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三年前,我们林城还深陷在老工业基地的困境中——设备老化、产业单一、环境恶化、民生维艰。
那时的林城,就象一个背负着沉重包袱的旅人,在发展的道路上步履蹒跚。”
他的话语将所有人的思绪带回到了那个艰难的起点。
会场里,有人开始低声啜泣,有人默默擦拭眼角。
”我记得。”
叶尘的声音突然变得哽咽。
”三年前第一次去林城钢铁厂调研,看到一位老工人的手套破了三个洞,却还在坚持操作那些五十年代的老设备。
那一刻,我的心像被针扎了一样疼。”
台下,那位老工人的儿子马小龙早已泪流满面。
他现在还珍藏着父亲那副破了洞的手套,那是林城过往艰辛的见证。
”我记得,在尾矿库漫天飞扬的粉尘下,环保局的同志每天都要接到几十个投诉电话。
有位老教师在电话里哭着说,她的孙子因为空气污染患上了哮喘。”
会场后排,环保局的干部们低下了头,那些被群众责问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
”我记得,在北部塌陷区,马青山老师傅指着墙上的裂缝对我说。
马青山老人再也控制不住,失声痛哭起来,旁边的儿子轻轻拍着他的背。
”我更记得,在江县的土地上,几十个村民躺在推土机前,哭喊着说这是他们的命根子。那一刻,我深深感受到了改革的艰难和责任的重大。”
台下,王老五和其他村民代表相视而望,眼中满是感慨。
如今,他们不仅住上了新房,每年还能拿到可观的分红。
”但是,我们林城人从来没有向困难低头!三年来,我们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推进改革,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开拓创新,以愚公移山的执着埋头苦干!”
叶尘细数这一路上的点点滴滴,声音时而激昂,时而低沉,仿佛在演奏一首波澜壮阔的交响曲。
”的战略布局中,规划局的同志们连续奋战一百多个日夜,图纸堆满了整个会议室;建设工人们顶着严寒酷暑,让一座座新建筑拔地而起。”
台下,城建战线的代表们挺直了腰板,眼中闪着自豪的泪光。
”的科技攻坚中,研发团队在实验室里度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
有位年轻博士连续工作36小时后晕倒在实验室,醒来后的第一句话却是&039;实验数据保存了没有&039;。”
会场里响起敬佩的掌声,那些科研人员的付出令人动容。
”我们不会忘记,在江县稻米深加工园的征地拆迁中,基层干部们挨家挨户走访,耐心解释政策,把办公桌搬到了田间地头。有位女干部因为连续工作,累倒在了村民家中。”
基层干部代表们双手紧紧的攥在一起,那些日日夜夜的艰辛,此刻都化作了欣慰的泪水。
”我们更不会忘记,在每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无数林城建设者默默奉献、辛勤耕耘——是你们,清晨四点就开始清扫街道
;是你们,深夜还在病房里守护病人;
是你们,在讲台上载递着知识的火种;
是你们,在车间里打造着林城的未来!”
这时,叶尘的声音微微发颤,他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情绪。
全场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摒息凝神,预感着一个历史性时刻的到来。
”经过全市人民三年多来的团结奋斗。”
叶尘的声音重新变得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象是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坎上。
”现在,我郑重地向大会报告,向全市人民报告——”
他刻意停顿,目光扫过全场,与无数双期待的眼睛交汇。
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
老工人们屏住呼吸,企业家们紧握双手,干部们身体前倾,所有人都等待着那个期盼已久的数字。
”一九九一年全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性地突破——一千亿元大关!
”轰——”
整个会场先是陷入了一秒钟的死寂,仿佛所有人都在消化这个数字的分量。
随即,如同春雷炸响,如山崩海啸般的掌声、欢呼声骤然爆发,瞬间淹没了整个礼堂!
老工人们激动得老泪纵横,相互握着手,用力地摇晃着;
企业家们情不自禁地站起身,忘情地鼓掌;干部们热泪盈眶,多年的艰辛在这一刻化作了幸福的泪水;
来自基层的代表们更是相拥而泣,不能自已。
掌声,持续了整整五分钟。
这掌声,是对过往艰辛最好的告慰;这欢呼,是对未来希望最热的期盼。
叶尘站在报告席后,眼中也闪铄着晶莹的泪光。
他没有阻止这场情感的宣泄,而是理解地、欣慰地看着台下沸腾的人群。
待掌声渐渐平息,他才继续发言,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
”这一千亿,它不是冰冷的数字,它是我们林城工人阶级汗水的结晶,是农民兄弟辛勤的收获,是科技工作者智慧的闪光,是企业家们胆识的回报,是全体干部心血的凝聚!”
”这一千亿里,有马青山老师傅搬进新房时流下的幸福泪水;
有王老五拿到第一笔分红时颤斗的双手;有赵大刚看到新生产线投产时激动的呐喊;
有马小龙操作先进设备时自信的笑容!”
被点到名字的人都站了起来,向全场鞠躬致意,掌声一次又一次地为这些平凡的英雄响起。
”这一千亿,它属于每一位早起扫街的环卫工人,属于每一位坚守讲台的人民教师,属于每一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属于每一位守护平安的公安干警,属于每一位为林城发展添砖加瓦的建设者!”
”而我个人,只是尽了一个共产党员、一个人民公仆应尽的责任。
所有的功劳,归于伟大的党和人民,归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这番话,让在场的许多人再次热泪盈眶。
他们知道,为了这一天,叶尘付出了多少。
多少个不眠之夜,他办公室的灯光总是最后熄灭。
多少次艰难决策,他顶住压力、力排众议。
多少回基层调研,他深入一线、问计于民……
坐在台下的高育良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他亲眼见证了这个年轻书记是如何带领林城走出困境的。
田国富也红了眼框,他知道这一千亿的背后,是叶尘多少个日夜的操劳和付出,
更重要的是,这里面有自己的一份桃子,不得不说这桃子真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