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清华园十分宁静,方青云站在外语系办公楼前,整了整洗得发白的衬衫领子。这身行头是他最体面的装扮,蓝布裤子、白衬衫,配上母亲连夜赶制的黑布鞋,虽然朴素,却干净利落。
推开门,吴文瀚教授正伏案批改试卷,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泛着银光。见来人是方青云,老教授摘下眼镜,露出笑容:"小方同志?稀客啊。
方青云双手接过茶杯,心头微动,消息传得真快。工作,然后切入正题:"教授,我这次来是想请教高考的事。
老教授接过笔记,随手翻了几页,突然用英语问道:"what&039;s your view on the current ternational situation?"(你对当前国际形势有什么看法?)
流利的英语脱口而出,夹杂着几个俄语术语。吴教授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又连续抛出几个问题,从二次函数到元素周期律,从《红楼梦》到《战争与和平》,方青云对答如流。
方青云深吸一口气,接过试卷。钢笔在纸上沙沙作响,安静的办公室里只有翻页声和吴教授偶尔的咳嗽声。两个小时后,最后一道解析几何题解答完毕。
吴教授批改得很快,红笔在纸上划出一道道弧线。这成绩放去年能上重点了。
方青云心跳加速,手指不自觉地捏紧了茶杯。
吴教授突然哈哈大笑,从抽屉里取出一封信:"巧了,北外俄语系主任上周还向我打听你。他们急需既懂俄语又懂技术的翻译人才,待遇从优。
吴教授一愣。
办公室里一时寂静。窗外的蝉鸣突然变得清淅起来。
回四合院的路上,方青云的脚步格外轻快。路过商店时,他特意给弟弟妹妹称了半斤水果糖。
家里静悄悄的,只有方婉蹲在地上玩石子。见哥哥回来,小丫头立刻扑上来要糖吃。方青云把糖分成三份,嘱咐妹妹给弟弟留一份,然后钻进耳房,锁上门。
夕阳通过玻璃窗照在书桌上,方青云展开那张高考报名表,深吸一口气。一栏工整地写下"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
放下笔,他环顾这间十平米的小天地,墙上的苏联地图、书架上整齐排列的俄文技术手册、床头那盏经常亮到天明的台灯这一切都将成为过去。几个月后,他可能会坐在北外的教室里,开启全新的人生篇章。
晚饭很丰盛,炒鸡蛋、红烧茄子和白米饭。方铁今天发工资,还特意打了二两地瓜烧。
方铁和林茹对视一眼,同时放下筷子。
林茹颤斗着接过试卷,虽然看不懂上面的数字和符号,但那个鲜红的"92分"还是让她眼框发红:"我儿真有出息"
出乎意料,方铁没有立即反对。,一饮而尽:"你想清楚了?不学理科学外语?
林茹已经抹起了眼泪,方青山和方婉虽然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但也跟着又哭又笑。小小的饭桌上,一种混合着骄傲、不舍和期待的情绪在蔓延。
夜深人静时,方青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通过窗户,他能看见四合院上空的那轮明月,和前世那个被雾霾笼罩的城市不同,1955年的北京夜空清澈如洗。
他想起前世那个碌碌无为的自己,想起穿越之初的徨恐,想起这一年多来在这个世界的点点滴滴。俄语翻译、八级工考核、房产购置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生怕改变命运的机遇从指缝间溜走。
而现在,他即将迈出最关键的一步。北外英语系,这个选择不仅能发挥他的语言优势,更能让他站在中外交流的最前沿。
窗外传来轻微的响动。方青云悄悄起身,看见父亲独自坐在院里的石凳上抽烟,烟头的红光在黑暗中忽明忽暗。
方青云喉头一哽。在这个质朴的工人父亲眼中,他看到的全是毫无保留的支持与信任。
月光下,父子俩的影子投在青砖地上,拉得很长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