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世,选中了清香,就是选择了个简单难度。
相比于浓香乃至酱香,清香型的工艺和酒体设计,就要简单的多。
常规的酒体设计,从酒样开始,到大样生产,再到成品酒灌装,至少也要半年的时间。
最难的倒不是酒样勾调,而是等比例放大后,如何保证大样的口感和小样一致,这个不但需要经验技术,还极为耗费时间。
陈明涛可没这么时间浪费,只能出奇招。
酒样勾调、包材采购同步进行,至于大样生产的繁琐步骤只能简化,等比例放大后,只要口感不是偏移的太过离谱,他都能接受。
毕竟,自己要勾调的产品,只是一款入门级的清香型口粮酒而已。
等到解决了眼前的困境,后面再慢慢修正也是可以的。
只要符合三个标准即可,够味、够劲,外加饮后身体舒适,不口干不头疼就成。
二楼实验室内。
陈明涛三人各自穿上了白大褂戴上了手套,实验室中央的桌子上,摆放了30多个透明的玻璃瓶,里面是刚才酒库打来的样品。
上面还用娟秀的字迹,写上了编号。
陈明涛很是满意,赵喜娟的表现很积极,这编号的事他没安排,可赵喜娟还是给标上了。
而眼下,她还拿了个笔记本等着记笔记,反观王强却是双手空空。
陈明涛不动声色,从靠墙的台子上拿了三个品酒杯过来,这是一种外表酷似郁金香花朵的特殊杯子,又叫牛眼杯。
一人发了一个,赵喜娟有点儿意外:“厂长,我们这是要干什么?”
“先品酒,调酒之前,得清楚这酒样的风格如何。”陈明涛边回答,边给三个酒杯各倒了一点儿。
“酒的味道不是都差不多么?”王强有点儿好奇,“这些酒的工艺、粮食,甚至是师傅都是一样的,我感觉区别不大。”
“区别可大了去了,这是你们要记住的第一个知识点,酒体是有等级的,同样是粮食酒,每一批酒的口感和风格都不一样。”
陈明涛端起杯子,“就象人一样,世界上找不出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可不是有双胞胎么……”赵喜娟小声嘀咕着。
“那是同一批量的。”陈明涛纠正,把酒杯凑近鼻尖道:“品酒的内核诀窍三个字‘看、闻、尝’,先看酒体是否纯净,再闻香,你们象我这样,把鼻子伸进杯子感受下。”
两人端起杯子,学着陈明涛的模样,把酒杯靠近鼻尖,感受着酒体的香味。
陈明涛深吸一口,顿时刺鼻的酒精味夹杂着一点儿粮味钻入鼻腔,闻起来有一股难言的酸涩感。
没办法,毕竟是人家挑剩下的次级酒,纵使放了几年,也变不了凤凰。
那些什么十年迎宾赛飞天都是扯淡的,垃圾酒放的时间再久,也跃迁不了阶层。
陈明涛观察了下,两人并没有什么异状,反而有点儿兴奋。
“闻完味道,就要品一口,不能喝多,一点点儿。”陈明涛伸出舌头示意了一下,“把酒体铺满舌头,停几秒,感受下酒体的味道,然后再咽下,等待片刻感受下回甘。”
说完,他便带头示范。
倾刻间,难以言表的酸涩感铺满舌尖,细细品味,还有点儿粮食的焦苦味儿,陈明涛强压着反胃的冲动,硬着头皮吞了下去。
酒体入喉,迅速滑入了胃部,食道仿佛被灼烧了一般难受,这些原酒可都是接近70度的高度酒,期待着的回甘一点儿也没有。
陈明涛张开口腔,想要感受下口腔里的回香,可惜,什么都没有。
饶是心里做好了准备,陈明涛还是有点儿失望,这批量级原酒,也太他娘的差了吧?
汾酒厂他前世去参观过,饶是里面的次级酒也不可能这么多的杂味,显然这裕和县酒厂的酿酒工艺,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那边,两人也学着陈明涛的模样,仰头把酒液灌入口中,王强没有把控住量,显然倒的有点多。
下一秒,王强猛然喷了一口,然后剧烈的咳嗽。
赵喜娟抿着嘴,可从那疯狂颤斗的嘴唇来看,显然这一口酒不好受。
陈明涛神色平静,解释道:“如果你们想在这一行做下去,这就是你们以后的日常工作,每天大量的品酒,发现问题并完成记录,让映射的车间整改工艺。”
两人连连点头,王强忙找抹布清理地面,赵喜娟压制胃里恶心的冲动问:“厂长,那刚才的酒有问题吗?”
“你说说刚才饮酒的感觉。”陈明涛反问。
“酸涩、辣舌头,而且有一股馊味儿……”
赵喜娟高中毕业就来了厂里,也干了两年多,云山烧喝过,刚烧出来的原酒也喝过,可这么难喝的原酒还是头一次。
陈明涛有点儿意外,这赵喜娟有点儿天赋,味道都喝了出来,顿了顿,他解释道:
“这辣舌头显然是刚烧出来的新酒,至于酸涩和馊味儿,这是典型的‘酸败’和‘杂菌感染’有三个可能。
“第一,环境卫生差,场地、工具清洁不到位,滋生了大量的杂菌。
“第二,酒醅‘掉排’或‘淋浆’不畅。粮食入缸后,温度没上来,导致掉排,或者是水分太大、缸底积水,导致发酵不彻底,酸度急剧升高。
“第三,过度发酵。我估计这是最近的新酒吧?”
陈明涛一边说,赵喜娟一边疯狂地记着笔记,听到这话连连点头。
“厂长,掉排是什么意思?”
“就比如你和好面,面团会慢慢鼓起来,可你要是把面团和的太硬,或者是放在冰窖里,面团就发不起来,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陈明涛说。
赵喜娟忙不迭地记着,这些知识听着就很专业,自己选择来质量科,显然没错。
那边王强已经收拾好了,一脸的歉意:“厂长,不好意思啊,刚才喝多了没忍住……”
“没事,把杯子洗一下,拿水漱下口。一次别太多,铺满舌头就行,品下一瓶。”陈明涛吩咐道:“赵喜娟,你把刚才这瓶的特点记一下,酒精度68度、辣口、酸败、有苦味,馊味儿重。”
赵喜娟心中震撼,没想到厂长竟然连酒精度也品出来了,只是刚才问得多了,她也不好意思问什么品度数。
下一杯。
赵喜娟喝完问:“厂长,这个有点儿刺喉还有点儿辣口,是什么原因呢?”
陈明涛回道:“恩,问得好。‘刺喉、辣口’,这叫‘醛辣味重’。你记住这个感觉,主要是两点,其一,‘掐头去尾’不干净……”
“厂长,这个后味有点儿发苦……”
“后味发苦八成是在发酵上,‘曲量’过大或者‘曲质不好’……”
“厂长,这个喝起来有点儿单薄,不够醇厚。”
“‘味短、寡淡’,这是‘骨架’有了,‘血肉’不足。一般是发酵周期不足,或者是蒸馏环节的毛病……”
三人就这般在实验室里,尝着这几十个酒样,赵喜娟和王强发问,陈明涛细细讲解。
赵喜娟的本子越记越多,心中对于陈明涛也愈发的佩服,其中两三个问题,之前也听自己的大伯赵得柱说过,别说,两人说的原因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