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棘阳风云(1 / 1)

南扬郡守府的书房,依旧灯火通明。

孙天州坐在桌案后,手中端着一盏早已凉透的茶。

那茶水满满当当,显然是一口没喝,因为茶杯的主人只是在那里静静地坐着。

在他面前是风尘仆仆的吴先生,他甚至来不及换下身上那套破旧衣衫。

吴先生正用一种近乎急切的语速,叙述着他这几日在幸福乡的所见所闻。

从采石场那严苛却公平的劳作,到公共澡堂那颠覆性的民生设施,再到学堂外那整齐划一的读书声。

吴先生的汇报没有夹杂任何个人情绪,他只是在冷静客观地陈述事实。

但正是这种极度的客观,反而让话语中描绘的景象,显得愈发触目惊心。

书房内的气氛,随着吴先生的叙述,变得越来越压抑。

孙天州始终没有说话,他那双在南扬郡官场沉浮多年,早已波澜不惊的眼睛里,此刻也泛起了深深的波澜。

“大人,属下以为,无论是高炉炼铁,还是那不知真假的‘天兵’,都非心腹之患。”

吴先生的叙述终于接近了尾声。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发颤,却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凝重。

“李胜此人,最可怕之处,在于他在开民智!”

当这三个字从吴先生口中吐出时,孙天州端着茶杯的手,几不可查地停顿了一下。

“他让那些目不识丁的泥腿子识字,他告诉他们‘多劳多得’的道理,他让他们知道除了顺从和忍受之外,人还可以有尊严地活着。”

“大人,这已经不是在招兵买马,而是在铸造一种足以颠覆这世间一切法度的人心!”

“此等祸患,若不尽早铲除,不出十年,整个南扬郡,恐怕都将只闻幸福乡,而不知有朝廷了!”

说完,吴先生深深地一揖到底,不再言语。

他已经将他所看所想到的,全部呈上。

至于如何决断,便在郡守大人一念之间了。

书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孙天州久久没有说话,他只是缓缓地放下了手中的茶杯。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背起手凝视着窗外沉沉的夜色。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这位心腹的能力。

吴先生说的话,他一个字都不会怀疑。

但正是因为相信,他才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棘手。

“开民智”

孙天州咀嚼着这三个字,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

他宦海沉浮半生,对付过骄兵悍将,也扳倒过政敌豪强,但他从未遇到过这样的对手。

李胜所做的一切,都超出了他的经验范畴。

剿灭一股流寇易,扑灭一种思想难。

是立刻发兵,将这危险的火苗彻底掐灭在黑风口?

是该静观其变,甚至尝试招安?

孙天州有些犹豫。

一个能让泥腿子吃饱饭,还教他们读书识字的“反贼”?这听起来就像天方夜谭。

可如果招安,拿什么去招安?

官职?金钱?在一个试图建立全新秩序的人面前,这些东西还有用吗?

郭珩他又想起了自己那个不成器的小舅子。

糊涂东西!他现在恐怕还做着金山的美梦,马上就要提兵去送死了!

“郭珩那边,有什么消息?”孙天州终于开口,声音显得有些沙哑。

“回大人,”吴先生立刻答道,“属下返回棘阳时曾试图劝阻,但”

“公子他已被一个自称京城豪商的‘贾公子’所迷惑,执意要出兵,根本不听属下一言半语。”

“贾公子?”孙天州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点,但他现在没有精力去深究。

当务之急,是郭珩那支即将开拔的军队。

他转过身,重新看向吴先生,眼中闪过一丝疲惫。

“传我将令,让郡尉张弛立刻点兵,前往棘阳方向但不要急着进发,在五十里外扎营,等我命令。”

他最终,还是选择了一个最稳妥也最拖沓的办法。

他需要时间,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思考。

与郡守府的凝重压抑截然不同,三日后的棘阳县城外,则是一片鼓乐喧天。

郭珩终于凑齐了他的“大军”。

一支约五百人的巡防营,再加上棘阳本地豪绅们半推半就凑出来的两百家丁,总计七百余人,在城外的官道上排开了阵势。

虽然军容不整,兵器也五花八门,但在郭珩眼里,这已经是一支足以踏平黑风口的无敌之师。

他身穿着一套特意从郡城武库里“借”来的崭新锁子甲,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志得意满地接受着钱宝等一众豪绅的吹捧。

“郭公子当真是天神下凡,英武不凡啊!”钱宝一脸谄媚的笑容,几乎要将腰弯到了地上。

“此番出征,必定马到成功,旗开得胜!我等就在城中备好庆功酒,恭候公子凯旋!”

“区区一群山匪,何足挂齿!”郭珩得意地晃了晃手中的马鞭。

“待我拿下那座金山,为朝廷立下大功,你们这些人的好处,也少不了!”

一旁的“贾公子”千面,则摇着折扇,微笑着附和:“郭兄此行,乃是为国除害,为民请命,功在社稷。”

“小弟不才,已备下万两白银,作为大军的犒赏。预祝郭兄此去,如猛虎下山,势不可挡!”

这番话,更是让郭珩飘飘然起来,仿佛自己已经成了拯救万民于水火的大英雄。

他看了一眼身旁陪同出征的“军师”千面,越发觉得此人是自己的福星。

在一片“郭公子威武”的虚伪欢呼声中,郭珩高举起手中的长枪,意气风发地嘶吼一声。

“全军出击!目标,黑风口!”

浩浩荡荡的队伍,便在这场闹剧般的壮行中,向着黑风口的方向,缓缓开拔。

几乎就在郭珩的队伍离开棘阳县的同时,一封加急密报便送到了城外那座僻静的宅院中。

林琬琰看完密报上那寥寥数语——“郭珩已出兵,兵力约七百,将由千面陪同”。

她白皙的指尖在桌案上轻轻叩击着,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一旁的秦伯,脸上露出了担忧的神色:“殿下,千面是不是玩得太过火了?”

