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开路(1 / 1)

特种大队渡过青石河后,连续三天,都在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中艰难跋涉。

这里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林海雪原。

参天的红松、白桦遮天蔽日,脚下是厚厚的、常年不见阳光而变得松软潮湿的苔藓和落叶层,腐烂的树干横七竖八地倒伏着,上面长满了蘑菇和青笞。

行军变得极其困难。队员们需要用砍刀劈开缠绕的藤蔓和灌木,才能勉强开辟出一条信道。速度慢得象蜗牛,一天也走不了二三十里。

更糟糕的是,森林里几乎无法辨别精确方向,只能依靠指北针和吕俊生、山鹰等老侦察兵的经验,通过观察树冠的疏密、苔藓的生长方向来判断大致方位。

“队长,这样下去不行,速度太慢,而且体力消耗太大。”副队长抹了一把脸上的汗水和露水,担忧地说。

吕俊生何尝不知,他抬头看了看几乎透不进阳光的密林顶部,又看了看身边虽然依旧坚毅但难掩疲惫的队员们。

他们的干粮在消耗,电池电量在下降,而前路漫漫。

“必须找到一条伐木道或者猎人小径。”吕俊生下定决心,“山鹰,你带两个人,向东北方向探路,查找任何人工痕迹。注意安全,保持连络。”

“是!”山鹰点了两名身手最灵活的队员,迅速消失在密林深处。

大部队原地休息,保持警戒。队员们抓紧时间喝水、吃干粮,检查装备。潮湿的环境让武器保养变得尤为重要。

几个小时后,电台里传来了山鹰略带兴奋的声音:“队长,有发现!东北方向约五里外,发现一条废弃的伐木道!

道况很差,长满了杂草灌木,但依稀可辨,方向大致是朝北的!”

“太好了!”吕俊生精神一振,“全体注意,向山鹰小组靠拢!我们沿伐木道走!”

有了明确的路径,行军速度顿时加快了不少。虽然伐木道早已荒废,但总比在密林中硬闯要强得多。

沿着伐木道走了大半天,在接近一片林间空地时,负责前方侦察的尖兵突然发出了警戒信号!

“队长!前方有情况!空地上有临时营地痕迹,还有……马蹄印和新鲜的车辙印!”

吕俊生心中一凛,立刻示意队伍散开隐蔽,自己带着磐石和山猫潜行上前观察。

只见林间空地上,散落着几个简陋的窝棚骨架,地上有熄灭不久的篝火灰烬,周围还有明显是最近留下的马蹄印和两道深深的车辙印,车辙指向北方。

“不是猎人,猎人不带车。也不是我们的人。”吕俊生仔细观察着车辙的宽度和深度,“是鬼子的胶轮大车,载重不轻。

马蹄印也很清淅,看来是一支运输队,过去的时间不会超过一天。”

他蹲下身,仔细检查篝火灰烬,甚至还能感觉到一丝馀温。“他们在这里停留过,可能是在休息或者躲避什么。”

“队长,看这里。”山猫在窝棚旁发现了一些散落的米粒和几个空的罐头盒,罐头盒上的标签是日文。

“鬼子的运输队?他们怎么会走这种荒无人烟的废弃伐木道?”磐石疑惑道。

吕俊生目光闪铄,脑中飞速思考:“有两种可能。第一,这是鬼子的一条秘密补给线,用来向某个前沿据点运送物资,避开我们主要活动局域。第二……”

他顿了顿,语气凝重起来:“第二,这是冲我们来的。

鬼子可能判断出我们北上的意图,派出了机动部队进行拦截或搜索。这支运输队可能是给拦截部队运送补给的。”

无论是哪种可能,都意味着他们已经接近了危险局域。

“山鹰,扩大侦察范围,尤其是车辙延伸的方向,看看有没有鬼子据点或大队人马的迹象。”令道,同时示意秀才:

“给杨将军发电,通报发现敌运输队踪迹,疑似鬼子已察觉我北上意图,可能在前方设阻。我部将谨慎前行,继续侦察。”

“是!”

队伍的气氛再次紧张起来。之前的林海跋涉虽然艰苦,但相对安全。

现在,敌人的踪迹已经出现,意味着真正的考验即将来临。

吕俊生仔细观察着地上的车辙和马蹄印,眉头紧锁。鬼子运输队出现在这条荒废的伐木道上,绝非偶然。

这证实了他的判断:日军高层已经敏锐地察觉到抗联主力北上的战略意图,并开始调动兵力,试图在前方构筑新的封锁线。

“不能沿着伐木道走了。”吕俊生果断做出决定,“鬼子能用这条路运补给,他们的巡逻队甚至设伏部队也很可能利用这条路。我们目标太小,一旦遭遇,极易暴露。”

他转向身边经验最丰富的侦察兵山鹰和老猎人出身的队员樵夫:“山鹰,樵夫,你们俩带一个小组,立刻离开伐木道,向东北方向穿插,查找新的、更隐蔽的路线。

要求是:完全避开任何现有道路,尽可能利用密林、山谷、溪流等天然屏障,目标是绕过可能存在的鬼子封锁区,继续向宁安方向渗透。”

“明白!保证找到路!”山鹰和樵夫领命,立刻挑选了三名精干队员,带上指北针、砍刀和几天干粮,如同狸猫般悄无声息地消失在伐木道东侧的密林中。

“其馀人,原地隐蔽休整,保持绝对静默,等待侦察组消息。”吕俊生命令道。

队伍迅速分散,利用茂密的灌木和倒木隐蔽起来,整个营地瞬间变得死寂,只有风吹过树梢的声音。

等待是漫长的,也是煎熬的。

每个队员都明白,侦察组能否找到安全信道,关系到整个大队乃至后续主力部队的安危。

吕俊生靠在一棵粗大的红松后,闭目养神,但大脑却在飞速运转。

他回忆着地图上的每一个细节,推演着鬼子可能布防的重点局域——主要的河谷、隘口、交通线枢钮……

“必须绕开这些地方,哪怕多走几天的山路。”他暗自下定决心。

一天后,黄昏时分,山鹰和樵夫小组终于返回了。两人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中却透着一丝兴奋。

