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生和介刚洗完手,还没来得及喝口水。
“医生,救护车又来了。”
“这次是什么?”
“车祸,说是骑摩托车撞电线杆上了,左小腿开放性骨折。”
桐生和介精神一振。
骨科的活。
只要不是内科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疑难杂症,外科这种直来直去的伤,他现在反而更喜欢。
推车进来的时候,场面有点血腥。
年轻的小伙子,穿着暴走族的特攻服,腿上的裤子已经被剪开了。
左小腿胫骨中段直接断了,白森森的骨头茬子刺破了皮肤露在外面,鲜血淋漓。
痛得在那惨叫。
“给我一支杜冷丁!疼死老子了!”
“先别叫,省点力气。”
桐生和介上前检查,足背动脉搏动还在,神经知觉也还在。
还好,没伤到大血管和神经,只是单纯的骨折。
虽然看起来吓人,但在骨科医生眼里,这比刚才那个阑尾炎还要简单直接。
“x光片,准备石膏托,通知手术室。”
这是一台必须要做的急诊手术,清创,复位,外固定或者内固定。
按照急诊流程,这种手术通常是由上级医生来主刀,研修医当助手。
桐生和介拿起电话,拨通了第一外科值班室的号码。
“我是急诊的桐生,收了个胫骨开放性骨折……”
“对,需要手术……”
“好的,知道了。”
挂了电话,上级医生让他先做清创和临时固定,等明天一早再安排正式手术。
这就是夜班急诊的常态。
除非是危及生命的大出血或者内脏破裂,否则能拖到白天的手术,绝对不会半夜把人叫起来做。
尤其是这种骨折,只要血运没问题,拖几个小时死不了人。
桐生和介回到处置室。
“先做清创。”
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清除泥土和异物,然后用无菌纱布复盖,打上长腿石膏托临时固定。
小伙子还在叫唤:“医生,能不能先把骨头接上啊?”
“现在接不了,明天早上教授会给你安排手术。”桐生和介一边打石膏,一边随口敷衍。
他的动作极快。
石膏绷带在水中浸泡,挤干,然后在小腿上一圈圈缠绕。
力度均匀,松紧适度。
这也是基本功。
要是打得太紧,会压迫肢体导致缺血性坏死(骨筋膜室综合征)。
要是打得太松,又起不到固定作用。
“行了,送病房吧。”
几分钟搞定后,桐生和介拍了拍还没完全干透的石膏。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就是无休止的重复。
发烧的小孩,哭闹不止,给药,物理降温;吃坏肚子的大学生,上吐下泻,挂盐水;切菜切到手的主妇,包扎,打破伤风……
并没有什么惊心动魄的大抢救,也没有什么起死回生的奇迹。
这就是急诊室最真实的模样。
流水线作业。
把人分门别类,能治的治,不能治的转,该住院的住院,该回家的回家。
桐生和介就象个不知疲倦的机器,在各个床位之间穿梭。
要是换做以前,这会儿他早就累得腰酸背痛,只想找个角落眯一会儿了。
但今天……
很奇怪。
明明已经连续工作了四五个小时,脚底板都走热了,但精神依然亢奋。
思维清淅,反应敏捷。
甚至连平时那种到了后半夜就会出现的低血糖心慌感都没有。
他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
凌晨三点。
急诊室里终于稍微清净了一些。
高桥护士长坐在护士站里,一边整理病历,一边揉着肩膀。
“桐生医生,你不累吗?”
她看了一眼还在翻看医学杂志的桐生和介,就好象见了鬼一样。
今晚的病人量其实不算少,甚至可以说是爆满。
换作别的研修医,这时候早就趴在桌子上挺尸了,这小子倒好,看起来比刚上班的时候还精神。
“还好。”
桐生和介翻过一页书。
不过他是全靠着“略微提升”的身体素质在撑着。
现在他总算是搞明白了。
这个奖励,虽然没有让他变成超人,但却极大提升了他的“续航能力”和“恢复速度”。
对于医生这个职业来说,这简直不要太好用。
高桥护士长实在看不下去了,主动说道:“桐生医生,你也去休息室眯一会儿吧,有事我叫你。”
虽然研修医是耗材,但这耗材要是用太狠,用废了,最后麻烦的还是她们护士。
“也行吧,谢谢护士长。”
桐生和介也没矫情,虽然他不觉得累,但也没必要表现得太变态。
能摸鱼还是得摸鱼的。
他合上杂志,走进值班室。
里面有两张上下铺,已经躺了一个内科的研修医,正打着震天响的呼噜。
桐生和介爬上空着的上铺,和衣而卧。
闭上眼睛。
脑海里却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在公寓301室里拿着金属折叠椅砸报警器的画面。
砸东西确实挺解压的……
这点对他来说也是。
下次如果急诊室再来那种耍酒疯还打医生的混蛋,他是不是也可以……
算了,那是犯法的。
桐生和介翻了个身,几秒钟后,呼吸变得平稳悠长。
然而,他感觉才刚闭上眼没多久,肩膀就被一阵剧烈地摇晃弄醒。
“桐生医生!快醒醒!”
“重患!红色警报!马上就到!”
高桥护士长那标志性的大嗓门伴随着急促的拍门声,直接穿透了门板。
桐生和介猛地睁开眼睛。
红色警报!
这意味着有生命垂危的病人送来了,如果立即抢救有很大存活希望,需要分秒必争。
所以,没有丝毫让桐生和介赖床的馀地。
他立刻翻身下床,抓起挂在椅背上的听诊器,一边往脖子上挂,一边快步冲出值班室。
此时,急诊室的大门被猛地撞开。
“让开!快让开!”
救急队员推着担架车冲了进来,平车上躺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性,浑身是血,衣服已经被剪得七零八落。
“高空坠落,五楼!”
“左侧胸廓塌陷,骨盆不稳定,腹部膨隆,双下肢开放性骨折!”
急救队员大声汇报着生命体征和伤情。
重度多发性外伤,也就是身体两个以上部位遭受严重损伤,且至少有一处危及生命。
这是死神发出了一张邀请函。
“推入复苏室!”
桐生和介没有任何废话,直接跳上平车,一边做心肺复苏,一边指挥方向。
这个时候,根本没时间去请示上级。