“七百郡兵,虽不算精锐,但对于刚刚经历过大战的幸福乡来说,依旧是个不小的威胁。万一李胜抵挡不住”

“他抵挡得住。”林琬琰打断了秦伯的话,语气平静而笃定。

她抬起头,那双清澈的眸子里,闪烁着洞悉一切的光芒。

“秦伯,你还是没看明白。对李胜而言,真正的敌人从来都不是这些乌合之众。”

“他缺的,从来都只是时间。”

“而郭珩这次愚蠢的出兵,恰好给了我们一个卖他一个人情的绝佳机会。”

她站起身,走到书案前,亲自研墨。

然后提起笔,在一张素白的信纸上,迅速写下几行字。

她的字迹,清秀中透着一股锋锐的力道。

写完,她将信折好,装入一个特制的信封,用火漆封口。

“殿下,您这是”秦伯看着她的动作,有些不解。

“我们这位李公子,不是喜欢‘格物致知’吗?那就让他看看,情报的价值。”

林琬琰将信递给秦伯,“让他知道,我们的眼睛,看得比郡守府更远,消息也比孙天州更快。”

她顿了顿,补充道:“这份人情,现在送出去,不亏。”

“可我们的人,未必能快过郭珩的兵马。”秦伯还是有些担忧。

林琬琰笑了。

“所以,我才要派我们最快的人去。”她转身,对着门外轻声唤道,“画眉。”

一道纤细的影子,如同鬼魅般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了门口。

那是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的少女,一身利落的夜行衣,脸上蒙着黑色的面纱,只露出一双明亮得惊人的眼睛。

“殿下有何吩咐?”画眉的声音,清脆如黄莺出谷。

林琬琰将那封信递到她手中。

“将这封信,用最快的速度,亲自交到黑风口李胜的手上。”

“是。”画眉接过信,身影一闪,便消失在了门外,仿佛从未出现过。

秦伯看着画眉消失的方向,终于放下心来。

画眉是“夜枭”手下轻功最好、速度最快的信使,有她出马,这封信一定能赶在郭珩兵临城下之前送到。

“殿下深谋远虑。”秦伯由衷地感叹道。

林琬琰却没有回应他,只是重新走回窗边,眺望着棘阳县的方向。

“棋局,已经开始了。”她轻声自语,“接下来,就看我们这位李公子,会如何落子了。”

出征时的鼓乐喧天,很快就被拖沓的行军队伍消磨得一干二净。

理想中的雷霆万钧之势,在现实中变成了一场混乱不堪的武装郊游。

那五百名所谓的巡防营士卒,本就是郡中各地卫所里混日子、吃空饷的老兵油子。

他们被自家都尉用重金许诺哄骗而来,原以为只是跟着贵公子出来耀武扬威一圈,就能拿到赏钱。

谁曾想真要走上几十里山路去攻打一个据说闹“妖术”的山头。

队伍刚出城十里,就有人开始叫苦不迭,行军的队列拉得老长,松松垮垮,毫无军容可言。

而那两百名由棘阳豪绅们凑出来的家丁,情况更糟。

他们平日里不是在自家主子门前作威作福,就是帮着收租放贷,欺负一下寻常百姓还行,何曾经历过这等长途跋涉?

不少人甚至连像样的兵器都没有,扛着的是木棍和自家的柴刀。

他们与那些巡防营的老兵油子们互相看不顺眼,毕竟一个是官,一个是民。

走着走着,便为了谁该走在前面,谁的水囊该多装点水这种小事,互相推搡叫骂起来。

整个队伍就如同一条臃肿的毛毛虫,在秋日的官道上缓慢而无序地蠕动着。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郭珩,脸上的意气风发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难以抑制的烦躁。

“废物!一群废物!”

他猛地一拉马缰,胯下的战马发出一声嘶鸣,人立而起。

他回过头,用马鞭指着跟在后面跑得气喘吁吁的钱宝,怒不可遏地吼道:“钱宝!这就是你给本公子找来的精兵强将?”

“走了快一个下午了,连二十里地都没走到!”

“照这个速度,等我们到了黑风口,那金山早就被姓李的挖光了!”

钱宝被他吼得一个哆嗦,差点摔倒在地。

他连忙挤出一脸谄媚的笑,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点头哈腰地解释:“公子息怒,息怒啊。”

“这这帮泥腿子,平日里疏于操练,哪里比得上公子您天生神武再走走,再走走就顺了”

他的内心,其实比郭珩还要焦急。

他巴不得这支军队能长上翅膀,立刻飞到黑风口去跟李胜拼个你死我活,好让他报仇雪恨。

可眼下,他也只能陪着笑脸,安抚这位喜怒无常的瘟神。

郭珩哪里听得进他的解释,他只觉得自己的发财大计正在被这群慢吞吞的废物所拖累,胸中的怒火越烧越旺,正准备再发作一番。

就在这时,一直跟在郭珩身旁的“贾公子”千面,不紧不慢地驱马上前。

他脸上依旧是那副风度翩翩的笑容,仿佛这支混乱的队伍在他眼里,不过是乡间田野一景。

“郭兄何必动怒。”他的声音温和而沉稳,像一阵清风,吹散了郭珩心头的一部分燥热。

“兵家之事,欲速则不达。我看这些士卒,并非不肯用力,实在是嗯,养尊处优惯了,体力跟不上。”

这句“养尊处优”,极大地取悦了郭珩。

在他看来,这证明了他带来的兵都是精锐,而不是吴先生口中的那种泥腿子。

“贾兄所言极是!但这速度,实在是让人心焦!”郭珩的语气缓和了许多。

“小弟倒有个不成熟的法子,不知当讲不当讲。”千面摇着折扇,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贾兄但说无妨!你是我-的军师,你的话,我一定听!”郭珩立刻来了精神。

千面微微一笑,凑近郭珩,压低了声音,仿佛在分享什么惊天妙计。

“郭兄,你看。我们此去是剿匪,讲究的是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正所谓兵贵神速,若是按部就班地安营扎寨,每日只行军三十里,等我们到了黑风口,对方早就严阵以待了。”

他看了一眼那些已经累得东倒西歪的士卒,继续说道:“而且,我看队伍中携带了大量的帐篷、锅灶等辎重,这些东西也极大地拖慢了行军速度。依小弟愚见,不如”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着郭珩,说出了他的“妙计”。

“不如轻装简行,抛弃所有不必要的辎重。让士卒们只携带三日干粮和兵器。”

“我们也不必扎营了,大军连夜赶路,日夜不休。”

“如此一来,最多明日傍晚,我们便可兵临黑风口城下!”

