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河对岸的临时哨卡被无声端掉,五十五名特种队员连同装备如同水滴融入沙地,消失在北方的密林之中,没有留下明显的行军痕迹。
队长吕俊生却在这片林地里,留下了另一番精心布置的景象。
“队长,都处理干净了。”队员匕首低声汇报。
他刚和几名队员将伪军尸体拖到一处显眼的洼地,并故意让一具尸体的手臂露在外面,周围的灌木也被刻意踩踏,制造出混乱的假象。
“恩。”吕俊生蹲下身,用剌刀在软泥上划出几道凌乱且指向西北方向的脚印,深浅不一,模拟出仓促撤退的痕迹。
他又捡起一个空瘪的日式弹药盒,扔在脚印旁。“把我们用剩下的那几个日式手榴弹拉环,也撒在这附近。”
“明白!”匕首立即执行命令。
吕俊生站起身,环顾这片被精心伪装过的现场,嘴角勾起一丝冷峻的弧度。
他并非要完全隐藏行踪,而是要传递一个精心编织的假情报。
“鬼子不是傻子,一个小队的哨兵连同据点凭空消失,他们一定会来查。
我们要让他们看到我们想让他们看的东西——一支装备了部分日械、战术精良却急于向西北方向撤退的小股抗联精锐。”
他转向通信兵秀才:“给杨将军发电,密电:我部已安全渡河,清除障碍。已布疑阵,诱敌向西北。
我部按计划继续向北侦察。请主力保持静默,待我下一步通报。”
“是!”
电波悄无声息地发出,特种大队再次启程,隐入密林深处。
…
当天下午,一队巡逻的伪军发现了青石河哨卡的异常——太安静了。
他们战战兢兢地靠近,随即发现了洼地里的尸体和一片狼借的现场。
消息迅速层层上报,很快传到了正在桦甸城内舔舐伤口的竹内联队指挥部。
“纳尼?青石河哨卡被端了?一个班的皇协军全部玉碎?”竹内接到报告,又惊又怒,更多的是一种憋屈与无力。“什么时候的事?”
“根据尸体僵硬程度判断,应该是今天凌晨。”参谋低声回答。
“八嘎!又是他们!肯定是抗联派出的那支神秘部队!”竹内一拳砸在桌上,伤口隐隐作痛。“现场还有什么发现?”
“嗨!现场痕迹杂乱,但侦察兵发现了指向西北方向的脚印,还有丢弃的帝国制式弹药盒和手榴弹拉环。
初步判断,是一支小股精锐所为,可能携带有缴获的我方武器,事后向西北山区流窜。”
“西北?”竹内走到地图前,眉头紧锁。西北方向是更茂密的原始森林,通往抚松、长白一带,地形复杂。“他们想干什么?迂回?还是故布疑阵?”
他本能地感到不安。
抗联刚获大胜,不趁势巩固或扩大战果,反而派小股部队向西北流窜?这不合常理。
“命令!”竹内沉吟片刻,下令道,“派出两个中队,向西北方向搜索追击,但不得过于深入,以侦察为主。
同时,将情况立即上报野副昌德将军与关东军司令部!
重点说明此股敌军战术特征——行动诡秘、下手狠辣、擅长夜战与无声战斗。”
竹内隐隐觉得,这支神出鬼没的队伍,或许比抗联主力更加危险。
…
新京(长春),关东军司令部。
梅津美治郎,这位以冷静乃至冷酷着称的日军大将,正仔细阅读着由野副昌德转呈、内含竹内联队详细战报与最新发现的文档。
他脸色阴沉。
鸡冠岭惨败,一个精锐大队几近全灭,联队后勤线被彻底摧毁,这已不仅是战术失利,更是对关东军威信的重创!
