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象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傻柱刚刚燃起的激动。
是啊,他爸都不要他了,他还上哪儿孝顺去?
傻柱的表情,又变得迷茫和痛苦起来。
易中海看着他的反应,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
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先让你情绪高涨,再让你跌入谷底,反复拉扯,你的心防,自然就破了。
“不过,柱子,你别灰心。”
易中海话锋一转,声音变得温和而充满诱导性。
“咱们院里,也不是没有需要你‘孝顺’的人。”
嗯?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院里需要傻柱孝顺的人?这是什么意思?
林卫国心中冷笑,来了,戏肉来了。
只见易中海的目光,缓缓地扫过刘海中,扫过阎埠贵,最后,落在了自己的身上。
他那张布满皱纹的脸上,带着一种恰到好处的落寞和孤寂。
“你们看,我,你们的一大爷,无儿无女。”
“你们二大爷,刘海中,虽然有两个儿子,但都还没成家,以后怎么样,谁也说不准。”
“你们三大爷,阎埠贵,孩子是不少,可个顶个的都精于算计,以后能不能指望得上,也是两说。”
他这话说得,看似是在感慨人生,实际上,却是在不动声色地排除其他选项,把所有的焦点,都引向自己。
刘海中和阎埠贵听了这话,脸色都有些不好看。
尤其是阎埠贵,易中海这话,简直是当众打他的脸,说他儿子们不孝。
但他又不好发作,因为易中海说的是“以后”,是“说不准”,你没法反驳。
易中海没有理会他们的脸色,他继续用那充满磁性的,长辈的口吻说道:
“我呢,这辈子最大的遗撼,就是没个一儿半女。”
“眼看着年纪一天比一天大,这心里啊,就越来越不踏实。”
“我总在想,等我老了,干不动了,谁能给我端碗水?谁能给我送个终?”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凄凉和无助,听得院里一些心软的大妈,眼圈都红了。
秦淮茹也忍不住,用衣袖擦了擦眼角。
易中海成功地将全院大会的议题,从“如何帮助傻柱”,悄无声息地偷换概念,变成了“我易中海的养老问题”。
而傻柱,就是他选定的,解决这个问题的“钥匙”。
他终于图穷匕见,目光灼灼地看向了已经被他绕晕了的傻柱。
“柱子!”
他提高了声音。
“你是个好孩子,是个有孝心的孩子!”
“你爸走了,你这身孝心,没地方使。”
“我,你一大爷,没儿没女,孤苦伶仃。”
“你说,这……是不是缘分?”
他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要求,而是用“缘分”这两个字,进行最后的道德捆绑。
这话说得,太有水平了。
院子里所有人都听明白了。
一大爷这是……想让傻柱给他养老送终啊!
人群中,顿时一片哗然。
“我的天,一大爷是这个意思?”
“让傻柱给他当儿子?”
“这……这能行吗?”
傻柱也彻底懵了。
他张着嘴,呆呆地看着易中海,大脑一片空白。
给他养老?
给他当儿子?
这……这是怎么扯到这上面来的?
易中海看着傻柱的反应,知道火候到了。
他站起身,走到傻柱面前,用他那粗糙的大手,重重地拍了拍傻柱的肩膀。
“柱子,我知道,你现在心里乱。”
“你不用马上答应我。”
“我只是给你提个醒,给你指条路。”
“你想想,你认了我当干爹,给我养老,我呢,就把你当亲儿子一样看待。”
“我这八级钳工的技术,我这一个月九十九块五的工资,我这院里一大爷的地位,以后,不都是你的?”
“你妹妹上学,我供!你以后娶媳妇,我给你操办!”
“咱们俩,凑成一家人,相互扶持,相互依靠,这不比什么都强?”
“你有了我这个爹,以后在院里,在厂里,谁还敢欺负你?谁还敢看不起你?”
“你不仅不是没了爹的孩子,你还有了一个院里最有威望的爹!”
易中-海的每一句话,都象一颗糖衣炮弹,精准地轰击在傻柱最脆弱的神经上。
他描绘出的未来,太美好了。
既解决了傻柱的“孝心”无处安放的问题,又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还给了他一个强大的靠山和光明的未来。
这是一个傻柱根本无法拒绝的阳谋。
傻柱被说得呼吸都急促了起来,他的眼睛里,充满了挣扎、迷茫,但更多的是一种强烈的渴望。
渴望被认可,渴望有依靠,渴望不再被人当成没爹的野孩子指指点点。
他看着易中海那张“真诚”的脸,嘴唇颤斗着,似乎下一秒,就要点头答应。
刘海中和阎埠贵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嫉妒。
好你个易中海!
算盘打得真是震天响!
他们也想让傻柱养老,可他们没易中海这么好的条件,更没他这么会算计,这么会演戏!
眼看着,这院里最大的“香饽饽”,就要被易中海一口吞下了。
整个四合院,寂静无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傻柱的身上,等待着他的回答。
何雨水也停止了哭泣,她抬起头,茫然地看着自己的哥哥,又看了看一脸期盼的易中海。
她虽然年纪小,但也隐约感觉到,哥哥正在做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
傻柱的内心,正在进行着天人交战。
他一方面觉得,一大爷说得都对,这对他是天大的好事。
可另一方面,他又觉得有哪里不对劲。
他爸才刚走,他就立马给自己找个新爹?这传出去,算怎么回事?
他心里乱成了一锅粥,根本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易中海看着傻柱尤豫不决的样子,心里微微一沉,但脸上依旧是那副和风细雨的表情。
他知道,这时候,需要再加一把火。
“柱子,你不用有心理负担。”
他语重心长地说道,“这不叫背叛你爸,这叫识时务。人,总得往前看,总得为自己,为你妹妹的将来考虑,对不对?”
他又转头看向院里的众人,朗声说道:“大家伙儿也给评评理,我这个提议,是不是为了柱子好?是不是两全其美?”
他这是在裹挟民意,用群众的压力,来压垮傻柱最后一道心理防线。
“是啊,傻柱,一大爷说得对!”
“这可是好事啊!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好事!”
院里立刻有几个平时就和易中海走得近的邻居,开始出声附和。
这些人,要么是受过易中海的恩惠,要么就是单纯的墙头草,看热闹不嫌事大。
在他们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点头。
“我看行。”
“傻柱,你就答应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