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开局截胡诸葛亮,皇叔对不住了! > 第89章 天赐良机!庐江自己送上门?

第89章 天赐良机!庐江自己送上门?(1 / 1)

不过转念之间,刘琦便洞悉了其中关钥。

是了,此刻江夏大捷、孙权溃败的消息应当尚未传至庐江。

这李术定是还以为他正与孙权在江夏苦战,故而才敢行此空手套白狼之计——假意献城,实则不过是想骗取一个镇东将军的封号,让他能名正言顺地割据庐江。

“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刘琦在心底冷笑。

“可惜啊,这李术怕是做梦也想不到,他以为我正在与孙权苦战,却不知孙权此刻早已被自己打得溃不成军,连孙权自己都成了驴车战神,惶惶如丧家之犬般遁走。”

刘琦执子的手轻轻叩着棋盘,眼底泛起冷意。

既然这李术主动将庐江送到面前,那自己岂有不受之理?

待秋粮入库,兵马休整完毕,刘琦倒要看看,当荆州大军兵临城下之时,这位自作聪明的李太守,还能不能这般从容地与他谈条件。

想到此处,刘琦已无心与大乔对棋局。

刘琦将手中棋子往棋罐中一掷,发出清脆的声响。

“今日便到此吧。”

刘琦起身理了理衣袍,语气温和。

大乔见状,便也起身,柔声道:“公子且去忙正事。”

刘琦微微颔首,随即转身大步离去,宽大的袍袖在夜风中翻飞。

而方才二人对弈时,因刘琦每晚夜宿于此,是以大乔衣衫并未严整束紧,一袭云纹绡纱常服宽松地拢在身上,行动间不经意便会泄出几分秾丽春色,颈间雪肤与锁骨沟壑在灯下若隐若现,慵懒风流体态,堪称尤物。

此刻见刘琦眉宇间锐气隐现,心下便了然,那封密信所载,定是牵动局势的军国大事。

而此时夜色渐深,这般军国大事以大乔过往所见,无论是亡夫孙策还是眼前的刘琦,这等雄主人人物最是懂得权衡,温柔乡虽好,却终究重不过江山棋局。

心念流转间,大乔已盈盈相送着刘琦往外走去。

而在相送刘琦间,大乔不着痕迹地将微敞的衣领拢紧,纤指灵巧地系好腰间丝绦,原本松垮的衣袍瞬时服帖,勾勒出依然窈窕却不再旖旎的轮廓。

原本随性慵懒的仪态,随着这个细微的动作悄然收敛,恢复了平日里的端庄静雅。

而刘琦在出了大乔的别院后,便边走边对侍立门外的亲兵下令:

“即刻传令,召诸葛亮、庞统、黄忠等文武官员至议事厅,就说——有要事相商。”

刘琦的声音在廊宇间回荡,方才的闲适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军统帅的锐利与果决。

李术这封信虽包藏祸心,对刘琦而言却不啻于天赐良机。

刘琦早有经略江东之志,却始终苦于出师无名。

须知此时虽是建安五年,汉室虽倾颓,然天子旌旗犹在许都飘扬。

当前汉室之势正如周室东迁后、诸侯虽各自为政却仍要奉行尊王攘夷之礼,当今天下群雄纵有割据之实,但明面上仍须恪守臣节。

若强行出兵夺取江东郡县,难免要背负“僭越”之名,不仅会招致江东士族激烈抵抗,更将授天下口实。

尤其对刘琦这等以匡扶汉室为旗帜的汉室宗亲而言,更要谨守朝廷礼法。

若连刘琦都不遵朝廷法度,肆意攻伐,天下人岂不有样学样?

届时人心离散,那刘琦手中这面汉室旗帜还能号召谁人?

须知此刻天下诸州郡,表面虽为各路诸侯所据,然其内郡县豪强、士族门阀,大多心中仍奉汉家为正朔。

只要汉室威严未堕,届时一纸诏令便可使郡县易帜。

而刘琦作为刘姓宗亲,这份得天独厚的优势正是他区别于其他诸侯的优势,岂能为一时之利而自毁优势?

这面汉室旌旗若失了号召力,刘琦与那些割据枭雄还有何分别?

