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铁成功了!
八级焊工林铁,通过“预热缓冷”的新方法,完美解决了特种钢材承重支架的焊接难题!
这个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短短半天之内,就传遍了整个红星轧钢厂一分厂。
从车间到技术科,再到分厂厂长办公室,几乎所有人都在议论这件事。
一个困扰了整个技术团队半个多月,耗费了大量珍贵材料都未能解决的难题,竟然被一个一线的老焊工,用一种闻所未闻的“土办法”给攻克了。
这简直就是一个传奇!
下午,分厂厂长亲自带着技术科的工程师们,来到了焊接车间。
他们要亲眼见证这个“奇迹”。
在所有人的注视下,林铁不慌不忙,将上午的操作流程,原原本本地又演示了一遍。
当他再一次抡起大锤,狠狠砸在刚刚冷却下来的焊缝上,发出那声清脆而坚实的“当”声时,所有人都被震撼了。
尤其是技术科那几个平时眼高于顶的工程师,更是看得目定口呆。
他们之前也研究过这个问题,提出了各种复杂的解决方案,又是调集成金配比,又是建议更换更昂贵的进口焊条,结果没有一个管用。
可现在,林铁仅仅是通过改变了一下焊接前后的“温度”,就轻而易举地解决了问题。
大道至简!
这四个字,浮现在了所有工程师的脑海里。
“了不起!真是了不起啊!”
分厂厂长姓赵,是个雷厉风行的军人转业干部。
他走上前,用力地拍着林铁的肩膀,满脸都是赞许。
“林师傅,你真是我们厂的功臣!为我们解决了一个天大的难题啊!”
“赵厂长过奖了,我……我就是个粗人,瞎琢磨的。”
林铁被这么大的领导当众表扬,有些不好意思,黝黑的脸上泛起一丝红晕。
“什么叫瞎琢磨!”
赵厂长眼睛一瞪。
“这叫实践出真知!这叫高手在民间!”
他转向技术科的科长,语气严肃地说道:
“你们技术科,要好好向林师傅学习!不要整天坐在办公室里看图纸,要多到一线来,多听听工人们的意见!”
技术科长被训得满脸通红,连连点头称是。
“林师傅,”赵厂长又转向林铁,脸上的表情变得和蔼起来,“你这个‘预热缓冷法’,是你自己总结出来的吗?能不能给我们详细讲讲原理?”
来了。
林铁心里一紧,知道这是必须要过的一关。
他深吸一口气,把昨天跟李爱民主任说的那套说辞,又更加系统、更加有条理地重复了一遍。
他重点强调了自己是如何从“生活经验”中获得灵感,又是如何“回忆”起当年苏联专家的“只言片语”,最终才“琢磨”出这套方法的。
整个过程,听起来合情合理,充满了朴素的劳动人民智慧光辉。
赵厂长和工程师们听得连连点头。
“原来如此!原来是结合了苏联的先进经验!”
“我就说嘛,这个思路非常科学,蕴含了深刻的金属热处理原理!”
一个戴着眼镜的老工程师抚掌赞叹。
“林师傅,您虽然只是一线工人,但您的思考深度,已经不亚于一个专业的工程师了!”
这顶高帽子,戴得林铁心里美滋滋的。
他知道,自己这一关,算是彻底过去了。
没有人怀疑这个方法的来源,所有的功劳,都稳稳地落在了他林铁一个人的头上。
“好!非常好!”
赵厂长听完,当场拍板。
“林师傅,你这次为厂里立下了大功!厂里绝对不会亏待功臣!”
“李主任!”他回头喊道。
“是!厂长!”
车间主任李爱民赶紧上前一步,激动得脸都红了。
“你马上写一份详细的报告交上来,我要亲自向总厂为林师傅请功!”
“另外,咱们之前说好的奖励,要立刻兑现,而且要加倍!”
“加倍?”
周围的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之前的奖励是二十块钱,三十斤粮票,十斤肉票。
加倍,那岂不是……
“我决定,”赵厂长伸出四根手指,“奖励林铁同志,现金四十元!全国粮票六十斤!肉票二十斤!”
“并且,全厂通报表扬!”
“轰!”