“届时,趁着夜色掩护,发动突袭,那李胜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断然料不到我军神速至此,必可一战而定!”

日夜不休?连夜赶路?

钱宝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

这哪里是行军,这分明是催命啊!

这帮老兵油子和家丁,白天走路都怨声载道,还让他们连夜赶路,怕不是半路就要哗变!

他刚想开口劝阻,却被郭珩一个兴奋的眼神给瞪了回去。

郭珩的眼睛里,已经迸发出了狂热的光芒。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日夜兼程,神兵天降!这才是用兵如神!

那个姓吴的还说要从长计议,真是迂腐!我郭珩,就是要用这种雷霆万钧的方式,让所有人看看我的本事!

“妙计!贾兄,你这真是绝世妙计啊!”郭珩激动地一拍大腿,看向千面的眼神里充满了崇拜。

“就这么办!”

“传我将令,全军抛弃所有辎重,只留兵器和干粮!”

“我们连夜赶路,明日就要踏平黑风口,活捉李胜!”

她的字迹,清秀中透着一股锋锐的力道。

写完,她将信折好,装入一个特制的信封,用火漆封口。

“殿下,您这是”秦伯看着她的动作,有些不解。

“我们这位李公子,不是喜欢‘格物致知’吗?那就让他看看,情报的价值。”

林琬琰将信递给秦伯,“让他知道,我们的眼睛,看得比郡守府更远,消息也比孙天州更快。”

她顿了顿,补充道:“这份人情,现在送出去,不亏。”

“可我们的人,未必能快过郭珩的兵马。”秦伯还是有些担忧。

林琬琰笑了。

“所以,我才要派我们最快的人去。”她转身,对着门外轻声唤道,“画眉。”

一道纤细的影子,如同鬼魅般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了门口。

那是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的少女,一身利落的夜行衣,脸上蒙着黑色的面纱,只露出一双明亮得惊人的眼睛。

“殿下有何吩咐?”画眉的声音,清脆如黄莺出谷。

林琬琰将那封信递到她手中。

“将这封信,用最快的速度,亲自交到黑风口李胜的手上。”

“是。”画眉接过信,身影一闪,便消失在了门外,仿佛从未出现过。

秦伯看着画眉消失的方向,终于放下心来。

画眉是“夜枭”手下轻功最好、速度最快的信使,有她出马,这封信一定能赶在郭珩兵临城下之前送到。

“殿下深谋远虑。”秦伯由衷地感叹道。

林琬琰却没有回应他,只是重新走回窗边,眺望着棘阳县的方向。

“棋局,已经开始了。”她轻声自语,“接下来,就看我们这位李公子,会如何落子了。”

出征时的鼓乐喧天,很快就被拖沓的行军队伍消磨得一干二净。

理想中的雷霆万钧之势,在现实中变成了一场混乱不堪的武装郊游。

那五百名所谓的巡防营士卒,本就是郡中各地卫所里混日子、吃空饷的老兵油子。

他们被自家都尉用重金许诺哄骗而来,原以为只是跟着贵公子出来耀武扬威一圈,就能拿到赏钱。

谁曾想真要走上几十里山路去攻打一个据说闹“妖术”的山头。

队伍刚出城十里,就有人开始叫苦不迭,行军的队列拉得老长,松松垮垮,毫无军容可言。

而那两百名由棘阳豪绅们凑出来的家丁,情况更糟。

他们平日里不是在自家主子门前作威作福,就是帮着收租放贷,欺负一下寻常百姓还行,何曾经历过这等长途跋涉?

不少人甚至连像样的兵器都没有,扛着的是木棍和自家的柴刀。

他们与那些巡防营的老兵油子们互相看不顺眼,毕竟一个是官,一个是民。

走着走着,便为了谁该走在前面,谁的水囊该多装点水这种小事,互相推搡叫骂起来。

整个队伍就如同一条臃肿的毛毛虫,在秋日的官道上缓慢而无序地蠕动着。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郭珩,脸上的意气风发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难以抑制的烦躁。

“废物!一群废物!”

他猛地一拉马缰,胯下的战马发出一声嘶鸣,人立而起。

他回过头,用马鞭指着跟在后面跑得气喘吁吁的钱宝,怒不可遏地吼道:“钱宝!这就是你给本公子找来的精兵强将?”

“走了快一个下午了,连二十里地都没走到!”

“照这个速度,等我们到了黑风口,那金山早就被姓李的挖光了!”

钱宝被他吼得一个哆嗦,差点摔倒在地。

他连忙挤出一脸谄媚的笑,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点头哈腰地解释:“公子息怒,息怒啊。”

“这这帮泥腿子,平日里疏于操练,哪里比得上公子您天生神武再走走,再走走就顺了”

他的内心,其实比郭珩还要焦急。

他巴不得这支军队能长上翅膀,立刻飞到黑风口去跟李胜拼个你死我活,好让他报仇雪恨。

可眼下,他也只能陪着笑脸,安抚这位喜怒无常的瘟神。

郭珩哪里听得进他的解释,他只觉得自己的发财大计正在被这群慢吞吞的废物所拖累,胸中的怒火越烧越旺,正准备再发作一番。

就在这时,一直跟在郭珩身旁的“贾公子”千面,不紧不慢地驱马上前。

他脸上依旧是那副风度翩翩的笑容,仿佛这支混乱的队伍在他眼里,不过是乡间田野一景。

“郭兄何必动怒。”他的声音温和而沉稳,像一阵清风,吹散了郭珩心头的一部分燥热。

“兵家之事,欲速则不达。我看这些士卒,并非不肯用力,实在是嗯,养尊处优惯了,体力跟不上。”

