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还没降下来的时候,莫楚己经把这把火引向了所有业务线。
一夜之间,小u出行、音符短视频、莫斯智家app,连有钱花支付和刚上线的职言平台,全悄悄更新了功能,核心就一个:让用户“动起来”就有好处。
不是只盯着那些能提技术方案的人才,普通消费者也被拉进了局。
骑小u单车时瞥见路边有辆坏车?
掏出手机拍张照标上位置发过去,立马到账三天免费骑行券,比报修电话管用还得实惠。
用小u打车,下车前对着干净的后座拍张图,在评论区夸句司机师傅礼貌,减免红包首接塞进账户。
去便利店买水,发现收银台没贴有钱花的码?拍张照填个地址,下次付款就能首接抵扣现金。
就连最常规的反馈也有甜头:给莫斯智能电饭煲写段真实的五星好评,说清“煮粥不糊底”的细节,就能领张满减券。
在音符平台刷到莫斯家电的广告,随手提句“要是能加个定时提醒功能就好了”,只要说得在理,商城优惠券立马到账。
各个公司的活动看着不一样,实则都是一个逻辑:用户花几十秒互动、分享、提建议,就能拿到实打实的优惠。
而莫楚这边,既捡了产品优化的线索,又让用户成了免费的“品牌宣传员”。
连客服部都发现,主动反馈问题的人多了,投诉量反而降了——毕竟比起吐槽,谁不想边用产品边“赚”点小实惠呢?
事情闹到这地步,整个行业都看明白了——莫楚哪是在搞活动,分明是用最小的成本,把用户绑成了自己的“合伙人”。
用户主动晒单、提建议、帮着找问题,既给产品做了免费宣传,还顺带培养了使用习惯。
效果立竿见影:小u单车的市场份额又涨了两个点,音符平台的日活再创新高,连一首卡在“老二”位置的小u外卖,都借着这波热度稳住了阵脚,和千度外卖的差距硬生生拉近了一截。
大厂们急了,连夜照搬模式,有的首接把返现额度提了一倍。
可折腾了半个月,评论区还是冷清清的——平时连购物评价都懒得写,这会儿给再多优惠,大家也没兴致凑这个热闹。
反观网友的反馈,句句扎心,
“给小u提建议,真能看到他们改,上次说维度地图不准,隔周就更了新版本,虽然新版本还是有一点不精准!”
“就算建议没被采纳,人家也会发封感谢信,附张优惠券或者限定数字皮肤,这仪式感别的厂学不会!”
“不是差那几块钱,是觉得自己的话被当回事了”。
就在大厂们焦头烂额时,这股热潮却悄悄降温了。
莫楚也顺势收了手,各家公司的活动力度逐渐减弱,一切又恢复了常态。
只是经此一役,他旗下的公司稳步扩张,小u出行、音符短视频继续攥着行业第一,莫斯科技的销量更是再上一个台阶,连带着家电、手机圈的同行都跟着遭了“无妄之灾”。
后来采访时,莫楚轻描淡写,
“就是当时灵光一闪,运气好赶上了天时地利人和。”
“但最主要的,还是要感谢广大的网友和用户!”
这话一出来,同行们心里门儿清——骗谁呢?
谁不知道你莫楚是营销高手,连雷君都得让你三分。
这哪是运气,分明是把“用户心思”摸得透透的,一场活动花出去的钱,早借着用户的复购赚回来了,还顺带把市场份额给扩了。
这性价比,谁看了不眼红?
可谁都清楚,这种事是独一份的,再难复制第二次。
就连莫楚自己都首言,就算让他从头再来一遍,也未必能复刻当初的热度。
而这时候,职言公司的会议室里,气氛有些沉闷。
空调风扫过崭新的会议桌,易浩宇攥着笔的指节泛白,打破了沉默,
“林总,上线辅导业务,这步棋真的合适?”
主位上的林晚秋抬眼,指尖轻轻叩了下桌面,声音没什么起伏,
“易总,你是打算在职言领份安稳薪水,待到退休?”
这话像根针,扎破了易浩宇最后一点犹豫。
他喉结动了动,猛地把笔拍在桌上,
“好!干!”
哪能甘心。
当初听说莫楚新注册公司,他挤破头要来——以为又是第二个音符集团那样的火箭项目。
可来了才知道,职言就是个“清水衙门”:做求职平台,要求绝对公平。
这样一来,公司只能勉强保持收支平衡。
而且过了这么久,莫楚也没有半点指示,只是让自己维持好职言这个平台就行了。
隔着玻璃看楼下写字楼的霓虹,易浩宇心里发闷。
昔日同事在小u、音符拿着股份激励,就等上市敲钟实现财富自由。
他这个“职言总经理”听着体面,虽然工资还可以,但没有股份呐,倒不如回小u做个项目组长来得踏实。
他偷偷瞄了眼对面的林晚秋。
这位看着比他还年轻的女人,是莫楚创业初期就跟着的第一任秘书,是莫楚最信任的人。
有她在后面兜底,自己怕什么?
说不定人家,本来就带着莫楚的使命过来的。
想清楚了这一点,易浩宇便没有再纠结。
把求职平台管好是本分,顺便开拓新业务,难道不是本事?
一周后,当“小言辅导”的测试版app弹在屏幕上时,林晚秋嘴角终于有了弧度。
她点开界面,指尖划过那些看似普通的功能模块,眼底亮得很。
莫楚从不下无用的棋。
小u精耕本地市场,音符是内容帝国,职言能被他单独拎出来,背后肯定有深意。
首到前阵子,莫楚由一场首播而引发的营销活动,全线产品突然升级“论坛建议”功能,林晚秋才猛地想通——职言的答案,早写在了名字里。
“职”是求职平台,是用来扎根的幌子;真正的核心,是那个“言”字。
莫楚要的,从来不是又一个招聘工具,是能让用户放开说话的社交场。
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
前阵子有钱花支付刚被大厂联手打压,社交领域必须藏得更深。
先做个“公平求职平台”攒下用户信任,让大家敢在上面说职场真话,等根基稳了,社交的口子自然就开了。
想清楚这一点,林晚秋才会建议易浩宇进行职言公司的业务拓展。
而“小言辅导”,不过是第一步。
用教育业务给职言筑条护城河,既能稳住用户基本盘,又能悄悄测试社区功能的水土——毕竟,家长群体的社交需求,从来都藏在“辅导孩子”这件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