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托孤?上任樊城!(1 / 1)

刘表之前听刘备介绍过徐康。

知道这位新主簿乃是军师徐庶胞弟,才华横溢,常有奇思妙想。

更是博望坡之战第一功。

反正是被刘备夸上了天。

刘表虽然对很多人才不能用,但对于荆州境内的人才还是很有掌握的。

徐康有何才能,值得刘玄德如此夸赞?

于是刘表也面露期待之色,想听听徐康的建议。

【又是我?】

没办法,徐康对着刘表拱手道:

“使君,康以为,此事非但不是难事,反而是天赐良机!”

“哦?”

“黄祖兵败弃城逃亡是事实,您以此为由将其扣押,无人能说半个不字。”

“如此一来,江夏太守之位,也是顺理成章地空了出来。”

“您借此机会,任命大公子前往,名正言顺。”

“江夏黄家想挑毛病,也无法公然挑事。”

“而黄氏首领黄祖本人,也依然在襄阳狱中……”

徐康的话点到即止,露出一个懂得都懂的眼神。

徐康的话不是出主意,只是说明了一下现在刘表做的事。

刘表抚须点头。

“善!琦儿不日便前往江夏!”

他本来就已经定下方案,只是还剩最后一点尤豫。

点透黄祖未死反而是一件好事之后,当下也就不再尤豫。

刘琦出镇江夏,此事就此议定。

可解决了刘琦的问题,刘表脸上的愁云却愈发浓重。

渐渐的,刘表面露悲怆之色,老泪纵横。

堂堂荆州牧,最后竟然是泣不成声!

刘表悲声说道:

“贤弟啊……我自知时日无多,可这偌大的荆州基业,却不知该托付于谁!”

“琦儿仁孝,奈何才具平庸,不过守成之主,在这乱世,恐难自保。”

“琮儿倒是聪慧敏悟,可他太过年幼,我若将基业传他,蔡氏、蒯氏等必然趁机揽权,他不过一傀儡耳!”

“届时荆州,恐怕就不是我刘家的了!我忧心如焚,夜不能寐啊!”

刘备一听内心叫苦。

咋又聊起继承人的话题了?

上次聊荆州继承话题,差点没把自己搞死。

这次又来?

就连徐康都不由得张望了左右一番。

【蔡瑁不会埋伏了五百刀斧手吧?】

刘表也知道上次对不住刘备,连忙说道:

“此地安全,绝无外人,贤弟可畅所欲言。”

刘备只得先宽慰道:“景升兄春秋正盛,何出此言!两位公子皆非常人,定能继承兄之伟业。”

“但若非要问备之想法。”

“那我还是初心不改,乱世之中废长立幼,恐生祸端。”

刘表叹道:“确是如此,蔡氏、蒯氏……他们已成尾大不掉之势,我已老,快压不住了。”

“如果琦儿继承,定生祸事!”

忽然刘表又看向徐康,说道:“元安,你目光敏锐,看事透彻,请代我一说。”

徐康直接就无语了。

【不是,哥们,你也开始了?真把我当诸葛亮了?】

【我特么就一清澈中透着愚蠢的大学生!哪儿比得过你们这些人精?】

【好在我读的书,看的视频不少,还能掰扯两句。】

既然都被赶鸭子了,徐康也只能发言了。

“使君所忧,非在公子之贤愚,而在荆州世家之失衡。”

刘表的眼神一下子郑重了许多,倾听起了徐康的话。

徐康继续道:

“昔日使君单骑入荆,诛除五十馀名宗贼首领,最后协同世家大族之力方能鼎定荆襄,在乱世中护得一方黎民近二十年。”

“然成也世家,败也世家。”

“眼下各家势力盘根错节,尤其蔡氏、蒯氏尾大不掉,已成隐患。”

“您在,尚可压制;您若不在,无论哪位公子继位,若无强援,都难免成为他们手中的棋子。”

徐康说到这里,意思就已经很明显了。

若无强援定然白给。

那强援何在?

其实这也正是刘表今天的最大目的。

刘表抓住刘备的手,哀声道:

“玄德!为兄只问你一句,若他日……若他日我这两个不成器的儿子有难,你可能看在同宗之谊,看在为兄今日托付的份上,仗义相助,护他们周全,护我荆州基业不失?”

这话几乎等同于托孤了!

刘备惊得站起身,躬身到底,流泪拜道:

“兄长何至于此!”

“备与兄长,同为汉室宗亲,共度时艰,肝胆相照!”