这句“养尊处优”,极大地取悦了郭珩。

在他看来,这证明了他带来的兵都是精锐,而不是吴先生口中的那种泥腿子。

“贾兄所言极是!但这速度,实在是让人心焦!”郭珩的语气缓和了许多。

“小弟倒有个不成熟的法子,不知当讲不当讲。”千面摇着折扇,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贾兄但说无妨!你是我-的军师,你的话,我一定听!”郭珩立刻来了精神。

千面微微一笑,凑近郭珩,压低了声音,仿佛在分享什么惊天妙计。

“郭兄,你看。我们此去是剿匪,讲究的是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正所谓兵贵神速,若是按部就班地安营扎寨,每日只行军三十里,等我们到了黑风口,对方早就严阵以待了。”

他看了一眼那些已经累得东倒西歪的士卒,继续说道:“而且,我看队伍中携带了大量的帐篷、锅灶等辎重,这些东西也极大地拖慢了行军速度。依小弟愚见,不如”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着郭珩,说出了他的“妙计”。

“不如轻装简行,抛弃所有不必要的辎重。让士卒们只携带三日干粮和兵器。”

“我们也不必扎营了,大军连夜赶路,日夜不休。”

“如此一来,最多明日傍晚,我们便可兵临黑风口城下!”

“届时,趁着夜色掩护,发动突袭,那李胜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断然料不到我军神速至此,必可一战而定!”

日夜不休?连夜赶路?

钱宝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

这哪里是行军,这分明是催命啊!

这帮老兵油子和家丁,白天走路都怨声载道,还让他们连夜赶路,怕不是半路就要哗变!

他刚想开口劝阻,却被郭珩一个兴奋的眼神给瞪了回去。

郭珩的眼睛里,已经迸发出了狂热的光芒。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日夜兼程,神兵天降!这才是用兵如神!

那个姓吴的还说要从长计议,真是迂腐!我郭珩,就是要用这种雷霆万钧的方式,让所有人看看我的本事!

“妙计!贾兄,你这真是绝世妙计啊!”郭珩激动地一拍大腿,看向千面的眼神里充满了崇拜。

“就这么办!”

“传我将令,全军抛弃所有辎重,只留兵器和干粮!”

“我们连夜赶路,明日就要踏平黑风口,活捉李胜!”

她的字迹,清秀中透着一股锋锐的力道。

写完,她将信折好,装入一个特制的信封,用火漆封口。

“殿下,您这是”秦伯看着她的动作,有些不解。

“我们这位李公子,不是喜欢‘格物致知’吗?那就让他看看,情报的价值。”

林琬琰将信递给秦伯,“让他知道,我们的眼睛,看得比郡守府更远,消息也比孙天州更快。”

她顿了顿,补充道:“这份人情,现在送出去,不亏。”

“可我们的人,未必能快过郭珩的兵马。”秦伯还是有些担忧。

林琬琰笑了。

“所以,我才要派我们最快的人去。”她转身,对着门外轻声唤道,“画眉。”

一道纤细的影子,如同鬼魅般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了门口。

那是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的少女,一身利落的夜行衣,脸上蒙着黑色的面纱,只露出一双明亮得惊人的眼睛。

“殿下有何吩咐?”画眉的声音,清脆如黄莺出谷。

林琬琰将那封信递到她手中。

“将这封信,用最快的速度,亲自交到黑风口李胜的手上。”

“是。”画眉接过信,身影一闪,便消失在了门外,仿佛从未出现过。

秦伯看着画眉消失的方向,终于放下心来。

画眉是“夜枭”手下轻功最好、速度最快的信使,有她出马,这封信一定能赶在郭珩兵临城下之前送到。

“殿下深谋远虑。”秦伯由衷地感叹道。

林琬琰却没有回应他,只是重新走回窗边,眺望着棘阳县的方向。

“棋局,已经开始了。”她轻声自语,“接下来,就看我们这位李公子,会如何落子了。”

出征时的鼓乐喧天,很快就被拖沓的行军队伍消磨得一干二净。

理想中的雷霆万钧之势,在现实中变成了一场混乱不堪的武装郊游。

那五百名所谓的巡防营士卒,本就是郡中各地卫所里混日子、吃空饷的老兵油子。

他们被自家都尉用重金许诺哄骗而来,原以为只是跟着贵公子出来耀武扬威一圈,就能拿到赏钱。

谁曾想真要走上几十里山路去攻打一个据说闹“妖术”的山头。

队伍刚出城十里,就有人开始叫苦不迭,行军的队列拉得老长,松松垮垮,毫无军容可言。

而那两百名由棘阳豪绅们凑出来的家丁,情况更糟。

他们平日里不是在自家主子门前作威作福,就是帮着收租放贷,欺负一下寻常百姓还行,何曾经历过这等长途跋涉?

不少人甚至连像样的兵器都没有,扛着的是木棍和自家的柴刀。

他们与那些巡防营的老兵油子们互相看不顺眼,毕竟一个是官,一个是民。

走着走着,便为了谁该走在前面,谁的水囊该多装点水这种小事,互相推搡叫骂起来。

整个队伍就如同一条臃肿的毛毛虫,在秋日的官道上缓慢而无序地蠕动着。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郭珩,脸上的意气风发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难以抑制的烦躁。

“废物!一群废物!”

他猛地一拉马缰,胯下的战马发出一声嘶鸣,人立而起。

他回过头,用马鞭指着跟在后面跑得气喘吁吁的钱宝,怒不可遏地吼道:“钱宝!这就是你给本公子找来的精兵强将?”

“走了快一个下午了,连二十里地都没走到!”

“照这个速度,等我们到了黑风口,那金山早就被姓李的挖光了!”

