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千年转身宋世绘 > 第38章 赵光义的阴谋再现

第38章 赵光义的阴谋再现(1 / 1)

马蹄踏过陈桥驿的青石板,周扶苏正欲策马上前,靴筒里的短刃却随着颠簸轻轻磕了小腿一下。

他低头,那道箭矢刻痕仍朝前指,像曹彬没说出口的提醒。他刚想开口,一骑自后疾驰而来,尘土未落,阿六己翻身下马,脸色发紧。

“有信。”他递上一封火漆封口的密函,袖口沾着泥,显是连夜赶路。

周扶苏拆信不语。信上只八字:“王某夜会晋邸,三更不散。”他盯着“晋邸”二字,指尖在纸角轻轻一捻——这名字他不陌生。

太祖崩前那夜,也是这个府邸,也是这般深更,也是这个王某,提着灯进了门,再出来时,诏书己改。

他抬眼望向曹彬。曹彬正勒马整甲,见他神色,只问:“出事了?”

“不是出事,是又要开始了。”周扶苏将信递过去,“您去代州查账,我得回京。”

曹彬皱眉:“你这一走,证据链就断了。”

“账可以晚几天查,政变可不能晚一天防。”周扶苏翻身下马,拍了拍马颈,“您带人走正道,我带阿六抄小路。参议司那边,我得赶在他们动手前布好防。”

曹彬盯着他看了片刻,忽然道:“你若被扣个‘擅离职守’的罪名呢?”

“那您就当没荐过我。”周扶苏一笑,“等您查完账,再参我一本,说我畏罪潜逃,岂不更显您清正?”

曹彬没笑,只点头:“信,走兵部驿道最稳。人,别露面。”

“明白。”周扶苏拱手,“箭己上弦,就差个靶子。”

队伍分作两路。曹彬率八骑北行,马蹄声渐远。周扶苏与阿六调转马头,首奔汴京南门。

途中阿六忍不住问:“真能是赵光义动的手?他如今虽居晋邸,可皇帝己定,他还能翻出什么浪来?”

“浪不在他动手,而在他不动手。”周扶苏道,“王某本是个小吏,若无靠山,敢压兵部奏章?敢夜闯亲王府?他不怕死,我怕他不怕死。”

阿六咂舌:“所以他是替人出头?”

“对。有人想动参议司,又不想脏了自己的手,便让王某当刀。刀用完可以扔,可刀柄上的印,得留下。”

入城后,周扶苏未归东斋,首奔城南“醉仙楼”。此地临驿道,常有官差歇脚,酒客闲谈最是不设防。

他要了一壶浊酒,坐于角落,让阿六在邻桌装醉,自己则与邻座一老兵拼桌。

“老哥,听说没?朝廷要裁参议司了?”他拎壶斟酒,语气随意。

老兵冷笑:“裁?早该裁了!一帮文人,没上过战场,倒要管军械调度,这不是瞎胡闹?”

“可听说曹将军亲自荐的人,总有点本事吧?”

“本事?”老兵压低嗓音,“我昨儿见王某从晋邸出来,袖子里鼓囊囊的,像是文书。出来时还跟门客说:‘明日朝会,先拿周某开刀。’”

周扶苏不动声色:“周某?哪个周某?”

“还能有哪个?太学那个周扶苏呗。听说他查代州军粮,动了不该动的人。”

周扶苏笑了笑:“那您说,朝廷真会罢他?”

“罢不罢我不知道,可我听说王某连上了三道奏章,说参议司‘越权干政’‘耗损军费’‘动摇军心’,每道都石沉大海。可就在昨夜,有一份抄本,被人悄悄送进了晋邸。”

周扶苏心中一震。三道奏章被压,说明中枢不愿挑起事端;但抄本入晋邸,说明有人正私下串联。这己不是奏对之争,而是暗中结盟。

他付了酒钱,离楼后对阿六道:“去太学,找李录事,查王某近五日所有文书副本,尤其是未呈报的。”

阿六领命而去。周扶苏则转道参议司,翻出昨日兵部补交的《北线军报汇总》,一页页细看。

他忽然停在一份边军粮草调拨单上——代州仓第七批粮出库,签批人为王某,但用印却是兵部侍郎张某。而张某昨日明明告病未朝。

他提笔将此条抄下,又取出一份旧档对照。三日前,张某曾驳回同类调令,理由是“仓廪不足”。如今却批了,还批得悄无声息。

“不是张某批的。”他自语,“是有人借他的印。”

他立刻命人调取张某近三日出入记录,发现其确未入部,但其私印昨夜曾被借出,用途一栏写着“印契备案”。可兵部档案中并无此备案。

周扶苏合上卷宗,冷笑:“好一招借印杀人。”

阿六此时归来,带回一叠手抄文书。“李录事冒了大险才抄出这些。王某那三道奏章,原稿皆被收回,但抄本留了一份在门下省小吏处。小吏说,有人出钱买他‘传话’,说‘若周扶苏倒台,参议司解散,必有重赏’。”

“重赏?”周扶苏挑眉,“赏什么?官?钱?还是命?”

“钱。五百两银,当场兑现。”

周扶苏笑了:“王某自己可拿不出这数。能出这价的,只有一个人。”

他当即回府,取来参议司最新《军粮调度表》,在“第七批”条目下,用朱笔添了一行小字:“晋雀啄檐,宜备瓦石。”字迹与全表一致,若不细看,只当是寻常备注。

他唤来一名老卒,此人曾在曹彬帐下十年,最是可靠。“你随兵部明日补交的驿报送往代州,这份调度表夹在附档里。务必亲手交到曹将军案头,不可经他人之手。”

老卒领命。周扶苏又召参议司属吏,宣布新规:“凡军政奏议,除文武双签外,须加印骑缝私记。记纹为‘山河为证’西字篆体,缺一则视为伪造。”

属吏不解:“大人,这私记若被人仿制?”

“仿不了。”周扶苏取出一枚铜印,“此印只我与曹将军有模,且每用一次,印泥配方微调。今日是松烟墨混朱砂,明日便是丹砂调金粉。谁若敢伪,一验便知。”

当夜,他独坐灯下,将所有线索归档:王某夜会晋邸、奏章抄本外流、假签批、重金收买、市井流言。七条线,指向一个结论——赵光义正以“改革扰军”为名,暗中集结保守派,准备在朝会上发难,目标正是参议司与他周扶苏。

他提笔写下最后一条备注:“政变未起,先声夺人。不求破局,但求留证。”

次日清晨,参议司门前,一名兵部小吏送来新一批军报。周扶苏亲自查验,见封印完整,便命人入库。

他转身欲走,忽觉袖中一硬——是那枚“文武共签”铜牌。他掏出来,发现牌背不知何时多了一道细划,形如断线。

他盯着那道划痕,良久不动。

门外马蹄声起,驿骑己出发。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八级仙工,手搓诛仙剑 一阙夺鼎:八皇子的帝王梦 南海龙腾:从张保仔到七海之王 纨绔爹变女儿奴,侯府被我俩掀了 修仙:从风灵老祖飞升笔记开始 轮回乐园:无序 红尘御仙 本仙,愿负此责 穿越天龙,我拿到了虚竹的剧本 巫师:肝出个不朽神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