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端着那碗还温热的白面馒头,站在原地,心里翻江倒海。
她活了快三十年,还是头一次在一个男人面前,感到如此的无力和挫败。
以往,她对付男人,有的是办法。
对傻柱那样的直肠子,她就用柔弱和眼泪,让他心甘情愿地掏心掏肺。
对易中海那样的老狐狸,她就用恭顺和懂事,让他把自己当成可以利用的棋子,从而获得好处。
她就象一个经验丰富的渔夫,清楚地知道该用什么样的鱼饵,去钓什么样的鱼。
可林卫国,是她从未见过的新品种。
他看起来温和,像条没有攻击性的草鱼。
可你把鱼饵递过去,他闻都不闻一下,甚至还会反过来,用一番大道理,把你教育一顿。
他油盐不进,软硬不吃。
你根本看不透他心里在想什么。
这种感觉,让一向享受掌控感的秦淮茹,心里直发毛。
她低头看了看碗里的白面馒头。
这可是她从婆婆牙缝里省出来的白面,本来是想给棒梗解馋的。
今天为了拉拢林卫国,她下了血本,结果呢?
人家根本不领情!
这让她感觉,自己就象一个跳梁小丑,精心准备的礼物,被人家弃如敝履。
屈辱,不甘,还有一丝丝的恐惧,在她心底交织。
不行!
我不能就这么算了!
秦淮茹的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起来。
这个院子,就是我的基本盘。
傻柱,是我最重要的粮仓。
绝对不能让林卫国这个变量,破坏了我好不容易维持的平衡。
既然软的不行,那我就得换个法子。
她脑子飞快地转动着,开始盘算新的计策。
林卫国……林卫国……
他现在最得意的是什么?
是稿费,是他在宣传科的工作。
对,就是工作!
她眼睛一亮,心里似乎有了新的主意。
……
另一边,林卫国走在去轧钢厂的路上,心情很是舒畅。
刚才拒绝秦淮茹的那一幕,让他感觉比昨天怼了易中海还要爽。
对付易中海那样的伪君子,你得用阳谋,用大道理去压他。
但对付秦淮茹这种“白莲花”,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无视。
不给她任何表演的机会,不接她任何的话茬,让她所有的心机和手段,都象是打在空气里。
这种无力感,对她来说,才是最致命的打击。
林卫国知道,秦淮茹不会善罢甘休。
这个女人的轫性和心机,远超常人。
但他也无所畏惧。
只要他自己行得正,坐得端,不给她任何可乘之机,她就翻不起什么浪花。
眼下,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那就是在轧钢厂,站稳脚跟,做出成绩。
昨晚在饭桌上跟家里人说的“技术革新”,不是他一时兴起,而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
作为一名穿越者,他最大的金手指,就是脑子里那些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和见识。
虽然他不是学工科的,对具体的机械原理一窍不通。
但他知道很多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一些“小发明”的思路。
比如,后世工厂里烂大街的“5s管理法”,在这个年代,绝对是降维打击。
再比如,一些简单的,可以提高生产效率的小工具、小改动,他脑子里也存了不少。
他不需要自己去动手做,他只需要把想法提出来,交给厂里的技术大拿们去研究实现。
只要能成一件,就足够他立下大功了。
这,就是他的阳谋。
一个堂堂正正,让所有人都挑不出毛病的,向上爬的阳谋。
到了厂里,他没有直接去宣传科,而是先拐到了车间。
父亲林铁正在自己的工位上,戴着厚厚的焊工面罩,专心致志地工作着,焊枪喷射出刺眼的火花。
林卫国没有打扰他,只是站在不远处,静静地看着。
他观察着车间里工人们的操作流程,观察着物料的摆放,观察着机器的运转。
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原始,粗放,充满了巨大的改进空间。
林卫国的心,变得火热起来。
这个时代,就象一座巨大的,尚未被开采的金矿。
而他,手握着最先进的勘探图。
他仿佛已经看到,一条金光闪闪的大道,正在自己脚下铺开。
他正看得入神,忽然感觉有人在拍他的肩膀。
他回过头,看到了宣传科的刘科长,正笑呵呵地看着他。
“小林,上班时间,怎么跑车间来了?”
“是在找创作灵感吗?”
刘科长对林卫国这个年轻人,印象非常好。
有才华,不张扬,写的稿子又快又好,给宣传科挣足了脸面。
“刘科长好。”
林卫国笑着打了个招呼。
“我就是随便看看,感受一下咱们厂热火朝天的生产氛围。”
“恩,年轻人,有心了。”
刘科长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正好,我找你有点事。”
“杨厂长看了你上次写的那篇关于劳动模范的报道,非常满意。”
“厂长说,你这个年轻人,笔杆子硬,思想觉悟也高。”
刘科长顿了顿,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笑容。
“厂长让你下午去他办公室一趟,他要亲自见见你。”
杨厂长要见我?
林卫国的心,猛地跳了一下。
这可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他正愁自己的“技术革新”计划,该怎么递到领导面前去呢。
现在,机会直接送上门了。
“好的,刘科长,我下午准时过去。”
林卫国压下心头的激动,脸上保持着平静。
“恩,好好表现,小林,厂长很看好你。”
刘科长又勉励了他几句,便背着手,心满意足地走了。
他觉得,自己真是慧眼识珠,给科里招来了一个宝贝。
林卫国站在原地,深吸了一口气。
与杨厂长的见面,将是他计划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必须准备充分,一击必中。
他没有再在车间逗留,转身回了宣传科的办公室。
整个上午,他谁也没理,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拿着纸笔,不停地写写画画。
他在梳理自己的思路。
他不能一上来就抛出什么“5s管理法”这种惊世骇俗的东西。
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
而且,也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
他一个宣传科的临时工,哪懂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