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忠义之士来投?(1 / 1)

在诸葛亮交代好诸葛均,把家给看好,自己过几年平定了天下,就回来继续耕读传家之后。

刘备正式邀请卧龙诸葛亮出山。

并且任命其为军师中郎将,和徐庶的官职相同。

两大军师并驾齐驱。

徐庶负责新野。

诸葛亮则与刘备到了樊城。

诸葛亮的谋略功夫自然是非常出色的。

但由于暂时没有战事,所以军事谋略无法施展。

不过除了军事谋略方面。

作为全能型王佐级人才的诸葛亮,在内政管理以及军队训练方面也同样有一套。

诸葛亮与刘备一起屯驻樊城,在此地训练新兵。

樊城几乎全是新兵。

包括刘备自己招募的新兵,同时也包括刘表所调拨的所谓5000精兵。

不得不说,这一次大表哥给刘备的赞助。

粮食和武器装备的确是到位的。

但所谓五千精兵。

其实就是五千未经训练的青壮。

不算歪瓜裂枣,但距离精兵还差得远。

别看现在刘备的手下几乎拥有了两万五千兵力。

但真正有战斗力的,还是只有那一万老兵。

处于樊城的刘备,对军队操练的须求度很大。

也一直在日常克苦训练。

原本的训练方式,内容,进度都是中规中距。

诸葛亮到来之后。

练兵发生了翻天复地的改变!

诸葛亮的练兵之法简单、清淅、明确,见效却极快。

且重视阵法之变换。

仅仅几天的时间,刘备就欣喜地看到自己在樊城安排的新兵,经过诸葛亮的训练之后。

就初步地具备了章法。

还摆出了好几种常见的行军阵法。

诸葛亮还表示,后续还有八卦阵等高级阵法。

“等阵法大成之日。”

“便是曹营精锐,亦无法面对我军取得一丝一毫便宜!”

刘备自是期待万分,曰:“善!”

心中对诸葛亮是更加折服。

哪怕不提八卦阵。

平日里的细节也可见真章。

戎马一生的刘备看到诸葛亮在练兵方面如此娴熟。

完全不象是一个20多岁初出茅庐的年轻人。

也是完全确信了诸葛亮的惊世才华。

他不仅能夜观星象,提出战略。

也能整顿内政,发展地方。

更可操练军队,行军打仗。

全能中的全能!

刘备在如梦似幻的幸福中,同时也在心中感慨:

“怪不得元安的心声里,不断的提醒我,让我尽快去请卧龙先生出山。”

“之前我以为,我两度造访隆中,对卧龙已经够重视了。”

“但直到现在,真正的邀请了卧龙先生出山辅佐之后。”

“我才意识到,当初的我对诸葛亮的重视程度完全不够!”

“早知道他是如此经天纬地之雄才。”

“又岂会等到现在才第三顾茅芦?”

“说起来,这都得多谢元安呀!”

“要不是他反复提醒,我可能就错过孔明先生这样的贤才了。”

怀揣着这样想法的刘备。

对诸葛亮更加的敬重。

戎马一生,身为大汉皇叔,左将军,豫州牧的刘备,对待诸葛亮简直就象对待师长一样。

食则同桌,寝则同榻。

同时在交流的这几天里。

刘备也一直对诸葛亮夸赞徐庶徐康兄弟的才干。

诸葛亮和徐庶本来就是好友,自然不必多说。

但是对于徐康,诸葛亮倒是挺好奇的。

因为之前听徐庶偶然提起过。

他的弟弟徐康,说是才能平庸,也心无大志,所以一直留在家里照看母亲。

但现在却听主公说徐康的才华不亚于徐庶。

堪称鬼才。

常有惊艳绝伦之想法。

还说收服水军大将甘宁、博望坡大破夏侯敦、以及布局刘琦去江夏等等。

这些精彩操作,有一半都是徐康的功劳!

被刘备这样说着。

搞得诸葛亮都对徐康颇为好奇了。

诸葛亮不禁说道:

“这么看来,徐元直之弟,果然是才能卓然。”

“之前元直他,是藏其弟之锋芒了。”

刘备微笑表示的确如此。

甚至为了证明徐康的玲胧机巧,还拿出了一个杀手锏!

