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初三年,曹丕亲率十万大军,分三路伐吴。
孙权闻之,一面调兵遣将抵挡,一面派人报与成都,请求支持。
当然了,他也知道蜀汉不会真的支持,最多就是做做样子而已,所以孙权亲自写了一封信给刘备,晓以唇亡齿寒的大意。
孙权也没安好心,他在书信中称刘封是刘氏中兴之望,文有田单之雅望,武有乐毅之雄姿,望刘备命刘封率荆州兵北上攻打樊城,必能解东吴之急。
书信很快到了成都。
刘备看了孙权的书信,只是淡淡一笑,不以为意。
其他人却有些担心。
孙权谁都没夸,就夸了刘封一个,还说只要刘封一出马,肯定能解东吴燃眉之急。
这摆明了是瞧不起其他人嘛。
别的倒也罢了,这个田单之雅望引发了众人的担忧。
田单是何人?
齐国的权臣。
虽说没有纂位自立,但也差不多了。
刘封现在都督荆扬,手握数万大军,也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诸位卿家对孙吴求援有何见解?”
刘备把东吴书信传示左右后,问起了这句。
“陛下,臣以为当趁此机会伐魏。”
赵云出列。
蜀汉继承了大汉正统,跟曹魏篡权之贼必然不能两立。
再说唇亡齿寒,联吴抗曹,吴受攻,蜀必要援助。
这才是眼下的战略方针。
当然了,怎么援助,投入多少,都要看双方的战况。
吴国若是支撑的住,蜀汉可出兵做做样子,等侯机会。
若吴国支撑不住,那就要动点真格了,决不能让魏国大败吴国。
“陛下,赵将军言之有理,可趁此机会伐魏。”
卫将军吴懿站了出来。
一些主战派纷纷站了出来。
蜀汉立国,须有一场战争来立威。
荆州之战虽胜,但属于防守反击,算不得真正的立国之战。
曹魏大军攻打孙吴,无暇顾虑西线,此乃天赐良机。
主战派不分派系,大家都想在接下来的战争中获得成绩封侯拜将。
蜀汉封侯条件苛刻,刘备登基时,所封爵位只有数人而已,那些人要么延续了汉朝的封爵,要么以战功获爵,即便是外戚吴懿都没有爵位。
所以不少人渴望建功立业。
当然,也有保守派。
“陛下,汉中之战,消耗了蜀中元气,虽说有所恢复,但也支撑不起一场大战。”
尚书令李严站了出来。
董和、许靖先后病逝,李严就成为了东州系的首领。
对于东州系来说,将领多是荆州系的人,军功肯定捞不着。
打仗又要耗费无数钱粮,东州系的人多半要分到监督钱粮的职务。
监督钱粮的活看似肥差,但也有很大的风险。
稍微怠慢就会眈误军情,那可是要杀头的。
过度驱使百姓,又会闹出民乱。
汉中之战消耗巨大,妇女都要上前线运粮,闹得民怨鼎沸,但为了胜利也只能咬牙坚持。
这几年虽说好了点,但这种两头不讨好的事情谁也不想干第二次了。
所以,他是坚决反对发动大战的。
“李尚书此言差矣,战机稍纵即逝,一旦魏军打下东吴或者撤回中原,我等出兵关中就难了。岂能因一时之难,眈误国家大事?”
不少将领纷纷反对。
随着许靖董和的先后病逝,东州系元气大伤,现在已被荆州系所压制,甚至朝堂上不如益州本土系人多势众。
但李严依然坚持不能出兵,他是尚书令,依然有一帮文臣帮他说话。
看着下面的文臣武将吵成一团,刘备也不以为意。
他目光看向了诸葛亮。
自始至终,身为丞相的诸葛亮一语未发。
“丞相有何见解?”
刘备主动问起诸葛亮。
从刘备内心来讲,他也是希望伐魏的。
毕竟蜀汉创建一年了,刘备也希望建功立业。
再者,他今年已经六十有二,身体也大不如前,也希望能够打一场大战来作为立国之战。
以前本想把目标放在孙权身上。
但荆州的回归,曹魏的无理,让他改变了主意。
这一仗就落到了曹丕小儿的头上了。
“陛下,臣以为尚书令言之有理,现在不宜大战。”
诸葛亮缓缓的说道。
众人无不大惊。
无论是荆州系还是其他派系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诸葛亮和赵云是荆州派系,政见也相同,往日赵云的意见就代表了丞相的意见。
现在丞相居然不同意北伐?
李严也有些惊讶。
他任尚书令以来,一直都是跟诸葛亮对着干的。
诸葛亮能认同他的意见?
这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哦,丞相何出此言?”
刘备也有些不解。
诸葛亮一直都是北伐坚定的支持者。
这次如何不支持北伐了?
“南中尚未平定,荆州也须休养生息。孙权在江东经营十几年,早已固若金汤,臣以为此次曹魏也捞不到好,无需担忧。”
诸葛亮胸有成竹道。
他支持北伐,但并不支持现在北伐。
益州虽然平定了,但南中还有隐患,需要加强统治。
南中定,则益州定。
至于荆州?
刚刚经历了几次大战,早已空虚,需要休养生息。
这个时候北伐,不是恰当时机。
再说曹魏在长安留守了五万大军,由曹彰、曹洪镇守。
凉州还有都督郭淮两万大军。
就算现在去打,也多半打不赢。
一旦战事陷入胶着,蜀汉粮草供应不上,必会失败。
所以诸葛亮认为,时机不到。
后世的他也是先稳固了南中,然后趁着曹丕病死,曹魏内部不稳,孙权出兵攻打合肥的数个良机一起出现的情况下出祁山的。
现在真的是时机不到。
刘备心中颇为不悦,但也觉得诸葛亮的话有道理。
汉中实为空城一座,出汉中入关中,战线绵长,粮草供应困难。
不过他已经有些等不及了。
法正、黄忠、许靖的先后病死,让刘备意识到时间不等人。
他必须趁着身体还硬朗的时间发动立国之战,为蜀汉打下关中,方有生存的空间。
再等下去,他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
“退朝!”
刘备挥手返回内殿。
众文武议论纷纷,然后抱拳而退。
《炎汉史、刘封世家》——章武二年,刘备欲趁魏伐吴之际,出汉中,打关中地区,遭丞相诸葛亮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