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泽:北宋“预判型战神”!凭“夜徙空营”吓退十倍金军
宗泽用计谋击退了金军后,心里盘算着:敌军兵力是我们的十倍,这次一仗就退,肯定会卷土重来。要是他们派全部铁骑连夜偷袭我们,那可就危险了!
于是宗泽当即决定,趁着夜色悄悄转移军队。金军果然在夜里赶来偷袭,结果摸到的是一座空营,顿时大惊失色。从此以后,金军再也忌惮宗泽,不敢轻易来侵犯了。
注:宗泽(1060年—1128年),字汝霖,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两宋之交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
他33岁时考中进士,此后历任多县官职,任职期间体恤民情,比如请求暂缓寒冬徭役救下众多役夫,设校兴学改变地方风俗,还严惩恶霸豪强,深得百姓信赖。
北宋末年,68岁的宗泽临危受命,出任磁州知州,他修缮城池、招募义军,成功击退来犯金军。靖康之变后,他任东京留守,招募义军加固开封防御,多次击败金军。他还二十余次上书宋高宗,力主还都开封、收复中原,却始终未被采纳。
最终宗泽壮志难酬忧愤成疾,1128年临终之际,他未谈一句家事,仅连呼三声“渡河”而亡,后被追赠观文殿学士等职,谥号“忠简”。
宗泽能化险为夷,核心逻辑是“提前预判敌军后续动作,用转移军队的方式避开致命偷袭”
- 冷静预判后续:不被“一战取胜”冲昏头,看清“敌众我寡”料到敌军会连夜反扑;
- 主动规避风险:不被动防守等偷袭,而是趁夜转移营地,让敌军的夜袭计划彻底落空;
- 震慑瓦解敌意:空营让金军摸不清虚实,心生畏惧,从根本上降低其再次来犯的意愿。
这种“预判先行、避锋自保”的思路,对现代风险防控、商业竞争、职场应对等场景超有借鉴意义:
简单说就是:“胜利之后更要警惕风险,尤其是对手实力占优时。提前预判对方的下一步动作,主动避开致命冲击,比被动防守更能守住成果、震慑对手。”
宗泽以计败却金人,念敌众十倍我,今一战而退,势必复来,使悉其铁骑夜袭吾军,则危矣。乃幕徙其军。金人夜果至,得空营,大惊,自是惮泽不敢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