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零年,六月五日,傍晚。
当魏安那条带着《the fox》试听链接和v链接的微博发布后,积蓄了一个月的期待与好奇,瞬间被点燃,并以一种在2010年堪称恐怖的速度在新浪微博的平台上蔓延、裂变。
各路关注着魏安这个“现象级”样本的势力和个人,几乎在第一时间就捕捉到了这股动静。
他们的第一反应并非评价歌曲好坏,而是一种近乎统一的直观感受:快,太快了!而且居然是英文歌!
从上个月5月4号,魏安在微博上轻描淡写地提及“即兴创作了一首小样”,到如今6月5号,歌曲、v全部制作完成并上线各大平台,左右不过一个月的时间。更令人惊讶的是,他竟然推出了一首旋律抓耳、编曲新潮的英文原创歌曲!
这种效率和外放的创作取向,超出了许多人对传统音乐制作周期和内地少年偶象路线的认知。
在传统唱片工业里,从收歌、编曲、录音、混音到拍摄v、后期制作,一套流程走下来,少则两三月,多则半年一年。
魏安这种“小作坊”式的操作,展现出了惊人的敏捷性,似乎还伴随着国际化的尝试。
更令人侧目的是其传播速度。
“神颜弟”的热度经过一个月的持续发酵,非但没有冷却,反而更加炽烈。
魏安的微博粉丝数,已从一个月前的百万门坎,一路飙升至167万。
要知道,“微博女王”姚辰的粉丝数,此时都还没有突破两百万,只比魏安多十几万而已,而在6月初这个时间点,能拥有百万以上粉丝的个人账号凤毛麟角,大多是一线明星、顶级名人或顶级媒体机构。
魏安以一个12岁少年、北舞附中准新生的身份,手握167万粉丝,这不仅是“顶流草根大v”,更是平台上一个前所未有的、拥有极强号召力的“超级节点”。
他的每一条微博,都能轻易获得数万转发和评论,影响力已然超越了许多二三线明星。
魏安能维持如此高的粉丝活跃度,秘诀在于他远超时代的“流量运营”思维。
在这个微博内容尚显质朴、更新就有流量的年代,魏安一天通常会更新十几条微博。
清晨九张阳光自拍配文“早安,今天也要努力呀!”;练功房里甩一段汗水浸透衣衫的舞蹈短视频;吃饭时拍下清淡的午餐分享“营养要均衡”;走在京城街头看到有趣的景象随手一拍;甚至晚上临睡前,还会发一张怼脸拍的“神颜”照片,玩一下自己带起的网络梗“晚安,玛卡巴卡”……
这些看似锁碎的日常,在高频率的更新下,构成了一个立体、鲜活、触手可及的“陪伴式”偶象形象。
在这个微博高速发展、内容饥渴的阶段,这种高频、优质(至少养眼)的内容输出,本身就是最强的涨粉利器。
加之新浪微博暗中的资源倾斜,将其内容频繁推送给潜在用户,“神颜弟”的名声便如滚雪球般,一传十,十传百,裂变速度惊人。
就在《the fox》微博发布约一小时后,那个拥有八十多万粉丝、被誉为“造梗源头”】转发了魏安的微博,并配上了一段极具煽动性的评论:
“都特么给老子听好了!这!就!是!神!曲!《the fox》!旋律魔性,歌词脑洞大开,舞蹈有毒!听一遍脑子里自动循环‘rg-dg-dg-dg’,看一遍四肢不受控制想学狐狸叫!
老子宣布,继‘神颜’之后,‘神曲’时代也由魏安开启!都去给老子听!给老子看!给老子跳!不转不是地球人!
“神曲”这个概念,在2010年并非不存在,但其真正意义上的引爆点,通常被认为是龚琳娜演唱的《忐忑》——这首歌以其夸张的唱腔、丰富的表情和难以模仿的旋律在网络上引发巨大关注。
然而,在2010年6月初这个时间点,《忐忑》虽已在一些音乐圈子和网络小范围内流传,但其真正意义上的“出圈”大火,还要等到9月份,经由王霏等明星在微博上的推荐才彻底爆发。
换言之,在魏安发布《the fox》的此刻,“神曲”作为一个具备广泛大众认知度的网络热词,正处于一个即将喷薄而出的前夜。“毒舌颜评”此时强势抛出“神曲”概念,并直接与《the fox》绑定,无异于在火药桶上扔下了一根火柴。
想要蹭一口这波巨大流量的草根大号们,闻风而动。
他们或许还没完全理解“神曲”的深刻内函,但丝毫不防碍他们跟风蹭热度。
一时间,无数拥有数万、数十万粉丝的娱乐号、段子手、营销号纷纷转发、评论,用各种夸张的言辞吹捧《the fox》:
“惊呆了!这才是真正的‘神曲’!《the fox》魔音灌耳,我已经停不下来了!”
“魏安牛逼!从‘神颜’到‘神曲’,他定义了潮流!”
“v里的‘狐狸舞’太魔性了,求教程!求组团!”
“预感这首歌要血洗国内外彩铃界!”
恰逢周五晚上,明天多数人休息,网民们有充足的时间参与到这场突如其来的网络狂欢中。
海量的用户点击歌曲链接,观看v,然后回到微博分享、吐槽、模仿。一首英文歌竟然能引发如此大的本土反响,其新奇感和魔性程度功不可没。
晚上八点二十七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到来。
魏安发布的那条《the fox》微博,转发量突破了一百万次!
这是新浪微博自上线以来,首个转发量突破百万级别的单条微博!
它标志着一个新的传播量级的诞生,也瞬间引爆了新浪微博本就处于高速扩张期、承受着巨大访问压力的服务器。
晚上八点三十分左右,无数正在刷微博的用户发现,页面刷新不出,提示“网络连接错误”或“服务器繁忙”。
很快,“微博崩了”的相关话题开始在其他社交平台和论坛上出现。
新浪微博,真的被魏安的一条微博,给搞崩了。
这一刻,所有关注此事的人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山城,时代峻峰办公室。
李飞看着计算机屏幕上再也刷新不出来的微博页面,他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
我怎么就没投资呢!
京城,新浪总部。
彭少彬在接到技术部门紧急报告后,先是错愕,随即涌上一股复杂的狂喜。
服务器宕机是事故,但这事故的原因,却无比甜蜜地证明了他们押注魏安的正确性,证明了微博平台巨大的潜力和影响力。
“立刻抢修!同时,准备通稿,‘魏安新歌引爆微博,创百万转发记录致平台短暂拥堵’,我们要把这次‘事故’变成一次彰显平台火爆的宣传!”
华宜兄弟、澄天娱乐等传统娱乐公司的内部,一些经纪人和艺人们面面相觑。
他们或许还在挑剔《the fox》的“口水歌”属性和英文歌词的接受度,但那条百万转发的数据和因此导致的微博宕机,象一记重锤敲在他们心上。
他们意识到,一种新的、不受他们控制的造星力量和评价体系,正在互联网上野蛮生长,速度快到让他们措手不及。
而那些遍布全国的、嗅觉敏锐的媒体人和投资人,则在这一片混乱中,看到了“粉丝经济”和“网红效应”的极致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