钱宝被他吼得一个哆嗦,差点摔倒在地。

他连忙挤出一脸谄媚的笑,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点头哈腰地解释:“公子息怒,息怒啊。”

“这这帮泥腿子,平日里疏于操练,哪里比得上公子您天生神武再走走,再走走就顺了”

他的内心,其实比郭珩还要焦急。

他巴不得这支军队能长上翅膀,立刻飞到黑风口去跟李胜拼个你死我活,好让他报仇雪恨。

可眼下,他也只能陪着笑脸,安抚这位喜怒无常的瘟神。

郭珩哪里听得进他的解释,他只觉得自己的发财大计正在被这群慢吞吞的废物所拖累,胸中的怒火越烧越旺,正准备再发作一番。

就在这时,一直跟在郭珩身旁的“贾公子”千面,不紧不慢地驱马上前。

他脸上依旧是那副风度翩翩的笑容,仿佛这支混乱的队伍在他眼里,不过是乡间田野一景。

“郭兄何必动怒。”他的声音温和而沉稳,像一阵清风,吹散了郭珩心头的一部分燥热。

“兵家之事,欲速则不达。我看这些士卒,并非不肯用力,实在是嗯,养尊处优惯了,体力跟不上。”

这句“养尊处优”,极大地取悦了郭珩。

在他看来,这证明了他带来的兵都是精锐,而不是吴先生口中的那种泥腿子。

“贾兄所言极是!但这速度,实在是让人心焦!”郭珩的语气缓和了许多。

“小弟倒有个不成熟的法子,不知当讲不当讲。”千面摇着折扇,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贾兄但说无妨!你是我-的军师,你的话,我一定听!”郭珩立刻来了精神。

千面微微一笑,凑近郭珩,压低了声音,仿佛在分享什么惊天妙计。

“郭兄,你看。我们此去是剿匪,讲究的是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正所谓兵贵神速,若是按部就班地安营扎寨,每日只行军三十里,等我们到了黑风口,对方早就严阵以待了。”

他看了一眼那些已经累得东倒西歪的士卒,继续说道:“而且,我看队伍中携带了大量的帐篷、锅灶等辎重,这些东西也极大地拖慢了行军速度。依小弟愚见,不如”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着郭珩,说出了他的“妙计”。

“不如轻装简行,抛弃所有不必要的辎重。让士卒们只携带三日干粮和兵器。”

“我们也不必扎营了,大军连夜赶路,日夜不休。”

“如此一来,最多明日傍晚,我们便可兵临黑风口城下!”

“届时,趁着夜色掩护,发动突袭,那李胜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断然料不到我军神速至此,必可一战而定!”

日夜不休?连夜赶路?

钱宝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

这哪里是行军,这分明是催命啊!

这帮老兵油子和家丁,白天走路都怨声载道,还让他们连夜赶路,怕不是半路就要哗变!

他刚想开口劝阻,却被郭珩一个兴奋的眼神给瞪了回去。

郭珩的眼睛里,已经迸发出了狂热的光芒。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日夜兼程,神兵天降!这才是用兵如神!

那个姓吴的还说要从长计议,真是迂腐!我郭珩,就是要用这种雷霆万钧的方式,让所有人看看我的本事!

“妙计!贾兄,你这真是绝世妙计啊!”郭珩激动地一拍大腿,看向千面的眼神里充满了崇拜。

“就这么办!”

“传我将令,全军抛弃所有辎重,只留兵器和干粮!”

“我们连夜赶路,明日就要踏平黑风口,活捉李胜!”

她的字迹,清秀中透着一股锋锐的力道。

写完,她将信折好,装入一个特制的信封,用火漆封口。

“殿下,您这是”秦伯看着她的动作,有些不解。

“我们这位李公子,不是喜欢‘格物致知’吗?那就让他看看,情报的价值。”

林琬琰将信递给秦伯,“让他知道,我们的眼睛,看得比郡守府更远,消息也比孙天州更快。”

她顿了顿,补充道:“这份人情,现在送出去,不亏。”

“可我们的人,未必能快过郭珩的兵马。”秦伯还是有些担忧。

林琬琰笑了。

“所以,我才要派我们最快的人去。”她转身,对着门外轻声唤道,“画眉。”

一道纤细的影子,如同鬼魅般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了门口。

那是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的少女,一身利落的夜行衣,脸上蒙着黑色的面纱,只露出一双明亮得惊人的眼睛。

“殿下有何吩咐?”画眉的声音,清脆如黄莺出谷。

林琬琰将那封信递到她手中。

“将这封信,用最快的速度,亲自交到黑风口李胜的手上。”

“是。”画眉接过信,身影一闪,便消失在了门外,仿佛从未出现过。

秦伯看着画眉消失的方向,终于放下心来。

画眉是“夜枭”手下轻功最好、速度最快的信使,有她出马,这封信一定能赶在郭珩兵临城下之前送到。

“殿下深谋远虑。”秦伯由衷地感叹道。

林琬琰却没有回应他,只是重新走回窗边,眺望着棘阳县的方向。

“棋局,已经开始了。”她轻声自语,“接下来,就看我们这位李公子,会如何落子了。”

出征时的鼓乐喧天,很快就被拖沓的行军队伍消磨得一干二净。

理想中的雷霆万钧之势,在现实中变成了一场混乱不堪的武装郊游。

那五百名所谓的巡防营士卒,本就是郡中各地卫所里混日子、吃空饷的老兵油子。

他们被自家都尉用重金许诺哄骗而来,原以为只是跟着贵公子出来耀武扬威一圈,就能拿到赏钱。

谁曾想真要走上几十里山路去攻打一个据说闹“妖术”的山头。

队伍刚出城十里,就有人开始叫苦不迭,行军的队列拉得老长,松松垮垮,毫无军容可言。

而那两百名由棘阳豪绅们凑出来的家丁,情况更糟。

他们平日里不是在自家主子门前作威作福,就是帮着收租放贷,欺负一下寻常百姓还行,何曾经历过这等长途跋涉?

不少人甚至连像样的兵器都没有,扛着的是木棍和自家的柴刀。

他们与那些巡防营的老兵油子们互相看不顺眼,毕竟一个是官,一个是民。

走着走着,便为了谁该走在前面,谁的水囊该多装点水这种小事,互相推搡叫骂起来。

整个队伍就如同一条臃肿的毛毛虫,在秋日的官道上缓慢而无序地蠕动着。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郭珩,脸上的意气风发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难以抑制的烦躁。

“废物!一群废物!”