而如今李术主动请援,刘琦便可借当年桓公借尊王之名行称霸之实。

刘琦既可借此良机,以“应庐江太守所请”之名正言顺驻军江淮。

待站稳脚跟后,再以“平定地方”为由逐步掌控豫章、庐陵诸郡。

如此步步为营,既全了朝廷体面,又遂了开疆拓土之愿。

这封看似轻飘飘的密信,此刻于刘琦而言,比十万精兵还要珍贵。

而当诸葛亮、庞统、黄忠、等核心文武陆续抵达议事厅时,刘琦正负手立于那幅巨大的江东舆图前,目光深邃。

厅内烛火通明,映照着众人神色不一的容颜。

“召诸位前来,是因方才收到一封密信。”

刘琦没有过多寒暄,转身将李术的信函递给为首的诸葛亮,“庐江李术,欲献城归附。”

此言一出,厅内顿时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

诸葛亮接过信件快速阅毕,随后又将信传给庞统,轻摇羽扇,缓声道:“李术此人,观其言行,非甘居人下之辈。”

“其所谓归附,恐怕是还误以为主公正与孙权相持于江夏,便欲行卞庄刺虎之计,借此求得镇东将军之号,行割据之实。

“孔明所言极是。”

刘琦点头,嘴角泛起一丝冷峭,“他此刻定然以为我军正与孙权苦战,故敢行此空手套白狼之计。殊不知,孙权早已溃败遁走。”

庞统此时已看完信,拊掌笑道:“妙极!此真乃天赐之名分!”

“主公,此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当速遣精兵,趁势进驻庐江,以免夜长梦多!”

刘琦却缓缓摇头:“士元所言虽善,然我军苦战数月,将士疲惫,箭矢粮秣损耗甚巨。此时若强行用兵,恐难竟全功。”

刘琦此言一出,厅内顿时沉寂。

众将闻言,方才被这天赐良机激得热血上涌的头脑,仿佛被浇下一瓢清醒的泉水。

他们互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恍然与冷静。

是啊,连日鏖战,士卒们早已人困马乏,军械损耗严重,仓廪也亟待补充。

而庞统欲言又止,他本想说可向襄阳请兵,但想到荆州现状:南有张羡旧部与武陵蛮叛乱未平,北要防备张绣。

襄阳请兵既不可得,眼下主公麾下各部中,经历连日血战尚能立即调动的,唯有陈应所部五千人马未曾经历恶战。

可若只派这点兵马前去,非但难以震慑李术,反而可能被其吞并,落得损兵折将的下场。

正当众人沉吟之际,诸葛亮羽扇轻摇,从容开口:“主公莫非忘了,尚有一部精兵休整数月,至今未动?”

众人闻言皆是一怔,彼此对视间尽是疑惑——哪还有这等兵马?

而刘琦却眼中倏然闪过一道亮光,指节轻叩额角笑道:“若非孔明提醒,几忘了一着闲棋!”

说着,刘琦起身走向舆图,指尖点在江陵城上,“江陵城中,徐元直与魏文长所率江陵营,五千编制齐整,甲胄完备。”

那时刘琦率主力东征江夏,之所以将徐庶与魏延这两员心腹留在江陵,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后下的决定。

江陵不仅是刘琦当时唯一能控制的城池,更是全军粮秣军资的命脉所在。

这座控扼长江的雄城,既是确保前线补给的根基,更重要的是,对刘琦而言若父亲始终不明确立嗣,待到百年之后,这座控扼长江的雄城,便是刘琦日后以武力争取荆州牧之位的重要城池。

而坐拥江陵的刘琦,届时北可威慑襄阳,东可制衡江夏,南可经略荆南,可谓进退有据。

可谁曾想,这数月间局势竟会如此发展。

刘琦不仅击退了威震江东的孙氏兄弟,光复了整个江夏郡。

而蔡瑁与蒯越率领万余精兵在荆南平叛,竟与张羡残部及武陵蛮陷入僵持,这实在令人费解。

刘琦先前还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徐庶送来密报才得以窥见端倪:原来襄阳发往荆南的军粮军备屡屡延迟。

刘琦虽百思不得其解父亲为何要如此。

或许是为了平衡荆州世家势力,防止蒯蔡两家坐大;又或是出于其他考量。

但无论如何,这样的局面对刘琦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既然蔡瑁被牢牢牵制在荆南,江陵防务自然可以适当松动,这支养精蓄锐已久的兵马,正可用来经略庐江。

“传令!”