“队长,有路了!”山鹰压低声音,语气急促却清淅,“我们向东北穿插了大约四十里,发现了一条野兽踩出来的小路,极其隐蔽,沿着一条无名溪流的河谷向上游延伸。

溪流两岸是徒峭的悬崖和密林,几乎无人迹。”

樵夫补充道:“我们顺着那条兽道走了很远,翻过一道山梁后,下面是一片更大的原始森林,地图上应该没有标注。

我们判断,沿着那片森林的边缘向北,再设法渡过一条叫寒葱河的支流,就能彻底绕开鬼子可能重点布防的敦化以南主要信道,进入宁安西北部的老林子。”

“好!”吕俊生眼中精光一闪,“这条路线,鬼子绝对想不到!我们就走这条‘兽道’!”

他立刻下令:“全体集合,检查装备,丢弃一切非必要物品,减轻负重!我们连夜出发,走山鹰他们找到的路!”

夜幕降临,特种大队再次启程。这一次,他们彻底离开了任何形式的人工道路,完全依靠指北针和侦察兵的记忆,在漆黑一片的原始森林中艰难跋涉。

山鹰和樵夫找到的那条兽道其实根本算不上路,只是在茂密灌木和倒木中,隐约能看到一些动物反复踩踏形成的痕迹,时断时续。

队员们必须用砍刀不断劈砍藤蔓,才能勉强通过。行军速度极其缓慢,体力消耗巨大。

但好处是,这里的隐蔽性达到了极致。浓密的树冠完全屏蔽了天空,即使白天林中也如同黑夜。脚下厚厚的落叶层吸收了所有的脚步声。

队伍如同一条沉默的巨蟒,在密林深处悄然蠕动。

连续三天,他们都在这种极端环境下行军。

干粮在快速消耗,水源倒是不缺,林中有不少清澈的溪流。但疲惫和湿冷的天气考验着每个人的意志。

期间,他们曾远远听到过汽车引擎声和狗吠声,判断是附近公路或据点传来的,但都成功利用地形避开,没有发生任何接触。

第四天凌晨,队伍抵达了樵夫提到的寒葱河。

这是一条水流湍急、河面宽阔的山涧河流,对岸是更加徒峭的山涯。

“队长,水流太急,徒涉不可能。上下游都看过了,没有桥,也没有合适的渡点。”负责侦察河况的水鬼回来报告。

吕俊生观察着地形,河岸这边有一片相对平坦的河滩,但对岸是近乎垂直的悬崖,即使渡过河,也难以攀登。

“必须搭建简易桥梁。”吕俊生下定决心,“砍树,制作木筏或者绳索桥!”

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好在森林里最不缺的就是木材。

他们挑选了几棵粗细合适的白桦树,用砍刀和工兵锹奋力砍伐。

没有大型工具,砍树极其费力,但队员们轮流上阵,汗水浸透了衣服。

与此同时,其他队员利用随身携带的登山绳和缴获的鬼子电线,开始编织结实的绳索。

花了整整大半天时间,一座简陋的绳索桥终于搭建起来。

几根粗大的树干被并排固定在一起,形成桥面,两端用绳索牢牢系在岸边的大树上。

“试桥!”吕俊生命令。

体重最重的队员“坦克”率先小心翼翼地走上桥面。绳索桥发出吱呀的声响,但还算稳固。

“安全!可以过!”坦克在对岸喊道。

队伍开始依次过桥。过程缓慢而紧张,每个人都紧握着护栏绳索,生怕掉进冰冷的急流中。

当最后一名队员安全抵达对岸后,吕俊生下令:“拆桥!不能留下任何痕迹!”

队员们又花费了不少时间,将绳索解开,将作为桥面的树干推入河中,看着它们被湍急的河水冲走。岸边的痕迹也被仔细清理掩盖。

渡过寒葱河后,地形变得更加复杂。队伍进入了一片被称为迷魂阵的石砬子地带,巨大的岩石林立,岔路极多,极易迷失方向。

樵夫的老猎人经验发挥了关键作用。他通过观察苔藓的朝向、岩石的风化程度以及野兽的足迹,艰难地辨别着方向。

“队长,这边走!这边风口小,苔藓长得厚,应该是背阴面,朝北!”樵夫指着一条狭窄的石缝。

队伍就这样在怪石嶙峋中艰难穿行,有时甚至需要攀爬徒峭的岩壁。所有人的手掌和膝盖都被磨破了,但没有人抱怨。

又经过两天近乎极限的行军,队伍的食物几乎耗尽,队员们体力透支严重。

就在天色渐晚,队伍准备查找宿营地时,前方负责侦察的尖兵突然发出了激动的低呼:“队长!快来看!”

吕俊生快步上前,拨开茂密的树枝,向前望去。

只见远方,连绵的山峦尽头,出现了一片开阔的谷地,谷地中隐约可见炊烟袅袅,甚至能听到微弱的鸡鸣犬吠之声。

更远处,一座巍峨的山峰在夕阳下呈现出独特的轮廓。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跨越时空再爱你一次 龙珠:我才三岁,让我老登逆袭? 神示录 苍天不负修真人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惊雪:中华异事录 战锤40K的DOOM 总裁大人,请收起你的职场PUA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在无限恐怖中,签到万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