这个数字一出来,整个车间都炸了锅。
四十块钱!
这比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还要高!
还有六十斤粮票,二十斤肉票!
在这个年代,这简直就是一笔巨款!一笔足以改变一个家庭生活的财富!
所有人都用羡慕、嫉妒、敬佩的目光看着林铁。
林铁自己也懵了。
他感觉自己的脑袋嗡嗡作响,幸福来得太突然,让他有些不知所措。
他怎么也没想到,儿子昨天晚上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今天竟然就变成了沉甸甸的钞票和票据。
这……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谢谢厂长!谢谢领导!”
还是李爱民反应快,赶紧推了推发愣的林铁。
林铁这才回过神来,激动得嘴唇哆嗦,对着赵厂长连连鞠躬。
“谢谢厂长!我……我一定再接再厉,为厂里多做贡献!”
“好好好!”
赵厂长满意地点点头。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用重奖,来树立一个技术革新的榜样,激励全厂工人的积极性。
林铁,就是他选中的那个榜样。
事情很快就办妥了。
当天下午下班前,财务科就把崭新的四十块钱现金,和厚厚一沓票据,交到了林铁的手上。
李爱民还特意找来了一张大红纸,亲自用毛笔写了一份表扬信,贴在了车间最显眼的墙上。
【热烈祝贺我车间八级焊工林铁同志,攻克技术难关,荣获厂部重奖!】
鲜红的大字,在车间里显得格外醒目。
林铁成了整个轧钢厂的名人。
下班的路上,所有遇到他的人,都主动跟他打招呼,语气里充满了尊敬和羡慕。
“林师傅,恭喜啊!”
“老林,可以啊你,深藏不露啊!”
“林师傅,今晚是不是得请客啊?”
林铁咧着嘴,一一回应着,感受着这前所未有的荣光。
他把那四十块钱和一沓票据,用手帕一层又一层地包好,紧紧地揣在怀里,生怕丢了。
那个位置,紧贴着胸口,他能清淅地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厚度和温度。
他的脚步,越来越快,几乎是小跑着往家的方向赶。
他迫不及待地想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告诉自己的家人。
告诉那个给了他这一切的,让他骄傲的儿子!
……
与此同时,南锣鼓巷95号院。
林卫国正坐在自家门口的小马扎上,手里拿着一本书,看似在认真阅读,实则眼角的馀光,一直在注意着院门口的方向。
他在等。
等父亲回来。
他也有些紧张。
虽然他对自己的方案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但在结果没有最终揭晓之前,心里总还是有些不踏实。
院子里,贾张氏从屋里探出头,怨毒地瞥了一眼林卫国,然后“呸”的一声,又缩了回去。
昨天吃了那么大的亏,她现在看到林家的人就来气,但又不敢再上来找茬。
林卫国根本没把她放在眼里。
一个跳梁小丑而已,解决了生存危机之后,这种人连当他对手的资格都没有。
就在这时,院门口传来一阵喧闹声。
林卫国精神一振,抬起头。
他看到,父亲林铁,在一群邻居的簇拥下,满面红光地走了进来。
“哎哟,老林,你可真行啊!”
“就是,听说厂长都亲自表扬你了?”
“四十块钱啊!我的天,老林你发财了!”
邻居们的恭维声和羡慕声,清淅地传到了院里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正准备出来倒水的秦淮茹,听到这话,手里的水瓢“哐当”一声掉在了地上。
四十块钱?
她一个月工资也才二十七块五!
林铁这一次奖金,比她一个半月的工资还多!
她难以置信地看着被众人簇拥在中间的林铁,心里五味杂陈。
而躲在屋里的贾张氏,更是把牙都快咬碎了。
林家,怎么就走了这么大的运!
林卫国笑了。
他站起身,迎了上去。
“爸,您回来了。”
林铁看到儿子,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一把抓住林卫国的手。
“卫国!”
他压低了声音,但语气里的兴奋却怎么也掩饰不住。
“成了!全成了!”
“厂长……厂长奖励了四十块钱!六十斤粮票!二十斤肉票!”
他把那个用手帕包着的小包,小心翼翼地塞到林卫国的手里。
“儿子,拿着!这都是你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