刘琦眸光一凛,“令徐庶、魏延即刻率江陵营五千兵马开拔,再从屯田民兵中遴选三千精壮,速速前来江夏会师。”

刘琦转头看向诸葛亮:“同时以我的名义给李术回信,就说准其所请,表奏他为镇东将军、都督庐江诸军事。”

庞统拊掌笑道:“主公此计大妙!待徐元直、魏文长率八千劲旅抵达,再合陈应所部,便是万余人马。”

“以雷霆之势进驻庐江,定叫那李术措手不及。”

而这时,站在末位的吕范迟疑片刻,还是上前一步拱手道:“主公,范在江东时曾与李术共事。此人表面豪爽,实则猜忌心极重。”

“而孙权败亡的消息,如今已过近乎十日,若再等江陵营前来会合,恐怕李术见自己空手套白狼算盘落空会另做打算了。”

闻言,刘琦目光微动:“那依吕将军之见?”

吕范谨慎措辞:“范以为,当立即派遣陈应将军率部进驻庐江。只要我军入城,便是既成事实。”

“待李术依附主公的公告传遍天下,届时就算他得知孙权败亡的真相,也再难改弦更张,毕竟天下诸侯谁会相信一个朝秦暮楚之人的投诚?”

诸葛亮闻言轻抚羽扇,眼中闪过赞许之色:“吕将军此策甚为周全,只要陈应将军率先头部队进驻庐江,届时李术纵有反复之心,也已成骑虎之势。”

刘琦欣慰地看向吕范:“吕将军深谋远虑,此计正合我意。”

刘琦夸赞了一句后随即转向众将,神色一肃:“陈应听令!”

陈应立即出列抱拳:“末将在!”

“你部在此次江夏战役中损耗最小,现命你部为先锋,三日内开赴庐江。”

“但记住,抵达皖县后切莫与李术部众发生冲突,你的首要之务是稳住局势,待江陵营主力抵达后再作计较。”

“末将明白!”陈应抱拳郑重应诺,“末将定当谨守分寸,不负主公重托。”

刘琦又看向吕范:“吕将军,你从靖江营中挑选两千五百精兵,随陈应同往。”

“你曾在江东任职,熟悉当地人情世故,此去要多与李术周旋,务必让他安心接受我军‘协防’。”

“同时,你此行还有一重任,你曾在江东任职多年,与李术麾下诸多将校应有旧谊。”

“抵达皖县后,你要多与往来叙旧,让他们知晓我刘琦的为人,更要让他们清楚地明白——”

刘琦刻意放缓语速,字字清晰:“李术已决意将庐江献于我刘表之子、当今汉室宗亲,你可明白其中深意?”

吕范立即领会,郑重行礼:“范明白。主公是要让庐江上下皆知,李术是主动归附,而非我军强取。”

“正是。”

刘琦颔首,“你要让李术的部曲们都清楚,他们的主公已经做出了选择。届时就算李术临时反悔,他的部下也未必会追随。”

而厅内众将听着刘琦对吕范、陈应二人的详尽部署,眼中都不由流露出几分羡慕。

任谁都看得出来,这趟差使分明是去白捡功劳的,只要稳住李术几日,待江陵营主力抵达,庐江便是囊中之物。

届时首功自然落在率先进驻的陈应和巧施攻心计的吕范身上。

而站在角落的蒋钦望着这一幕,心中亦是五味杂陈。

他与吕范同为江夏之战后归降的江东旧将,部曲都被收编,如今整日在靖江营中操练水师。

本以为这辈子就这样了,毕竟降将能保住性命就不易,且明眼人就能看出主公(刘琦)的主要对手就是江东,任谁也不会放心让降将独当一面。

可此刻见吕范因一策之功便被委以重任,还是这般稳妥的差使,蒋钦不禁既羡慕又懊恼:为何自己就没想到献计?

而刘琦将蒋钦脸上那份复杂神色尽收眼底,唇角几不可察地微微一勾。

而这正是刘琦要的效果。

这些时日刘琦虽然每日沉迷于大乔深闺,但也没达到至军政而不理的荒唐程度。

蒋钦与吕范身上那种此生止步于此的消沉,刘琦早就察觉。

但刘琦从不出言安抚,更不空许承诺——有些事,做比说更有力。

而此番派吕范出征,既是要借其才能,也是要给所有降将一个信号:在他刘琦麾下,唯才是举,不问出身。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四合院:四级厂医,截胡秦淮茹 三国:我在三国支教 认错老公,死对头抱着我尾巴吸 剑狱符途 抢了娄晓娥,傻柱许大茂双双绝户 熊出没之森林生存大挑战 综武:我的小卖部通万界 穿越欲逃荒,我有空间心不慌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盗笔:从老九门开始的黑心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