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三国,刘封,蜀汉上柱国 > 第五十七章 屯田种粮

第五十七章 屯田种粮(1 / 1)

延康元年六月。

刘封自成都还上庸,梅娘及一百骑随行。

“将军回来了……”

上庸太守郭睦,屯田中郎将李辅齐来迎接。

原上庸太守申耽调任西城,刘封禀明刘备,调南乡太守郭睦任上庸太守,梁大为副手。

东三郡有二爷这尊大神在,豪强臣服,百姓也安居乐业。

随着荆州大量的人口涌入东三郡,三郡颇有些欣欣向荣之态。

“诸位辛苦。”

刘封和蔼地扶起了三人。

“将军能回来,是三郡之幸。”

李辅衷心说道。

他与邓贤都是刘封一手提拔。

一个是东三郡的屯田中郎将。

一个是东三郡的冶铁中郎将。

远离征战不说,干的也都是有油水的部门。

二人自然也感激,也对刘封死心塌地。

“屯田可还顺利?”

刘封关切的问道。

“一切都按照将军的要求准备好了。”

李辅再次抱拳。

一行人回到了上庸,刘封安顿好部曲,亲往关羽府中拜见。

时正直暑月,天气炎热。

二爷正在凉亭小憩,手里还捧了一个书卷。

“二叔。”

刘封当先拜见。

“回来就好。”

关羽淡淡一笑。

成都发生之事,他也早已知晓。

这孩子很不错。

知机、懂得隐忍,也懂得分寸。

孤臣之路虽坎坷,但日后再无后顾之忧了。

“这半年辛苦二叔了。”

刘封再拜。

从元月起他就一直在外忙活,东三郡也一直交给二爷打理。

二爷就是一个金字招牌。

有他在,东三郡稳如泰山,豪帅臣服,百姓也安居乐业,各县钱粮也能按时征收入库。

“这都是你之功劳,某并没有做什么……”

二爷摇了摇头。

随着十万百姓的涌入,东三郡现在的形势可比之前强了不少倍,荒地有人耕种,劳动力也多了一倍,农业、作坊、手工业日渐增多。

几个郡城之间甚至有了商队来往。

只需稳定上几年,这群山环绕之处必会成为世外桃源。

可惜……

魏吴两方虎视眈眈,不会给刘封太多的时间的。

“东三郡涌入了十万百姓,虽然人口大为增加,但粮食消耗也加倍。这是年初到现在的粮草消耗,若无汉中支持,光是这十万人就把三郡吃空了。”

二爷从小几上拿出了一份竹简,这份竹简详细的记录了接纳十万荆州百姓后,官府粮仓的消耗。

要想养人,须有粮食。

东三郡历经战乱,百姓大量的被掠走,很多土地都荒芜了。

新涌入的这些百姓正好用来开垦荒田。

接纳百姓可没那么简单,需要给他们划分土地,分配农具土地种子耕牛,让他们耕种养活自己。

这可都是前期需要的投入。

光是这一项,就消耗了三郡一半的粮食。

好在诸葛亮从汉中调拨了不少的粮草,这才勉强保持了府库的充盈。

刘封又命人把这些人编入民囤,今年春耕也并未耽搁,种子也都种下了,就等秋季收获了。

东三郡粮食以麦黍为主,一年一季,亩产三石也就是两百斤多斤到三百斤,肥田或有四五百斤,新垦之地也就一百来斤。

综合算下来,亩产应该在三斛左右。

东三郡可耕种土地统计不完全,但盛世时这里曾养活了二十六万人口。

所以现在养活二十万人是绰绰有馀的。

按照正常作战士兵口粮计算一年需要消耗十八到二十石粮食,也就是四十斛粮食。

老幼妇孺要减半。

二十万人有一多半的老幼妇孺,全部加起来勉强等于十万青壮的口粮,十万青壮至少要四百万斛粮食。

当然了,这也是理论上。

实际上作战时间较短,闲时的饮食标准远比这低,而且也不是光吃主粮,需要辅以野菜青菜之类。

打个折扣,按五分标准的话,三郡这些土地倒也勉强能够养活二十万的老百姓。

二爷有些担心,按照往年惯例,三郡土地能养活二十万口人就很勉强了,想有结馀确是难了。

没有结馀?

将来如何养军?

“二叔不用担心,我早就有了准备。用不了几年,东三郡就能成为塞上粮仓。”

刘封胸有成竹的说道。

既然土地有限,那就想办法提高粮食的产量。

东三郡封闭闭塞,农业种植还处于比较原始的状态,远没有北方先进。

其实种地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影响粮食产量的原因无非就那么几个。

首先就是器,汉代尚无曲辕犁和耧车,导致耕地和播种效力低下。没有水车筒车等便捷的灌溉器材,导致远离河流的土地无法得到充足的水分。

其次是地力,也就是肥力。

东三郡的农田主要是人畜粪为主,最多就是加点草木灰。

他们还没学会北方那边先进的沤肥手段。

其实东三郡水网发达,淤泥众多,很适合建设大量的沤肥池。

最后就是集体工作制度。

在这个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个人之力远比集体渺小。

屯田制度远远优于分田到户。

刘封把这新来的十万百姓分为二十个兵团,每个兵团五千人。

兵团采取半军事化管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设有军屯长和粮官,闲时劳作,战时充当辅兵。

当初刘封让李辅负责屯田时,就有了详细的计划。

包括各类器械的打造,沤肥池的操作,水渠的挖掘后期的灌溉等等。

目前李辅也很认真的落实了下去。

秋收之日,产量必然大增。

“你有准备就好!”

二爷也点了点头。

目前上庸的存粮还够支持半年左右,足够等到这一季的新粮下来。

“至于那些豪族,你准备如何解决?”

二爷语气又顿了顿,问起了这个。

三郡豪族占有大半的人口,大半的可耕地,拥有巨额的财富和粮食,是三郡潜在的毒瘤。

二爷在一天,他们倒是不敢如何,乖乖的出兵出粮。

二爷若不在了,他们必是刘封的心腹之患。

“二叔不用担心,用不了两年,三郡就不会再有豪族?”

刘封笑了笑。

屯田可不仅仅为了生产,还为了彻底铲除这些豪族。

一旦他的军屯成功,农户丰收,吃喝不愁,生活安逸,豪族那些佃农奴隶如何能平?

当民囤户能吃饱喝足还有结馀,给豪族当佃户奴隶却吃不饱受欺凌?

那些佃农奴隶必会大量逃亡,甚至反噬豪族。

届时用不着刘封动手,那些佃户奴隶自己就把豪族给铲除了。

这也是刘封的计划。

如此,三郡也就安稳了。

《炎汉史、刘封世家》——封与三郡屯田,改善农具、推广积肥……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乾:开局八百铁浮屠,天下无敌 专挑反派当老婆!钓系他超会 我在无双城做二城主 娘亲,爹又被陛下拖去砍头啦! 九鼎圣王 宝可梦:从华丽大赛席卷联盟 嘘!乖一点,再跑试试 家父干巫,复制同族词条开始起飞 精灵:谁让他当搜查官的! 姐姐乖,弄脏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