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再漫光桥时,铃铛声里混着细碎的振翅声,比往年更显鲜活。阿糯刚牵着小灵童踏上归途,便见两道五彩光影从云层中掠出,盘旋着落在她肩头,正是彩羽和灵翅的幼雏——绒绒与点点。它们已褪去初生时的娇弱,翅膀上的羽毛愈发鲜亮,长长的尾羽带着虹彩,此刻正用尖喙轻轻啄着阿糯的荷包,讨要她特意准备的花蜜膏。
“绒绒、点点,慢些吃!”阿糯笑着抬手,让两只小蜂鸟停在掌心,竹篮里的纸鸢又添了新样,一只绘着蜂鸟振翅的模样,一只绣着小鹿踏春的图景。身后,鹿呦迈着稳健的步伐,背上驮着两只圆滚滚的小兽,正是墨团和粉团的幼崽——墨豆与粉果。两个小家伙探头探脑,时不时用爪子扒拉鹿呦的鬃毛,引得鹿呦轻轻甩动尾巴,却半点不恼。
光桥尽头,陈墨与昆仑婆婆早已等候。昆仑兰新抽的枝芽间,挂着个小小的竹制食架,上面摆满了新鲜的花蜜和切碎的浆果,是特意为绒绒和点点准备的。“今年的春讯,倒是被小家伙们先带来了。”昆仑婆婆笑着上前,指尖抚过鹿呦的脊背,“瞧这模样,怕是在山林里结识了新伙伴?”
话音刚落,光桥那头便传来一阵轻快的蹄声,只见鹿呦忽然抬蹄嘶鸣,声音清越。不多时,三只毛色棕褐、带着白色斑点的小麂子从桥那头跑来,怯生生地跟在鹿呦身后,大大的眼睛里满是好奇。“是鹿呦的族人!”小灵童拍手喊道,去年鹿呦伤愈后曾短暂返回山林,没想到竟带了同族伙伴归来。
陈墨俯身查看,发现其中一只小麂子的蹄子被荆棘划伤,便指尖凝起光晕,轻柔地为它疗伤。阿糯立刻从背篓里取出草药包,熟练地敷上止血草,又用干净的布条轻轻包扎。昆仑婆婆早已拎来温水,让小麂子们饮用解渴,雪团带着豆丁一家围了上来,用鼻尖轻轻蹭着新伙伴,粉团则叼来苜蓿叶,放在小麂子面前。
秦创的画案依旧摆在庭院中,宣纸上早已勾勒出春景的轮廓。见了绒绒、点点与新到来的小麂子,他笔尖蘸了浓淡不一的墨色,先添上两只蜂鸟在兰枝间嬉戏的身影,又细细描绘小麂子低头啃食苜蓿的模样,再补上阿糯蹲在一旁,给墨豆和粉果梳理绒毛的场景,笔触流转间,满是生机。
盛夏时节,荷塘边的竹棚扩建了不少,既能为小麂子们遮阴,又给绒绒和点点留了翻飞的空间。绒绒和点点愈发活泼,常常衔着秦创的画笔尖,在宣纸上留下细碎的彩痕,秦创非但不恼,反而顺着彩痕添上几笔,让画作更添意趣。小灵童则带着墨豆和粉果,在荷塘边搭建了小小的木桥,桥下放着个竹篮,里面装着晒干的莲子,引得锦鲤争相聚拢。
一日午后,忽然下起了雷阵雨。众人正围在暖炉旁喝茶,却见绒绒和点点急促地振翅飞来,围着阿糯的肩头叽叽喳喳。阿糯立刻起身,跟着它们跑到庭院角落,只见那只受伤的小麂子被困在倒塌的竹枝下,正不安地嘶鸣。小灵童找来工具,小心翼翼地移开竹枝,陈墨则上前检查,确认并无大碍后,才松了口气。
雨停后,天边挂起了彩虹。秦创趁着兴致,挥笔绘制《荷塘新友图》,画面里,彩虹横跨天际,荷塘中荷花盛放,小麂子们在岸边饮水,绒绒和点点在彩虹下翻飞,墨豆和粉果趴在鹿呦背上,阿糯与小灵童正给竹棚加固,陈墨与昆仑婆婆坐在廊下,含笑看着这一切,守岛兽则趴在一旁,尾巴轻轻扫着地面,一派岁月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