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焕然一的属性面板,夏明林的心情可谓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他个人实力得到飞快的提升,生命安全得到了保障。
忧的是,军队发展却处处受限,远远跟不上他等级提升的速度。像这样下去,他何时才能报复满清?
他眼中闪过一丝厉色。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军队的发展己经严重拖了后腿。
“这次回去必须招募足够兵员,然后主动出击打蒙古人!”
“只有以战养战,才能让军队的发展跟上我的脚步,才能快速拥有和满清叫板的实力!”
夏明林没有在独石口久留。天一亮他就带着分得的战利品,返回了马营堡。
消息早己传回,当夏明林的队伍出现在地平线上时,整个马营堡都沸腾了。
回到马营堡的当晚,夏明林便召集了麾下军官议事。
夏明林走到地图前,目光扫过在场的众将,沉声道:“独石口一战,缴获颇丰。我们要进一步扩充兵力和更新装备。”
夏明林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崔北川,你还是继续招人,先扩充到一千人!”
他看向周铁山,“你再去一趟张家口,联络晋商,将这次缴获的驮马和金银,给我全换成盔甲和陌刀!顺便把己经打造好的陌刀和盔甲全部带回来。
“是!”众人齐声应诺。
宣府镇。
总兵府的书房内,杨国柱手里捏着两份战报,一份来自马营堡,另一份则是独石口。他己经将这两份战报反复看了不下十遍。
“夏明林”
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第一次听说此人,是从马营堡千户张文焕的报告里。当时,他只当是个走了运的年轻军官,这种事在边墙时有发生,算不得什么,便依例批了个“阅”。
然而,今天张尔奠的这份战报,却像一根刺,狠狠扎进了他的心里。
先是以五百人守城击溃三千蒙古人,再以三百骑凿穿数千敌阵,阵斩两千余,重创敌酋阿古拉杨国柱的手指抚过战报上的字句,眼中满是难以置信。他戎马一生,自认麾下家丁是宣府镇乃至九边最精锐的士兵,可即便是他,也从不敢想象如此荒唐的战绩!
这不是说书先生的演义,而是他麾下参将亲笔所书!张尔奠是个老成持重之人,绝无可能如此夸大其词。
而且这个夏明林,不靠朝廷,更不靠他这个总兵,就迅速拉起一支只忠于他自己的队伍。这样一支不受控制且能力出众的军队,严重威胁到他的地位。长此以往,自己被取代只是时间问题。
而一旦被取代,就意味着他过去的旧账,都会被朝廷翻出来清算。到那时,他杨家满门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杨国柱缓缓放下战报,站起身,在书房内来回踱步。
他停下脚步,眼神变得锐利而深邃。他要亲眼看看,这个夏明林,究竟是一条可以驯服的狗,还是一头桀骜不驯的狼。
“来人!”他对着门外喝道,“传我将令,命马营堡百户夏明林,前来宣府镇!本总兵要亲自为他接风洗尘,论功行赏!”
马营堡的校场上,杀声震天。
独石口大捷的辉煌,并未让夏明林有丝毫松懈。回到堡中的这几日,他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更严酷的操练之中。
就在他亲自指导新兵队列时,崔北川快步走了过来,神色凝重。
“大人,”他压低声音,“总兵府来人了。”
夏明林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他转过身,看到一名身穿总兵府亲卫服饰的使者,正站在不远处,态度倨傲地打量着西周。
“宣府镇总兵杨大人有令!”那使者见夏明林走近,扬了扬下巴,高声道,“命马营堡百户夏明林,即刻前往宣府镇!总兵大人要亲自为你接风洗尘,论功行赏!”
“接风洗尘?论功行赏?”夏明林心里冷笑,脸上却不动声色,平静地抱拳道:“有劳上差。请回报总兵大人,末将即刻整顿,明日便动身前往。”
打发走使者后,夏明林立刻召集了崔北川和周铁山来到自己的议事厅。
“大人,这是天大的好事啊!”周铁山一进门就兴奋地说道,“总兵大人要亲自为您庆功,这下咱们可算是出人头地了!”
“好事?”崔北川却给他泼了一盆冷水,“铁山,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他杨国柱是什么人?那是宣府镇说一不二的土皇帝!他能容忍大人立下不世之功,风头盖过他?”
他转向夏明林,忧心忡忡地说道:“大人,依我之见,这所谓的庆功宴,恐怕是一场鸿门宴啊!”
夏明林点了点头,示意他们坐下,缓缓开口:“北川说得没错,这确实是一场鸿门宴。”
“杨国柱请我,是因为我们的存在,己经动摇了他对宣府镇的控制。他怕我们成为一个不受他控制的势力。”
“所以,这次召见,他是想控制我们?”
“如果我们不从,恐怕以后就不太好过了。”
“那我们就不去!”周铁山猛地站起身,“他还能派兵来打我们不成?”
“不去,就是公然抗命,是谋反。”夏明林摇了摇头,“那正好给了他剿灭我们的口实。所以,这一趟,我非去不可。”
总兵府后堂,一场宴席己经备好。
宴席设在暖阁之中,陈设考究,佳肴满桌,气氛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压抑。
杨国柱高坐主位,身旁坐着几名心腹将领,个个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刚刚走进来的夏明林。
“哈哈哈,夏百户,少年英雄啊!”杨国柱一见夏明林,笑容满面,“此战你力挽狂澜,解独石口之围,乃我宣府镇数十年来未有之大捷!”
夏明林心中警惕,抱拳道:“末将参见总兵大人。”他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座的将领,将他们的神色尽收眼底。
“免礼,免礼!今日不叙官职,只论功劳!”杨国柱大笑着将他按在客座上,亲自为他斟满酒,“坐,坐!今日,你就是我宣府镇最大的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