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年轻的声音传来:
“秦将军那边传来消息,苏铭监察使已经动身前来京都,预计傍晚时分抵达,想向您请教关于古武之‘炁’的学问。”
秦舒雅闻言,抬起头,扶了扶眼镜,清澈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化为浓浓的期待。
秦虎早在先前就已向她打过招呼,说苏铭对炁有很浓厚的兴趣,但已经过去两月,仍旧不见苏铭前来,她已将这事淡忘了。
“苏铭监察使……那位最近声名鹊起、创造了无数奇迹的年轻强者。”
她轻声自语,脑海中浮现出哥哥秦虎对苏铭的高度评价。
她合上手中的古籍,小心地将其放回特制的书盒中。
“知道了,我这就准备一下。”
秦舒雅回应道,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温婉,但内心却已波澜起伏。
她隐隐感觉到,苏铭的这次到访,或许会为她坚守的这项冷僻研究,带来意想不到的转机。
或许,古武复兴的契机,就藏在这位神秘的监察使身上?
她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龙武学院那片寂静的演武场,目光悠远。
“炁……真的还有重现光辉的那一天吗?”
傍晚时分,夕阳的馀晖如同温暖的琥珀,流淌在京都大学古朴的飞檐斗拱之上,为这片学术圣地涂抹上一层宁静而庄重的色彩。
苏铭行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径上,脚步不疾不徐。
他收敛了身为监察使的威仪,更象是一位上大学的学生。
当然,苏铭还有一重身份,那就是京都大学的大一学生。
他依稀还记得大考刚结束之时,沉剑萍和龙华挖他去神剑学院和骨刃学院。
没想到,他进入京都大学后,第一个前往的学院居然是龙武学院。
当真是世事无常,大肠包小肠啊!
沿途,他能清淅地感知到,在一些看似普通的楼阁或林深处,隐含着数道沉稳而强大的气息。
有的如渊渟岳峙,有的凌厉如剑,这让他这座龙国最高学府的底蕴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当他踏入龙武学院那相对僻静的局域时,一道素雅的身影已静候在月洞门下。
正是秦舒雅。
她身着淡青色长裙,外罩一件米色针织衫,鼻梁上架着一副细框眼镜,气质温婉娴静,与周围古朴的环境浑然一体。
“苏监察使,欢迎来到龙武学院。”
秦舒雅迎上前几步,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微笑,既不显疏离,也不过分热络,行了一个简洁的古武见面礼。
“秦小姐,打扰了。”
苏铭微微颔首回礼,目光平静地看向她。
秦舒雅侧身引路,声音柔和:
“苏监察使,这边请,学院内陈设简陋,还望勿怪。”
她一边走,一边自然地介绍着:
“这边是历代先贤的演武场,那边是藏书阁,如今学院人丁不旺,倒是落得个清静。”
苏铭随着她的指引,目光扫过那片青罡石铺就、布满岁月痕迹的巨大演武场,以及那座飞檐斗拱、散发着淡淡墨香的藏书阁,能感受到一种沉淀下来的历史厚重感。
“清静方能生慧。”
苏铭应道:
“尤其是在武道修行上,更需要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
秦小姐能在此地坚守,钻研古武之道,令人敬佩。”
秦舒雅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和不易察觉的欣喜。
她没想到这位年纪轻轻便已身居高位的监察使,对武道修行竟有如此见解,言语中也并无轻视古武之意。
“苏先生能理解这份‘寂寞’,舒雅倍感欣慰。”
她语气真诚了几分:
“如今世人对古武多有误解,或认为其落后,或觉得其艰难,却鲜少有人去探究其蕴含的‘向内求索’的智慧。”
两人穿过一道回廊,来到一处独立的小院。
院内有一方小池,几尾锦鲤游弋,几丛翠竹摇曳,环境清幽雅致。
秦舒雅将苏铭引入一间书房,房内典籍林立,墨香与淡淡的檀香混合,沁人心脾。
窗明几净,书案上还摊开着几卷古籍和写满娟秀字迹的笔记。
“苏先生请坐。”
秦舒雅请苏铭在窗边的茶席旁坐下,动作娴熟地开始沏茶:
“这是我自己种的野茶,味道清淡,希望能合您的口味。”
茶水注入杯中,色泽清亮,香气清幽。
苏铭端起茶杯,轻轻啜饮一口,赞道:
“茶好,水也好,秦小姐费心了。”
简单的茶饮过后,气氛变得更加自然。
秦舒雅没有急于切入正题,而是像与同道交流般,闲聊起龙武学院的历史和一些古武的基本理念,言语间透露出深厚的学识和对古武的挚爱。
苏铭耐心倾听,不时提出一些切中要害的疑问,显示出他并非一时兴起,而是确实进行过思考。
他的问题往往角度独特,让秦舒雅也需认真思索才能回答,两人之间的交流渐渐深入。
直到夕阳完全沉入地平线,书房内亮起了柔和的灯光,秦舒雅才轻轻放下茶杯,神色变得更为正式。
“苏监察使。”
她看向苏铭,眼神清澈而认真:
“家兄曾说,您对‘炁’有浓厚兴趣。
恕我直言,以您如今的身份和实力,现代职业体系已足以让您屹立巅峰。
为何还会对这条被视为艰难,甚至过时的古武之路感兴趣?”
这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也带着一丝试探。
她想确认苏铭的动机。
苏铭放下茶杯,目光与秦舒雅对视,坦然道:
“力量之道,殊途同归。
职业体系固然强大,但多依赖于外部的技能、法则和等级提升。
而古武之‘炁’,据我所知,是挖掘自身生命本源的力量,是从‘内’而外的修行。
我认为,真正的强大,不应有内外之分,若能兼收并蓄,或许能走得更远。”
他顿了顿,继续道:
“更何况,如今深渊威胁日益诡异,多掌握一种力量体系,或许就能多一份应对变量的底气。
我对‘炁’的好奇,既源于对力量本质的探究,也关乎未来的责任。”
秦舒雅静静地听着,眼中光芒闪动。
苏铭的回答,没有空泛的夸赞,而是基于理性的思考和现实的考量,这反而更让她感到可信。
她深吸一口气,终于下定了决心。
“苏监察使,我明白了。”
她手一挥,桌上立刻出现了一个用暗金色丝绸包裹的长条状木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