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眉梢微动——前世记忆里确有这茬,只是琐事繁多记不真切。
他决定露手绝活:从空间取些灵植佐料,配上积年厨艺,这席面定能惊艳四座。
灶台前,何雨柱分心二用。
左手指导马华翻炒大锅菜,右手铁勺翻飞间香气爆开。
“何师傅!这味儿比谭师傅还冲!”
胖子吸溜着口水,刘岚虽强作镇定,喉头却不停滚动。
六道家常菜甫一出锅,鲜香竟勾得刘勇失态:“傻柱,你往菜里掺了仙丹不成?”
“食材新鲜罢了。”
待刘勇端菜离去,他忽然蹙眉——这般锋芒毕露,会不会折了师父颜面?
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何雨柱静下心来想了片刻,心中便有了打算。
下班后准备把这些调料交给师父,就说是偶然在街边买的。
重生后的何雨柱早已褪去年少时的莽撞,如今做事都会深思熟虑。
炒完菜后,何雨柱坐在食堂休息。
他泡了杯茶,坐在师父常躺的椅子上——自师父去上海后,这把椅子他已坐了十多年。
刚坐下不久,刘勇急急忙忙跑来:傻柱,快跟我来,厂领导要见你。”
见我?菜不合胃口?
恰恰相反!领导们想请教你的做菜诀窍。”
这不行,都是师门秘方,不能外传。”
何雨柱摇头拒绝。
哎哟我的何大厨,你就去应付几句,又没让你真传秘方。”
刘勇不由分说拉着他就走。
来到餐厅,何雨柱发现一半用餐者都是外国专家。
这几位是来指导新设备使用的外国专家。”
刘勇又向何雨柱介绍。
此时中外关系尚可,这些技术专家驻厂时间有限,正是汲取知识的好时机。
何雨柱同志,我是夫可罗司机。”
一位普通话带东北腔的外国专家说,您的菜太美味了!能否分享一下烹饪方法?
抱歉,这是祖传秘方。”
何雨柱果断回绝。
见对方露出失望神色,夫可罗司机又问:那能否请您抽空来我们宿舍做几顿饭?
恐怕不行,厂里工作忙。
何雨柱心里清楚,前世杨厂长为留住这些专家费尽心思,但对我们稀罕的待遇,在他们眼中却不足为奇。
何雨柱盘算着发挥自己的专长,为国家尽一份心力。
这也算是对国家的回报。
几个老外对何雨柱此刻的态度颇感意外。
以往在其他地方,他们邀请中国人帮忙时,对方总是满口答应。
有些单位甚至争相讨好巴结他们,但何雨柱的态度截然不同。
他不卑不亢,很有气度。
有时候一个人即便本事再大,如果表现得过于低声下气,反而不容易赢得尊重。
像何雨柱这样不卑不亢的作风,反倒更让人高看一眼。
当然,这也得有真本事才行。
对于何雨柱今天在老外面前的表现,刘勇心里不太痛快。
到了后厨,刘勇便开始指点何雨柱:“傻柱,不是我说你,这可是难得跟老外交好的机会。
面对刘勇的指责,何雨柱不紧不慢地喝了口茶,淡淡回应:“你懂什么?要是我答应去他们住的地方做饭,他们还会来咱们厂里吗?只有让他们在外头吃不着,唯独咱们食堂才有,才能让他们天天惦记着过来。
听完这番解释,刘勇眼前一亮:“好小子,有道理,是这么回事。”
“那当然,不信你尝尝我今天做的菜——喏,那儿还剩一小盘,刚才没盛完的。”
何雨柱指了指灶台上留给自己的一小碟回锅肉。
刘勇早被这菜的香味勾得心痒,见状立刻小跑过去,拿起筷子尝了一口,顿时被彻底征服。
他对何雨柱的预测也信服了几分。
“我说傻柱,不不不……何大厨,你这手艺是不是已经远远超过你师父了?我怎么觉着你炒的菜比你师父的香多了?”
“胡扯!我这手艺全是师父教的,怎么可能超过他?味道好是因为今天用的调料都是我自己带的。”
“喏,这是我带的大蒜,你拿去和补给站领的比比。”
刘勇远远瞥了一眼何雨柱手里的蒜头,起初没觉得有什么特别,直到何雨柱拿出补给站的蒜头对比,差别才一目了然。
“你这蒜头怎么这么大?一颗顶我拿回来的两颗!”
“不光是大,你再闻闻香味。”
“确实不止是大,你这蒜头的香味比补给站的浓多了。”
为了进一步说服刘勇,何雨柱接过他手里的蒜头说道:“等着,我炒熟了你再尝尝。”
他走到案板前,将两颗蒜头拍成蒜泥,起锅烧油,分别炒熟后递给刘勇:“仔细尝尝,看差别大不大。”
其实根本不用尝,光是香味就能分出高下。
刘勇深吸一口气,细细品味着何雨柱自制的蒜泥,那浓郁的蒜香让他不由自主地闭目沉醉。
还没等何雨柱回答,刘勇已经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勺。
选大料可是咱们厨子的看家本领,都是师傅手把手教的,哪能随便往外说?何雨柱仰头看着天花板,一本正经地说,要想学这门手艺,你得备两瓶好酒去拜师,还得像我一样,跟着师傅学满十年才行。”
听说要学十年,刘勇立马打起了退堂鼓。
何雨柱眯了眯眼,摆手道:这不成,倒买倒卖可是犯法的,我可不敢干。”
被拒绝后,刘勇脑子一转,又生一计:那这样,我给你钱,你受累帮我跑个腿,替我买些好料子回来,钱不是问题。”
这么一说,性质就变成了帮忙代买。
对对对,是我请您帮忙!刘勇连连点头,赶紧从兜里掏出五块钱塞给何雨柱。
把钱揣进兜里,何雨柱心里琢磨着,这倒是个赚外快的好法子。
下班时,何雨柱和师傅谭辉一道出了厂门。
走到人少的地方,何雨柱掏出事先准备好的大料包:师傅,昨儿路过个地儿,见有个卖大料的,那香味儿特别正。
谭辉起初没当回事,可接过料包一闻,脸色立马变了:这料子怎么这么香?尤其是这小块姜——他可是最爱吃姜的,有时候甚至生嚼。
谭辉捏起拇指大小的姜块,利落地刮去皮,直接咬下一点。
嚼了几下,他眯眼点评道:这个姜,辣得清爽,像是吃了辣子又灌了冰蜜水。”
一路上谭辉不知不觉竟吃了小半块姜。
柱子,能找着那个卖姜的吗?再买些。”
谭辉摩挲着仅剩的一小截姜,竟舍不得下口。
何雨柱答道。
谭辉遗憾叹气:好东西难求,要能知道这姜的种法就好了。”
见师父像藏宝似的收好那点姜,何雨柱憋住笑:师父,那天我看他卖的调料都好,就全买下了,光姜就有近三十斤。”
三十斤?谭辉猛地抬眼。
嗯,可能还少些。”
太好了!明天给我带二十斤来吧,就当娶映茹的聘礼。”
二十斤姜娶媳妇?何雨柱暗自嘀咕,这聘礼太寒酸,怕是要被穿小鞋。
师父,要不我把三十斤都带来?转转,说不定还能碰上。”
好!算你有心。”
两个男人就这样定下了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