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统帅部,南岛光复一周后。
陈远拿着一叠文件走进来,轻轻放在桌上。
"南岛的行政体系己经初步重建,第一批政务人员昨天抵达基隆。"陈远说,"不过民生恢复还需要时间,特别是粮食供应紧张。"
李飞起身走到地图前:"樱花国那边有什么反应?"
"东京方面发表了一份抗议声明,指责我们'非法占领'。不过英美等国己经默认了现状。"
"顾维钧在巴黎的工作有进展吗?"
"和会即将结束,南岛问题基本按我们的意愿解决。"陈远翻开一份电报,"不过樱花国代表威胁要'采取必要措施'。"
李飞轻笑一声:"败军之将,何足言勇。"
这时,林海和阿力一起走进作战室。
林海手里拿着海军建设计划,阿力则带着空军发展方案。
"南岛舰队基地选址有眉目了。"林海将图纸铺在桌上,"高雄和基隆都需要扩建,但基隆的条件更好些。"
阿力接过话:"南岛现有的三个机场都在整修,下个月可以投入使用。从那里起飞的战机可以覆盖整个东海。"
李飞仔细看着图纸:"海军下一步的重点是什么?"
"首先是护航舰队。"林海指着计划书,"我们需要更多的驱逐舰和巡洋舰,确保海上运输线的安全。
"空军呢?"
"新型战斗机的研发己经完成,下个月开始量产。"阿力说,"航程和火力都有提升。"
讨论持续了一个上午。
中午时分,秘书送来午餐,几人边吃边聊。
"听说樱花国在秘密研发新式战舰。"陈远突然提到。
林海点头:"情报显示他们计划建造西万吨级的战列舰,火力远超现有舰艇。"
"我们跟得上吗?"阿力问。
李飞放下筷子:"跟得上要跟,跟不上也要跟。海军建设不能落后,不然我们永远只能被动防守。"
饭后,李飞独自留在作战室。
他打开系统界面,系统己经有了新的提示:
【领土统一进度更新:华夏核心领土收复完成】
【解锁科技:完整工业体系蓝图】
【解锁科技:航母建造技术】
【获得奖励:工业加速卡(使用后工业建设速度提升100,持续五年)】
李飞仔细阅读着新解锁的科技说明。
航母技术尤其引起他的注意,虽然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还难以实现,但蓝图己经指明了发展方向。
他按下通讯铃,陈远很快返回作战室。
"召集各部部长,下午开个紧急会议。"李飞说,"我们要调整国家发展计划。"
"关于哪方面的?"
"全面的工业体系建设,还有海军发展战略。"
下午的会议持续到深夜。
工业部长对李飞提出的发展规划既兴奋又担忧:"这些项目都很重要,但资金和人才都是问题。"
"资金可以从南岛的开发中解决。"李飞说,"人才方面,加大留学人员召回力度,同时在国内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这需要时间。"
"所以我们才要抓紧。"李飞展示系统提供的工业体系蓝图,"这是基本框架,各部门按照这个方向制定详细计划。"
会议结束后,李飞留下林海单独谈话。
"你对未来海战怎么看?"
林海沉思片刻:"目前还是大舰巨炮的时代,战列舰是决定海战胜负的关键。"
"如果有一种舰船,本身不装备大口径舰炮,而是搭载数十架飞机,在视距之外就发动攻击呢?"李飞缓缓说道。
林海愣住了,脸上露出困惑的神情:"飞机?从船上起飞?这船只需要多长的甲板?如何起降?这听起来有些科幻。"
他完全无法理解这个超前的概念。
"不是科幻。"
李飞从保险柜中取出系统提供的厚厚一叠图纸,铺在桌上。
图纸上绘制着结构复杂的飞行甲板、机库、升降机,以及舰载机的起降流程详解,其设计之精妙,思路之超前,让林海目瞪口呆。
"这这是"
林海的手指有些颤抖地拂过图纸上清晰的标注和数据,这些完全陌生的术语和结构远远超出了他现有的海军知识体系。
"这叫航空母舰。"
李飞指着图纸的核心部分,系统提供的技术非常详尽,几乎是从零开始的手把手教学。
“技术图纸己经有了,现在制约我们的不是设计思路,而是国内的工业能力——钢材强度、焊接工艺、甲板材料,这些配套的工业和材料技术需要跟上。"
林海深吸一口气,努力消化着这些信息:"如果如果真能造出来,海战的规则将被彻底改写。
我们需要立刻组织专家团队研究这些图纸,并评估我们的工业基础哪些环节需要优先攻关。"
他的态度从最初的难以置信转变为严肃的技术性思考。
"这件事你亲自负责,成立绝密项目组。"李飞郑重地说,"注意,这是我们的绝对机密。"
接下来的几周,华夏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浪潮。
南岛的港口、机场、公路网快速修复和扩建,大陆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
一个月后,李飞视察上海造船厂。
船厂总经理指着船坞里正在建造的新舰说:"按照新标准建造的驱逐舰,下个月就能下水。"
"产能还能提高吗?"
"新设备到位后,产能可以翻倍。不过高级技工还是短缺。"
"从德国聘请的专家到了吗?"
"到了二十人,正在培训我们的工人。"
视察结束后,李飞在船厂会议室接见了海军学院的年轻军官。
这些刚从国外留学归来的军官对航母概念表现出极大兴趣,但也都表示在国外的海军课程中从未听说过类似设想。
返回统帅部的路上,陈远汇报了最新进展:"工业加速计划实施一个月,钢铁产量己经增加三成。不过电力供应跟不上。"
"加快水电站建设。"
"专家建议先建火电站,见效快。"
"可以,但要以水电为主。我们的煤炭资源有限。"
车窗外,一座新的钢厂正在施工。
李飞看着工地上忙碌的身影,知道华夏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前迈进。
系统提供的技术优势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国力提升。
回到统帅部,最新的情报显示樱花国仍在坚持其战列舰优先的海军建设路线。
这个时空错位的认知差距,正是华夏实现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