他猛地一拉马缰,胯下的战马发出一声嘶鸣,人立而起。

他回过头,用马鞭指着跟在后面跑得气喘吁吁的钱宝,怒不可遏地吼道:“钱宝!这就是你给本公子找来的精兵强将?”

“走了快一个下午了,连二十里地都没走到!”

“照这个速度,等我们到了黑风口,那金山早就被姓李的挖光了!”

钱宝被他吼得一个哆嗦,差点摔倒在地。

他连忙挤出一脸谄媚的笑,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点头哈腰地解释:“公子息怒,息怒啊。”

“这这帮泥腿子,平日里疏于操练,哪里比得上公子您天生神武再走走,再走走就顺了”

他的内心,其实比郭珩还要焦急。

他巴不得这支军队能长上翅膀,立刻飞到黑风口去跟李胜拼个你死我活,好让他报仇雪恨。

可眼下,他也只能陪着笑脸,安抚这位喜怒无常的瘟神。

郭珩哪里听得进他的解释,他只觉得自己的发财大计正在被这群慢吞吞的废物所拖累,胸中的怒火越烧越旺,正准备再发作一番。

就在这时,一直跟在郭珩身旁的“贾公子”千面,不紧不慢地驱马上前。

他脸上依旧是那副风度翩翩的笑容,仿佛这支混乱的队伍在他眼里,不过是乡间田野一景。

“郭兄何必动怒。”他的声音温和而沉稳,像一阵清风,吹散了郭珩心头的一部分燥热。

“兵家之事,欲速则不达。我看这些士卒,并非不肯用力,实在是嗯,养尊处优惯了,体力跟不上。”

这句“养尊处优”,极大地取悦了郭珩。

在他看来,这证明了他带来的兵都是精锐,而不是吴先生口中的那种泥腿子。

“贾兄所言极是!但这速度,实在是让人心焦!”郭珩的语气缓和了许多。

“小弟倒有个不成熟的法子,不知当讲不当讲。”千面摇着折扇,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贾兄但说无妨!你是我-的军师,你的话,我一定听!”郭珩立刻来了精神。

千面微微一笑,凑近郭珩,压低了声音,仿佛在分享什么惊天妙计。

“郭兄,你看。我们此去是剿匪,讲究的是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正所谓兵贵神速,若是按部就班地安营扎寨,每日只行军三十里,等我们到了黑风口,对方早就严阵以待了。”

他看了一眼那些已经累得东倒西歪的士卒,继续说道:“而且,我看队伍中携带了大量的帐篷、锅灶等辎重,这些东西也极大地拖慢了行军速度。依小弟愚见,不如”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着郭珩,说出了他的“妙计”。

“不如轻装简行,抛弃所有不必要的辎重。让士卒们只携带三日干粮和兵器。”

“我们也不必扎营了,大军连夜赶路,日夜不休。”

“如此一来,最多明日傍晚,我们便可兵临黑风口城下!”

“届时,趁着夜色掩护,发动突袭,那李胜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断然料不到我军神速至此,必可一战而定!”

日夜不休?连夜赶路?

钱宝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

这哪里是行军,这分明是催命啊!

这帮老兵油子和家丁,白天走路都怨声载道,还让他们连夜赶路,怕不是半路就要哗变!

他刚想开口劝阻,却被郭珩一个兴奋的眼神给瞪了回去。

郭珩的眼睛里,已经迸发出了狂热的光芒。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日夜兼程,神兵天降!这才是用兵如神!

那个姓吴的还说要从长计议,真是迂腐!我郭珩,就是要用这种雷霆万钧的方式,让所有人看看我的本事!

“妙计!贾兄,你这真是绝世妙计啊!”郭珩激动地一拍大腿,看向千面的眼神里充满了崇拜。

“就这么办!”

“传我将令,全军抛弃所有辎重,只留兵器和干粮!”

“我们连夜赶路,明日就要踏平黑风口,活捉李胜!”

她的字迹,清秀中透着一股锋锐的力道。

写完,她将信折好,装入一个特制的信封,用火漆封口。

“殿下,您这是”秦伯看着她的动作,有些不解。

“我们这位李公子,不是喜欢‘格物致知’吗?那就让他看看,情报的价值。”

林琬琰将信递给秦伯,“让他知道,我们的眼睛,看得比郡守府更远,消息也比孙天州更快。”

她顿了顿,补充道:“这份人情,现在送出去,不亏。”

“可我们的人,未必能快过郭珩的兵马。”秦伯还是有些担忧。

林琬琰笑了。

“所以,我才要派我们最快的人去。”她转身,对着门外轻声唤道,“画眉。”

一道纤细的影子,如同鬼魅般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了门口。

那是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的少女,一身利落的夜行衣,脸上蒙着黑色的面纱,只露出一双明亮得惊人的眼睛。

“殿下有何吩咐?”画眉的声音,清脆如黄莺出谷。

林琬琰将那封信递到她手中。

“将这封信,用最快的速度,亲自交到黑风口李胜的手上。”

“是。”画眉接过信,身影一闪,便消失在了门外,仿佛从未出现过。

秦伯看着画眉消失的方向,终于放下心来。

画眉是“夜枭”手下轻功最好、速度最快的信使,有她出马,这封信一定能赶在郭珩兵临城下之前送到。

“殿下深谋远虑。”秦伯由衷地感叹道。

林琬琰却没有回应他,只是重新走回窗边,眺望着棘阳县的方向。

“棋局,已经开始了。”她轻声自语,“接下来,就看我们这位李公子,会如何落子了。”

出征时的鼓乐喧天,很快就被拖沓的行军队伍消磨得一干二净。

理想中的雷霆万钧之势,在现实中变成了一场混乱不堪的武装郊游。

那五百名所谓的巡防营士卒,本就是郡中各地卫所里混日子、吃空饷的老兵油子。

他们被自家都尉用重金许诺哄骗而来,原以为只是跟着贵公子出来耀武扬威一圈,就能拿到赏钱。

谁曾想真要走上几十里山路去攻打一个据说闹“妖术”的山头。

队伍刚出城十里,就有人开始叫苦不迭,行军的队列拉得老长,松松垮垮,毫无军容可言。

而那两百名由棘阳豪绅们凑出来的家丁,情况更糟。

他们平日里不是在自家主子门前作威作福,就是帮着收租放贷,欺负一下寻常百姓还行,何曾经历过这等长途跋涉?

