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必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这个切入点,既要能体现他的“奇思妙想”,又不能显得太突兀,要符合他“宣传科干事”的身份。
有了!
林卫国眼睛一亮,笔尖在纸上,写下了三个字——“合理化建议”。
对!
就从这个入手!
现在厂里不是正在号召大家搞技术革新,提合理化建议吗?
我就是响应厂里的号召!
我的建议,可以不涉及具体的技术细节,而是从宣传和管理动员的角度出发。
比如,设立一个“合理化建议光荣榜”,把提出好建议的工人名字和照片粘贴去,给予精神奖励。
再比如,搞一个“金点子”邮箱,让不敢当面提意见的工人,可以匿名投递。
还可以组织一个“技术革新宣传队”,把已经成功的革新案例,编成快板、小品,在车间里巡回演出,激发大家的热情。
这些点子,全都围绕着他的本职工作——宣传。
既能体现他的价值,又不会越界,显得他好高骛远。
而且,这些建议操作性极强,成本极低,一旦实施,立马就能看到效果。
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宣传”上的建议,他可以顺理成章地,把自己那些关于“生产流程优化”的“干货”,夹带进去。
比如,在宣传“节约物料”的时候,他可以“不经意”地提一句:“我看到车间里的零件都是堆在地上的,工人找起来费劲,还容易踩坏,要是能有个架子,分门别类地放好,是不是会更好?”
这就把“5s”里“整理、整顿”的内核思想,给抛出去了。
完美!
林卫国越想越兴奋,手里的笔也越写越快。
不知不觉,就写了满满两大页纸。
他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满意地笑了。
这份“合理化建议”,就是他献给杨厂长的“投名状”!
下午。
林卫国整理了一下自己的着装,拿着那份写得密密麻麻的建议书,来到了厂长办公室门口。
他敲了敲门。
“请进。”
一个浑厚的中年男声从里面传了出来。
林卫国推门而入,看到了一个五十岁上下的中年男人,正坐在办公桌后,低头看着文档。
他穿着一身半旧的蓝色工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虽然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异常锐利。
正是轧钢厂的一把手,杨厂长。
“报告厂长,宣传科临时工林卫国,前来报到。”
林卫国站得笔直,声音洪亮。
杨厂长抬起头,那双锐利的眼睛,落在了林卫国的身上。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个年轻人。
精神,干练,不卑不亢。
嗯,第一印象不错。
“你就是林卫国?”杨厂长开口了,声音带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是!”
“你写的那篇报道,我看了,写得很好。”杨厂长点了点头,“有思想,有文采,是个好苗子。”
“谢谢厂长夸奖,这都是刘科长和同志们指导得好。”林卫国谦虚了一句。
“呵呵,不用谦虚,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
杨厂长笑了笑,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坐吧,别紧张。”
林卫国坐了下来,但腰板依旧挺得笔直。
“小林啊,今天叫你来,是想听听你这个年轻人的想法。”
杨厂长身体微微前倾,目光灼灼地看着他。
“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搞生产,我们轧钢厂,也不能落在后面。”
“厂里最近一直在号召搞技术革新,但效果……不太理想。”
他叹了口气,“工人们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提上来的建议,大多都是些不痛不痒的小改动,解决不了大问题。”
“你是年轻人,脑子活,又在宣传口,对这事儿,有什么看法?”
来了!
正题来了!
林卫国知道,这是杨厂长在考验他。
也是他展示自己的最好机会!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将自己准备好的那份建议书,双手递了过去。
“厂长,这是我个人对咱们厂‘技术革新’活动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和建议,请您批评指正。”
杨厂长有些意外地挑了挑眉。
有备而来?
有点意思。
他接过那几页纸,低头看了起来。
办公室里,一时间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杨厂长的表情,从一开始的随意,慢慢变得专注,然后是惊讶,最后,他的眼睛里,爆发出了一团炽热的光芒!
“好!好啊!”
他猛地一拍桌子,激动地站了起来。
“金点子邮箱!合理化建议光荣榜!技术革新宣传队!”
“小林!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
“这些点子,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杨厂长拿着那份建议书,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脸上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这些办法,花钱少,见效快,正好能解决我们现在宣传不到位,工人积极性不高的难题!”
他停下脚步,目光炯炯地看着林卫国,那眼神,就象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特别是你提到的这个,‘优化生产流程’的建议!”
他指着建议书上的一段话,大声念道:
“‘物料分类,定点存放,标识清淅,既能提高查找效率,又能减少浪费和安全隐患’……”
“大道至简!这话说得太对了!”
“我们天天喊安全,喊节约,怎么就没往这方面想呢!”
杨厂长看着林卫国,眼神里充满了欣赏和器重。
“小林,你给我立了大功了!”
他走到林卫国面前,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这份建议,我马上拿到党委会上讨论!一旦通过,你,就是咱们厂这次技术革新活动的大功臣!”
林卫国的心,终于落了地。
他知道,自己赌对了。
他成功地,在轧钢厂的最高领导面前,挂上了号。
他未来的路,一片光明。
他站起身,不骄不躁地说道:
“厂长,这都是我作为轧钢厂一分子,应该做的。”
“我的征途,是为我们国家,为我们伟大的工业化事业,添砖加瓦!”
“我的征途,是那星辰大海!”
这句话,带着一股超越时代的豪情壮志,重重地撞击在杨厂长的心上。
他愣住了。
他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那双明亮的眼睛里,闪铄着他从未见过的光芒。
那不是对个人前途的渴望,而是一种更宏大,更炽热的情感。
是理想,是信念,是为一个伟大目标而奋斗的激情!
杨厂长自己,也是从战火中走过来的老革命。
他也曾有过这样的激情岁月。
只是在和平年代的繁琐工作中,这份激情,被慢慢地消磨了。
今天,林卫国的这句话,象一把钥匙,重新打开了他内心深处那扇尘封已久的大门。
“好!”
杨厂长再次重重地拍了拍林卫国的肩膀,这一次,力道更重,眼神里的欣赏,也变成了真正的激赏!
“说得好!说得太好了!”
“我们搞生产,搞建设,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我们这个国家,能象你说的,征途遍布那星辰大海吗!”
他感觉自己浑身的血液,都再次沸腾了起来。
“小林,你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你不仅有才华,更有觉悟,有大局观!”
“这样的人才,放在宣传科当个临时工,太屈才了!”
杨厂长当机立断,做出了一个决定。
“这样,你这份建议书,就由你来牵头负责!”
“我马上成立一个‘技术革新推动办公室’,就设在厂长办公室隔壁,由我亲自来抓!”
“你,就来这个办公室,当我的连络员,专门负责推动和落实这项工作!”
“至于你的编制问题,你放心,我亲自去跟人事科打招呼!最快速度给你解决!”
从一个宣传科的临时工,一步登天,成了厂长亲自领导下的办公室连络员!
这简直是坐着火箭往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