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卫国回到四合院的时候,天已经擦黑了。
院子里,各家各户都升起了炊烟,饭菜的香味和孩子的吵闹声混杂在一起,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他一进院门,就碰上了刚从外面回来的三大爷阎埠贵。
阎埠贵手里提着一条小鲫鱼,正哼着小曲儿,盘算着晚上是红烧还是炖汤。
一看到林卫国,他那双精明的眼睛立刻就亮了。
“哟,卫国回来了?”
“今天在厂里,我可听说了啊,了不得,真是了不得!”
阎埠贵凑了过来,压低了声音,脸上带着一种神秘又讨好的笑。
“听说,你被杨厂长点名提拔了?还进了厂长办公室隔壁的屋?”
林卫国心里门儿清。
这院里就没不透风的墙。
厂里那么大的动静,跟他一个院住着的工友肯定早就把消息传回来了。
他笑了笑,不承认也不否认。
“三大爷,您这消息可真灵通。”
阎埠贵一看他这态度,心里就有数了,这事八成是真的!
他脸上的笑更热切了。
“哎哟,我就说嘛,你这孩子从小就聪明,肯定有大出息!”
“这下好了,成了厂领导身边的人,以后可得……多关照关照院里的邻居啊!”
他一边说,一边用骼膊肘碰了碰林卫国,那意思不言而喻。
林卫国只是笑。
“三大爷您客气了,我就是个跑腿的。”
他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纠缠,话锋一转,指了指阎埠贵手里的鱼。
“您这鱼不错啊,晚上加餐?”
阎埠贵最爱听人夸他会算计,会过日子。
他得意地把鱼提溜起来:“那可不!今儿个菜市场收摊,我专门去捡的漏,便宜!”
“行,那您先忙,我回去了。”林卫国笑着点点头,抬脚就往自己家走。
阎埠贵看着林卫国的背影,咂了咂嘴。
这小子,现在真是今非昔比了。
说话滴水不漏,既不张扬,也不让你套出实话。
看来,以后对林家的态度,得变一变了。
林卫国刚走到中院,就看到自家门口,母亲王茹正焦急地张望着。
看到他回来,王茹立刻迎了上来。
“卫国,你可算回来了!妈都快担心死了!”
“听说……听说厂长找你了?”王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斗。
对她这样的普通工人家庭来说,“被厂长召见”,这可是天大的事,是福是祸,谁也说不准。
“妈,没事,是好事。”林卫国笑着,扶住母亲的骼膊。
“走,我们进屋说。”
一进屋,父亲林铁,弟弟卫东,妹妹小杏,全都在。
一家人的目光,“唰”地一下,全都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屋里的气氛,紧张得掉根针都能听见。
林卫国把手里的东西放在桌上,先从兜里掏出一小包用油纸包着的东西,递给了妹妹小杏。
“小杏,哥给你买了点心。”
“哇!是稻香村的槽子糕!”小杏欢呼一声,眼睛亮晶晶的。
这一个小小的举动,瞬间让屋里紧张的气氛缓和了不少。
林铁看着大儿子,沉声问道:“卫国,到底怎么回事?院里……都传遍了。”
林卫国这才清了清嗓子,把今天发生的事情,简单扼要地跟家里人说了一遍。
他没说得太复杂,只说了自己写了份建议书,得到了厂长赏识,成立了新办公室,自己被调过去当连络员,转了正,还预支了工资。
饶是如此,也听得一家人目定口呆。
“联……连络员?给厂长当连络员?”林铁的手都有些抖,他一个老焊工,这辈子见过的最大领导就是车间主任。
“转……转正了?工资二十七块五?”王茹的眼睛一下子就红了,她掰着手指头算着,这可比她和丈夫加起来的工资都差不了多少了!
“哥!你太厉害了!”林卫东满脸崇拜地看着哥哥,觉得自己的哥哥简直就是无所不能的。
林卫国看着家人的反应,心中一阵温暖。
他等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要让家人知道,这个家,有他顶着,日子会越过越好!
“爸,妈,所以,我想跟你们商量个事。”林卫国趁热打铁。
“啥事,你说!”林铁现在看大儿子,眼神都不一样了。
“我想把院里那间耳房买下来。”林卫国一字一句地说道。
“啥?买耳房?”
王茹第一个反应过来,连连摆手:“使不得,使不得!那房子破得跟个烂筐似的,又漏雨,买了干啥?咱们哪有那闲钱!”
“妈,钱的事,你不用担心。”林卫国把预支的工资和票据拍在了桌子上。
“这是厂里预支给我的,足够了。”
“我的意思是,把耳房买下来,好好修一修,收拾干净了,给卫东和小杏住。”
“咱们家太挤了,卫东大了,老跟咱们挤一屋不方便。小杏也需要个能读书写字的地方。”
林卫国的话,让林铁和王茹都沉默了。
他们何尝不知道家里挤。
可他们没办法。
现在,儿子出息了,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了。
林铁猛地一拍大腿:“买!卫国说得对!这事得办!”
“卫东和小杏确实需要个自己的屋!”
王茹看着桌上那厚厚一沓钱,眼圈又红了,她擦了擦眼角,点点头:“好,好,妈听你的。”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第二天一早,林卫国就请了假,直奔街道办事处。
买耳房的事情,比他想象的要顺利。
那间房产权清淅,确实在街道名下,因为破败,一直是个累赘。
林卫国表示愿意出钱购买,街道办的主任高兴还来不及。
双方很快就谈妥了价格。
十五块钱。
这个价格,可以说是半卖半送了。
林卫国当场交了钱,街道办这边也痛快,立刻就给他办了房契,盖上了鲜红的公章。
拿着那张写着自己名字的房契,林卫国心中一块大石落了地。
他没有声张,揣着房契就回了家。
当天下午,他就找了两个厂里相熟的瓦工师傅,约好了周末来帮忙修房子。
他甚至连砖头、石灰、木料都偷偷联系好了。
一切都在悄无声息中进行。
直到周六这天,一大早。
两个瓦工师傅,拉着一板车的砖瓦材料,出现在了四合院门口。
“请问,林卫国家是哪个?”
这一嗓子,象是往平静的湖面里扔下了一块巨石。
整个四合院,瞬间就炸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