“昔日备兵败汝南,狼狈来投,景升兄出城三十里相迎,在乱世中安置于我。”

“备受兄长厚恩,铭感五内!”

“无论将来是哪位公子继承大业,备,愿为兄、为侄,仗剑护此基业周全!保荆州安宁!”

刘表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哽咽着,拍了拍刘备的肩膀,满眼感动之色。

其中自然有表演。

但此时更多的是真心。

刘表道:“有贤弟此诺,为兄死而无憾矣!”

徐康内心也是一声叹息。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

【刘表也就是老了,要是再年轻十几岁,当不止于此。】

【眼下曹军即将南下。

【而在内部蔡氏、蒯氏等家族压力下,无论是哪个公子继位,都很难坐稳荆州牧。】

【所以刘表才这么悲伤。】

【现在的他,恐怕是真心希望刘备能参与继承一事,制衡世家势力。】

【以便在自己死后,蔡氏他们有所顾忌,不敢直接的就卖少主求荣。】

【不过这也是好事。】

【得到刘表的委托,刘总就可以深度参与荆州内核权力了。】

【日后无论刘总是支持刘琦,还是协助刘琮,都可以以托孤叔父的身份参与荆州事务。】

【能调动的资源,是肯定比蜗居新野小城大不少。】

【刘表这次是下血本了。】

【刘备答应的也好。】

……

得到了刘备的承诺,刘表似乎放下了一桩大心事,情绪渐渐平复。

重新坐好,刘表说起了另一件要事。

“近闻曹操于邺郡大作玄武池以操练水军,其南征之心,已昭然若揭,我等不可不防啊!”

刘备躬身应道:“备已知之,兄长勿虑,曹军若来,备甘为先锋抵挡。”

刘表满意点头,然后提议:

“贤弟,新野虽是要冲,但城池狭小,难以展布。”

“我看不如这样,你便屯军于樊城吧。”

樊城与襄阳仅一水之隔,是襄阳北面的最后一道屏障!

在之前,刘表是不敢放刘备在樊城这种靠近襄阳的地方发展的。

但现在却主动提及,让刘备移驻樊城。

刘备尚在思量。

徐康的心声也响起了。

【果然,刘表邀请移驻樊城了。】

【刘表这一手很是精妙。】

【一是把刘备这支强军放在眼皮子底下,方便借助其力量直接制衡越来越嚣张的蔡氏。】

【强力外援刘备就在樊城,可以有效参与襄阳事宜,威慑那些心怀不轨的世家。】

【就算刘表归西,但只要刘备在,蔡氏、蒯氏等就不敢对他的儿子轻举妄动!】

【二来,江夏被孙权捅了个窟窿,荆州水军需要重建和加强。】

【樊城紧邻汉水,是荆州水军的重要基地。】

【让刘备屯兵樊城,估计也是为了方便再训练水军,日后无论是抗曹还是打孙权,都更方便。

刘备听到徐康的分析,顿觉茅塞顿开。

原来是如此双重考量!

徐康之智谋真就是天人也!

同时刘备心道:“景升兄对我有恩,如今他有难,我又岂能不顾?”

“无论是助两位侄儿守住基业,还是协助训练荆州水军。”

“都是我分内之事,理所应当。”

于是刘备应道:“既是兄长所托,备义不容辞!”

刘表极其满意,连带着精神都好了不少。

军务繁忙,刘备也不便久留,带着徐康、赵云告辞离开。

而在返回馆驿的路上,刘备沉默良久,忽然对徐康叹道:

“元安,今日之事,你怎么看?”

【刘总啊,刘表这是在进行最后的布局了。

【他的布局很好,对你也是委以重托。】

【可惜还是没有能够真正的制衡住蔡氏、蒯氏。】

【但无论如何,到了樊城,给了你一个平台机会。】

【接下来你到底能不能把握住?】

【就得看你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咯。】

心里想着,徐康躬敬地回答:“主公,刘荆州倚重之心甚明。”

“屯兵樊城,于我军而言,亦是机遇。”

接下来徐康便不再多言。

但心声仍在继续:

【刘总你也是聪明人,估计知道如果你不拿下荆州的控制权,是无论如何都打不过曹操的。】

【你身为托孤叔父,协助贤侄管理荆州,这多是一件堪比朱老四的美事?】

【加油咯。】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唐首席谋士 你是我的特效药 娶妻抵税?从养活美娇媳妇开始 我和五个大美妞穿越到北宋 智囊里的管理学 御兽:蛇姬背叛?养成九尾天狐 刑侦谜云 星空灵魂列车 苍茫天道 我的阴婚老公是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