是皇权至上的古代。

他连忙整理了一下衣袍,快步走到前院,依言跪下。

只见一名面白无须、手持明黄卷轴的太监,在一名王府管家的引领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穿越星际捂紧SSS级纯人类马甲 高冷剑仙她重生了 大秦,让我魂牵梦绕 东汉:格物致癫 我的治愈游戏成真了 汉阙孤臣 死对头总想和我天下第一好 我在中欧当上帝! 星铁:开局浮黎碎了怎么办 废柴混沌仙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