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时不我待(1 / 1)

新浪微博事业部楼层,一间不久前刚挂上“网络造星业务组”牌子的办公室里,气氛有些微妙的凝滞。

组长老陈滑动着鼠标滚轮,屏幕上是“魏安”账号最新发布的那条关于“学习声乐创作”、“即兴创作小样”的微博。

下方爆炸式的转发、评论和点赞数据,以及空降热门话题榜的魏安新歌话题,象是一串串滚烫的数字。

“谁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老陈目光扫过与会的几名组员,“魏安要发歌?我们事先得到任何消息了吗?”

会议桌旁,市场部调来的小王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不确定:“没有,陈哥。我们和他的合作,目前仅限于‘少年宣传大使’的代言合同,里面规定了内容独家性和我们提供的推广资源,但并没有函盖他个人具体的事业规划报备义务。

另外,魏安和帮他处理工作的李女士,也就是她妈妈,他们母子二人对娱乐圈的运作规则也不太熟悉。”

另一个负责内容运营的女生接口道:“我们是通过他发的这条微博才知道的。看这措辞,象是临时起意。”

她顿了顿,补充道,“这条微博的数据增长曲线,比我们之前任何一次官方推动都要猛。粉丝的期待值已经被彻底调动起来了。”

老陈揉了揉眉心,感觉有点头疼。

魏安的横空出世,对新浪微博而言,只是个美丽的意外。

他们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用一笔在当时看来颇具魄力的代言费和平台资源,将这个“神颜弟”打造成了平台标杆,成功在“微博大战”中抢到了巨大的声量和舆论高地。

首个百万粉丝个人博主的诞生,更是被视为一次极其成功的平台营销案例。

成立“网络造星业务组”,本身也是基于“魏安现象”的一次尝试性探索。

但探索归探索,具体怎么走,大家心里都没底。

“诸位,说说看,我们接下来对魏安,应该采取什么策略?”老陈抛出了内核问题。

办公室里立刻议论开来。

“我觉得,可以参考早期网络歌手的路径。”一个年轻组员率先发言,“比如香香的《猪之歌》,杨辰刚的《老鼠爱大米》,都是凭借一首爆款歌曲,通过网络下载、彩铃业务迅速积累知名度和收益。

我们可以利用平台优势,帮他推广歌曲,如果能成为彩铃爆款,商业回报会很快。”

他查阅过资料,这是2010年前后网络歌手最典型的变现路径。

立刻有人反驳:“那是老黄历了。那种模式生命周期太短,歌红人不红是常态,而且对艺人形象塑造帮助有限。

魏安的底子太好了,北舞附中的背景,‘神颜’标签,努力少年的人设,走那种一次性消耗的网红路线太浪费。”

“那选秀路线呢?”另一个人提出,“参照李于春、张靓颖她们通过《超级女声》出道的模式。

积累一定粉丝基础后,参加大型选秀节目,借助电视媒体的影响力完成跃升。我们有流量,可以为他造势,帮助他获得节目关注。”

这个提议得到了部分人的认同。

2010年,电视选秀依然是造星的重要渠道。

但也有人质疑:“选秀周期长,不确定性高,而且需要协调外部资源。我们是互联网公司,内核是平台运营,不是经纪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运作一个选秀名额,是否符合我们的定位和成本效益?”

“或者,我们尝试把他往‘青年榜样’、‘正能量偶象’的方向打造?”

一位负责公关的同事建议,“淡化商业色彩,强调他的奋斗精神和艺术追求,类似于打造一个年轻的‘名人’。这样更符合主流价值观,也能更好地融入我们平台倡导的‘分享生活、见证成长’的理念。”

讨论来讨论去,莫衷一是。

老陈听着下属们的争论,心里清楚,问题的内核在于:投入产出比。

支付五十万代言费,给予平台推荐资源,这些对于新浪微博这样体量的公司来说,属于一般市场宣传和公关费用范畴,是为了证明平台价值和吸引用户,这笔投资在魏安破百万粉丝时就已经看到了惊人的回报。

但真要深入“造星”,那性质就变了。

可能要组建专业团队,对接唱片公司、影视资源、商业代言,进行长期的、系统的形象管理和内容规划……这投入巨大,且超出了新浪微博作为一家互联网平台的内核业务范畴。

他们擅长的是平台运营、制造话题,而不是去经营一个具体的艺人。

“好了,”老陈拍了拍手,打断讨论,“大家的想法都有道理。魏安的价值毋庸置疑,他是我们平台活生生的gg牌,证明了我们微博的造星潜力。但关于他个人长远的职业规划,这涉及到更复杂的专业领域和资源投入,我们需要更谨慎的评估,也需要时间向上级汇报和申请资源。”

他最终定调:“目前,我们继续执行现有合同,配合他这条‘新歌’微博的热度,给予魏安新歌话题更多的曝光支持。

至于后续……等歌曲真的出来了,看看市场反响再说。我们可以等,可以观察。”

……

魏安没和新浪微博沟通也是有原因的。他经历过那个流量为王的时代,太清楚流量的本质——来得快,去得更快。

如果没有持续的作品输出、没有将短期热度固化为长期粉丝忠诚度的能力,再高的关注度也终将是昙花一现,如同许多选秀明星,出道即巅峰,然后迅速沉寂。

新浪微博从平台角度思考,稳扎稳打,等待市场反馈,这无可厚非。

但他们可以等,魏安等不起。

他必须趁着这波百万粉丝的东风,将流量迅速转化为实质性的进展,比如把一首成熟的音乐作品摆到他们面前,用粉丝更狂热的反馈和数据,来证明他的商业价值和可塑性,从而打出自己的话语权。

届时,掌握了主动权的就是魏安,而不是被动等待平台规划的“招牌”。

只有展现出足够的实力和决策力,他才能从被运营的“产品”,逐渐变成能与平台对话的“合作伙伴”,甚至在未来,参与某些游戏规则的制定。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问鼎权利之巅,我成反贪第一人 快穿之柳暗花明又一村 开局退婚?我魔道妖子惊呆校花 我,毕业新生,入职仕途怎么了? 我和女战俘荒岛求生的日子 风云再起2 全球人类濒临灭绝,他怒斩神明 姐姐,我真的想做个废物 千秋诡梦:妖陨疫起 恶毒哥嫂欺凌下的挣扎与破茧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