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承越看越心惊。
虽然知道官员之间的势力盘根错节,姻亲关系怎么理都乱。
可乱到这个程度,真是想都不敢想。
户部尚书还真有意思,娶当今圣上的亲姐姐,圣上的亲姐姐病逝后,又娶了比他大了足足一轮的当今圣上关系最好的小姑姑。
更离谱的来了。
户部尚书和圣上的小姑姑生了个闺女,转头又被皇帝给接进宫里封妃了?
近亲结婚本就不可取,他们这是亲上加亲,还得超级加倍的亲。
那么户部尚书应该是当今圣上的亲妹夫,还是小姑父,或者是老丈人?
不对,她闺女入宫为妃,又不是当皇后,这个老丈人的身份过分牵强了。
还有这个。
兵部尚书和户部尚书是表兄弟,但两人现在有同一个母亲。
没错。
户部尚书的父亲离世后,户部尚书的母亲就改嫁到了兵部尚书府。
刚好兵部尚书的母亲撒手人寰,兵部尚书的父亲有再娶的心思。
一来二去,和丧偶的小姨子看对眼了。
两位尚书一大把年纪了,现在是打着骨头还连着筋,不同父也不同母的血亲。
在这个女子出嫁从一而终的人占大多数的朝代,这两家人还真是十分另类的存在了。
更怪的是这两人原本还没怎么得皇帝的青睐,自从他们的爹娘搞在一起不能这么没礼貌,得说自从他们的爹娘冲破世俗的枷锁,不在意周围人的眼光和背后戳脊梁骨的说法勇敢的在一起追求晚年幸福的权利之后,两人正式入了皇帝的眼。
也不知道是不是都打上了对胡搞乱搞都很喜欢搞的标签,三人正式成了拥有同样经历和爱好的好友才关系紧密的。
没错。
李家果然势大,连皇室秘辛都搞出来了。
皇帝的老娘在嫁给先帝之前,也曾经是别家的夫人。
只不过先帝就喜欢别人的媳妇儿,在对方的男人战死以后,二话不说直接把人家媳妇儿接进宫糟蹋了。
不光如此,为了避免对方寻短见,更是直接将人软禁在深宫之中,足足喂了三年的软筋散,为的就是防止她有力气自我了断。
直到当今圣上的老娘怀孕,生下了现在的皇帝,喂软筋散的事情才彻底结束。
李牧承合理怀疑当今陛下脑子不好使,很可能是他娘在怀他的时候被喂了太多药造成的,生下来的时候脑子就不正常。
只能说搞活儿还是得看皇室,手段多且毒。疯起来连精神病都得往后躲一躲,免得被他们传染出并发症继而发生异变。
李牧承越看越起劲,这比看小说都刺激。
果然狗血,真的找不到比礼崩乐坏更炸裂的词汇来形容了。
李育亭读了会儿书,又写了会儿字。迟迟听不到里面传出声响,握着笔的手微微用力,一滴墨汁在他不注意的时候滴在宣纸上,晕染开一小片。
李育亭内心无比纠结。
到底要不要进内室瞧瞧?该不会是被刺激晕了吧?
想想也是,就那本书里的内容,谁看了都得震惊到麻木。
想着李牧承自幼没经历过太多的风雨,李育亭终究还是担心李牧承受刺激太大,好好的天才再被刺激成傻子,那他可真就成了整个李氏一族,乃至全天下的罪人了。
只是谁能告诉他,眼前这是个什么情况?
李牧承不仅没被刺激到整个人麻木的坐在原地破口大骂,而是乐颠颠地翻着书,一脸兴致勃勃看得十分入迷的样子。
偶尔看到特别精彩的地方,还十分激动的拍腿叫好。
不是这是整个官场和皇室的秘辛,不为人知的癖好都在上面,你当个话本子看合适吗?
看书过于入迷的李牧承,压根没注意到李育亭悄无声息的进来过。更没有注意到李育亭那复杂的眼神,看着他像看无敌大变态一样。
李育亭实在是受不了这样的刺激,又悄无声息的退出去。
这难道就是曾祖父和祖父经常挂在嘴边的“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果然很淡然,果然很稳重,果然接受力足够强。
连小堂弟都这么厉害,自己得更努力才行。
现在就被甩飞那么远,以后拿什么追赶小堂弟的脚步?
李育亭难得被人激起斗志,老老实实的再次开始背书。
这一背就背到了太阳落山,月亮接班。
李牧承意犹未尽的将整本书看完,缓缓合上书本,将书塞回到李育亭的行李卷里,推开门走了出去。
“嗯?这么快看完了?”
李牧承心想:这也叫快?
生怕漏掉细节的他,愣是翻来覆去从头到尾读了两遍!
“饿了吧?我早就命人把吃食准备好,都热了两回了。”
被这么一提醒,李牧承才反应过来自己已经错过饭点儿了,难怪胃里空落落的。
两个人谁也没就着刚刚那本书里的内容讨论什么,毕竟他们都清楚隔墙有耳的道理。
只是心照不宣的交换了一个眼神,又亲亲热热的给彼此夹了几筷子菜。
“回来了,去的时间够久的,看来收获颇丰啊。”
李牧承刚回到自己的房间,就看到自家师父在书桌前坐着,也不知道师父等了多久了。
猛然想起那本书里的八卦中,也有关于自家师父的消息。
“师父,您和李家那位差点儿成了我师娘的人,到底是怎么分开的啊?”
实在是李牧承认真看了第二遍以后,也没找到相关的记载。
李牧承心里明白了,这到底是李家记载的资料,里面有关李家人的负面消息被抹去也实属正常。
只是李牧承怎么也没想到,宫里一口气封了多个贵妃,唯一健在的李贵妃竟然和自家师父有过一段青梅竹马的感情。
冯墨扬嘴角狠狠一抽,李北洲家的臭小子,到底和自家宝贝徒弟说了什么有的没的!
长辈的事儿,当小辈儿的瞎议论什么?明天说什么都得罚那臭小子多抄几遍大字不可。
不!最少要抄二十遍!
此时的李育亭完全不清楚,明天的太阳还没升起来呢,要受的苦已经在赶来的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