不少人甚至连像样的兵器都没有,扛着的是木棍和自家的柴刀。

他们与那些巡防营的老兵油子们互相看不顺眼,毕竟一个是官,一个是民。

走着走着,便为了谁该走在前面,谁的水囊该多装点水这种小事,互相推搡叫骂起来。

整个队伍就如同一条臃肿的毛毛虫,在秋日的官道上缓慢而无序地蠕动着。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郭珩,脸上的意气风发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难以抑制的烦躁。

“废物!一群废物!”

他猛地一拉马缰,胯下的战马发出一声嘶鸣,人立而起。

他回过头,用马鞭指着跟在后面跑得气喘吁吁的钱宝,怒不可遏地吼道:“钱宝!这就是你给本公子找来的精兵强将?”

“走了快一个下午了,连二十里地都没走到!”

“照这个速度,等我们到了黑风口,那金山早就被姓李的挖光了!”

钱宝被他吼得一个哆嗦,差点摔倒在地。

他连忙挤出一脸谄媚的笑,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点头哈腰地解释:“公子息怒,息怒啊。”

“这这帮泥腿子,平日里疏于操练,哪里比得上公子您天生神武再走走,再走走就顺了”

他的内心,其实比郭珩还要焦急。

他巴不得这支军队能长上翅膀,立刻飞到黑风口去跟李胜拼个你死我活,好让他报仇雪恨。

可眼下,他也只能陪着笑脸,安抚这位喜怒无常的瘟神。

郭珩哪里听得进他的解释,他只觉得自己的发财大计正在被这群慢吞吞的废物所拖累,胸中的怒火越烧越旺,正准备再发作一番。

就在这时,一直跟在郭珩身旁的“贾公子”千面,不紧不慢地驱马上前。

他脸上依旧是那副风度翩翩的笑容,仿佛这支混乱的队伍在他眼里,不过是乡间田野一景。

“郭兄何必动怒。”他的声音温和而沉稳,像一阵清风,吹散了郭珩心头的一部分燥热。

“兵家之事,欲速则不达。我看这些士卒,并非不肯用力,实在是嗯,养尊处优惯了,体力跟不上。”

这句“养尊处优”,极大地取悦了郭珩。

在他看来,这证明了他带来的兵都是精锐,而不是吴先生口中的那种泥腿子。

“贾兄所言极是!但这速度,实在是让人心焦!”郭珩的语气缓和了许多。

“小弟倒有个不成熟的法子,不知当讲不当讲。”千面摇着折扇,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贾兄但说无妨!你是我-的军师,你的话,我一定听!”郭珩立刻来了精神。

千面微微一笑,凑近郭珩,压低了声音,仿佛在分享什么惊天妙计。

“郭兄,你看。我们此去是剿匪,讲究的是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正所谓兵贵神速,若是按部就班地安营扎寨,每日只行军三十里,等我们到了黑风口,对方早就严阵以待了。”

他看了一眼那些已经累得东倒西歪的士卒,继续说道:“而且,我看队伍中携带了大量的帐篷、锅灶等辎重,这些东西也极大地拖慢了行军速度。依小弟愚见,不如”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着郭珩,说出了他的“妙计”。

“不如轻装简行,抛弃所有不必要的辎重。让士卒们只携带三日干粮和兵器。”

“我们也不必扎营了,大军连夜赶路,日夜不休。”

“如此一来,最多明日傍晚,我们便可兵临黑风口城下!”

“届时,趁着夜色掩护,发动突袭,那李胜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断然料不到我军神速至此,必可一战而定!”

日夜不休?连夜赶路?

钱宝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

这哪里是行军,这分明是催命啊!

这帮老兵油子和家丁,白天走路都怨声载道,还让他们连夜赶路,怕不是半路就要哗变!

他刚想开口劝阻,却被郭珩一个兴奋的眼神给瞪了回去。

郭珩的眼睛里,已经迸发出了狂热的光芒。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日夜兼程,神兵天降!这才是用兵如神!

那个姓吴的还说要从长计议,真是迂腐!我郭珩,就是要用这种雷霆万钧的方式,让所有人看看我的本事!

“妙计!贾兄,你这真是绝世妙计啊!”郭珩激动地一拍大腿,看向千面的眼神里充满了崇拜。

“就这么办!”

“传我将令,全军抛弃所有辎重,只留兵器和干粮!”

“我们连夜赶路,明日就要踏平黑风口,活捉李胜!”

她的字迹,清秀中透着一股锋锐的力道。

写完,她将信折好,装入一个特制的信封,用火漆封口。

“殿下,您这是”秦伯看着她的动作,有些不解。

“我们这位李公子,不是喜欢‘格物致知’吗?那就让他看看,情报的价值。”

林琬琰将信递给秦伯,“让他知道,我们的眼睛,看得比郡守府更远,消息也比孙天州更快。”

她顿了顿,补充道:“这份人情,现在送出去,不亏。”

“可我们的人,未必能快过郭珩的兵马。”秦伯还是有些担忧。

林琬琰笑了。

“所以,我才要派我们最快的人去。”她转身,对着门外轻声唤道,“画眉。”

一道纤细的影子,如同鬼魅般无声无息地出现在了门口。

那是一个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的少女,一身利落的夜行衣,脸上蒙着黑色的面纱,只露出一双明亮得惊人的眼睛。

“殿下有何吩咐?”画眉的声音,清脆如黄莺出谷。

林琬琰将那封信递到她手中。

“将这封信,用最快的速度,亲自交到黑风口李胜的手上。”

“是。”画眉接过信,身影一闪,便消失在了门外,仿佛从未出现过。

秦伯看着画眉消失的方向,终于放下心来。

画眉是“夜枭”手下轻功最好、速度最快的信使,有她出马,这封信一定能赶在郭珩兵临城下之前送到。

“殿下深谋远虑。”秦伯由衷地感叹道。

林琬琰却没有回应他,只是重新走回窗边,眺望着棘阳县的方向。

“棋局,已经开始了。”她轻声自语,“接下来,就看我们这位李公子,会如何落子了。”