那就是刘备从自己儿子阿斗那里没收来的一个万花筒。

刘备拿出万花筒,道:

“此乃徐主簿所发明之万花筒,军师可过目一观。”

结果这一看不得了!

俗话说得好,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本身就是手工diy达人的诸葛亮,看了万花筒,面露惊艳之色。

特别是看到万花筒构造简单却又变化无穷之后。

顿时对徐康心生无比敬佩之意。

在诸葛亮看来,虽然暂时还不清楚万花筒到底具体有什么其他的用。

但仅仅是能有巧手造出万花筒,就足以证明徐康的心思之玲胧。

随后刘备又分别拿出了阿斗的手推车。

以及经过徐康改良之后、带有一个转轮的鱼竿。

连续三样小道具,或许不算改变时代轨迹之发明。

不能在战场中发挥作用。

但是已经足以证明徐康的头脑实力了。

诸葛亮手里把玩着万花筒,由衷地佩服道:

“怪不得主公一直说徐主簿才华过人。”

“虽然亮尚未看到他本人,但是仅从这些道具就已经足以窥见一斑了。”

“若无七窍玲胧之心。”

“何以造出玲胧万花之筒?”

“元直元安兄弟,其才华或是真平分秋色也!”

“元直善于奇谋,亮已熟知。”

“如今见元安……心思巧妙,亮甚想一见!”

得益于刘备不遗馀力的宣传,以及徐康那几个小发明的功效。

再加之他又是徐庶的弟弟。

诸葛亮虽尚未见到徐康本人,却已对他的才华颇为好奇。

只等徐康从江夏出差归来,刘备便打算安排两人正式见上一面。

刘备甚至还乐呵呵地自言自语道:“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如今我既有卧龙先生,又有未卜先知、精通机巧、近乎鬼神之能的徐元安,安天下之事,恐怕真不是难事了。”

不过,在徐康从江夏回来之前,刘备先收到了一封信——准确地说,是写给关羽的。

原来汝南的黄巾残部,如今都归属于一位叫做廖化的黄巾将领统领。

而廖化曾经与关羽有过一面之缘。

当时是关羽带着刘备家眷,过五关斩六将来投奔刘备。

中途刘备的家眷们被山贼首领廖化、杜远掠去。

廖化得知乃是刘皇叔家眷,且由关羽护送之后,便立刻要将二位夫人送回,同伴杜远不同意,便被廖化杀之。

然后廖化亲自护着二位夫人到关羽手中。

在当时廖化就想带着部众追随关羽。

只是关羽寻思:廖化等人终是黄巾馀党,未可作伴。

于是婉言谢绝。

如今数年过去了。

廖化现在已经统合了汝南黄巾残部,号称有两万人马。

廖化也再次向关羽写来书信,想要投奔刘备、关羽。

在廖化的来信中也是实话实说。

廖化说自己现在带着汝南黄巾两万人,虽然号称两万精壮,但实则大部分都是老幼孺妇。

精壮之士只有三千。

如今曹操在汝南的控制力量越来越强,他们在山里日子难过。

再加之廖化本来就是襄阳人,所以想来荆州投奔刘皇叔。

关羽收到信后,心知此事重大,不能独自决断,便将信呈给刘备,并问道:“大哥,汝南黄巾的新首领廖化想要归附我们,我们是该同意,还是回绝?”

同时关羽还专门说了一些当年的细节,特别是他是如何与廖化结识的。

汝南黄巾。

这个词曾经是刘备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关键词。

如今虽已渐远,却记忆犹新。

现在看到汝南黄巾的新首领竟然是发来书信,刘备也不禁想起了自己在当年袁曹对抗期间,率部来到汝南打游击的岁月。

又从关羽口中得知,当年他过五关斩六将途中,廖化曾出手相助。

刘备更是深深感慨道:

“当年你护送我家眷前来寻我,廖化就曾出手相助。”

“他早就有恩于我们,同时也可见其忠义之心。”

“这样的忠义之士,我们岂能让他寒心!”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锦凰深宫谋 星际娇宠:废柴夫人是大佬 朕才东巡,八岁逆子监国登基了? 不准开窗 斗罗:神王之子,被冰雪二帝收养 原神,变成猫猫穿越提瓦特 星铁:我丰饶令使,老婆飞霄 树与海:开拓,旅行,音乐 血魔之路 快穿:绿茶尤物的生子上位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