但更令他心惊的,是战报中反复提及的某些细节。
他按下调用铃。
片刻后,司令部几名负责情报与技术分析的高级参谋,以及一位从奉天兵工厂紧急召来的弹药专家,步入戒备森严的办公室。
“诸位,”梅津美治郎的声音冰冷,“前线送来的战利品与阵亡将士遗体上,发现了一些极不寻常的弹药。请佐藤博士先说明分析结果。”
头发花白的佐藤博士打开一个铅封盒子,里面衬着绒布,盛放数枚扭曲变形的弹头。他戴上白手套,小心拈起一枚,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斗:
“司令官阁下,诸位,这是从鸡冠岭战场帝国将士遗体上取出的弹头。经金相分析、硬度测试与成分检测……结果令人震惊。”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继续道:“这些弹头的铜被甲纯度极高,内部铅芯结构均匀,更重要的是,
其钢芯的硬度与轫性……远超帝国目前任何一款制式步枪弹,甚至超过我军航空机枪弹药标准!”
“什么?”一名参谋失声惊呼,“比航空弹药还高?这怎么可能?抗联何来此种技术?”
佐藤博士摇头:“以支那,尤其是抗联的工业基础,绝无可能产出此类弹药。
这需要极先进的冶金、加工与质量管理体系。
其工艺水平,甚至……不亚于德意志最新技术。”
办公室内一片死寂,结论太过骇人。
梅津美治郎眼中寒光闪动,指向另一份报告:“再看这个。竹内联队及此前池田大队的战报中,均提及同一现象:
交战前,其外围警戒哨、巡逻队常于毫无预警下被全员清除,手法干净利落,多使用冷兵器或微声武器。”
他起身走到巨幅军事地图前:“这绝非普通游击队或缺乏训练的抗联主力所能为。这是一支高度专业化、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小股部队。
其作战模式——精准侦察、远程狙杀、渗透破袭、定点清除——令我想起一种我们尚在研究中、未完全成型的战法……”
他略作停顿,缓缓道:“特种作战。”
参谋们面面相觑,这个词既陌生又令人不安。
“司令官阁下,您是指……抗联背后有未知势力支持?且其所提供的技术、战术指导远超我方预期?”情报参谋小心翼翼地问。
梅津美治郎未直接回答,反问道:“除弹药外,有无其他异常?例如服装、单兵装备、通信方式?”
“有!”另一参谋立即答道,“有溃兵提及,夜战中对方似能于黑暗中视物,射击极准。”
梅津美治郎眉头越皱越紧。
这些碎片信息,拼凑出一幅令他脊背发凉的图景——抗联所获支持的技术先进性,恐已完全超出地锅当前认知。
梅津美治郎幽然叹息:“此股势力已超出想象。此前他们便曾出售盘尼西林技术,而今又现如此装备,我心难安……速报大本营,请大本营决断。”
他目光锐利扫过众人:“同时,命令各部队,尤其是前线单位,立即改变战术!
面对此等具技术优势之特种部队,常规扫荡与阵地战效力已显不足。”
他走至地图前,下达一连串指令:
“第一,各联队、大队立即组建挺身队,遴选最精锐士兵,配发最优自动火器与掷弹筒,开展针对性反渗透、反狙击训练,专司应对抗联此支神秘部队!”
“第二,加强所有重要据点、后勤节点、指挥部警戒,增派明暗哨与巡逻队,尤须强化夜间警戒,配备探照灯与军犬!”
“第三,情报部门加大渗透力度,不惜代价获取抗联,特别是该小股部队之装备来源、人员构成与行动规律!”
“第四,航空侦察部队增加对长白山区,特别是辉南、桦甸、宁安交界地带的侦察频次,搜寻抗联主力可能之集结地与补给点!”
他最后强调:“诸君,我等所面对者,或已非简单土匪流寇,而是一支获神秘外援、正快速蜕变之军队!
必须高度重视,全力以赴!否则,满洲治安,永无宁日!”
“嗨!”参谋们齐声应命,神情凝重地退出办公室。
梅津美治郎独自立于地图前,凝视那片标注为抗联活动区的广袤山林,心中首次对彻底肃清之目标,生出一丝不确定的阴霾。
那些超越时代的子弹,那些神出鬼没的战术……如一柄柄冰锥,刺穿了他以往对敌我实力对比的绝对自信。
“地锅的圣战,真能获胜吗?”梅津美治郎第一次心生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