出征时的鼓乐喧天,很快就被拖沓的行军队伍消磨得一干二净。

理想中的雷霆万钧之势,在现实中变成了一场混乱不堪的武装郊游。

那五百名所谓的巡防营士卒,本就是郡中各地卫所里混日子、吃空饷的老兵油子。

他们被自家都尉用重金许诺哄骗而来,原以为只是跟着贵公子出来耀武扬威一圈,就能拿到赏钱。

谁曾想真要走上几十里山路去攻打一个据说闹“妖术”的山头。

队伍刚出城十里,就有人开始叫苦不迭,行军的队列拉得老长,松松垮垮,毫无军容可言。

而那两百名由棘阳豪绅们凑出来的家丁,情况更糟。

他们平日里不是在自家主子门前作威作福,就是帮着收租放贷,欺负一下寻常百姓还行,何曾经历过这等长途跋涉?

不少人甚至连像样的兵器都没有,扛着的是木棍和自家的柴刀。

他们与那些巡防营的老兵油子们互相看不顺眼,毕竟一个是官,一个是民。

走着走着,便为了谁该走在前面,谁的水囊该多装点水这种小事,互相推搡叫骂起来。

整个队伍就如同一条臃肿的毛毛虫,在秋日的官道上缓慢而无序地蠕动着。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郭珩,脸上的意气风发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难以抑制的烦躁。

“废物!一群废物!”

他猛地一拉马缰,胯下的战马发出一声嘶鸣,人立而起。

他回过头,用马鞭指着跟在后面跑得气喘吁吁的钱宝,怒不可遏地吼道:“钱宝!这就是你给本公子找来的精兵强将?”

“走了快一个下午了,连二十里地都没走到!”

“照这个速度,等我们到了黑风口,那金山早就被姓李的挖光了!”

钱宝被他吼得一个哆嗦,差点摔倒在地。

他连忙挤出一脸谄媚的笑,一边喘着粗气,一边点头哈腰地解释:“公子息怒,息怒啊。”

“这这帮泥腿子,平日里疏于操练,哪里比得上公子您天生神武再走走,再走走就顺了”

他的内心,其实比郭珩还要焦急。

他巴不得这支军队能长上翅膀,立刻飞到黑风口去跟李胜拼个你死我活,好让他报仇雪恨。

可眼下,他也只能陪着笑脸,安抚这位喜怒无常的瘟神。

郭珩哪里听得进他的解释,他只觉得自己的发财大计正在被这群慢吞吞的废物所拖累,胸中的怒火越烧越旺,正准备再发作一番。

就在这时,一直跟在郭珩身旁的“贾公子”千面,不紧不慢地驱马上前。

他脸上依旧是那副风度翩翩的笑容,仿佛这支混乱的队伍在他眼里,不过是乡间田野一景。

“郭兄何必动怒。”他的声音温和而沉稳,像一阵清风,吹散了郭珩心头的一部分燥热。

“兵家之事,欲速则不达。我看这些士卒,并非不肯用力,实在是嗯,养尊处优惯了,体力跟不上。”

这句“养尊处优”,极大地取悦了郭珩。

在他看来,这证明了他带来的兵都是精锐,而不是吴先生口中的那种泥腿子。

“贾兄所言极是!但这速度,实在是让人心焦!”郭珩的语气缓和了许多。

“小弟倒有个不成熟的法子,不知当讲不当讲。”千面摇着折扇,一副成竹在胸的模样。

“贾兄但说无妨!你是我-的军师,你的话,我一定听!”郭珩立刻来了精神。

千面微微一笑,凑近郭珩,压低了声音,仿佛在分享什么惊天妙计。

“郭兄,你看。我们此去是剿匪,讲究的是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正所谓兵贵神速,若是按部就班地安营扎寨,每日只行军三十里,等我们到了黑风口,对方早就严阵以待了。”

他看了一眼那些已经累得东倒西歪的士卒,继续说道:“而且,我看队伍中携带了大量的帐篷、锅灶等辎重,这些东西也极大地拖慢了行军速度。依小弟愚见,不如”

他顿了顿,目光灼灼地看着郭珩,说出了他的“妙计”。

“不如轻装简行,抛弃所有不必要的辎重。让士卒们只携带三日干粮和兵器。”

“我们也不必扎营了,大军连夜赶路,日夜不休。”

“如此一来,最多明日傍晚,我们便可兵临黑风口城下!”

“届时,趁着夜色掩护,发动突袭,那李胜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断然料不到我军神速至此,必可一战而定!”

日夜不休?连夜赶路?

钱宝在一旁听得心惊肉跳。

这哪里是行军,这分明是催命啊!

这帮老兵油子和家丁,白天走路都怨声载道,还让他们连夜赶路,怕不是半路就要哗变!

他刚想开口劝阻,却被郭珩一个兴奋的眼神给瞪了回去。

郭珩的眼睛里,已经迸发出了狂热的光芒。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日夜兼程,神兵天降!这才是用兵如神!

那个姓吴的还说要从长计议,真是迂腐!我郭珩,就是要用这种雷霆万钧的方式,让所有人看看我的本事!

“妙计!贾兄,你这真是绝世妙计啊!”郭珩激动地一拍大腿,看向千面的眼神里充满了崇拜。

“就这么办!”

“传我将令,全军抛弃所有辎重,只留兵器和干粮!”

“我们连夜赶路,明日就要踏平黑风口,活捉李胜!”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海贼:我大和不做大孝子 重生换亲后,纨绔世子宠上天 成龙历险记:我,大反派圣主 二嫁他人,暴君前夫他杀疯了 穿七零,算计来的军官丈夫他超爱 大宋:少年帝王,天下拥护清君侧 在盘龙世界开辟主神家族 诸世轮回,开局买下江玉燕 子夜异闻 斗罗之冰魔雨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