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胜根本不可能想到,沈玉城哪里在为他好。
他只觉得,沈玉城小心眼,记了仇,现在逮着了机会就想让他当众丢人。
可这事儿他完全没得选。
不当众道歉,就得对簿公堂。
欺压良善是他的强项,在公堂上跟人扯大道理,可就不是他的强项了。
笔杆子厉害的人,他又不是没见过。
“好,我赔钱,我道歉。”卢胜咬牙切齿的答应了下来。
这是他当差几年以来,第一次被一个刁民给拿捏住,而且还是在衙门里头。
这也是第一次进了口袋的钱,还要吐出去。
卢胜当即掏出二钱银子出来,放在了沈玉城面前。
“还有呢?”沈玉城冷声道。
卢胜一咬牙,又摸出了两钱银子。
“行。”
沈玉城把碎银子都收了,起身走出了门子房。
这会儿,郑霸先正和一群人,在县衙大门外候着。
他们也不知道会不会真的开堂,若是开堂,他郑霸先必定要给沈玉城当人证。
那狗娘养的卢胜,以前在他的茶馆里白吃就算了,昨晚收了他的钱,今天就把沈玉城拦在了大街上。
还公然搜身,栽赃陷害。
要是开堂,就别怪他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
沈玉城出来了。
紧接着,卢胜跟着出来了。狐恋蚊血 首发
他的脸色非常难看,朝着沈玉城的背影小声道:“对不住,是我冤枉你了。”
“声音大点。”沈玉城头也不回,沉声说道。
卢胜抬起头,扫视一圈。
“对不住,我冤枉你了!”
此话一出,全场皆惊。
这个往日横行霸道的衙役,竟然公开向一个平民百姓道歉?
虽然看起来不是那么真心实意,但总归是开了口。
郑霸先也不知道沈玉城使了什么法子,这一进一出,卢胜直接就服了软。
“行吧,今天就这样。”
沈玉城头也不回的往前走去。
围观群众,突然有人鼓起了掌。
明明只是一件小事,可众人看沈玉城的目光,就好像在看英雄。
卢胜目送一群人簇拥着沈玉城离去。
这仇他彻底记下了。
“为老子好?扯你娘的卵蛋!山不转水转,沈玉城,咱们走着瞧,老子盯上你了!”
卢胜阴沉着脸,一甩衣袖,回了衙门。
“郎君,你可真是好样的!”
“居然能让卢胜那杂碎服软,真不简单啊!”
“郎君在衙门里头有人吧?”
“好汉高姓大名?”
沈玉城拿了块碎银子出来,递给郑霸先。
郑霸先没接,问道:“给我钱做什么?”
沈玉城解释道:“昨晚卢胜从你手里拿走的。萝拉小税 庚辛罪筷”
郑霸先愈发惊讶。
让卢胜当众道歉也就算了,连吃进嘴里的肉都吐了出来?
“沈爷,您在衙门里头,真有人啊?”
沈玉城认真思索了一阵,说道:“迟早会有的。郑爷,天儿不早,我要回了。我该买的东西,您得加点儿紧,没两天就过年了。”
“我办事,沈爷放心。”
沈玉城知道,那卢胜根本不知道自己哪里为他好,多半记了仇。
不过,他今天心情不错。
一路吆着歌儿,连跑带走,回到了下河村。
时间临近傍晚,回到家就看到赵家爷们还在忙活,王大柱也在此列。
王大柱见沈玉城回来,憨厚的打了个招呼。
烟囱炊烟袅袅,灶房里头在烧菜。
沈玉城还以为林知念在烧菜,进去一看,原来是周氏在掌勺,林知念在旁边打着下手。
“沈兄弟回啦?看你回的晚,给你帮点忙。不用给工钱,管我和你柱子哥一顿饭食就行。”周氏扯着嘹亮的嗓子说道。
清理地皮的事情,不光是沈玉城一家的事情。
两家连在一起,本来沈玉城就打算顺带帮王大柱家周围一块清理了。
王大柱对他向来没得说,前身当个泼皮的时候,王大柱就因为时常给他好处,挨周氏的骂。
多花点银子,不仅仅是邻里帮衬一把,也能延长些工期,让赵氏多赚些钱粮。
“那还是劳烦嫂子以后每天来烧两顿饭,饭食酒水自然是管够。”
“好说好说。”周氏一听这话,笑的花枝招展。
赵氏的爷们,也都不在沈家屋子里吃饭。
基本上都是用碗打了足量的饭食,回家吃去。
大米饭对他们来说,一直是稀罕物。
家里头婆娘不说,吃点粟米也能对付,可家家都有小孩,总得沾沾老爹的光,多少吃两口好的。
沈玉城不管是给熟饭,还是给大米,总会给赵明多些分量。
在村子里,不到十岁的男孩就得帮着家里头干活。
有的个头长得快些的,十岁就能跟着老爹上山去。
等到了赵叔宝这个年纪,下地农活,上山打柴追猎,都是家里的主力。
赵明的儿子赵根全,时年十三岁,却没任何劳动力。
俗话说得好,半大小子,吃死老子。
赵明家里,是下河村条件最差的那几户之一。
周氏两口子,也打了饭食回去吃。
沈玉城和林知念两口子坐在火炉旁,一同吃着晚食。
“娘子,问你个事儿。那功德榜做什么用的?”沈玉城问道。
“功德榜?你是说捐钱的名单吧?”林知念反问道。
“对。”
“赚取名望,什么善人乡绅,就是这么来的。官府放出来的名单,多半是为了提拔这些人做铺垫。选拔基层胥吏,大多都要走这一步。”林知念解释道。
“吕仲‘死’了,骊山乡的乡官空着。这时候若是有个骊山乡的里正,上了官府的功德榜,等于说明这人要当乡官?”沈玉城问道。
“八九不离十”
林知念一听,就明白了什么。
“你的意思是说,杨大叔上了功德榜?”林知念问道。
沈玉城发现自己愈发的小瞧了这个小美人的智慧。
这根本就不是花瓶啊,心思通透着呢。
“杨有福当了乡官,那下河村的里正是不是也要空出来?”沈玉城问道。
“按照大夏的胥吏制度,乡正不兼领里正。杨大叔擢升乡正的话,村里的里正就空了。
届时杨大叔要收集民意,反馈上去,重新推举一人作为新的里正。
此人在村里要有一定的威望,或是能上功德榜。”
林知念一边思索自己的知识,一边慢慢说着。
她口中的乡正,就是乡官。
她看着神情认真,目光深邃如星空、亮起两团火的沈玉城,轻声问道:“夫君莫非想”
沈玉城神情严肃,问道:“娘子觉得我有机会?”
“什么民意不民意的,最重要的还是功德榜,能上功德榜,就能有‘民意’。只是”
林知念狭长的眸子微微眯着,接着说道:“往衙门里头使钱,也得使对地方,否则就是竹篮打水。夫君若是想,又无把握,可与我从长计议。并非没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